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四章内眼病葡萄膜炎
- 格式:ppt
- 大小:11.82 MB
- 文档页数:47
《眼病学》第一章:眼睑病名词解释:(1)倒睫:指睫毛向后生长。
乱睫:指睫毛不规则生长(2)睑内翻: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方向卷曲的位置异常。
睑外翻:指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的位置异常,睑结膜常不同程度地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
(3)眼睑闭合不全:指上下眼睑不能完全闭合,导致部分眼球暴露,乂称兔眼。
(4)上脸下垂:指单眼或双眼的上睑提肌和Mu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5)内眦赘皮:指上睑皮肤向下延伸到内眦部的垂直半月状皱褶。
简答题:(1)眼睑的组成:由外向内,皮肤层、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层、睑结膜层。
(2)睑缘炎的分类及致病菌:A.鳞屑性睑缘炎:致病菌是卵圆皮屑芽泡菌;B.溃疡性睑缘炎: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C.眦部睑缘炎:致病菌是莫-阿双杆菌或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
(3)睑内翻的分类:A.先天性睑内翻B.痉挛性睑内翻C.瘢痕性睑内翻(4)睑外翻的分类A.瘢痕性睑外翻B.老年性睑外翻C.麻痹性睑外翻论述题:2.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答:(1)睑腺炎是眼睑腺体的细菌感染,致病菌通常为金黃色葡萄球菌。
分为内睑腺炎和外睑腺炎。
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
早期湿热敷,滴用抗生素眼药水;脓肿未形成时,不能挤压排脓或切开排脓;脓肿形成时,可能自行溃破吸收或可切开排脓,较大者置引流条。
(2)睑板腺粪肿是睑板腺管阻塞,分泌物引起的慢性无菌性肉芽肿性炎。
青壮年多发,眼睑肿块,无触痛,与肿块对应的睑结膜呈紫红色。
可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第二章:泪器病名词解释:(1)泪溢:泪液排出受阻,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
(2)流泪: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出而流出眼睑外。
简答题:(1)泪液分泌部分组成: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睑板腺。
(2)泪液排除部分组成: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
(3)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常用检查方法有:A.染料试验:荧光素钠溶液B.泪道冲洗C.泪道探通术D.X线碘油造影(4)泪道冲洗通常有以下儿种情况:A.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进入鼻腔或咽部,表明泪道通畅;B.冲洗液完全从注入原路返回,为泪小管阻塞;C.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液体由上、下泪小点反流,为泪总管阻塞;D.冲洗有阻力,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E.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自上、下泪小点反流,同时乂黏液脓性分泌物,为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致盲眼病,多发于青壮年,治疗棘手,所致盲目不少为不可治盲,因此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葡萄膜炎概念如何?引起葡萄膜炎的机制有哪些?葡萄膜炎有几种分类方法?前葡萄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及伴有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有哪些?我国常见的全葡萄膜炎有哪两种类型以及它们有哪些特征?葡萄膜炎的治疗主要有哪些药物?本章从葡萄膜炎病因、发病机制、分类,前、中、后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我国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及其临床特征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叙述,你可从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葡萄膜是眼球壁的中层组织,它富含色素,也富含黑色素相关抗原,附近的视网膜及晶状体也含有多种致葡萄膜炎活性的抗原,脉络膜血流丰富且缓慢,这些特点都使其易于受到自身免疫、感染、代谢、血源性、肿瘤等因素的影响。
葡萄膜病是常见病,其中以炎症最为常见,其次为肿瘤,还有先天异常、退行性改变等疾病第一节葡萄膜炎一、概述葡萄膜炎(uveitis)过去是指葡萄膜本身的炎症,但目前在国际上,通常将发生于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以及玻璃体的炎症通称为葡萄膜炎,还有人将视乳头的炎症也归类于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多见发于青壮年人,易合并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反复发作,治疗棘手,可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是一类常见而又重要的致盲性眼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感染因素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立克次体等可通过直接侵犯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或眼内容物引起炎症,也可通过诱发抗原抗体及补体复合物反应而引起葡萄膜炎,还可通过病原体与人体或眼组织的交叉反应(分子模拟)而引起免疫反应和炎症。
感染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外伤或手术)感染两大类。
2.自身免疫因素正常眼组织中含有多种致葡萄膜炎的抗原,如视网膜S抗原、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黑素相关抗原等,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可出现对这些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引起葡萄膜炎。
以往认为葡萄膜炎主要通过IL-12/IFN-γ通路引起,最近研究发现IL-23/IL-17通路在其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