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ynch缝合联合宫腔填塞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6.75 KB
- 文档页数:2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用改良子宫捆绑术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
方法回顾我院3年来行改良子宫捆绑剖宫产中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结果子宫捆绑术的手术时间短于宫腔填塞,术后24h出血少于宫腔填塞,术后住院日少。
结论是改良子宫捆绑是处理剖宫产术时大出血的重要措施【关键词】改良子宫捆绑术剖宫产术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89-02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严重的产后出血常导致子宫切除甚致产妇死亡。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也越来越多,并且常在短时间出血过多导致休克、dic、危及产妇生命,因此产后出血的处理要及时有效。
多年来,医务人员在防治产后大出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药物治疗、宫腔纱布填塞、髂内动脉结扎、动脉导管栓塞等是有郊的治疗手段。
我院自2007年来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救治了10例剖宫产大出血病人均获得成功,避免了子宫切除,有显著优点和实用价值。
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1348例,术中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10例剖宫产大出血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止血。
因改良b-lynch人缝合术未用于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者,所以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病例均除外。
1.2 方法术中均在胎盘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静脉同时使用缩宫素,含服米素前列醇,按摩子宫,局部缝扎,热盐水纱条热敷无效,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
用2号可吸收线在子宫下段横切口右下缘下方3cm,并距外侧缘3cm处垂直穿入子宫、宫腔出针、在切口上缘上方3cm并距外侧缘4cm宫腔内进针、前壁出针,沿子宫右前壁由下向上褥式缝合子宫浆膜层至宫底(约3-4针、针距1cm,间距3-4cm) 距宫角3-4cm处绕过宫底到后壁,再沿子宫右后壁由上而下缝合,方法同前壁。
宫腔填塞纱垫及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中的运用【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垫及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2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患者行宫腔填塞纱垫及改良式b-lynch 缝合术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宫腔填塞纱垫及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控制产后出血的成功率100%,无1例急症子宫切除。
结论:宫腔填塞纱垫及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止血治疗简单有效,是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宫腔填塞纱垫;改良式b-lynch 缝合术【中图分类号】r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61-01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率高达19.8%,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
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宫腔填塞纱垫及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救治12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并加用其他止血方法均获得成功,避免了子宫切除。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例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患者中,年龄20-40岁,孕周35-42周。
第一胎5例,其中有人工流产术史者3例,第二胎及以上者(包括双胎2例、三胞胎者1例)7例。
剖宫产指征为产程延长或停滞者5例,双胎2例,三胞胎1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例,巨大儿2例。
所有病例均无血液系统疾病。
剖宫产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
新生儿体重2000-5400g,我院采用称重法+容积法判断术中出血量。
1.2 出血原因及表现出血发生在胎儿、胎盘娩出后出现宫缩乏力10例,胎盘粘连2例。
术中见子宫柔软,按之表面凹陷,严重者松软如囊袋状,术中出血量为200-400ml,患者无头晕、心慌、脉搏增快及血压下降等症状。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引言改良B-Lynch缝合术的原理及临床意义B-Lynch缝合术是由英国医生B-Lynch等人于1997年提出的一种子宫大出血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宫体的前壁和后壁之间穿刺缝合,将子宫前壁和子宫后壁相互压迫,以实现止血的目的。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传统B-Lynch缝合术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定程度的阴道填纱。
其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细纱布穿过宫颈外口,通过阴道向上填充到宫腔,然后将细纱布分别从两侧宫颈外口拴系在宫颈,最终实现了对子宫的双侧压迫,从而有效止血。
改良B-Lynch缝合术相比传统B-Lynch缝合术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同时对子宫的血液供应也更加安全,减少了患者出现子宫缺血的风险。
阴道填纱是改良B-Lynch缝合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阴道填纱可以增加子宫的双侧压迫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止血的目的。
通过阴道填纱可以减少对子宫本身的伤害,降低了子宫缺血的风险。
在阴道填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填纱材料和填纱的力度。
填纱材料要柔软、无菌、易吸收,填纱的力度要适中,不能过于紧缚,以免造成子宫组织的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避免损伤宫颈或其他周围组织。
阴道填纱是改良B-Lynch缝合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
该方法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止血,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再次出血的风险。
改良B-Lynch缝合术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B-Lynch缝合术,尤其是对于大出血的患者,效果更加显著。
改良B-Lynch缝合术还能够有效保护子宫的血液供应,降低了子宫缺血的风险。
通过对15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治疗观察发现,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且无一例出现子宫缺血或其他相关并发症。
这表明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阴道填纱治疗在实际临床中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引言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剖宫产术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预防和处理剖宫产术后出血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方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围绕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一、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子宫B-Lynch缝合技术是由英国威尔士的Christopher B-Lynch博士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它通过特定的缝合方法,有效地控制子宫出血,防止或治疗产后出血。
其原理是通过在子宫上部和下部之间制作交叉压迫带,并在宫颈处缝合,使得子宫得到压迫,从而有效地止血。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将子宫颈提拉向上,并在宫颈处进行缝合;然后,制作交叉压迫带,通过缝线将子宫上部和下部固定在一起;确认缝合紧密并且没有过度牵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防止或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避免产妇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二、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1. 显著降低出血量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最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压迫带和缝合,有效地减少子宫出血。
研究表明,采用B-Lynch缝合技术的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甚至有研究显示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了停止出血的效果。
这对于产妇的术后恢复和健康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避免术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和危机。
2. 减少二次手术风险由于剖宫产术后出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而B-Lynch缝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地减少产妇进行二次手术的风险。
通过及时有效地止血,避免了产妇再次进行手术的痛苦和风险,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3. 提高手术成功率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
在术中遇到出血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采用B-Lynch缝合技术进行处理,避免了手术失败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引言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它可以有效地保障母婴的安全。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它可能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手术技术,它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从该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及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参考。
一、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原理子宫B-Lynch缝合技术是由英国医生Christopher B-Lynch于1996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用于控制产后大出血的新型手术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一根线缝在宫颈上方和两侧以及子宫下段的方式来实现子宫的压迫,从而有效地控制子宫的出血。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首先将一根胶带或者其他合适的线穿过宫颈上方,在两侧打成一个结,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将线穿过子宫下段,并在两侧打成一个结,最后将线绕过子宫的前面并再次打成一个结,从而实现对子宫的有效压迫。
该技术通过对子宫进行有效地压迫,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子宫的出血,从而有效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
二、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
目前,该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研究表明,子宫B-Lynch 缝合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子宫的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首先需要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进行严格的评估,确定出血的原因和程度,然后再决定是否采用子宫B-Lynch缝合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掌握技术要点,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为更多产后大出血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增加,产后出血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妇产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500ml或以上,是妇产科危重病中最普遍的一种。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弛缓、子宫收缩功能不全、子宫切口不佳、子宫内膜异位、宫颈撕裂等。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而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就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技术。
本文将从该技术的原理、应用价值以及临床前景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子宫B-Lynch缝合技术的原理子宫B-Lynch缝合技术是由英国妇产科医生B-Lynch教授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在子宫体颈部位缝合一条强力缝线,以有效地增加子宫的收缩力,从而达到控制产后出血的目的。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缝合线紧束子宫的有效部分,使得子宫整体处于紧张状态,增加子宫的有效收缩力,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
1. 高效性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治疗产后出血方面具有高效性。
通过紧束子宫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子宫的收缩力,从而迅速控制产后出血。
研究显示,该技术在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可以迅速控制大量出血,减少患者的失血量。
2. 安全性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该技术不需要使用药物,不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对子宫本身的功能也没有影响。
该技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
3. 可操作性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该技术不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医生只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正确地选择缝合位置和缝合线的张力即可。
该技术可以较容易地被妇产科医生掌握和操作,提高了技术的普及度。
4. 减少并发症子宫B-Lynch缝合技术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由于该技术可以迅速控制大量出血,减少了患者的失血量,从而减少了产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作者:南燕吕佳薛清杰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住院剖宫产的术中难治性的大出血36例,经常规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运用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术。
结果 36例均抢救成功,有效止血,保留了子宫及其生理功能,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改良式B-lynch缝合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剖宫产出血产后出血是孕产妇在分娩或剖宫产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11%[1],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本院运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36例,有效率达100%,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子宫全面切除的状况,具体报告情况如下所说。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分娩的产妇2016例,其中36例术中出现难治性大出血,采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5岁,怀孕时间为38~42w,平均孕周38w;初次生产妇女21例,经产妇15例;其中双胎2例,子痫前期(重度)8例,巨大儿4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3例。
本小组研究对象患者的出血量在1200~2800 ml。
1.2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术适应征及时机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经反复应用热盐水纱布湿敷、催产素、垂体后叶素、按摩子宫,缝扎出血部位、应用止血药物等均无效。
子宫仍软呈囊袋状,出血量≥1000mL者立即开始实施。
1.3子宫动脉结扎、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方法①子宫动脉上行支施行结扎,将子宫上提脱离腹腔范围,然后向对侧方向牵引,在子宫的下部分切口的下方位置,可手触摸感觉子宫峡部两侧方位的子宫动脉跳动,用7号丝线在其内侧从前向后贯穿缝合子宫肌层,但不可以完全穿透子宫的内膜层,之后可以再从子宫动静脉的外部阔韧带的无血管区域,从后面向前方进行穿过式结扎,可在其下lcm处再加扎第二道,但不能做8字缝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