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28.51 KB
- 文档页数:241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教学目标:1.围绕旅行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2.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3.《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概述了徐霞客游历一生,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无私奉献的功绩,歌颂了他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4.《少年旅行队》这组散文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5.《古诗二首》中的《夜雨寄北》和《枫桥夜泊》,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诗人羁旅他乡,夜不能寐时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了诗人在同样的夜晚,所饱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6.《古罗马斗兽场》是篇参观游记,记叙了“我”通过参观古罗马斗兽场,进一步了解了古罗马的历史,感受到古罗马时期统治阶级的残暴、出了巨大贡献。
2.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 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具:PPT课件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导入1.孩子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2.你们猜猜他是谁?(课件:徐霞客的图片)那谁对他有了解?(课件:徐霞客的简介)3.在你的心目中,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二、初读课文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那我就找6个人来读,在他们读的过程中,其他人要认真听,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绿色千岛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千岛湖的美丽。
2、了解千岛湖形成的原因,体会千岛湖是人工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奇迹。
3、理解个别词的意思,继续了解举实例等说明方法。
一、导课1、同学们都喝过“农夫山泉”吗?你知道“农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吗?(“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绿色千岛湖看看!2、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一)整体把握课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因为那里岛多,水绿、岛翠、山青,所以叫它绿色千岛湖。
那作者在游完千岛湖后是怎样评价它的呢?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用“——”把作者在游完千岛湖后评价千岛湖的句子用画下来。
(反馈课件出示)2、在作者眼中,千岛湖是——引读3、作者把千岛湖比作一首诗,说明千岛湖一定很美,千岛湖也是一个奇迹,请大家看看哪几段主要写千岛湖的美,那几段主要写千岛湖是个奇迹。
(1-7、8-10)(二)学习1——7段1、请大家自读第一段,边读边找看看从哪些句子中能体会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
(课件出示:千岛湖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
湖边群山环绕,湖边岛屿众多。
湖岸上全是茂密的森林,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错落期间。
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作者在此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千岛湖的美丽?(对比)既然都是绿能把这个句子换成水绿、岛绿、山绿行吗?(显得啰嗦,语言生动,突显千岛湖的美。
)就让我们带着对千岛湖美丽的赞叹陶醉地读一读这些句子2、千岛湖的美不止表现在水绿、岛翠、山青,还表现在千岛湖众多的岛屿。
千岛湖的岛屿各具特色,它们都有些什么不同特色呢?(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的因花树著称,还有的因名胜古迹闻名遐迩。
)理解“闻名遐迩”3、面对这么多岛屿,作者不可能一一道来,文中作者具体写了哪几个?(作者在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举实例)4、自读3-6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5、虽然这些岛屿各具特色。
但是不管你来到千岛湖的哪座岛,都能看到同一种景观,这就是——鱼跃千岛湖。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执教教师:符湘琴目录第一单元:第一课:龙的传人 (1)第二课:大人们这样说 (1)第三课:叶公好龙 (1)第四课:乐山龙舟会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二单元:第一课:神奇的书 (1)第二课:忆读书 (1)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1)第四课:我的“长生果” (1)第五课:综合活动 (1)第三单元:第一课:献你一束花 (1)第二课:微笑 (1)第三课:礼物 (1)第四课:奇怪的圣诞包裹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四单元:第一课:用目光倾听 (1)第二课:信任 (1)第三课:修鞋姑娘 (1)第四课:九色鹿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五单元:第一课:幸福在哪里 (1)第二课:古诗二首 (1)第三课:劳动的开端 (1)第四课:崂山道士 (1)第五课:综合活动 (1)第六单元:第一课:凡卡 (1)第二课:种子的梦 (1)第三课:新月集(二首) (1)第四课:心愿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七单元:第一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1)第二课:奇异的激光 (1)第三课:灯光 (1)第四课:灯塔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八单元:第一课:牛和鹅 (1)第二课:古诗二首 (1)第三课:两个农夫 (1)第四课:丢失的骆驼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九单元:第一课:西门豹治邺 (1)第二课:活见鬼 (1)第三课:鬼是一棵矮杉树 (1)第四课:试胆量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十单元:第一课: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1)第二课:少年旅行队 (1)第三课:古诗二首 (1)第四课:古罗马斗兽场 (1)第五课:综合活动 (1)龙的传人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集备《龙的传人》一、教材分析: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华人居住的地方,总有龙的形象。
历史上留下来许多有关龙的传说和故事。
本单元围绕“龙”的主题,编排里三篇主体课文,一篇拓展阅读和相关的实践活动。
《龙的传人》是说明文,《大人们这样说》是一首现代诗歌,文言文《叶公好龙》是一则寓言。
拓展阅读《乐山龙舟会》是一篇现代的记叙文,本单元的组合比较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读中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三读文本初读文本:《龙的传人》是北师大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10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再读文本:本文讲述了历代的中国人对龙的认识,以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全文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基于教材特点,本文教学的重点应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龙到底是什么以及中国人为何自称为“龙的传人”。
由于全文语言比较平实,因此,激发学生作为龙的传人以及华夏儿女的自豪感是教学的难点。
另外,由于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在理解“图腾”时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因此,理解“图腾”也是难点之一。
三读文本:1 在教材分析上,虽然课文讲了“龙到底是什么”和“为什么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这两方面内容,但从课文的题目来看,重点应该放在第二方面,因此,在教学第一部分时,我主要让学生自主阅读,遇到困难,借助网络解决。
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上,使之重点突出。
2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设计这样。
比如,在指导学生理解“龙腾虎跃”时,播放刘翔跨栏的录像,不但让学生感受了”龙腾虎跃“所含有的那种生机,更激发了民族自豪感。
第 10 主题单元一、单元训练重点: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善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初步学习复述课文3、学认20个生字,学写13个生字。
练习运用“认-想-写-用”的方法独立识字,积累同音字、形近字,练习互检写字。
4、练习说、写表达态度和观点的句子。
5、学习看图讲故事。
6、口语交际:讲述动脑筋的故事。
7、金钥匙: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8、继续学习默读。
二、教材简析与课时安排:本单元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1、课文《称象》,记叙的是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2课时);2、课文《狮子和兔子》,写的是狮子被蚂蚁叮咬,不胜其烦,兔子启发他开动脑筋,跳到水里,摆脱了蚂蚁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不动脑筋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2课时)。
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练习运用上一个单元“认-想-写-用”的方法独立识字。
3、“语文天地”编排了自读课文《壶盖为什么会动》,在“听写词语”的练习中指导学生互检写字,还设计了比较同音字形近字、说写句子的练习,“金钥匙”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此外,围绕“动脑筋”的主题,还有一个看图讲故事的活动。
三、总课时:7课时课题:称象教学目的: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练习运用“认-想-写-用”的方法独立识字。
3、学习复述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复述课文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日期: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今天想让大家猜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双腿像住子,尾巴像辫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大象的课件)2、大象又高又大,我们要知道它的重量,有什么办法呢?(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简单谈谈他们的方法板书:称象。
讲解多音字。
)3、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象?)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预习时,你画出哪些生字?2、先自由认读,再同桌互检。
小学语文第十册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本课本,它共分为四个单元,其中第一二单元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基础单元,是小学语文知识的面面观。
这两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语文知识的系统性梳理和语文技能的提高。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制定一份高质量、有效性、可落地的语文教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会分享一份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二单元精选教案,该教案能够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一. 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知识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语言沟通。
二. 教学内容1.《捕鱼》2.《故乡的春天》3.《夏天的浏阳河》4.《小猫钓鱼》5.《淘气的小燕子》三. 教学过程1.《捕鱼》(1) 观察图片,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对水生动物的认知。
(2) 朗读课文,分析语言,看图片感受,在思维启发下提供自己的生动表达。
(3) 组织口头或笔头表达,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发挥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2.《故乡的春天》(1)阅读课文,运用图像思维法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文章内容。
(2)让学生动笔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关于“故乡的春天”的作文,分析、说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3)应用“学生评价学生”的方法,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3.《夏天的浏阳河》(1)阅读课文,提高学生对于文章意境的领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根据课文描绘的园林的文字描述,并且掌握文学用语。
(3)学生摘取课文中的段落,同时营造一个搜索引擎的设置,逐一分析,对文章的意境进行探究,以强化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4.《小猫钓鱼》(1)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作出一个串联典型描写小猫特别食欲的的读后感。
(2)探究其中的情感与道德,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寻找“钓鱼”的意义。
(3)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发送短信,整理文字,加深记忆。
5.《淘气的小燕子》(1)阅读课文,学习语言及写作技巧。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5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海上日出》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三)讲读课文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讲读第二、三自然段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
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
(谁来说一说?)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
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案第一单元字与画(上学了和第一单元)目录:上学了1、字与画2、学写字3、数字4、家5、太阳和月亮6、大海7、外面的世界8、字与拼音(一)9、字与拼音(二)10、字与拼音(三)11、字与拼音(四)12、字与拼音(五)13、手和脑14、劳动15、冬天16成长上学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
编选了两幅图画和一首诗歌,第一幅图主要讲了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
第二幅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语文课本。
《上学歌》主要帮助学生明确上学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并开始渗透性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识字12个。
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识字:认识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3.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4.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准备介绍校园的课件、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
《上学歌》录音、生字卡、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人:1、伴着《上学歌》的录音播放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
2、让小朋友随意地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3、引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己的学校,好吗?二、新课教学。
1、自主认识学校:(1)提问:和你周围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希望怎样来认识我们的学校呢?(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教室去认识学校。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和伙伴一同去认识我们的学校。
2、自主交流:(1)提问:在你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老师对你说些什么?你是怎样向老师问好的?(2)简要评析在实际中的口语交际情况。
(3)同学交流:你参观的是什么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4)提问: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学习生字:出示:学生入学纪念照片。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第一课:龙的传人 (1)第二课:大人们这样说 (1)第三课:叶公好龙 (1)第四课:乐山龙舟会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二单元:第一课:神奇的书 (1)第二课:忆读书 (1)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1)第四课:我的“长生果” (1)第五课:综合活动 (1)第三单元:第一课:献你一束花 (1)第二课:微笑 (1)第三课:礼物 (1)第四课:奇怪的圣诞包裹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四单元:第一课:用目光倾听 (1)第二课:信任 (1)第三课:修鞋姑娘 (1)第四课:九色鹿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五单元:第一课:幸福在哪里 (1)第二课:古诗二首 (1)第三课:劳动的开端 (1)第四课:崂山道士 (1)第五课:综合活动 (1)第六单元:第一课:凡卡 (1)第二课:种子的梦 (1)第三课:新月集(二首) (1)第四课:心愿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七单元:第一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1)第二课:奇异的激光 (1)第三课:灯光 (1)第四课:灯塔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八单元:第一课:牛和鹅 (1)第二课:古诗二首 (1)第三课:两个农夫 (1)第四课:丢失的骆驼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九单元:第一课:西门豹治邺 (1)第二课:活见鬼 (1)第三课:鬼是一棵矮杉树 (1)第四课:试胆量 (1)第五课:语文天地 (1)第十单元:第一课: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1)第二课:少年旅行队 (1)第三课:古诗二首 (1)第四课:古罗马斗兽场 (1)第五课:综合活动 (1)龙的传人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大人们这样说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叶公好龙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重点: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教学难点:,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乐山龙舟会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等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
2.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3.初步学习开场白技巧。
4.评价本单元学习收获。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龙”的成语,预言故事,搜集“龙”形象工艺品,欣赏“龙”字。
2.查一查,问一问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畅所欲言1.说“龙”的成语。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
(3)摘抄积累。
龙马精神,龙潭虎穴,龙蟠虎踞,龙蛇混杂,龙吟虎啸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眉凤目,龙驹凤雏龙拿虎跳,龙腾虎跃,龙章凤姿,龙肝凤髓,龙虎步2.说说有关“龙”字的预言故事。
(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推荐说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
3.播放“龙”字课件。
(1)说说你对这些字的认识。
(2)引导学生欣赏八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龙”字,感受“龙”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二.初显身手1.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的实物,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
2.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历。
3.说说自己在搜集,查阅资料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4.学唱《龙的传人》。
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具有了初步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后要经常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四.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听写带有“龙”字的成语。
二.金钥匙1.自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2.说说开场白的内容,要求。
开场白的内容是:开始要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对大家的要求,然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要特别注意开场白要简短,精练,有号召力,具有鼓动性。
3.模拟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讲“龙”的故事比赛,请你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推荐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开场白。
三.单元小节1.自我评价,可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通过本单元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2.同学互相评价。
忆读书教学目标: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
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重点:③锻炼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等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忆读书冰心能感染人、陶冶人读书好能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读书体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读好书:会挑选、比较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目标: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准备: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综合活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规划自己的读书行动。
(2)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掌握学习方法。
(3)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做一次总结。
2.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话导入板书: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1.轻声读文中内容,想想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考虑哪些方面问题?(1)学生自读。
(2)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交流。
(3)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考虑内容上和时间上的安排。
①内容上:既要注重博览,又要有所侧重,不能泛泛而读,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②时间安排上:A.读厚书时要把时间化整为零:读书时要集中时间来读。
B.根据个人特点,爱好,选择最佳时间来读。
C.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配读书与学习的时间。
2.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
3.小组内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评议,评出最合理的安排。
二.浏览书的大致内容1.说一说:你快速游览过一本书吗?你觉得快速游览书籍有什么好处吗?2.议一议:怎样才能做到迅速了解书的内容?(1)说说你平时是怎样浏览一本书的?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2)全班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如下方法。
①看目录,看内容提要,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②读过此书的人询问,也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③看序言或后记可以了解书的写作目的和价值。
④还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三.选择要读的书1.说一说。
鲁迅先生说:“只读一种书是非常有限的。
要像蜜蜂那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你们平时都读过什么书?是如何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呢?2.议一议。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选择书的方法,现在在小组内议一议谁的选择方法最合理?(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读书方法1.说一说。
同学们,上一节老师要求你们回家读一本书,你读了吗?先在小组内说说你读了什么书?读懂了什么?2.议一议。
我们应怎样读书?3.读一读。
读了课文内容,看看古代理学家朱熹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为自己订读书守则1.读一读。
(1)出示书上提供的几条守则。
(2)要拿着笔读:写摘要,做批注……。
(3)学会使用目录。
(4)哪里需要想象――就要“尽量的想象”。
(5)先要理解,再评论。
2.议一议。
除了课本上的几条守则外,还有哪些守则读书时也要遵守,把书上的省略号补充上内容。
(1)小组讨论,制定全组的读书守则。
(2)全班交流,形成班级的读书守则。
三.单元小节1.说一说。
学习本单元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如何改进?2.评一评。
先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评价,再由他人评价。
献你一束花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师:1、作者简介。
2、将重点语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献你一束花理解、安慰、鼓励、尊重机场女服务员失败的运动员让失败成为过去,成功才属于未来微笑教学目标: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