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89.79 KB
- 文档页数:2
高压氧治疗小儿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 2012年1月6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儿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其中37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本组患儿为治疗组,另31例患儿因条件及其它原因未使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7.3%,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77.42%,两组比较差异显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可缩短患儿苏醒时间,提高预后,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优质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高压氧;小儿一氧化碳中毒;护理【中图分类号】r 7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204- 01在冬季取暖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季节也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小儿,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到患儿的预后[1]。
本院为了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效果,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对37例患儿加用高压氧治疗,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月68例一氧化碳中毒患儿,其中37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本组患儿为治疗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8d-13岁,平均年龄(7.5±7)岁;轻度16例,重度21例;另31例患儿因条件及其它原因未使用高压氧治疗,男20例,女11例,年龄1个月-13岁,平均年龄(7.5±7)岁;轻度15例,重度1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中毒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及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及护理方法:本组31例患儿入院确诊后立即给予脱水利尿、镇静止惊、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与护理。
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种类繁多的化学物品不断涌现,各种新型农药在农林业广泛应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密切接触多种化学用品和医疗药物,上述诸多的化学物品均有一定毒性。
我国人口众多,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与日常生活中,难免有意外事故或有意投毒导致急性中毒发生,故它是急诊护理的常见问题之一。
1 急救护理1.1 阻止毒物吸收的护理(1)将病人移离毒物污染场地,尤其是气体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时更为重要。
(2)毒物污染的衣物要立即脱掉,并用清水洗拭接触毒物的皮肤。
(3)经消化道中毒者,如果毒物属强酸、强碱类,则不宜洗胃。
①强酸中毒者以服用氢氧化铝胶或镁乳60ml等弱碱性药物中和毒物。
但忌用碳酸氢钠,因为这类溶液遇酸可形成碳酸,产生二氧化碳,可使病人胃内胀气。
②强碱中毒者以服用食醋或5%醋酸等弱酸性药物中和毒物,但碳酸盐类中毒时忌用醋酸类。
③无论是强酸或强碱类中毒均可服用加水鸡蛋清、牛奶或植物油200ml左右,此三种液体既可稀释毒物又可保护胃肠道黏膜。
(4)非腐蚀性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者应立即催吐或洗胃。
④根据毒物的种类,洗胃液中可酌加解毒剂,如安眠药、磷化锌、安妥中毒可配成1:5000高锰酸钾溶液,有机磷类杀虫剂中毒(敌百虫除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可配成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②有学者认为无特殊解毒药者,清水洗胃后可从胃管注入万能解毒剂20g,内含鞣酸、氧化镁、活性炭,能起到中和、氧化、吸附或沉淀毒物的作用。
③为促使毒物由消化道排泄,于洗胃后,再从胃管注入50%硫酸镁50ml导泻,但磷化锌杀鼠药中毒不用镁类泻剂,因其与磷化锌可生成卤碱类有毒物质,可以服用液状石蜡30ml,但忌用植物油。
1.2 活性炭吸附护理(1)在催吐或洗胃后可将活性炭浆(25~50g活性炭溶于水)置于胃内,除对氰化物中毒效果较差外,对一般药物均有效果。
(2)病人若不能吞咽,可从胃管内注入,通常成人为50~100g,儿童酌减。
一、概述婴幼儿是家庭中的宝贝,而婴幼儿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情况。
当婴幼儿食用了有害食物导致中毒时,家长需要及时采取救护措施,以确保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对于婴幼儿食物中毒的现场救护步骤,有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二、确定婴幼儿是否食物中毒1. 观察婴幼儿的表现当怀疑婴幼儿食用了有害食物时,家长首先要观察婴幼儿的表现,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嗜睡、皮肤发红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食物中毒的征兆。
2. 判断食物来源家长需要回忆婴幼儿接触过的食物和饮料,以确定可能的有害食物。
要观察其他儿童或家人是否有类似的症状,以排除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怀疑婴幼儿食用了有害食物导致中毒,家长应立即与医院或急救中心通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三、现场救护步骤1. 立即停止食物来源一旦家长发现婴幼儿食用了有害食物,应立即停止婴幼儿的食物来源,避免继续摄入有毒物质。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婴幼儿的呼吸道通畅,可将婴幼儿放置在侧卧位,用手托住头部,避免头部后仰,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3. 勿让婴幼儿进食或饮水避免让婴幼儿进食或饮水,以防止有害物质继续摄入体内,加重中毒症状。
4. 清除口腔内残留物如婴幼儿口腔内有残留食物,家长可使用湿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口腔内,清除残留物。
5. 清洗暴露的皮肤如果有害物质接触到婴幼儿的皮肤,家长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部位,以防止有害物质继续对皮肤造成伤害。
6.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最为重要的是,家长应立即将婴幼儿送往医院或急救中心就医,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和治疗。
四、预防婴幼儿食物中毒的措施1. 选择安全食材家长在给婴幼儿准备食物时应选择优质食材,尽量避免使用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有害物质。
2. 储存食物安全家长应将食物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和有害化学品、药品等物质混存,以防止食物被污染。
3. 注意饮食卫生家长在给婴幼儿准备食物时,应注意洗手、洗菜、煮熟食物等饮食卫生习惯,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医院急诊室11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卫俊荣
【期刊名称】《青海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6(26)8
【摘要】医院急诊室110例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解放军第四医院门诊部卫俊荣我们自1987年以来,在医院急诊室收治中毒患者110例,除正常的抢救措施外,同时根据此类病人的致病特点,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10例中...
【总页数】1页(P46-46)
【关键词】护理学;急性中毒;内科护理;心理护理
【作者】卫俊荣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四医院门诊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R595
【相关文献】
1.急诊室滞留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J], 田艳军;刘君君
2.急诊室患者的心理护理 [J], 郝丽丽
3.基层医院急诊室严重创伤急救护理的体会 [J], 刘妙枝;张玉荣
4.急诊室滞留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J], 邱巧静
5.做好儿童医院急诊室护理管理工作的体会 [J], 周成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关键词:小儿误服中毒急诊洗胃护理研究进展前言:小儿意外损伤成为21世纪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
小儿急性中毒占儿童意外损伤的很大比例,同时也是急症科校,而常见的一种疾病,更多的是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
在急救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洗胃的方式。
目的是将胃里面的刺激物进行清除,避免毒素的进一步吸收,通过开展正确的洗胃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护理.1.1胃管的选择对于洗胃的过程,胃管的粗细,首先要结合小儿的年龄以及体型。
对于0到7岁的儿童选择12到14号鼻导管代替小胃管,这种优势是内劲大、软硬适中、能减小阻塞的发生,提高洗胃的效率,7-14岁就可以使用成人的胃管。
1.2洗胃液的选择通过使用特异性的洗胃液,能够将胃里面的毒物清除,协助治疗的作用。
而且小儿大多数是处于被动中毒的状态,中毒物不明,采取这种洗胃液,应该要慎用,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温开水等。
一般认为生理盐水相对于温开水更加的安全可靠,由于小儿耐受电解质丢失的能力差,当体内5%不含电解质的物质时可能发生惊厥情况。
1.3洗胃前期护理小儿出现中毒情况,到了医院时处于惊恐状态,家属一般表现为焦急,因此,护理之前要跟家属沟通稳定情绪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这个环节要跟家属明确讲明病情以及洗胃的步骤和重要性,从而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1]。
1.4体位选择在洗胃过程当中,患者的体位状态是保证洗胃效果的重要基础,同时,能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小儿洗胃,一般采取头低臀高左侧为便于洗胃液的注入和吸收,相比较浓缩,洗胃全程所需要的时间能保证洗的效果,与此同时,口腔要低于喉咙的位置,可以防止洗胃液进入到气管少窒息发生。
通过采取这种体位方式,能减少来自患者的重力影响,降低毒物进入肠腔,引起中毒概率。
1.4.1头低臀高左侧位,这个过程始终保持口腔低于喉咙位置,防止洗胃液进入到气管,并且由于各种体位及重力的影响,减少毒物的吸收[2]。
一例急性乙蒜素中毒患儿护理体会【摘要】总结1例急性乙蒜素中毒患儿的抢救和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包括:乙蒜素是一种植物仿生农药[1]。
乙蒜素中毒症状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通过食道、皮肤等引起中毒,急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出现意识障碍和休克。
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甚至会出现窒息。
对胃部黏膜造成严重的腐蚀,造成身体器官的衰竭和神经系统的障碍。
对于患儿的抢救护理,预见性的护理,早期辅助配合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胃食道严重灼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对救治胃食道灼伤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予患儿早期鼻空肠管内营养是控制病情、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动态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乙蒜素中毒;腐蚀性食道炎;鼻空肠管喂养;气管插管护理;儿科护理学乙蒜素(Ethylici)是一种植物仿生农药[1]。
乙蒜素中毒(Poisoning by allicin)症状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通过食道、皮肤等引起中毒,急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出现意识障碍和休克。
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全身乏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整个胸部被石头压住一样的感觉,甚至会出现窒息。
对胃部黏膜造成严重的伤害,会造成身体功能上的衰竭和神经系统的障碍。
对于患儿的抢救护理,预见性的护理,早期辅助配合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动态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的发生;胃食道严重灼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对救治胃食道灼伤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时予以患儿早期鼻空肠管内营养是控制病情、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儿童乙蒜素中毒抢救护理研究较少。
2021年8月我科收治1例口服乙蒜素中毒患儿,现将救治经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性,11岁,因“误服乙蒜素5h”,入院前5h,患儿因“月经腹痛”误服用乙蒜素(具体剂量及受伤经过不详)后,出现咽喉、中上腹及脐周痛,频繁呕吐(具体次数不详),被家人发现后到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洗胃,保留胃管及输液治疗,外院完善血常规、生化、血糖检查,提示血糖、白细胞升高,遂急诊转运至我院。
急性中毒概述急救急性中毒概述急救1.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①清除胃肠道内未吸收的毒物清除胃内毒物常用催吐或洗胃方法。
催吐:神志清楚、能合作的服毒者,可行催吐。
让患者饮温水300~500毫升,然后用压舌板或患者手指刺激咽后壁或舌根部引起呕吐,如此反复多次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完全吐净为止。
昏迷、惊厥患者,口服腐蚀剂或煤油、汽油者不应催吐,吞服腐蚀性毒物者若使用催吐可能引起食管、胃出血或穿孔。
洗胃:为迅速清除胃内毒物的有效办法。
洗胃应尽早进行,一般在服药后6小时内洗胃有效,但超过6小时,由于部分毒物仍可滞留在胃内,故多数有洗胃的必要。
洗胃应注意以下事项,服强腐蚀性毒物者插管时,可能发生穿孔,一般不宜洗胃;惊厥者插管可诱发惊厥,昏迷者插管可导致吸入性肺炎,故均应慎重操作。
导泻:洗胃后灌入泻药以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常用泻药硫酸钠或硫酸镁15克溶于水内,口服或由胃管灌入。
一般不用油类泻药,以免促进脂溶性毒物的吸收。
②清除皮肤上的毒物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或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毛发。
③清除眼内毒物毒物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多次冲洗。
考试大网站整理2. 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①利尿绝大多数毒物由肾脏排泄,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可增加尿量促进毒物从肾脏排出,弱酸盐类如苯巴比妥酸盐和水扬酸盐等中毒时,可用碳酸氢钠和利尿药使尿液呈碱性,尿量增加,以促进毒物排出。
②吸氧一氧化碳中毒时,吸氧可促使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加速一氧化碳排出,高压氧促使一氧化碳排出的效果较好。
③人工透析严重中毒者可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透析应在12小时内进行效果较好。
如时间过长,毒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则不易透出。
变质食用油中毒急救食用油长期贮存可出现“哈喇”气味和味道。
大量食用“哈喇”油可引起中毒。
毒性:食用油贮存过程中,在光、热及细菌作用下,油中的甘油三酯分解考试,大收集整理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可进一步氧化成为过氧化物、酮类、醛类等,所产生的多种物质混合出现“哈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