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2015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1.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途径。
2.私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蔽性;公共生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3.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5.社会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要求,体现这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助人为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7.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功德: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8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9.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0.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11.如何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12.如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13.恋爱中的道德规范: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14.(1)婚姻:只有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家庭: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质”。
人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的交往本质,决定了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社会的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是与私人生活相对而言的,它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而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坚持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人类必然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道德正是适应社会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
没有道德,世界便没有了光。
在影片中,戴俊秀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真诚关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
他是一位具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去,呕心沥血,对教育执着追求,贡献自己的全部。
戴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也正是因为戴俊秀老师的教师职业道德,才促使了教育的根本功能的实现。
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我们作为一名平凡的工作者的精神境界。
忠诚于人民的发展事业,堪称是我们每位社会工作者的美德。
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公司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做到了这些,也就能够调节好自身与社会的利益关系。
因为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不是简单地再现世界或描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第一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一、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起源:天意神启论、先天人性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证明:【案例】湿猴理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因此道德起源的问题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来认识和把握,具体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
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
②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因为社会关系日益复杂,没有道德的约束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矛盾突出、利益冲突。
③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你明确到、认识到自己的这种角色定位,看到了利益、看到了彼此之间的区别,你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能因为去调节这种不平衡或者是利益矛盾的时候,才会产生道德的约束。
这句话呢,讲的就是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的前提。
道德的本质:①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一,道德的性质、原则、规范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
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相应地就有什么样的道德。
其二,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古代男女)其三,道德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印度种性制度)②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③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①认识功能: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我们常常会运用善恶、荣辱、义务、良心等等这样的词汇来反映和评价人们的道德实践和道德关系。
那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借助道德来认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家庭的道德义务和责任。
(老人摔倒)②规范功能: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人们崇德向善。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与婚姻家庭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也是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领域。
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锤炼高尚品格,可以为应对和解决走向社会、立业成家等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节社会公德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
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途径。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网络使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
二是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公共生活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公共空间,它涉及的内容是开放的。
三是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四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公共场所的增加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也为公共生活内容和方式的丰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教案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课程导入: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现代社会逐渐形成三大生活领域:家庭生活、职业生涯与公共空间。
在个人进入不同的生活领域后,便以相应的身份和角色,享受社会权利,承担社会义务。
本章将重点探讨公共空间、职业和家庭生活中,个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公德、职业素养和家庭美德,从而在道德的引导下,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获得家庭生活的幸福和职业、事业的成功。
第一节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及相应的三大道德领域: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以案论理: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意义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就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配搭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的基本特征是: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和简明性。
(一)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图片展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
试问:我们校园里的大学生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不够好?怎样才能做好?(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讨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也需要道德吗?图片展示网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得出结论: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做为重要条件,而且也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一.单选题1.公共生活的鲜明特点是:()A.透明性B.开放性和透明性C.开放性D.间接性2.社会公德涵盖了:()A.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3.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A.具有领域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B.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C.具有岗位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D.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4. 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
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5. 从业人员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A.办事公道的要求B.爱国守法的要求C.尊老爱幼的要求D.爱岗敬业的要求6. 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是:()A.性爱B.责任C.理想D.情欲7.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A.邻里团结B.爱岗敬业C.保护环境D.服务群众8.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称为( ) A.社会公德B.个人品德C.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9.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A.婚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公共生活B.婚姻生活、公共生活C.公共生活、职业生活D.婚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10.私人生活的主要特点:()A.封闭性和隐秘性B.直接性C.内部性D.间接性11.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A.尊重他人、举止文明B.助人为乐C.为他人提供便利D.不妨碍他人12.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A.保护环境B.维护公共秩序C.爱护公物D.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13.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机考题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90题)一、单项选择题(50题)1 、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成为(D )A 公共领域B 公共场所C 公共秩序D 公共生活2 、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是( B )A 公共生活B 公共秩序C 公共场所D 公共领域3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C )A 职业道德B 家庭道德C 社会公德D 公共秩序4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C )A 民法规则B 生活习惯C 社会公德D 职业道德5 、某公司的职工在三亚旅游时,主动把吃剩的瓜子壳、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
他们的这种行为是( D)A 可有可无的B 职业要求的C 多余的,因为有专人打扫D 应该的,是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6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
这是社会公德中(A )A 爱护公物的要求B 助人为乐的要求C 文明礼貌的要求D 保护环境的要求7 、人们应该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这是社会公德中(D )A 爱护公物的要求B 助人为乐的要求C 文明礼貌的要求D 保护环境的要求8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见义勇为。
这是社会公德中(B )A 遵纪守法的要求B 助人为乐的要求C 文明礼貌的要求D 保护环境的要求9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
这是社会公德中(C )A 爱护公物的要求B 助人为乐的要求C 文明礼貌的要求D 遵纪守法的要求10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
这是社会公德中(A)A 遵纪守法的要求B 助人为乐的要求C 文明礼貌的要求D 保护环境的要求11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
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总结
心态正确、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有
着责任感的人的特性。
心态正确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开端,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若心态始终保持正义,则无论
是失败还是成功,都可以生发精采的成果。
而坚持道德规范,正是用来塑造个人形象的,
它不仅是一种事先定好的准则,也是一种制约行为的标准。
遵守道德规范能够更好地实现
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良好的健康心态、快乐情绪以及丰厚的收益。
其次,锤炼高尚品格是人自身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要以毫不动摇的志向从事艰苦卓绝、高尚向上的工作,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做到有礼义,能够友善、公平、严谨,秉承真诚、友爱、慈悲的态度,才能拥有丰厚的情趣,将自身的心态发挥到最佳状态,从而道路才能
变得更加灿烂明亮。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在心态正确、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的路上,任何一点
轻视都将是一种错误,反之,只有饱含智慧、坚定信念,把规范融入自己的实际,在日常
行动中真正体现价值,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实现生活的意义。
总之,心态正确、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是一个有着责任感的人的素质。
在
此道路上,必须始终保持正义、谦虚谨慎的心态,创造性地在任何设定间求得完美平衡,
从而令自己更加健康、快乐,并且积极地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