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平衡计算表格
- 格式:xlsx
- 大小:35.51 KB
- 文档页数:6
路基土石方工程填挖平衡表填表说明`路基土石方工程挖方、填方工程数量平衡表填写说明一、挖方段工程数量均按自然方数量填写。
二、填方段工程数量均按压实方数量填写。
三、挖填方工程数量平衡均按自然方数量填写。
四、各单项(按计算编号)数据填写说明:(1)、(9):路基挖方段按分包施工联测数量和认定土石比例计算数量填写;路基挖方段无分包施工按设计文件工程数量计算表值填写,或者均按实际发生的数量填写。
(2)、(10):路基变更增减工程数量按变更数量填写;无变更设计,则按实际发生数量填写;路基边坡超挖部分要按实际发生数量填写。
(3)、(11):路基96区反开挖数量一般土质按0.8m深、石质(路线长小于100m时)按0.2m深按实际发生面积计算数量填写;石质路线长超过100m不进行反开挖。
(4):清淤数量分包按联测数量填写;无分包施工队清淤数量按实际发生数量填写。
(5)、(12):基坑挖方数量包括通道、涵洞、桥台、挡墙、渗沟、防护、人工挖孔桩等实际发生工程数量填写。
(6)、(13):其他工程数量包括清表、改路、改河、改沟等按实际发生数量填写。
(7)、(14):借土、借石按包括借土场借土利用、隧道洞渣利用、采石场废料利用和外施工队调配入本施工队的土石方数量填写。
借土场要按第五条要求由项目部认定的工程数量测量资料。
(17)、(23):路基填筑段按分包施工联测数量填写;无分包施工队按设计文件工程数量计算表值或按实际发生的工程数量填写。
(18)、(24):路基变更增减工程数量按变更数量填写;无变更数量按实际发生数量填写。
(19)、(25):96区反开挖后回填按实际发生数量填写。
(20)、(26):路基边坡按规定超填、超砌数量(不含设计边坡线内)按实际发生工程数量填写。
(27):清淤回填按实际发生数量填写。
(21)、(28):其他工程数量包括改路、改河、改沟、渗沟回填、台背回填、防护等按实际发生数量填写,各分类数值应在备注栏目中列表说明。
土石方工程量平衡计算1.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很多,有方格网计算法、横断面计算法、查表法、计算图表法等。
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
(一)方格网计算法将绘有等高线的总平面图划分为若干正方形方格网,间距取决于地表的复杂程度和计算的精度,一般采用20一40m;在每个方格中分别填入自然标高、设计标高、施工高程,分别算出每个方格的控、填方量,然后汇总。
(二)横断面计算法一般用于场地纵横坡度变化有规律的地段,精度较低。
横断面线的走向,应取垂直于地形等高线的方向。
间距视地形情况而定,平坦地区可取40-~l00m,复杂地区可取l0~30m。
2.土石方平衡为了减少工程投资,建设场地的土石方工程,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考虑平衡。
在进行土石方平衡时,除了考虑场地平整的填、挖土石方量外,还要考虑地下室、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基础,地下工程管线等土石方量。
同时还要考虑松散系数的因素。
松散系数,是自然土经开挖并运至填方区夯实后的体积与原体积的比值。
各类土的松散系数见表2-43所列。
几种土的松散系数表2-43五、管线设置及管网综合1.主要工程管线特性及用途(1)给水管网。
水厂或高位水池(独立水源)有压力管线至用户。
采用钢、铸铁、水泥管,多埋于地下。
一般生活和消防用水可合用一管道,生活和生产用水一般分开设置。
(2)排水管。
由用户的污,废水经管道排入污水净化设施。
一般进入化粪池净化后的污水排入市政下水网,在化粪池内发酵的粪便应定期半年至一年掏出。
公共餐饮污水,经室内隔油器排至室外隔油井。
其污油定时掏出,污水全部进入市政管网。
在大城市尤其是国外是将污水排人市政管线,经提升污水站至大污水处理场统一处置。
最后经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再排入河道。
排水管一般用混凝土管,小型排水管用陶土管或砖砌沟。
(3)雨水管。
一般应独立成系统,经管网排至河道。
个别小城镇有雨、污水合流于一管的做法。
(4)蒸汽、热水管。
均称热力管,热源经钢管保温管道系统埋入地下或做管沟,再由架空管线送至用户。
本工程,挡水工程基础土方开挖量为50619m3,部分用于导流工程围堰填筑,利用率为17.23%,剩余部分全部弃掉,弃渣外运41896.22 m3,基础石方开挖量为31605 m3,全部弃掉,弃渣外运量为31605 m3,大坝填筑需要土料185642.5 m3,全部从土料场外运;导流工程基础土方开挖量为1034.55 m3,石方开挖量为611.63 m3,开挖土石方全部弃掉,弃渣外运量为1646.18m3,导流工程土方填筑量为8722.78 m3,采用挡水工程基础开挖土料;泄洪工程基础土方开挖量为8999.1m3,部分用于溢洪洞填筑,土方填筑量为1744.6 m3,利用率为19.39%,弃渣外运7254.5 m3,泄洪工程石方开挖量为22376.95 m3,全部弃掉,弃渣外运量为22376.95 m3;引水工程土方开挖295.48 m3,回填79.18 m3,利用率为26.8%,弃渣外运216.3 m3,引水工程石方开挖量为843.25 m3,全部弃掉,弃渣外运843.25 m3;交通工程土方开挖量为10342.5 m3,土方回填1046 m3,利用率为10.12%,弃渣外运9296.5 m3。
土料场土方开挖50000 m3,全部弃掉,弃渣外运量为50000 m3.土石方平衡后,本工程所产生的弃土弃渣量为165134.9m³。
表3.5-1 土石方挖填平衡计算表
(自然方)。
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表
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表是在工程项目中用于记录和分析土石方工程中的挖方和填方量的表格。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表的简化模板。
请注意,具体的表格结构和内容可能会根据项目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备注:
1.土石方平衡=已挖土方量-已填土方量;
2.正值表示挖土,负值表示填土;
3.天气状况可用于说明施工期间的气象条件,如晴、雨、雪等。
这是一个简单的土石方平衡表格示例。
在实际使用中,您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监测需求进行定制。
确保记录准确、详细,并且随时更新以反映实际的土石方施工情况。
本工程,挡水工程基础土方开挖量为50619m3,部分用于导流工程围堰填筑,利用率为17.23%,剩余部分全部弃掉,弃渣外运41896.22 m3,基础石方开挖量为31605 m3,全部弃掉,弃渣外运量为31605 m3,大坝填筑需要土料185642.5 m3,全部从土料场外运;导流工程基础土方开挖量为1034.55 m3,石方开挖量为611.63 m3,开挖土石方全部弃掉,弃渣外运量为1646.18m3,导流工程土方填筑量为8722.78 m3,采用挡水工程基础开挖土料;泄洪工程基础土方开挖量为8999.1m3,部分用于溢洪洞填筑,土方填筑量为1744.6 m3,利用率为19.39%,弃渣外运7254.5 m3,泄洪工程石方开挖量为22376.95 m3,全部弃掉,弃渣外运量为22376.95 m3;引水工程土方开挖295.48 m3,回填79.18 m3,利用率为26.8%,弃渣外运216.3 m3,引水工程石方开挖量为843.25 m3,全部弃掉,弃渣外运843.25 m3;交通工程土方开挖量为10342.5 m3,土方回填1046 m3,利用率为10.12%,弃渣外运9296.5 m3。
土料场土方开挖50000 m3,全部弃掉,弃渣外运量为50000 m3.土石方平衡后,本工程所产生的弃土弃渣量为165134.9m³。
表3.5-1 土石方挖填平衡计算表
(自然方)。
土方量计算表格---一、施工区域信息区域编号:用于标识不同的施工区域,以便进行分类和记录。
区域名称:施工区域的名称,方便识别和管理。
地理位置:标明该区域的具体位置,包括经纬度坐标等。
---二、地面标高数据测量点编号:每个测量点的唯一标识,用于准确记录各个点的数据。
地面标高:该点地面的实际标高(单位:米)。
---三、设计标高数据设计标高:该区域设计要求的标高(单位:米)。
---四、土方开挖深度开挖深度:根据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计算得出的开挖深度(单位:米)。
---五、填方区域体积填方区域体积:填方区域的土方体积计算结果(单位:立方米)。
计算公式为:地面标高开挖深度面积。
其中,面积是该区域的平面面积。
---六、挖方区域体积挖方区域体积:挖方区域的土方体积计算结果(单位:立方米)。
计算公式为:(设计标高-地面标高) 开挖深度面积。
其中,面积是该区域的平面面积。
---七、土方平衡高度平衡高度:土方平衡后的标高(单位:米)。
通常在填挖方量相近或相等的情况下使用,以减少土方的运输和处置成本。
---八、施工损耗量损耗量: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损耗,如土方的散失、夯实等操作导致的土方损失量(单位:立方米)。
此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和记录。
备注:备注字段可记录其他相关注意事项或特殊情况说明。
---以上为土方量计算表格的各部分内容及解释,该表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或扩展。
在执行过程中,需定期核对并更新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土石方计算表格
说明:
1.挖方量(V):计算挖除的土石方体积。
公式中的a、b 为填挖
区域边界,H 为平均填挖高差,k 为工程量修正系数。
2.填方量(V):计算填入的土石方体积。
公式中的a、b 为填挖
区域边界,H 为平均填挖高差。
3.弃方量(V):计算需要废弃的土石方体积。
弃方量等于挖方量减
去填方量。
4.运距(L):计算土石方的平均运输距离。
公式中的a、b 为填挖
区域边界,H 为平均填挖高差,k 为工程量修正系数。
5.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自卸汽车、挖掘机、装载机
等。
6.运输机械:填写使用的运输机械类型和数量。
7.运输单价(P):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土石方的运输单价,包括油费、
过路费、人工费等各项费用。
8.总运输费用(C):根据土石方的运输量和单价计算总运输费用。
土方平衡与调配计算(土方工程)场地平整土方调配是使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低的条件下,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提高效益的目的。
土方平衡调配的计算一般按以下步骤、方法进行:1. 划分调配区在场地平面图上先划出挖、填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适当划出若干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位置(应满足土方机械操作要求)。
2.计算各调配区土方量用方格网法计算各调配区土方量,并标注在图上。
3.求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即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
方法是取场地或方格网中的纵横两边为坐标轴,以一个角作为坐标原点(图1—8),分别求出各区土方的重心位置,即:iii o i i i o V Y V Y V X V X ∑∑=∑∑=; (1-23) 则填、挖方区间的平均运距Lo 为22)()(OW OT OW OT o Y Y X X L −+−= (1-24)式中X o 、Y o ——挖方调配区或填方调配区的重心 坐标;X i 、Y i ——i 块方格的重心坐标; V i ——i 块方格的土方量;X oT 、Y oT ——填方区的重心坐标; X ow 、Y ow ——挖方区的重心坐标。
为简化X o 、Y o 的计算,可假定每个方格上的土方是各自均匀分布的,用图解法近似地求出调配区形心位置(即几何中心),以代替重心位置。
重心求出图1-8 土方调配区间的平均运距后,标于图上,用比例尺逐一量出每对调配区的平均运输距离(L11、L12、L13……)并将计算结果列于土方平衡与运距表内(表1—9)。
注:1.L 11、L 12……挖填方之间的平衡运距; 2.x 11、x 12……调配土方量。
4.进行土方调配,确定最优方案一般采用线形规划中的“表上作业法”求解,使总土方运输量ij ij nj m i x L W ·11∑∑===为最小值,即为最优调配方案。
5.绘制土方调配图根据表上作业法得出的调配方案,在场地土方地形图上,标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及平均运距(再加上施工机械前进、倒退和转弯必须的最短操作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