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站的防雷与接地
- 格式:pdf
- 大小:65.17 KB
- 文档页数:4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日常的沟通交流,还是获取各种信息,都离不开稳定的移动通信网络。
而移动通信基站作为保障通信信号覆盖和传输的关键设施,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雷电灾害对移动通信基站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作,是确保通信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可能会对移动通信基站的设备和线路造成严重的损坏。
雷电可能通过直击、感应雷、雷电波侵入等多种方式影响基站。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基站的建筑物、天线等设施;感应雷则是由于雷电放电时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在附近的线路和设备上感应出高电压和大电流;雷电波侵入则是雷电沿着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等侵入基站内部。
为了有效地防御雷电灾害,移动通信基站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首先,在基站的选址和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到雷电防护的问题。
基站应尽量选择在地势相对较低、避开雷电活动频繁区域的地方建设。
同时,基站的建筑物和天线塔等设施应具备一定的防雷能力,比如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接闪装置。
在基站的外部防雷方面,合理安装避雷针是常见的做法。
避雷针的高度和位置需要经过精确计算,以确保能够有效地保护基站的建筑物和天线等设施。
避雷带则通常沿着建筑物的屋顶边缘敷设,形成一个闭合的防雷带,将雷电电流引导到接地装置。
此外,基站的外部金属构件,如铁塔、金属门窗等,也需要进行良好的电气连接,并接入接地系统,以防止雷电在这些部位产生高电位差。
而在基站的内部防雷方面,主要是防止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
这需要对基站内部的电源系统、通信线路、信号设备等进行防护。
电源系统通常会安装避雷器,以限制雷电过电压的侵入。
通信线路则应采用屏蔽电缆,并在入户处安装信号避雷器。
对于基站内部的电子设备,应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将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地线等连接在一起,以均衡电位,减少雷电造成的损害。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目前,不同类型通信基站为我们提供不同程度的服务,这方便了信息社会快速发展。
然而雷电对通信基站破坏也是比比皆是。
针对雷电对通信基站的破坏,结合在维护中发现的不同情况,我从通信基站有关雷电的产生和防范方面进行探讨。
一、雷电对通信基站的危害1、直击雷的危害。
雷云以对地放电的主通道通过被保护物,即称被保护物被直击雷击中。
雷电直接击中通信基站建筑、通信设备、通信电缆和操作人员,可能会造成建筑损毁、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和电气短路引起火灾等事故,因此直击雷发生的概率虽然很小,但其危害十分大,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2、感应雷的危害。
雷云对地放电的主通道虽然没有经过被保护物,但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场可以在附近的导体感应起电磁脉冲,我们称为雷电电磁感应脉冲,即通常所说的感应雷。
显然感应雷是由直击雷引起的,感应雷产生于导体中并沿导体传播,损坏与导体相联的某些设备或设备中的某些器件(这些设备或器件的耐冲击水平较低)。
通信基站的设备中有大量的集成电路通过金属导线相连,并且通信基站也通过电力电缆和各种通信传输电缆与外界相连,这就为感应雷的侵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感应雷形成的破坏直观上虽然不及直击雷大,但其损害的往往是通信设备的核心器件,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给正常通信带来障碍。
研究表明,直击雷可在其周围1000米范围的半导体上感应起危险电压,加上通信基站与外界连接的各种长距离电缆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感应上雷电电磁脉冲,并几乎无衰减的沿电缆传入通信基站。
因此对通信基站来讲遇感应雷的概率远大于直击雷的概率,可以这样说通信基站防雷主要是防感应雷。
二、通信基站的防雷1、直击雷的防护虽然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努力研究有效的防止直击雷的方法,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无法阻止雷击的发生。
实际上现在公认的防雷击的方法仍然是200年前富兰克林先生发明的避雷针。
①接闪器。
避雷针及其变形产品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统称为接闪器。
一定高度的金属导体会使大气电场畸变,这样雷云就容易向该导体放电,并且能量越大的雷电就越易补金属导体吸引。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1.0)1. 引言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迅速推进,通信基站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基站的设备和建筑往往会成为遭受雷击的重要目标,一旦遭受雷击,将会给基站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在基站的设计和建设中,防雷接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2. 防雷原理为了保护基站,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基站的设备和建筑不被雷击。
对此,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防雷接地技术来进行基站的防雷保护。
对于基站的防雷接地技术,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原理:•直接接地原理:将基站的所有设备和建筑直接接地,使雷电能够沿导体排放到土壤上,进而达到防雷的目的。
•防雷针原理:在基站的建筑物上,安装带有针状金属尖端的导体,这样能够发挥促进气体局部放电的作用,达到引导雷电电流进入地下的效果。
•接地网原理:在基站附近挖下大量地埋接地物,将这些接地物都连接起来,形成接地网,以便更有效地将雷电排放到地下去。
•屏蔽原理:在基站的设备周围设置金属屏蔽,将雷电电流引到地面,同时通过屏蔽,将基站内产生的静电干扰分离开来。
•防雷带原理:将金属防雷带从建筑物上向地面拉起,通过导体作用将雷电电流导入地下,达到避免雷击的目的。
3. 接地要求在进行基站地接的过程中,有一些接地的要求必须要严格遵循,以保障基站的安全。
通常来说,接地要求可以为以下几点:•地网布置:根据基站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土壤电阻和绝缘人孔的要求,合理布置地网,达到防雷效果。
•地网连接:采用大直径、低电阻耐腐蚀的材料来连接地网,以保证接地的质量。
•接地深度:一般情况下,接地的深度要求大于2m,具体深度还要根据基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
•接地材料:选择导电性好,腐蚀性小的材料进行接地,例如:裸铜线或镀铜材料。
•地下水域:在接地时切勿接触地下水域,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这一点尤其重要,根据相关规定,接地电阻一般不得大于10欧姆。
4.通讯基站的防雷接地技术是基站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且科学的防雷接地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基站设备和建筑的抗雷电能力,起到预防雷击的作用,是基站安全的保障。
通信设备防雷的基本原则
通信设备防雷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防外雷电的原则: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针、接闪器、避雷网等,在设备周围建立良好的防雷系统,以减少或避免外部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2. 分布式防雷原则:设备防雷措施应分布于设备的不同部位,以提高防雷效果。
例如,可以在设备的供电线、信号线、天线等地方采取合适的防雷措施,减少雷电对设备的破坏。
3. 地线接地原则:设备应进行良好的接地,以通过接地线把雷电的电能引入地下,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接地线应选择合适的截面积和材料,接地点应选择土壤电阻低、稳定的地方,避免接地电阻过大或不稳定。
4. 直接避雷原则:对于重要的通信设备,应采取直接避雷的措施,例如安装避雷针、雷电防护器等,以直接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5. 综合防护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多种防雷措施,如组合使用避雷针、避雷器、接闪器等,以提高防雷效果。
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设计和布局,尽量减少雷电的侵入。
6. 定期检测和维护原则:定期对通信设备的防雷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各
种防雷设施的正常运行。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雷击风险,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通信基站防雷设计与接地方案分析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手指轻轻敲击,关于通信基站防雷设计与接地的方案在我脑海中逐渐浮现。
这十年来,我见证了无数项目的诞生,每一个方案都是一场思维的盛宴。
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一、通信基站防雷设计的重要性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防雷设计,通信基站就像一个毫无防护的婴儿,暴露在风雨之中。
一旦雷击发生,整个基站都可能瘫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雷设计,就是为基站穿上坚实的盔甲,确保通信的稳定与安全。
二、通信基站防雷设计的具体措施1.避雷针安装避雷针是防雷设计的核心。
我们需要根据基站的具体位置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避雷针的高度和位置。
就像给基站戴上一顶帽子,既能保护基站,又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2.等电位连接3.防雷模块应用在基站内部,我们可以安装防雷模块,就像给基站装上“防火墙”。
这些模块能够在雷击发生时迅速响应,将多余的电流引导至地面,保护基站设备免受损害。
三、通信基站接地设计接地设计是防雷设计的延伸,也是保证基站安全的重要环节。
1.接地装置选择接地装置的选择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根据基站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
就像为基站打造一双“铁鞋”,确保其稳定地站在大地上。
2.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效果的重要指标。
我们需要定期测量接地电阻,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就像给基站做“体检”,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
3.接地系统维护接地系统的维护是长期的工作。
我们需要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的完整性、接地线的连接情况等,确保接地系统的稳定可靠。
四、通信基站防雷设计与接地方案的实施1.前期调研在实施防雷设计与接地方案前,我们需要对基站所在地的气候、地质、环境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研,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设计方案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制定具体的防雷设计与接地方案。
方案要充分考虑基站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保方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施工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附录1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1.防雷设计要求1.1基站设备应采用专业的防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网等,以防止雷电直接击中设备。
1.2基站设备应有防雷接地装置,以将雷电引到地下,减少对设备的危害。
1.3基站设备的天线塔应设置避雷针,并与设备接地系统连接。
1.4基站设备的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接地标准。
2.接地设计要求2.1基站设备的接地系统应采用专业的接地材料和技术,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和检测。
2.2基站设备的接地系统应包括主接地系统和辅助接地系统。
2.3主接地系统应设置在基站建筑物的地下室或特定区域,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接地。
2.4辅助接地系统应设置在设备周围的地面上,并与主接地系统相互连接。
2.5接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10欧姆,以确保有效地排除设备的地电流。
2.6接地系统应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设备布局要求3.1基站设备应合理布局,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防雷设备之间的干扰。
3.2防雷设备和接地设备应距离基站设备一定的距离,以确保其有效工作。
3.3设备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维护和检修。
4.施工和验收要求4.1防雷与接地工程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和经验的施工单位进行。
4.2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4.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安全,严禁擅自修改设计方案。
4.4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4.5验收合格后,应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防雷与接地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上是一份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更。
防雷与接地设计对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安全运行和通信质量至关重要,建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要求。
中国移动通信局<站)防雷、接地
检查要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前言
移动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不断增多,用户对服务质量地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地域辽阔,许多移动通信局<站)地处雷害多发区.近几年,一些移动通信局站因为防雷设施失效或不完善而遭受雷击,给企业带来了一定地经济损失.为减少移动通信局<站)遭受雷害地损失,确保局<站)工作人员地安全,切实保障移动通信网地安全可靠运行,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要求各级维护管理部门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检查工程内容和检查周期进行维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尽快完善接地、防雷设施,确保局站安全可靠运行.b5E2RGbCAP 移动通信局<站)接地、防雷检查工程
<每半年检查一次)
移动通信局<站)接地、防雷检查工程
<每半年检查一次)
移动通信局<站)接地、防雷检查工程<每半年检查一次)。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篇一:《通信铁塔技术要求(V1.0)》中国铁塔股份Q/ZTT 1001—20142014-11-05发布通信铁塔技术要求 V1.0 2014-11-06实施中国铁塔股份发布目录1234 总则 ................................................... ...................................................... .................................. 1 术语 ................................................... ...................................................... .................................. 3 基本规定 ................................................... ...................................................... .......................... 4 铁塔结构技术要求 ................................................... (4)4.14.24.34.44.54.64.74.84.9 一般规定 ................................................... ...................................................... ........................ 4 荷载与作用 ................................................... ...................................................... .................... 4 材料选用 ................................................... ...................................................... ........................ 5 构件设计 ................................................... ...................................................... ........................ 7 节点连接 ................................................... ...................................................... ........................ 8 铁塔制作技术要...................................................... ........ 9 铁塔安装技术要求 ................................................... ...................................................... ...... 10 铁塔验收要求 ................................................... ...................................................... .............. 12 铁塔维护要求 ................................................... ...................................................... .. (12)4.10 铁塔工艺及防雷接地要求 ................................................... (12)5 标准铁塔选择与使用 ................................................... ...................................................... .. (14)5.15.26 标准铁塔 ................................................... ...................................................... ...................... 14 屋顶拉线桅杆标准杆身.................................................... ....................................................14 非标铁...................................................... (15)附录A 铁塔建设的无线工艺要求分析 ................................................... .. (16)A.1 运营商的网络制式 ................................................... ...................................................... . (16)A.2 分场景建设需求 ................................................... ...................................................... .. (16)A.3 天线挂高的需求 ................................................... ...................................................... .. (17)A.4 通信系统电磁干扰要求 ................................................... ...................................................... .. 18A.5 铁塔无线专业工艺要求 ................................................... ...................................................... .. 23附录B 通信铁塔分类与标准塔型 ................................................... (25)B.1 通信铁塔分类与应用建议 ................................................... . (25)B.2 铁塔风压设计要求 ................................................... ...................................................... . (25)B.3 标准铁塔设计的45种塔型 ................................................... .. (26)B.4 屋顶拉线桅杆标准杆身设计的2种塔型 ................................................... . (27)前言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以下简称为“公司”)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公司在铁塔建设上的技术要求,将为公司铁塔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现代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技术学习体会如何因地制宜地确定通信局(站)的防护方案,正确选用防护体系,是防雷系统方案优化、技术经济合理、运行有效、安全可靠的关键问题。
如果不加分析,不考虑设计方案优化,也不考虑具体的地理位置和雷暴日统计资料,将各种防雷措施和器件堆积在一起,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防雷系统方案得不到优化。
一、雷电的形式1直击雷是指雷电流击中建筑物,雷电的巨大能量会对被直接击中的物体造成严重的损坏。
2感应雷电过电压是由于设备或电缆处于直击雷所形成的极强的雷电电磁场中,通过电磁感应或静电感应而产生的过电压。
感应雷电过电压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尤其是低电压电子设备威胁巨大,因此对建筑物内设备防雷保护的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
3线路来波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直击雷击中金属导线,高压雷电波的形式沿着导线两边传播而入室内。
二是来自感应雷的高电压脉冲,即由于雷云对大地放电或雷云之间迅速放电形成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们在各种电线中感应出几千伏到几十千伏的高电位,以波的形式沿着导线传播而引入室内的。
4地电位反击是指地电位抬高、高电位反击,是由于直击雷在基站或基站附近入地,通过地网入地时,在地网上会产生数十千伏到数百千伏的高电位,这个高电位通过电力线的接地系统及SPD向电源和信号系统反击(因电源和信号系统远端相当于接地),并沿着导线传播到远处。
综上所述,雷电感应、线路来波、和地电位反击是雷电侵入通信局(站)电气设备的主要形式。
二、接地的目的1固定(均衡)电位,防止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后,危险电压对人身构成电击危险。
2固定(均衡)电位,防止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后,危险电压对设备本身的危险。
3防止静电对设备本身的危害。
4为给串入系统的雷电能量提供一个泄放的通道。
接地电阻的大小是以危险电压不能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构成危险为原则的。
即在设备供电系统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在接地电阻上的电压降不能对接触设备的人和设备本身构成危险。
2024年挪动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标准挪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要求(大全4篇)挪动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标准挪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要求篇一1.1.1 室外走线架材料宜采用40mm×40mm×4mm 的热浸锌角铁和扁铁。
室外走线架宽度宜为 400mm,横挡间距宜为400mm,支架间距宜2000mm 左右均匀排列,支架在楼顶设置时应垫黑胶板。
1.1.2 从增高架或桅杆到馈线孔应有连续地走线架。
1.1.3 室外走线架安装应结实、顺直程度偏向应不大于2%;垂直偏向不大于1.5%。
连接件应为镀锌件。
如需焊接必须作防腐防蚀处理。
1.1.4 室外爬墙走线架支撑应结实。
宜采用角铁制作直角担为支撑架,用膨胀螺栓固定。
1.1.5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
〔紧固后,螺帽余留5mm左右〕1.1.6 严禁在楼顶防水层上打眼加固走线架。
1.1.7 室外走线架在楼顶平面水泥墩和墙面上固定应稳固,与楼顶平面或墙面平行。
砖垫的部分应用水泥墩固定。
1.1.8 基站外接交流电引入,检查缆线的规格,敷设方式及路由,和电配电箱空开负荷,安装接入操作必须由专职电工进展。
1.1.9 多雷暴地区应采用铠装电缆,地埋进机房,低压电缆入机房时,埋地长度应大于15米,且电缆两端铠装层接地。
1.1.10 缆线严禁系挂在避雷网或避雷带上。
1.1.11 穿墙入室时要使用专用开孔工具开孔,并注意留回水弯和做好防水处理。
入室动力电缆制止走馈线窗。
1.1.12 线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径应符合要求,至少应大于16平方毫米。
挪动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标准挪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要求篇二观看基站心得体会今天通过实地观看基站,懂得了新建一个基站的根本流程和建立的标准,根本流程为先土建、安装高危杆、引入市电安装变压器、做地网防雷、埋光缆到位、安装设备、跳纤、开通设备做基站端的数据。
做到这样一个基站就差不多可以投入使用了。
土建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隐蔽工程的旁站,比方地网、水泥平台钢筋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