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夏日绝句2-部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25.45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夏日绝句》是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内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培养对古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于简单的古诗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其意思。
但在古诗的鉴赏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夏日景色的认识和体验也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丰富。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
2.理解《夏日绝句》的诗意,体会诗人对夏日景色的喜爱。
3.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古诗意境的把握和鉴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的氛围,感受诗人的情感。
2.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夏日图片和音乐,用于营造学习氛围。
2.准备《夏日绝句》的译文和注释,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
3.准备相关古诗的鉴赏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夏日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夏日的喜爱。
然后,教师简介《夏日绝句》的作者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夏日绝句》,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和韵律。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句诗句,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出诗句的意境。
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夏日绝句》的填空练习,检验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
教师出示相关古诗,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其他描写夏日景色的古诗,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优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是21.3《夏日绝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夏天的炎热与美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
同时,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也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夏日绝句》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感。
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并通过分析古诗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背诵《夏日绝句》。
2.掌握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3.了解古诗《夏日绝句》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能力目标1.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感。
2.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解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讲解《夏日绝句》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引入,营造夏天的氛围。
第二阶段:学习与理解(15分钟)1.逐句解读《夏日绝句》,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2.引导学生感悟古诗中的情感抒发,展开讨论。
第三阶段:诗歌赏析(15分钟)1.请学生背诵《夏日绝句》,并就诗中的意境展开互动讨论。
2.讲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四阶段:情感体验(10分钟)1.让学生通过绘画、朗诵等方式表达对《夏日绝句》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与古诗有关的作品。
第五阶段: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或创作一首与《夏日绝句》相关的诗歌。
2.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学习古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优质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不仅对《夏日绝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在诗歌欣赏和表达能力上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与关注。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第2课时《凉州词夏日绝句》【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凉州词》《夏日绝句》,理解“沙场、人杰、江东”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学习《凉州词》(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凉州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出塞》这首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谁掌握的知识多一些。
课件出示:(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塞”有三种读音,在“出塞”中读(sài)。
在“阻塞”中读(sè)。
在“塞车”中读(sāi)。
2.唐代的边塞诗歌,有的倾诉离别的思念,有的描写边关的风光,有的讲述战争的残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凉州词》,体会一种别样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快速掌握上堂课知识,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同时因为《凉州词》和《出塞》一样都是边塞诗,因此学生更易接受。
(二)理解题意。
《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凉州词》与前一首诗《出塞》不同,理解后,学生会更容易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理解诗句。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读一读诗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生:我仿佛看到了将士们举起酒杯,正要痛饮葡萄酒,马上就听到了催人出发的琵琶声和战马的嘶鸣。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总结,并课件出示诗句意思:诗意: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课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第21课——《夏日绝句》。
该课程内容为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绝句诗。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夏日的美好和诗歌的魅力,同时学习绝句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绝句的基本特点和结构;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
三、教学重点1.理解绝句诗的意义;2.掌握用诗歌表达夏日景色的方法;3.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材:准备《夏日绝句》的课文和相关素材;2.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等;3.教学辅助材料:活动卡片、图片、音频等;4.学生个人工具:课堂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入话题,让学生想象夏日的景色;2.出示夏日景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夏日的热情。
第二步:学习《夏日绝句》(15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解释生僻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3.分段讲解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
第三步:诗歌赏析(15分钟)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2.学生小组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加深对诗歌的体验;3.教师点评和引导,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第四步:课堂互动(10分钟)1.通过小组活动或游戏形式,巩固对《夏日绝句》的理解;2.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3.鼓励学生分享夏日的美好回忆,营造浓厚的诗意氛围。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2.引导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个人感悟;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体验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夏日绝句》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夏日绝句》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的绝句。
这首绝句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夏日的美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能提高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古诗。
但他们对于绝句的格式和意境的把握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夏日的美丽,提升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
2.难点:把握绝句的格式和意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的氛围。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意思。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夏日绝句》相关的课件,包括诗句、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
3.教材:准备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夏日的图片,如阳光、海滩、花草等,让学生感受到夏日的美丽。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夏日绝句》,让学生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然后解释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夏日绝句》的意境和绝句的格式。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课文。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内容:1. 学习并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及意义。
2. 分析并欣赏《夏日绝句》的艺术特色。
3. 学习并掌握《夏日绝句》的作者及背景知识。
4. 学会运用《夏日绝句》中的诗句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掌握诗句的意义,学会运用诗句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意义,尤其是涉及到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部分。
2. 学会运用诗句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古诗插图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夏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的美好时光。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描写夏天的古诗?引出《夏日绝句》。
二、学习《夏日绝句》1. 利用PPT展示《夏日绝句》的全文及插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讲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句的艺术特色。
3.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三、学习作者及背景知识1. 利用PPT展示《夏日绝句》的作者及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 教师讲解作者及背景知识,分析其对诗句的影响。
3.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作者及背景知识的了解。
四、创作环节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引导学生运用《夏日绝句》中的诗句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讨论,构思创作内容。
3.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全文及插图2. 诗句的意义及艺术特色3. 作者及背景知识4. 创作要求及成果展示作业设计:1. 背诵《夏日绝句》。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夏日绝句》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文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对古诗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文所表达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文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热爱生活、赞美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文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人的赞美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夏日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能力。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夏日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课件,营造夏日氛围。
2.诗文:准备《夏日绝句》的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背诵。
3.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夏日景色,如炎炎烈日、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等,让学生感受夏日的美丽。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夏日绝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韵律和意境。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第【1】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
2、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学大家。
然而,这其中能流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寥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诗—《夏日绝句》,一起走进她的情怀。
师板书诗题:夏日绝句。
学生齐读诗题二、初读感悟,学习《夏日绝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生自由练读,指生展示读,注意停顿。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学生读诗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齐读《夏日绝句》。
4、让我们走近古代才女李清照,以便更深入地学习欣赏这首千古绝唱。
(生简介李清照后出示李清照资料)5、李清照为什么会“思项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的背景。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6、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试着翻译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些什么?(请同学回答,纠正)三、分析全文。
品悟诗情(一)理解前两行诗句.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人杰、鬼雄)。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师板书:人杰、鬼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说说项羽的故事(成语故事:拔山盖世、破釜沉舟)。
4、交流:听了这两个成语故事,联系第一句诗,你对项羽有何感慨?(补充板书:生、死。
)生: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家捐躯,成为鬼中英雄。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诗歌《夏日绝句》中作者的抒发情感的方式。
2.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意境。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能够自由表达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夏日绝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2.背诵诗歌,准确朗读。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
1.板书:《夏日绝句》
2.教具:《夏日绝句》课文、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夏日绝句》的情感和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朗读
让学生轮流朗读《夏日绝句》,帮助他们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理解诗歌
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解释诗歌中使用的比喻和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集体朗诵
全班一起朗诵《夏日绝句》,感受诗歌带来的美好氛围。
5.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夏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美好,让他们自由表达对夏日的热爱。
六、课堂延伸
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创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编写一首夏日绝句,表达他们对夏天的独有感受。
七、课堂总结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夏日绝句》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诗歌的美感。
八、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夏日绝句》的默写和课后习题,巩固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夏日绝句》,能够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体会夏天的清爽和快乐氛围。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及反思2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个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提前搜集古代爱国诗篇。
教学课时3课时第3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夏日绝句》,结合注释,读懂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2.借助资料,体会诗歌借用典故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猜测作者,激情入题1.出示资料,猜测作者。
出示课件:她,是一位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多写离愁别绪,婉约缠绵。
2.介绍背景,激情导入。
她就是李清照。
可就是这样一位柔弱的女子,却在国破家亡、风雨飘摇时,目睹了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收复中原,此时她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绝唱。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夏日绝句》。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摒弃了古诗教学中老套的介绍作者的形式,而改用根据资料猜测作者的新鲜方式,激发了学生对作者浓厚的兴趣。
然后话锋一转,介绍诗人在忧国忧民情怀驱动之下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形成强烈的反差,可谓“课未始,情已动”。
二、反复诵读,感知诗意1.呈现诗歌,配乐范读。
(课件出示: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教师有感情地大声朗读)2.个别朗读,学生评价。
(1)同学们听出老师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首诗的吗?(预设:悲愤、激昂)(2)谁来试着读一读?(个别试读,其他学生评价)3.小组轮读,理解诗句。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人读一小句,边读边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组成员认真倾听,补充、纠正。
三、引入资料,感悟诗情1.借助注释,理解“思项羽”。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教学内容:《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包括《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夏日田园杂兴》和《宿新市徐公店》三首古诗。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夏日的景色、田园生活以及夜晚的景象,展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欣赏《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学生能够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美。
2.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句,描绘出诗中的景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学生能够背诵和默写这三首古诗,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尤其是古代诗人的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通过诗句中的描写,想象出夏日的景色和田园生活的场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古诗的背景和解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总结。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夏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夏日的感受和景象。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3. 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诗句,解释其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描述:学生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夏日的景色和田园生活的场景。
5. 背诵:学生背诵《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教学重点,强调古诗的美和表达方式。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列出《古诗三首》夏日绝句的标题和作者。
2. 在旁边列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用彩色的粉笔突出重点。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中的景象,写在作业本上。
2. 学生默写《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写在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他们在描述夏日的景色和田园生活的场景时,展示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学生通过背诵和默写古诗,提高了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PPT 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引导他们欣赏古诗的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1、背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2、揭示课题,简介诗人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我会读(1) 学生自由读(2) 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3) 请生读,其余学生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4) 听示范朗读2、我会认(1) 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2) 考考同桌(3) 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3、我想问学生自由质疑,感知古诗三、读中感悟1、学生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汇报交流3、前两句自由读,抓住人杰、鬼雄体会诗句,举例项羽,简单介绍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机板书4、后两句在反复朗读中结合项羽的故事以及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和诗人的爱国情怀四、深情朗读,深入体会1、听课件朗读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3、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
5、配乐齐读五、熟读成诵。
六、拓展1、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父母听2、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2.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大意。
难点:结合写作背景及相关典故,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解读诗歌中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听——谁在吟唱?【师吟诵诗歌,引出课题、作者】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有这样一位才女,她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悲欢离合。
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一、教学内容《夏日绝句》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古诗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首《夏日绝句》,分别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和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在夏日里的所见所感,感受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三首《夏日绝句》的内容,理解古诗中的生僻词汇,能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
2. 把握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感受。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夏日的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夏天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夏日古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领读三首《夏日绝句》,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3. 解读:逐句解读古诗,解释生僻词汇,分析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4.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味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夏日的美。
5. 背诵:学生分组背诵古诗,互相检查,确保熟练掌握。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诗人:陆游、杜甫、杨万里3. 内容:三首古诗的全文4. 解读:生僻词汇、句子结构、意思5. 欣赏:古诗的韵味、意境、情感七、作业设计1. 抄写三首《夏日绝句》,要求字体工整、美观。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夏日绝句》,进行扩写或仿写,不少于100字。
3. 搜集其他关于夏日的古诗,与同学分享,共同欣赏。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是否提高,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夏日绝句》是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内容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诗中描绘了夏日景色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本诗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文深层含义方面仍有难度,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夏日景色的美好,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难点:理解诗文深层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夏日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诗文含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夏日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课件,营造夏日氛围。
2.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夏日图片、音乐等课件,营造夏日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简要介绍《夏日绝句》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夏日绝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followed by a class discussion on the meaning of the poem, with the teacherguiding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deeper meaning of the poem andappreciate the poet’s emotions.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背诵《夏日绝句》,教师纠正发音,确保学生正确朗读、背诵。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3《夏日绝句》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夏日绝句》是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内容简短而精炼,描绘了夏日景色的美丽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本诗意境清新,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本诗,学生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学习基础,对于韵律、节奏等方面的理解也有所提高。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难点:感悟诗歌的美,理解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启发、情感共鸣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夏日绝句》的内容和意境,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夏日绝句》,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夏日景象,如炎炎烈日、绿树成荫等,引导学生进入夏日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夏日绝句》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夏日绝句》,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朗读《夏日绝句》,教师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接着,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等,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夏日绝句》。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将了解古代诗人在夏日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识别并运用其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升解读古诗的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古诗的美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1. 词语理解:古诗中部分词汇较为生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准确含义。
2. 意境体会: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对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
3. 文化背景:向学生介绍古诗背后的文化背景,使之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古诗的背景资料、朗读示范和意境插图。
- 古诗文本资料: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古诗的文本,以便于学习和跟读。
- 画纸和彩笔:用于学生创作与古诗相关的画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的自然景象图片,引起学生对夏天的共鸣,进而导入本课的主题。
2. 朗读与解析:让学生跟读并独立朗读古诗,教师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感受。
4. 意境体会: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古诗的朗读,让学生在心中描绘古诗中的画面。
5. 创作表达:学生根据对古诗的理解,用画笔在画纸上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创作一首简短的诗句。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三首古诗的标题和作者。
- 关键词汇的解释。
- 修辞手法的示例。
- 古诗意境的简要描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教案)教学内容:《夏日绝句》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作者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
这首诗以夏日的景物为题材,描绘了夏日炎炎、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言,采用了平仄对仗、韵律和谐的手法,展现了古诗的优美和韵味。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夏日绝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夏日景象,体会诗人对夏日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和审美情趣;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诗句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能够从诗中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含义,尤其是诗句中的意象和比喻,如“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等。
2.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平仄对仗、韵律和谐的手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夏日绝句》的课件、插图、朗读录音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夏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的特点,如炎炎烈日、绿树成荫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夏日的感受和体验,引出本课的主题《夏日绝句》。
二、朗读1. 教师示范朗读《夏日绝句》,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2.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
三、理解1. 教师逐句解读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如“绿树阴浓夏日长”表示夏日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投下浓密的阴影,使得夏日显得格外漫长。
2. 学生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和比喻,如“楼台倒影入池塘”表示楼台的倒影映入池塘,如同真实存在一般。
四、感受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如平仄对仗、韵律和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