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发展史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动画论文范文动画论文范文。
动画论文范文一:动画艺术创作下虚拟现实发展思考摘要:我国的动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动画艺术作品更是多种多样,动画艺术的发展主要依赖的是动画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动画也逐渐朝着数字化、三维画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动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
与虚拟现实动画相比,传统动画更显得呆板、无趣,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了。
因此,未来的动画世界将会是虚拟现实动画的世界。
关键词:虚拟现实;动画艺术创作;影响在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式应运而生了,该技术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在动画艺术创作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动画的创作形式更加多样化,就针对虚拟现实对动画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1虚拟现实技术和动画的产生及发展1.1虚拟现实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画的视觉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动画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了,虚拟现实技术就在这时诞生了,从历史发展来看,该技术最早出现于1961年,最早运用该技术的是摩登.梅里戈,他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了一个街区的模拟环境,并让该系统具有声音、画面等真实的感觉。
因此,虚拟现实技术最开始是依赖于仿真技术而产生的。
直到1986年,迈克尔麦克利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展示系统,这个系统才赋予了虚拟现实技术当今意义上的真实定义,它主要包括计算机处理系统、显示系统、音响系统等,在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动画创作领域之后,人们实现了与动画故事人物角色进行交互活动的梦想,这种新型的动画表现模式,使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区感受动画世界的一切新鲜有趣的事件,随着各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将与更多的新技术相结合,最终在动画艺术创作的领域不断拓展,从而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定位。
1.2动画的起源和发展我国动画的发展可分为早期动画、中期动画和现代动画三个部分,最早的动画可追溯到五千年前左右,当时的动画只是为了反映社会的生产活动过程,1906年,法国拍摄了一步叫作《幻影集》的动画影片,该影片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部动画之一,第一部带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片是1914年的《恐龙葛蒂》,这些都是早期动画发展的主要成就。
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Guangzhou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毕业论文(设计)Graduation Paper题目:关于中国动画的历史与发展探讨二级学院:年级班级:学生:学生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年月日摘要中国的动画出现在距今80年前,相对来说也是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
1926年中国摄制了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历史的第一页。
随后,中国的国画片也在稳步地发着。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第一部大型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出现,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品。
经过了这8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中国动画有是一个怎样的水品呢?它在中国的众多产业当中有是一个怎样的境地呢?本文作者是非常热爱动画的,但我接触的第一部动画片却不是中国动画,我第一部接触的动画师日本的《七龙珠》。
我也相信,许多的中国朋友,他们所接触的第一部动画片都是外国的。
为什么当今的中国动画片这么的不被人熟知呢?当年起步那么好的中国动画,是遇到了什么的困难呢?现在的中国动画和国外先进的动画水平又有什么差距呢?握对我的疑问,我自己的见解,以视频的方式来述说,MV中会出现中国历年来比较成功的动画作品,随着时间的过去来看它的发展,还有和国外比较先进的动画的对比。
片中也会有我个人的见解。
整个MV是用AE和PR来共同完成的,虽然我的技术笨拙,但希望能透过本片来引出大家对中国动漫未来发展的期望的共鸣。
关键词:视频AE PR 动画历史AbstractChina's animation in about 80 years ago, there is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of history。
In 1926 China produced the first animated film "Studio scene ", in Chinese animation history of the first page。
关于动画片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动画片真好看!你们看过卡通片吗?我超级超级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通过连续播放一张张静止的画面来显示运动的画面,充满了奇妙有趣的故事。
很多很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动画片了。
最早的动画片是在1800年代后期用胶片制作的,那时候动画非常简单,只有一些简单的图案在动。
后来有位叫爱米莉·莱妮的法国女士,在1896年创作了第一部具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短片《圆场马戏团》。
这部3分钟的黑白默片中,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形形色色的马戏团演员,场景随着故事情节而不断变化,给人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感觉。
进入20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动画大师开始创作出精彩绝伦的动画长片。
大家都知道米老鼠和唐老鸭吧?它们就是由华特·迪士尼先生创造出来的经典动画人物。
1937年,米老鼠主演的首部彩色长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上映,获得了巨大成功。
此后又陆续推出了《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优秀作品,可谓是迪士尼的黄金时代。
在美国之外,日本也成为了动画大国。
你们一定看过《哆啦A梦》《神奇宝贝》《柯南》之类的日本动画吧?这些充满特色的日本动漫深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除此之外,我国的动画片也渐渐走向了全球。
大家都看过《哪吒》《熊出没》这些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吧?动画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快乐,也承载着编剧导演们的美好寄托。
通过动画,我们可以认识世界不同的风土人情,体会各种各样的情感,领略人性的善良和勇气。
所以大家要常看动画片哦,那样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勇敢!今天先说到这里吧。
我们下次再聊动画片里有趣的内容和人物形象啦!希望你们和我一样,都能爱上动画这门了不起的艺术。
篇2题目:动画片的历史和现状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动画片的历史和现状。
动画片对我们小朋友来说可是再熟悉不过了,它们陪伴了我们成长,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和快乐。
首先,让我们从动画片的历史说起吧。
动画经历了什么变化作文《动画的发展与变革》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自诞生以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动画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那时人们在洞穴墙壁上绘制的连续图像就已经有了动画的雏形。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动画始于 19 世纪末。
早期的动画制作技术十分简单,往往是通过手绘每一帧画面来实现动态效果。
这个时期的动画作品大多以短片为主,画面较为粗糙,色彩也比较单一,但却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画技术不断进步。
赛璐璐片的发明使得动画制作效率大大提高,动画师们可以将人物和背景分别绘制在不同的赛璐璐片上,然后进行叠加拍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动画作品,如迪士尼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它们以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音乐征服了观众的心。
20 世纪中叶,电视的普及为动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动画开始以系列剧集的形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为更多的观众所熟知。
同时,动画的风格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手绘动画,还出现了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不同形式。
进入 21 世纪,数字技术的崛起给动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脑动画逐渐成为主流,三维动画技术使得动画中的角色和场景更加逼真、生动。
从《玩具总动员》到《冰雪奇缘》,这些三维动画电影以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和精彩的剧情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
动画的题材和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不再仅仅局限于儿童故事,而是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各种主题,包括科幻、冒险、历史、社会问题等。
同时,动画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娱乐,它还具有教育、文化传承等重要的社会功能。
如今,动画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无论是在电影院、电视上,还是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上,都能看到动画的身影。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感动,相信在未来,动画还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动画从最初简单的手绘形式,到如今的数字三维动画,从单一的题材到丰富多样的内容,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动画毕业论文范文动画毕业论文范文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媒介,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
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们通过创造独特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将虚拟的世界呈现给观众。
在这篇毕业论文中,我将探讨动画的发展历程、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动画的发展历程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手绘动画和剪纸动画。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动画逐渐崭露头角。
从最早的黑白动画到现在的3D动画,动画技术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动画不断创新,从传统动画到计算机动画,再到如今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每一次的突破都为动画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二、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绘画到雕塑,从音乐到戏剧,动画可以融合各种艺术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动画中,艺术家们可以通过绘制精美的背景和角色,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
同时,音乐和声音的运用也是动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使动画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动画对社会的影响动画作为一种流行的媒介形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动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和娱乐的途径。
在繁忙的生活中,观看一部有趣的动画片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其次,动画也是一种教育工具。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动画可以向观众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动画还可以用来传递社会信息和倡导社会公益,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动画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动画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使动画更加逼真和沉浸式。
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为动画创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未来的动画将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体验。
总结起来,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媒介,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动漫论文范文动漫,是一种以绘画和音频为主要手段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观众,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文化形式之一。
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动漫的历史、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现动漫的魅力和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动漫的历史。
动漫起源于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日本的漫画艺术已经相当发达,而动画片也开始在日本兴起。
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动漫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
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动漫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从那时起,动漫就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文化形式,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所喜爱。
其次,我们来谈谈动漫的特点。
动漫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
它的绘画风格多种多样,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同时,动漫的故事情节也非常丰富多彩,从幽默搞笑到悲剧悲情,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题材。
这种多样性使得动漫成为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艺术形式,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最后,我们来谈谈动漫对社会的影响。
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动漫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方式,让人们在疲惫的生活中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其次,动漫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使人们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动漫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输出的手段,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了解和接触到日本的文化。
总的来说,动漫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观众,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文化形式之一。
希望动漫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世界各地的观众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启发。
动画简史论文经过一个阶段的动画简史理论的学习,我们大概的了解美国、日本、中国等一些国家的动画发展历程和特点。
自十九世纪动画诞生以来,各个国家对于动画的创造与研究就不曾间断过,创造是动画艺术魅力之所在。
动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它全面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由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和不同的经济形态,纵观世界一百多年来动画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发展的历史,它们所经历过的兴与衰,以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也就各不相同。
也正因如此,世界动画才得以具有如此斑斓多姿的绵延景观。
下面我以中国与美国为例,在几个方面上分析一下有关两个国家的动画差异。
一、题材内容5000年的历史沉淀使中国拥有丰富的题材内容。
早期的有神仙传说、古代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甚至还有外国故事,比如《神笔》、《骄傲的将军》、《渔童》和《牧童与公主》;也有革命传说故事,如剪纸片《红军桥》、木偶片《红云崖》;还有阶级教育类的题材,如描绘旧社会儿童悲惨命运的木偶片《三毛流浪记》,还有《半夜鸡叫》;甚至还有关于国际讽刺内容的,如漫画风格的动画《黄金梦》和木偶片《谁唱的好》。
尽管中国动画题材的多样化,古今中外内容的选择广泛,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以育人为主。
而且中国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呈现幼稚的特色。
由于动画儿童化的思想影响,中国动画在题材上鲜有爱情题材。
以致2002年出现的一部关于青春题材的动画《我为歌狂》,造成不小的轰动。
虽然在制作、画面效果等方面还存在可圈可点的地方,但在中国动画史上依旧是个不小的进步。
至于美国动画,美国的动画创作有许多是借鉴它国的故事原型,进行动画再创作。
以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为例,如《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皆取材于德国著名的《格林童话》;包括《狮子王》,也是演绎了《王子复仇记》的故事。
而且在题材上,美国并不强调教育思想,因为育人不是西方人制作动画的目的,从《猫和老鼠》中就能体会到,“乐”才是根本。
关于动画片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你们知道动画片有多神奇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动画片的历史和现状,这可太有意思啦!很久很久以前,动画片就出现啦。
最早的时候,动画片可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精彩。
那时候的动画片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宝宝,还很简单。
你能想象吗?最开始的动画片只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在动,就像我们在本子上乱涂乱画的东西。
但是,就是这些简单的线条,开启了动画片的大门。
慢慢地,动画片变得越来越厉害。
就像一棵小树苗,一点点长大,长出了更多的枝叶。
还记得迪士尼的那些经典动画片吗?比如《白雪公主》,哇,那可是让好多好多人都喜欢得不得了。
还有《米老鼠和唐老鸭》,它们的故事可有趣啦!每次看到米老鼠的聪明机灵,唐老鸭的搞笑样子,我都会笑得合不拢嘴,难道你们不会吗?再后来,动画片的技术越来越牛。
从手绘到电脑制作,画面变得超级清晰,颜色也特别鲜艳。
就好像从黑白照片一下子变成了彩色大照片!现在的动画片,种类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有给小宝宝看的启蒙动画片,能让他们认识好多东西;有给我们小朋友看的冒险动画片,带着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方探险;还有大人们也喜欢看的动画片呢!我和小伙伴们经常会讨论动画片。
“你看了那个新出的动画片没?”“哎呀,那个太好看啦!”我们总是这样兴奋地交流着。
有一次,我和小明为了争论哪个动画片更好看,差点吵起来。
我说:“《熊出没》多有趣啊,光头强总是那么倒霉!”小明却喊着:“《喜羊羊与灰太狼》才棒呢,灰太狼总是抓不到羊!”最后我们谁也没说服谁,不过还是一起哈哈笑。
还有啊,动画片不仅能让我们开心,还能教给我们好多道理呢。
比如要勇敢,要善良,要团结。
现在,动画片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朋友。
不管是在家里的电视上,还是在手机里,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我觉得啊,动画片就像一个装满了无数奇妙故事的大盒子,只要我们打开它,就能进入一个个神奇的世界。
未来,动画片肯定会变得更棒,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快乐!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动画毕业论文总结
动画作为一种广泛运用于电影、电视、游戏等领域的艺术形式,其影响力和市场价值日益增长。
本文通过对动画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创作流程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动画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首先,本文介绍了动画的历史背景。
从早期的手绘动画到现代的计算机生成图形动画,动画一直在不断演进。
通过研究动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动画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是推动动画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本文分析了动画发展的现状。
当前,动画行业面临着技术、创作和市场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技术的进步使得动画制作更加高效和精确,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创作方面,动画从一种娱乐形式逐渐向故事性和艺术性更高的方向发展。
市场方面,动画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后,本文探讨了动画的技术特点。
动画的特点是能够通过图像和声音来创造虚拟的世界,并通过表达画面和故事情节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预制作、制作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
最后,本文展望了动画行业的市场前景。
随着数字娱乐产业的兴起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未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动画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作和商业机会。
同时,动画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也将进一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第一篇: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摘要: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是真正的动画产业链仍未形成,国家虽然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投入了许多,但中国动画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以下就我愚见来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现状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程λ起步(1926~1949)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动画短片,由此,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动画。
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篇《铁扇公主》,这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的起步是相当早的。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
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中国动画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λ发展(1950~1980)与断层(1966~1976)1950年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全国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创作了如《东郭先生》(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蝌蚪找妈妈》(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
但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击,10年内没有任何作品诞生,出现了断层期。
直到1979年《阿凡提》的问世,才结束了中国动画产业长久的沉默。
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中最纯真的一个阶段,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制作人们追求质量,不计较成本,不考虑盈利,运用动画、木偶、剪影等技术,一集一完结,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动画。
λ踟蹰(1980~2004)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引进外国动画。
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放《铁臂阿童木》;1986年,引进《花仙子》; 1992年,引进《圣斗士星矢》; 1996年,引进《灌篮高手》;2001年,引进《EVA》。
浅谈中国动漫史论文Y 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文献综述(设计)题目浅谈中国动漫发展史系别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学生姓名昌琴学号 110701023 年级 11级指导教师程晓丹职称2012 年 12 月 01 日摘要通过对中国近十年的动漫历史发展进程的概括,从古代开始我国在画上就有着高的声誉,但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动画发展就走向衰落,现在的中国市场大多充斥着外国的动漫,希望通过对动画历史的介绍时青少年知道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
关键词:探索;漫画;繁荣;发展引言:从远古岩画诞生的那一天其,人类就对“动漫”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渴望。
但无论怎么说,动漫毕竟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艰难的起航了。
接下来将通过漫画的起源、动画的产生、早期动画与电影的关系与特点等方面,触摸到动漫历史发展的轨迹。
1、动漫发展史1.1早期动画通俗的动画现象时我们每个人在少儿时都曾玩过的电影游戏,走马灯英爱算作是动画的雏形。
儿皮影戏是跟成熟、更接近现代动画的形式。
据史料记载,最早在中国放映电影的时间是1896年。
1.2 1901-1910年19世纪末20 世纪初欧洲石印技术传入中国。
中国报业的发展有了技术的支持,中国资产阶级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创办了大量的报纸和画报,而已夸张、讽刺、针砭时弊等特点见长的漫画,时大量出现在了这一平台之上。
不过当时的中国海没有正式采用“漫画”这一名称。
1.3 1991-1920年20 世纪初期,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进入,漫画与清末民间风俗年画相比,去掉“多子多福”、“才子佳人”等传统内容,转而面向群众,关注社会现状,表现方式更加通俗易懂,题材更加广泛,从而真正达到“醒世”的社会目的。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漫画变得更加活跃。
中国政局的动荡,任命生活于水深火热的现状,造就了这一时期中国漫画事业的空前繁荣。
1.4 1921-1930年这一时期之中国动画第一个开创于探索的时期。
从广告片开始,到制作宣传片,之后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诞生,也是在这一时期成立了首届全国漫画展和全国漫画协会。
动画专业大学毕业论文动画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创意和生动表现方式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动画行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对于动画专业毕业生来说,撰写一篇关于动画的毕业论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动画的历史发展、创作技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动画专业毕业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动画的历史发展。
动画起源于人们对于运动的强烈欲望,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岩画和壁画。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始于19世纪早期,当时人们尝试通过连续展示静态图像的方式,创造出一种运动的错觉。
随着摄影术的发明和电影的兴起,动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最早的黑白无声动画到现在的3D电脑动画,动画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
其次,动画的创作技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动画创作中,故事情节的构建和角色塑造是关键的因素。
一个好的动画作品需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他们产生共鸣。
因此,动画专业毕业生在创作动画时需要注重故事的选择和表达方式。
同时,动画画面的创作,包括色彩搭配、角度选择以及运动轨迹的设计等,也需要毕业生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和创意思维。
此外,技术手段也是动画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毕业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动画软件和工具,以实现他们的创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动画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动画技术将更加强大和先进,呈现出更为真实和震撼的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会为动画创作带来巨大的创新空间,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动画故事。
此外,动画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除了传统的电影和电视动画之外,动画也在广告、游戏、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动画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注重创作技巧的提升,还需要了解和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
对于动画专业毕业生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学术研究的一种形式,更是展示自己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机会。
在写作过程中,毕业生应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前人的经验和观点,对动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动画片发展简史作文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动画片这个神奇的玩意儿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还没有那么多高科技的时候,动画片就已经悄悄萌芽啦。
最早的动画片,那画面可简单得很,就像小孩子随手画的涂鸦,但就是这样的简单线条,却能让人们的眼睛亮起来,心里充满好奇和欢乐。
然后呢,动画片慢慢地开始有点模样了。
不再只是简单的线条,颜色也变得丰富起来。
就像一个小孩子慢慢长大,学会了打扮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看。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些经典的角色,比如米老鼠和唐老鸭,它们一蹦一跳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了大家的好朋友。
再后来,技术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突飞猛进。
动画片不再是那种一卡一卡的画面,而是变得超级流畅,动作也更加逼真。
3D 技术的出现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感觉那些动画人物都能从屏幕里走出来和我们握手拥抱了。
如今啊,动画片已经无处不在啦!电影院里有大片级别的动画电影,让我们沉浸在奇幻的世界里;家里的电视上,各种有趣的动画剧集陪伴着小朋友们度过快乐的时光;甚至在我们的手机里,也能随时随地看到精彩的小动画。
动画片的发展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从最初的小步试探,到现在的大步奔跑,它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惊喜和感动。
说不定未来,动画片还能变得更加神奇,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定格动画毕业论文定格动画,又称为拼图动画、剪纸动画和卡片动画等,是一种传统的手工动画制作技术。
它的制作方法是通过拍摄图片将一个个剪纸或卡片等静态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形成片断动态的动画效果。
它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创造性思维。
本篇论文旨在探究定格动画的历史发展、制作技术和艺术表现等方面。
一、定格动画的历史发展定格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幻灯片制作技术。
在20世纪初期,英国的雕塑家和画家弗雷斯特(Arthur Melbourne Cooper)利用照相机进行了类似定格动画的试验。
后来,这种手工动画技术在电影行业得到了发展。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定格动画影片开始在电影院中播放。
其中最著名的定格动画影片包括《功夫小兔》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定格动画影片的制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如今,数字定格动画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影视制作技术。
在《玩具总动员》等动画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定格动画的影子。
二、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制作定格动画需要艺术家具有耐心和深入的想象力。
在动画制作的初期阶段,艺术家们需要设计人物的造型风格、故事情节和角色表情等。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需要考虑场景中人物、道具等物体的比例、色调、明暗度、纹理和动作等问题。
在形象设计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动画制作的核心步骤——镜头拍摄。
制作一分钟长度的定格动画,需要拍摄三千多张图片。
因此,制作定格动画需要耐心的镜头拍摄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像处理。
艺术家们需要选取合适的拍摄工具、背景颜色和灯光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达角色情感和动作的细腻度。
最后,艺术家们需要将镜头拍摄的图片和声音剪辑到一起,生成定格动画影片。
为了达到合适的节奏和音效,艺术家们还需要准确记忆和掌握各个画面镜头的时长和配音顺序。
三、定格动画的艺术表现定格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它突出了手工艺的制作手法和快节奏、夸张的表现手法。
同时,它还充分发挥了艺术家双手和想象的创造力,强调视觉效果和音频反馈之间的统一性。
关于中国动画发展史的研究前言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是中国文化交流中重要的支柱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动画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进行分析和探讨。
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最初是以传统的手绘方式制作。
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制作的《大闹天宫》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动画电影。
1935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立动画专业,为中国动画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40年代至1960年代是中国动画的黄金时期,中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蓬勃发展。
《黑猫警长》、《小蝌蚪找妈妈》等作品成为了经典代表。
然而,中国动画在60年代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遭遇了停滞和发展滞后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动画步入了一个新阶段,电视动画、网络动画等层出不穷。
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动画的持续发展。
《大闹天宫2014》、《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等作品在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扩大。
中国动画的现状当前,中国动画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产业。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动画制作数量逾13万分钟,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动画产业总规模达到570亿人民币。
随着大型国际动画活动进入中国,如反斗奇兵、大闹小镇等,中国动画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中国动画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中国动画的创作仍存在着与国际优秀动画相比的差距;另一方面,动画产业链不成熟、人才缺乏等问题也制约了其发展。
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动画在未来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中国动画产业需要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动画制作的质量和水平,拓展动画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同时,也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人才培养、产业链的完善等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动画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发掘和总结经验,引领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论中国动画发展史关键词:启蒙期皮影戏中期剪纸片京剧木偶片瓷偶片水墨新时代摘要:“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这一时期的动画不仅仅是供人欣赏娱乐的艺术品,更多的肩负着宣传鼓舞斗志甚至斗争的作用。
虽然影片的内涵和风格受到限制,但却延续了中国动画的命脉,并产生了动画新品种——木偶片,和中国动画电影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基地——上海电影制片厂。
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此时动画制作技术提高,动画制作公司增多,动画教育机构和专业书籍增多,国外动画片大量涌入和国产动画片发展。
中国动画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动画的启蒙时代中国动画的中期时代中国动画的新时代。
中国动画的启蒙时代最早的动画表现形式是皮影戏。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若以故事情节分类,可分为: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
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繁多。
如:《白蛇传》《拾玉镯》《牛郎织女》《杨家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白毛女》《刘胡兰》《封神榜》《东郭先生》等。
且流派较多,因唱腔音乐和表演的不同而区分:陕西皮影山西皮影浙江皮影山东皮影四川皮影腾冲皮影江苏皮影台湾皮影甘肃皮影等。
中国皮影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奇葩,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娱乐形式。
千余年来为中华大地生生不息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对未来无穷的向往,是历代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同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媒体1001班姓名:高晓燕学号:10313003
动画发展史论文
通过对动画发展历史的了解,更加具体清晰地明白了动画是怎样发展到如今的高度的。
这个过程,无疑是从技术到艺术层层不断推进的。
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个过程后,是否也了解当今动画产业前景如何,中国动画所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问题呢?这对于我们这些新生代力量是个不可不思考的问题。
广为青少年甚至儿童所熟知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是近年来唯一一部盈利的动画片,而且是靠除动画本身外的产品盈利的。
众所周知,这部动画片虽然起到了扭转局势的作用,但是,在技术上艺术上并无实质性的突破。
除此之外,中国近年还有拿得出手的精品动画片么?反正我没找出来。
并不是我国动画产业前景不好,但是为何没有好的作品呢?我觉得不是技术的问题。
中国并不缺乏技术人才,却在原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由此可见,如今的动画,已经不是紧靠技术说话的了。
有着国际性思想深度的创作尤为重要。
目前,纵观国际动漫,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主的动漫发展大国,他们的动漫产业在国家经济产业构成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动漫产业是英国的支柱性产业,甚至在日本也是他本国第二大产业,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好几年超越好莱坞的电影业成为该国的最大娱乐业,而这些国家都是以原创动漫的开发为主的产业方式,而且走过来漫长的历史,相比之下我国的动漫产业才刚刚起步,国内的动漫数字娱乐,自主研发的能力弱,原创能力比较低,基本以引进加工代理运营为主。
尽管有些省份动漫基地大力的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而市场却怎么也火不起来,动漫影视和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还是比较单一,但是他们也是中国动漫教育学研的后背力量,并且他们从接受动漫时就受日本,韩国等国家动漫开始时的作品,民族性文化的重熏,从而对本土文化缺少了解,使中国的动漫缺少传统的传承。
在国内现阶段原创动漫作品的数量,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播出的要求,有些所谓的原创变为一种简单的模仿,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崇日”“崇美”“模韩”等现象。
创新性人才,无疑是动画产业一个重要的支柱。
虽然,如今的众多高校已经规划产生了动漫有关的专业。
但是,这些专业却往往走了专攻技术的道路。
这样断送了多少以创作为主的人才。
的确,现实中,技术往往比艺术更稳定的可以混口饭吃。
这也是许多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专业技术的原因。
当然,技术是创作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创作的要求要远远超过对技术的要求才对。
关于创作的力不从心,我觉得是中国的创作者对本国的文化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刻,更不用说抓住特色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对于我们这些公民来说却无法普及。
这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是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制约的。
曾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构成了自成一家的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时下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像《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神笔马良》等一批开山之作以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金色的海螺》(剪纸)《小蝌蚪找妈妈》(水墨)《聪慧的鸭子》(折纸)等动画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让动画表现艺术更加多样化.直到70年代涌现了动画电视片,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TV版动画片,起步阶段同样也出现了不少经典之作如《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历险记》、《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相信不少人都会历历在目.跟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90年代动画界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商业运作上飞速产业化发展,制作手法上动画艺术逐渐和高科技接轨,表现手法令和电影电视越来越濒临,题材越来越广泛,观众春秋阶层一直提高.在这同时,改造开放使大批国外动画涌进中国市场,再加上国内各界对动画产业的不重视以及毛病认识使中国动画失去了方向,被这场变更中的大赢家日本和美国甚至本来本土动画的忠诚观众远远的抛在脑后.
回顾我们曾经的辉煌,应该总结经验。
近几年因由于年轻人的参加中国动画也仿佛有意模仿外国,但给人感觉岂但没有提高,反而倒退了不少,原因在哪?就在于没断定方向.咱们所谓的学习并不是剽窃,更不是捡人家的旧货来改革.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技术不是什么机密,概念上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就好像接力赛,人家已经跑到你眼前,你所要做的就是接过棒来朝前跑,可是如今是你不但不往前,反而偏要回到起点,把人家的路重跑一遍,试问这样跑怎么能跑赢别人!
现在的状态就是如此,日本美国等已经将动画发展到某种水平,我们要做的是在现有的基本上创新.怎么创新?学学日本吧,这个国家生成就有种抄的才能,硬是将人家的抄成自己的,然后彻底的发挥光大.理所当然就成了自己的.所以变形金刚就变成了高达(之后还首创了数不尽的机械动画,扼杀了变形金刚在人们心中的影子),悟空就成了日本人(之后还培养了更多的日本悟空,在他们身上竟然还找不到中国悟空的影子).为什么日本就能抄得如此成功,一是他们理解接力赛的规矩,而是我们更应该学习"以人为本".这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在商业社会中"人"当然是指消费者,动漫的消费者当然是宽大动漫喜好者.能打动听心便是领导人们消费的重要手腕.
总之,中国动画发展前景还是一片阳光明媚的。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投入动画制作创作的浪潮中。
这过程还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进。
我们需要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从创新的角度找到属于中国的品牌动画。
从文化、艺术、音乐、价值观、哲学、生活等方面带给全世界不一样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