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量计算与土方平衡
- 格式:docx
- 大小:18.06 KB
- 文档页数:3
土石方平衡公式土石方平衡公式是土石方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土方和石方的平衡量。
其中,土方指的是挖土需要的土的数量,石方指的是填土需要的石的数量。
通过平衡土方和石方的数量,可以确保土石方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
土石方平衡公式的计算涉及以下参数:1. 挖方系数(m):挖土时土方的膨胀系数,一般取1.1-1.2。
2. 填方系数(n):填土时土方的压缩系数,一般取0.9-1。
3. 设计高程(H):挖土或填土的设计高程,以米为单位。
4. 平均地表高程(h):土石方工程的平均地表高程,以米为单位。
5. 工程面积(A):土石方工程的水平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
土石方平衡公式的一般形式如下:挖填工程量 = 挖方系数 ×工程面积 × (设计高程 - 平均地表高程)- 填方系数 ×工程面积 × (设计高程 - 平均地表高程)其中,“挖方系数 ×工程面积 × (设计高程 - 平均地表高程)”表示挖土的总工程量,即挖土所需的土的数量;“填方系数 ×工程面积 × (设计高程 - 平均地表高程)”表示填土的总工程量,即填土所需的石的数量。
通过计算两者的差值,可以获得土石方工程的平衡量。
需要注意的是,土石方平衡公式只是一个理论计算公式,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施工工艺。
在计算土石方平衡量时,还需要结合土壤的物理特性及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与调整,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土石方平衡公式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道路、机场、水利、建筑等各类土石方工程的施工。
在工程实施前,通过对设计图纸和现场实地勘查的了解,可以确定工程的设计高程与平均地表高程,从而计算出土石方平衡量,为施工计划的制定和材料配送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土石方平衡公式是土石方工程中重要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土方和石方的平衡量,可以确保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平衡与顺利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并结合土壤的特性和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土方平衡方案引言:土方平衡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调配土方量以达到土石移动均衡的施工方法。
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对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原则、方法及其在施工中的应用。
一、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原则:1. 合理节约土料资源:在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注重节约土料资源,尽量不浪费土方。
通过合理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的运输和消耗,以达到合理使用土料资源的目的。
2. 提高施工效率: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应该注重提高施工效率,尽量减少土方运输的距离和时间。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的协同作业,保证土方的及时供给和运输,以降低施工成本和时间。
3. 保证工程质量: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必须保证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土方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合理控制土方的堆放和压实,避免产生坍塌和沉降等问题,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二、土方平衡方案的制定方法:1. 土方平衡计算:通过对工程现场土方量的测算和统计,利用相关的土方平衡计算方法,计算出土方的净平衡量。
在计算过程中,应该考虑施工的时间、空间和成本等因素,确保土方平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 土方调配方案:根据土方平衡计算的结果,制定土方调配方案。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土方的来源地和用途地,合理安排土方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确保土方的供应和运输的顺畅。
3. 施工管理和监控:在土方平衡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应该加强施工管理和监控,对土方的运输、堆放和压实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通过实施工程监理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土方平衡方案执行中的问题,确保土方平衡方案的有效实施。
三、土方平衡方案在施工中的应用:1. 土方平衡方案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的运输成本和时间。
通过合理调配土方量,降低土方运输的距离和时间,减少土方运输过程中的消耗和损失。
2. 土方平衡方案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的作业,保证土方的及时供给和运输,避免土方供应的延迟和中断,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
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和土方量计算土方量计算是指根据地面或地下工程的设计图、地形图和横断面图,通过测量或推算的方法,确定工程所需挖方或填方的数量。
土方量计算是土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够帮助工程师合理安排土方工作和进行造价控制。
一、土方量计算的方法1.同高差法: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地形图纸,确定地表高程和挖填断面的高程。
然后通过同高差的法则,将地块划分成挖土和填土两个部分,分别计算出两个部分的土方数量。
2.平均岩土密度法: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岩土密度数据,结合实地勘察和采样分析,确定岩土的平均密度,从而计算出土方的体积。
3.剖面法: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的横断面图和地形图,根据设计要求,将横断面按照固定的间距进行剖分,并测量不同高程的地表面积,然后计算出挖填土的体积。
4.平衡法:对于挖土和填土平衡或接近平衡的工程,可以通过计算挖土和填土的体积差来得到土方的量。
5.数字高程模型法: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遥感技术,通过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可以准确、快速地计算出土方的体积。
二、土方量计算的计算过程1.收集资料:收集工程设计图纸、地形图和横断面图等相关资料。
2.标定高程:根据设计图纸和地形图,确定工程地点和挖填断面的高程。
3.划分土方区域: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将挖土和填土区域划分开来。
4.测量或推算断面面积:利用测量仪器,测量挖填断面的面积。
对于没有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图纸推算面积。
5.计算断面体积:将断面面积与高程相乘,得到每个断面的体积。
6.汇总断面体积:根据设计要求,将各个断面的体积进行汇总,得到总的挖填体积。
7.计算施工线路长度:根据挖填区域的形状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施工线路的长度。
8.计算挖填体积:根据施工线路长度和挖填体积,计算出每米施工线路所需挖填体积。
9.考虑浪损和毛损: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土方施工过程中的浪损和毛损,进行修正计算。
10.汇总土方量:根据计算结果,汇总挖土和填土的体积,得到最终的土方量。
土方填挖计算公式土方填挖计算公式是土方工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用于确定填方或挖方的工程量。
土方填挖是指在工程建设中,为了修筑道路、铁路、堤坝等工程需要,对地面进行挖掘或填充的作业。
土方填挖计算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1.土方总量计算公式:土方总量=平均断面面积×断面间距×斜坡系数平均断面面积是指工程区域内的平均断面的面积,断面间距是指相邻断面的距离,斜坡系数是指挖或填方工程施工所需的边坡的倾斜系数。
2.土方填方计算公式:土方填量=填方道路或堤坝顶面面积×填方高度×填方密度填方道路或堤坝顶面面积是指填方工程区域的道路或堤坝顶面的面积,填方高度是指填方工程区域的填方高度,填方密度是指填方土壤的干湿密度。
3.土方挖方计算公式:土方挖量=挖方道路或堤坝底面面积×挖方高度×挖方密度挖方道路或堤坝底面面积是指挖方工程区域的道路或堤坝底面的面积,挖方高度是指挖方工程区域的挖方高度,挖方密度是指挖方土壤的干湿密度。
4.土方平衡计算公式:土方平衡量=填方量-挖方量填方量是指土方填方计算得出的填方总量,挖方量是指土方挖方计算得出的挖方总量。
土方平衡量是指填方量和挖方量之间的差额,用于判断土方工程是否平衡。
5.土方分层计算公式:土方分层体积=层面平均面积×层厚层面平均面积是指分层土方工程区域内每个分层的平均面积,层厚是指每个分层土方工程的厚度。
以上是土方填挖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要求,还可以应用更多复杂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土方填挖计算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通过准确计算土方工程的数量,可以确保工程的合理施工和成本控制,并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土石方平衡结算案例土石方平衡结算是指在土石方工程中,根据实际工程量与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进行结算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土石方平衡结算的案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假设某工程合同约定挖土10000立方米、填方8000立方米。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挖土量实际为11000立方米,填方量为7500立方米。
根据合同约定,挖土方量超出了1000立方米,而填方量少于800立方米。
因此,需要进行土石方平衡结算来确定超额挖土和不足填方的结算金额。
其次,从技术角度来看,土石方平衡结算涉及到工程量的测量和计算。
在上述案例中,需要对实际挖土和填方的工程量进行精确测量,并与合同约定的工程量进行对比。
同时,还需要考虑挖土和填方的工程量差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例如超额挖土可能导致运输成本增加,而不足填方可能需要额外的材料补充。
另外,从法律角度来看,土石方平衡结算涉及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履行。
在上述案例中,需要参考工程合同中关于土石方工程量约定的条款,以确定超额挖土和不足填方的责任归属和结算方式。
同时,还需要考虑当地土地管理和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对土石方工程的规定,以确保结算过程合法合规。
最后,从经济角度来看,土石方平衡结算涉及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分配。
在上述案例中,超额挖土和不足填方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结算来确定额外费用或者减少费用的金额。
同时,还需要考虑土石方平衡结算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以确保结算结果能够综合考虑工程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土石方平衡结算涉及技术、法律和经济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和合同约定,以达到公平合理的结算结果。
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表
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表是在工程项目中用于记录和分析土石方工程中的挖方和填方量的表格。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表的简化模板。
请注意,具体的表格结构和内容可能会根据项目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备注:
1.土石方平衡=已挖土方量-已填土方量;
2.正值表示挖土,负值表示填土;
3.天气状况可用于说明施工期间的气象条件,如晴、雨、雪等。
这是一个简单的土石方平衡表格示例。
在实际使用中,您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监测需求进行定制。
确保记录准确、详细,并且随时更新以反映实际的土石方施工情况。
土方平衡是指在进行土方工程时,挖土和填土的数量是相等的,从而保证土地不发生变化的一种计算方法。
土方平衡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测量土方工程区域的土地面积和土地海拔高度,并记录数据。
2、确定土方工程的目标,例如建造道路、建造房屋等。
3、确定挖土和填土的数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计算土方平衡,即计算挖土的数量是否等于填土的数量。
5、如果土方平衡不平,则需要调整挖土或填土的数量,以保证土方平衡。
6、最后,根据土方平衡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土方工程。
如果土方平衡,则可以进行土方工程;如果土方平衡不平,则需要调整挖土或填土的数量,直到土方平衡为止。
土方平衡计算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计算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土方工程的数量,并保证土地的稳定性。
如果您对土方平衡计算方法有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土方量计算与土方平衡园林工程施工与技术第二章土方量计算与土方平衡调配一、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方量计算:一般是在原地形图上进行竖向设计,形成设计地形图,再根据原等高线和设计等高线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用体积公式估算●断面法(垂直断面法)●等高面法(水平断面法)步骤:1、求施工标高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标高得数“+”号者为挖方,“-”号者为填方。
2、定点放线要求: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定点放线工作。
使施工充分表达设计意图,测设工具应尽量精确。
包括:测设控制网、平整场地的放线、自然地形的放线、山体放线、水体放线二、土方施工过程1、内容:挖、运、填、压2、场地开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挖方上边缘至土堆坡脚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高度和土的类别确定边坡开挖应注意的问题基坑开挖应注意的问题弃土应及时运出,在挖方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
场地挖完后应进行验收,做好纪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3、清除清楚现场障碍物应注意的问题?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凡有碍施工作业或影响工程稳定的地面物体或地下物都应该进行清理。
伐除树木:凡土方开挖深度不大于50cm,或填方高度较小的土方工程,现场及排水沟中的树木,必须连根拔除,清理树墩除用人工挖掘外,直径在50cm 以上的大树墩可用推土机铲除或用爆破法清除。
关于树木的伐除,特别是大树应慎之又慎,凡能保留者尽量设法保留。
因为老树大树,特别难得。
建筑物和地下构筑物的拆除,应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工作,并遵照《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
如果施工场地内的地面地下或水下发现有管线通过或其它异常物体时,应事先请有关部门协同查清,未查清前,不可动工,以免发生危险或造成其它损失。
南方cass区域土方量平衡原理
南方CASS区域土方量平衡原理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实
现地表的平整和地势的合理调整,需要对工程现场的土方进行合理
的平衡处理。
土方量平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方量计算,首先需要对工程现场的地形进行测量和勘察,
确定不同区域的地表高程和地形特征。
然后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
不同区域的土方量,包括挖方和填方的数量和体积。
2. 平衡原则,在确定了土方量之后,需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
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土方平衡方案。
平衡原则包括挖方和填方的平衡,即在挖方区域所挖出的土方要用于填方区域,实现土方的再利
用和平衡处理。
3. 环境保护,在进行土方平衡处理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因素,避免土方的乱堆乱放和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同时要合理
利用现场的土方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 施工技术,土方平衡处理需要结合施工技术和设备,合理安
排挖土和填土的施工顺序和方法,确保土方平衡处理的高效和安全。
总的来说,南方CASS区域土方量平衡原理是在工程施工中为了
实现土方的合理利用和地表平整,通过合理的土方量计算和平衡处理,保护环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这涉及到工程测量、土力学、环境保护和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土石方工程中的挖填平衡与土方平衡法土石方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施工工作,涉及到土壤的开挖和填筑。
在土石方工程中,挖填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土石方工程中的挖填平衡与土方平衡法。
1. 挖填平衡的概念和意义挖土填方平衡是土石方工程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指的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壤开挖的总量必须等于土壤填方的总量,保持工程中土方的平衡状态。
挖填平衡的实现对于工程的稳定施工、节约土方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挖土、填土的计算方法挖土、填土的计算是实现挖填平衡的重要环节。
通常,挖土量和填土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确定挖土区域的平面形状和剖面形状,并测量出土壤数量。
(2)确定填土区域的平面形状和剖面形状,并计算需要填方土壤的数量。
(3)计算挖土和填土的总量,并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达到挖填平衡。
3. 土方平衡法的应用在土石方工程中,土方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实现挖填平衡的方法。
土方平衡法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和计算挖土和填土的量,以实现土壤的平衡状态。
土方平衡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挖土和填土的区域进行划分,然后根据每个区域内的土方量进行计算,最终得出整个工程的挖土和填土总量。
通过比较挖土和填土的总量,可以判断土石方工程是否实现了挖填平衡。
4. 挖填平衡的必要性和优势挖填平衡在土石方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优势。
首先,挖填平衡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不必要的土地浪费。
其次,挖填平衡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避免土壤的不稳定和滑坡等问题。
最后,挖填平衡可以减少工程的成本,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5. 挖填平衡的实际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挖填平衡的实践应用,以下将介绍一个实际的土石方工程案例。
某市某工程部门负责修建一条新道路,工程涉及大量土石方工作。
在施工前,工程部门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方案,精确测量了挖土和填土的区域,并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通过土方平衡法,工程部门得出了挖土和填土的总量,保证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实现了挖填平衡。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
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因土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量进行预算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
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比较经常的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 平均高程法等。
、断面法1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
上图为一渠道的测量图形,利用横断面法进行计算土方量时,可根据等。
A2、A3……AiLL渠,按一定的长度L设横断面A1、断面法的表达式为Ai-1,Ai分别为第i单元渠段起终断面的填(或挖)1在()式中,方面积;Li为渠段长;Vi为填(或挖)方体积。
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
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 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网法计算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
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
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
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
2.1杨赤中推估杨赤中滤波与推估法就是在复合变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已知离散点数据进行二项式加权游动平均,然后在滤波的基础上,建立随即特征函数和估值协方差函数,对待估点的属性值(如高程等)进行推估。
2.2待估点高程值的计算首先绘方格网, 然后根据一定范围内的各高程观测值推估方格中心O的高程值。
绘制方格时要根据场地范围绘制。
.由离散高程点计算待估点高程为其中,为参加估值计算的各离散点高程观测值,为各点估值系数。
土方平衡与调配计算(土方工程)场地平整土方调配是使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低的条件下,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提高效益的目的。
土方平衡调配的计算一般按以下步骤、方法进行:1. 划分调配区在场地平面图上先划出挖、填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适当划出若干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位置(应满足土方机械操作要求)。
2.计算各调配区土方量用方格网法计算各调配区土方量,并标注在图上。
3.求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即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
方法是取场地或方格网中的纵横两边为坐标轴,以一个角作为坐标原点(图1—8),分别求出各区土方的重心位置,即:iii o i i i o V Y V Y V X V X ∑∑=∑∑=; (1-23) 则填、挖方区间的平均运距Lo 为22)()(OW OT OW OT o Y Y X X L −+−= (1-24)式中X o 、Y o ——挖方调配区或填方调配区的重心 坐标;X i 、Y i ——i 块方格的重心坐标; V i ——i 块方格的土方量;X oT 、Y oT ——填方区的重心坐标; X ow 、Y ow ——挖方区的重心坐标。
为简化X o 、Y o 的计算,可假定每个方格上的土方是各自均匀分布的,用图解法近似地求出调配区形心位置(即几何中心),以代替重心位置。
重心求出图1-8 土方调配区间的平均运距后,标于图上,用比例尺逐一量出每对调配区的平均运输距离(L11、L12、L13……)并将计算结果列于土方平衡与运距表内(表1—9)。
注:1.L 11、L 12……挖填方之间的平衡运距; 2.x 11、x 12……调配土方量。
4.进行土方调配,确定最优方案一般采用线形规划中的“表上作业法”求解,使总土方运输量ij ij nj m i x L W ·11∑∑===为最小值,即为最优调配方案。
5.绘制土方调配图根据表上作业法得出的调配方案,在场地土方地形图上,标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及平均运距(再加上施工机械前进、倒退和转弯必须的最短操作长度)。
土方平衡公式土方平衡是在工程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如何合理地调配和利用土方资源,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而实现土方平衡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土方平衡公式。
咱先来说说啥是土方平衡。
比如说,咱要盖一个大楼,那得先挖个大坑打地基吧。
这一挖,就挖出了好多土。
那这些土咋办?总不能随便堆一边儿不管了吧。
要是工地旁边正好有个地方需要填土垫高,那把挖出来的土运过去填上,这就叫土方平衡。
既能省事儿,又能省钱。
土方平衡公式呢,其实就是用来计算挖方量、填方量和外运量或者内运量之间关系的。
一般来说,常见的公式就是:挖方量 + 外运量 =填方量 + 内运量。
给您举个例子哈。
有个工地,挖方体积算出来是 5000 立方米。
填方需要 4000 立方米。
那通过这个公式就能算出,如果没有内运量,外运量就是 1000 立方米。
要是有 500 立方米的内运量,那外运量就变成500 立方米啦。
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小区建设的项目,那可真是深刻体会到了土方平衡的重要性。
当时,施工队一开始没好好算这个,挖出来的土就随便堆在一边。
结果等到要填方的时候,发现土不够,还得从外面买土运进来,这一来一回,不仅耽误了工期,还多花了不少钱。
老板气得不行,把负责的人狠狠骂了一顿。
后来,我们重新仔细测量和计算,按照土方平衡公式,规划好了每一处挖方和填方的位置和数量。
比如说,小区里有个小花园要垫高,正好把旁边挖地基多出来的土给用上。
还有个地下停车场入口,需要挖低一些,挖出来的土又能填到附近需要垫高的地方。
就这样精打细算,工程顺利推进,还省了不少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土方平衡公式可不能马虎。
得把测量的数据搞准确了,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大问题。
而且,还得考虑土的松散系数、压实系数这些因素。
比如说,挖出来的土是松散的,体积会比原来大一些。
填方的时候,土被压实了,体积又会变小。
这些都得算进去,不然公式就算错啦。
还有啊,有时候现场情况会比较复杂。
可能突然发现地下有个大石头,或者土的质量不符合填方要求,这都得重新调整方案。
土方施工方案中的土方平衡计算方法解析土方施工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方的开挖、运输和填筑等工作。
在土方施工中,土方平衡计算方法是一项关键性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计算土方的开挖量和填方量,从而保证土方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土方平衡计算方法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土方平衡计算的基本概念。
土方平衡是指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量与填方的土方量之间达到平衡。
也就是说,开挖的土方量应该等于填方的土方量,以确保土方施工的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性。
土方平衡计算的目的就是通过准确计算开挖量和填方量,来实现土方平衡。
土方平衡计算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剖面法和交叉面积法。
剖面法是通过对工程剖面进行测量和分析,来计算土方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具体而言,工程师需要在工程剖面上测量出每个剖面的高程和宽度,并计算出每个剖面的面积。
然后,将各个剖面的面积加总,得到总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方较为均匀的情况,但对于土方变化较大的情况则不太适用。
交叉面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土方平衡计算方法。
它是通过对工程剖面进行交叉面积计算,来确定土方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具体而言,工程师需要在工程剖面上选择一定的间距,然后在每个间距上测量出剖面的高程和宽度,并计算出每个间距上的交叉面积。
然后,将各个间距上的交叉面积加总,得到总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方变化较大的情况,但对于土方较为均匀的情况则不太适用。
除了剖面法和交叉面积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土方平衡计算方法,如三角法和体积法等。
三角法是通过在工程剖面上选择一定的三角形,然后测量出三角形的高程和底边长度,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来确定土方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体积法是通过对工程剖面进行体积计算,来确定土方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工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土方平衡计算。
在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土方的收缩和膨胀性质、土方的湿度和密度等。
园林工程施工与技术
第二章土方量计算与土方平衡调配
一、土方工程量计算
土方量计算:一般是在原地形图上进行竖向设计,形成设计地形图,再根据原等高线和设计等高线进行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用体积公式估算
●断面法(垂直断面法)
●等高面法(水平断面法)
步骤:1、求施工标高施工标高=原地形标高-设计标高
得数“+”号者为挖方,“-”号者为填方。
2、定点放线要求: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定点放线工作。
使施工充分表达设计意图,测设工具应尽量精确。
包括:测设控制网、平整场地的放线、自然地形的放线、山体放线、水体放线
二、土方施工过程
1、内容:挖、运、填、压
2、场地开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挖方上边缘至土堆坡脚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高度和土的类别确定边坡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基坑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弃土应及时运出,在挖方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
场地挖完后应进行验收,做好纪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3、清除清楚现场障碍物应注意的问题?
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凡有碍施工作业或影响工程稳定的地面物体或地下物都应该进行清理。
伐除树木:凡土方开挖深度不大于50cm,或填方高度较小的土方工程,现
场及排水沟中的树木,必须连根拔除,清理树墩除用人工挖掘外,直径在50cm 以上的大树墩可用推土机铲除或用爆破法清除。
关于树木的伐除,特别是大树应慎之又慎,凡能保留者尽量设法保留。
因为老树大树,特别难得。
建筑物和地下构筑物的拆除,应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工作,并遵照《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
如果施工场地内的地面地下或水下发现有管线通过或其它异常物体时,应事先请有关部门协同查清,未查清前,不可动工,以免发生危险或造成其它损失。
4、排水:
场地积水不仅不便施工,而且也影响工程质量,在施工之前,应该设法将施工场地范围内的积水或过高的地下水排走。
(1).排除地面积水,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地区地形特点在场地周围挖好排水沟(在上地施工为了防山洪,在山坡上方应做截洪沟)。
是场地内排水通畅,而且场外的水也不至于流入。
在低洼处或挖湖施工时,出挖好排水沟外,必要时还要加筑围堰或设防水堤,为了排水通畅,排水沟的纵坡不应小于2‰,沟的边坡值1:1.5,沟底宽及沟深不小于50cm.
(2)地下水的排除:排除地下水的方法很多,但一般多采用明沟,引至集水井,并用水泵排除。
三、土方的平衡调配
1、平衡调配原则
①挖填方量基本达到平衡,减少重复倒运。
②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为最小,即总土方运输量或运输费用最小。
③好土应用在回填质量较高的地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④取土或去土应尽量不占其它绿地或园林设施
⑤分区调配与全区调配相协调,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
⑥调配应与地下构筑物施工相结合,有地下设施的填土,应留土后填。
⑦选择恰当的调配路线、运输路线、施工顺序,避免土方运输出现对流和乱
流现象,同时便于机具调配和机械化施工。
2、土方的平衡与调配的步骤和方法
(1)划分调配区:划出填挖方区的分界线,区内划分出若干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和位置。
(2)计算各调配区土方量: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并标注在调配图上。
(3)计算各调配区间的平均运距:即填挖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
(4)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用“表上作业法”求解,使总土方运输量为最小值即为最优调配方案。
(5)绘出土方调配图:标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及运距。
3、划分土方调配区的注意事项。
1.应考虑开工及分期施工顺序;
2.调配区大小应满足土方施工使用的主导机械的技术要求;
3.范围应和计算方格网相协调;
4.当运距较大或不能平衡时,可就近借土或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