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长安城和北宋汴梁城
- 格式:ppt
- 大小:331.50 KB
- 文档页数:10
03年中国城市建设史考题一、填空题。
(55/1’)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无曰( )。
2.我国的城郭之制起源于()代关于“城”的记载()。
早期的“城”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2)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燕下都、()、();3)城郭分设,如:(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城中建有起着天体崇拜作用的(),其同时是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在希波战争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在最先在()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克人建设的()城的中心由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km长的大道两侧,主要的建筑物在()、月神庙。
()等。
6.印度中世纪的莫沃尔王朝在首都阿格拉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被称作“印度的珍珠”。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有()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绝对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km的中轴线构筑了帝都风貌,这条中轴线由南至北的重要节点有:永定门、()、大明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景山、地安门、()、()。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和(),手工业中心城市(),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12.公元894年以前,日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模仿和学习,这其中包括城市建设的学习。
日本以我国的唐长安成为样板建设了几代都城,如飞乌地区的藤原京、今京都地区的()、奈良地区的()。
西安、洛阳、开封这三个早期古都皆位于黄河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大,土地疏松,便于早期开发。
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五代及两宋国都处于游离状态。
中唐以后气候的变迁,黄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黄河三门峡一带漕运十分困难,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粮而居”,就食东都洛阳。
关中已失去了容纳国都城市的经济基础。
国都城址向经济文化发展更有前途的东部转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公元10-13世纪间,国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先后建都的城市有北宋的东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扬州、建康(南京);西夏的兴庆府(银川);辽的中京大定府(内蒙宁城县大名城)、上京临潢府(内蒙巴林左旗南)、东京辽阳府(今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等和金中都(今北京)。
这时的国都虽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商业经济和市民文化却得到空前的发展。
商业活动在国都城市里的巨大活力,冲淡了王权的力量,尤以东京和临安最为显著,形成中世纪世界壮丽无比的大都会市场。
此间,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性,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都无一例外地继承发展了由孔子总结的夏商周文化的传统精华。
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所在。
南方由于经济地位上升,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断上升,开封靠近江淮,也便于控制作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且容易闹分裂的南方地区。
(4)元统一中国后,北京终于上升为全国惟一的政治中心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接洽处。
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代,从陪都发展成为首都前后也近1000年。
这里处于北方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
为了连接中国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特别是得到长江流域经济与文化的支持,南北大运河的开凿成为历届中央政府关切的大问题。
元世祖忽必烈把分裂的中国统一起来,也为我国运河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南北经济文化重心及南北大运河形成了南北轴心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城市发展史》期末论文学号:0908070054 姓名:唐义武指导老师:罗先诚得分:中国古代都城商业布局演变特征中国古代都城商业布局演变特征一.前引宋朝商业的繁荣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
虽然明清时期的经济与两宋时期相比出现了一些发展(更多是江南一个区域的发展),然而其他区域与宋代相比处于停滞、衰落状态。
宋代商业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坊市制度的打破。
汉唐时期的都市,实行封闭式的坊市制度。
市民居住在坊内,商店集中在市内,坊与市四周筑有围墙,交易也有时限。
但从北宋开始,城内城外都可开设商店,而且相同行业的店铺往往集中在一起,小卖行贩也十分普遍。
此外,因循千年的宵禁制度也被彻底取消,于是,有了夜市,有了酒楼,有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
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勾阑的出现,为繁荣一时的元代杂剧表演提供了主要舞台。
二.宋朝前商业发展概况商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
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
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2、战国: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市内有贸易场所,但商品大都与统治者有关。
3.秦: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
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秦始皇的优礼。
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4.两汉: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
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
西汉齐地韦姓、京师樊嘉等非常富有。
汉同匈奴、鲜卑、乌桓、南越以及西南诸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
5.隋唐:隋朝:东都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唐朝:长安“坊”、“市”分开,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区。
城市商业繁荣:政府在市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
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引言北宋东京汴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都城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境内。
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汴梁城具有独特的城市特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
城市规划汴梁城的规划十分严谨,城市的形状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较长。
城内有皇城、内城和外城三个区域,各自设有城门。
皇城是皇帝的行宫所在,是城市的核心区域。
内城是贵族、官僚和富商居住的地方,也是商业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外城则是普通百姓的居住区域。
建筑风格汴梁城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大量使用悬山、斗拱、飞檐等传统建筑装饰方式,形式庄重而美观。
城内有许多宫殿、祠堂、庙宇等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相国寺、大观楼等。
这些建筑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活动和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街道布局汴梁城的街道布局规划十分有序,主要道路分为东西和南北两条大街道,贯穿整个城市。
两条大街道在城内划分出多个街区,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功能。
城内的小巷道路密布,连接了各个街区,方便市民的出行和交流。
农业和手工业汴梁城周边的农田发达,以水稻种植为主,城市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自产。
此外,汴梁城还发展了盛行的手工业,特别是绘画、陶瓷和丝织品等行业,这些手工业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商业活动汴梁城是北宋时期的商业中心,各类商品交易繁荣兴盛。
城内设有许多市场和商业街,商人们经营着丰富多样的商品,包括丝绸、药材、珠宝等。
市民和外地商人纷纷来汴梁城购买商品,使得商业活动成为城市的一大亮点。
文化繁荣北宋时期,文化繁荣是汴梁城的一大特征。
汴梁城内有许多文化机构和学府,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前来求学和创作。
北宋的文化精英们纷纷在汴梁城中心聚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容,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
社会秩序和治安汴梁城在北宋时期秩序井然,治安良好。
城内设有许多衙门和警察局,维护了城市的社会秩序和治安。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一、背景介绍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古都之一,位于现今陕西省西安市,是隋唐帝国的首都。
自公元581年隋文帝开国建都至唐玄宗时期,长安城经历了两个不同朝代的繁荣和辉煌。
二、规模与布局隋唐时期的长安城规模巨大,面积达84平方公里,城墙周长超过30公里。
城墙分为外城和内城,都采用了高大坚固的夯土墙,内城由数十里长的城墙环绕而成,外城则以沟渠和护城河作为防御体系。
城市布局方正,沿街坊巷、街市等呈规划式发展。
三、城市特色与建筑景观1. 宫殿与官府:长安城内设有众多宫殿和官府,包括皇宫、朝堂、宰相府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皇城,是皇帝居住和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2. 佛寺与道观:长安城内盛行佛教和道教,佛寺和道观遍布城市各处,代表了隋唐时期宗教繁荣的景象。
著名的大慈恩寺和大观道观就位于长安城内。
3. 街道与商业区:长安城内的街道宽阔整洁,商业区繁荣繁忙。
市场和商铺沿街而建,供应各类商品,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4. 宅邸与花园:长安城内拥有许多富丽堂皇的宅邸和美丽的花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财富。
四、人口与文化1. 人口规模:隋唐时期长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之一,人口估计达到一百多万,其中包括了各族居民、商贾和外国使节等。
2. 文化交流:长安城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来自各地的文化人才云集于此,隋唐文化因此得以全面展开,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 科技与艺术:隋唐时期长安城是科技和艺术的繁荣之地。
通过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表达方式进入长安城,使得这座城市成为当时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目标。
五、城市管理与后世影响隋唐时期的长安城注重城市管理与规划,采用“坊制”管理体制,成为后世中国城市规划的典范。
长安城的繁荣和文化繁荣也对后世的都城建设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隋唐时期的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古都之一,以其庞大的规模、富有特色的建筑以及文化的繁荣而闻名于世。
长安城在当时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魅力,也对后世城市规划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 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
东周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古代地名对照表:扬州(广陵,江都)南京(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开封(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东京)、洛阳(古又称“洛邑”东都)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安阳(西河,殷都,邺城)郑州(亳都、隞都)杭州(临安)背诵口诀夏禹定都在阳城,先毫后殷莫忘商。
隋长安的规划思想和城市对外影响?规划思想:(1)隋唐长安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明显。
直接影响长安规划的是曹魏邺城,邺城之后,北魏孝文帝关于洛阳的改建规划更直接影响隋唐长安。
长安城平面方正,每面开三门,宫城居中,宫前左右有祖庙和社稷等。
至于市在南宫,则洛阳已是这样布局。
(2)城市布局上,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的意图十分明确,采用严格坊里制则是为了便于统治人民。
(3)隋唐长安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大得惊人,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处处以大来反映当时大一统的强大威力。
以至城市面积超过当时人口需要很多。
(4)城市布局有一定的数字概念,每边开三门,一般均有三个洞。
皇城宫城南面全是三门,明德门是五门洞,采用奇数,奇数可以有中心和对称。
(5) 长安城规划对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有很大影响。
后建的东都洛阳在许多方面类似长安,宋代东京汴梁也受其影响。
对外影响:长安的规划也是当时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学习榜样,如唐代位于中朝边境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其布局方式基本与长安相同,日本的都城平京城、平安京。
也完全模仿唐长安规划。
明北京城特点?(1)明北京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皇城部分布局完全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城制。
(2)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
(3)北京城内的街道,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因为皇城居中,把城市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4)明北京的商业区分布,元大都时商业中心偏北,明时城市向南发展,明代行会制度发展,同类商业相对集中。
(5)北京的居住区在皇城四周,明代共划5城37坊,这些坊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不是有坊墙坊门严格管理的坊里制。
(6)城市水系基本沿袭元大都,下水道系统为明代的工程。
平江城的布局平江府可作为宋代一般地区性的府城代表,苏州还保存着城市平面图——平江图,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地图。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建设一、引言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古代都城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是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本文将探讨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建设和特点,以及对城市规划、建筑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二、城市规划1. 建设背景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建设得益于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以及大规模的都城重建计划。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迁都长安,唐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使长安成为唐帝国的首都。
2. 规划设计长安城呈长方形布局,南北长约11公里,东西宽约9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城市采取“一城三郭”布局,即主城区和东、南、西三个外郭区域。
3. 城门和街道长安城设置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门均由城墙环绕,呈现威严庄重之势。
城内主要街道交错纵横,其中最重要的是东西大街和南北大街,宽敞而整齐,连接了城市的各个要点和重要建筑。
4. 城市设施长安城内设有宫殿、政府机构、寺庙、学校、市场、客栈等各类建筑和设施。
著名的建筑包括皇宫、大明宫、大雁塔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当时建筑技术的杰作,也彰显着尊贵、庄重的建筑风格。
三、建筑特点1. 建筑风格隋唐时期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主要采用榫卯结构和斗拱技术,建筑结构稳固耐久。
建筑风格受到了印度、波斯和中亚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宏伟的风貌。
2. 建筑装饰隋唐时期的建筑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包括壁画、浮雕、彩绘等。
建筑外墙常用琉璃瓦、彩色琉璃砖和斗拱进行装饰,使建筑更加华丽和富丽堂皇。
3. 建筑功能隋唐时期的建筑不仅具有居住、办公等常规功能,还注重文化、宗教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寺庙和学校成为城市文化的中心,而宫殿和园林则是皇权的象征和政务活动的场所。
四、文化影响1. 文学艺术隋唐时期长安城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之地,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
著名的诗人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长安城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
长安城的文化氛围和艺术繁荣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科技创新长安城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隋唐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炼钢方法、火药制造等。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1.北京:北京在奴隶社会时期就是燕、蓟重镇,辽的陪都和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
这座古城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现有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万里长城和中国猿人遗址等重要革命和历史文物。
2.西安: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渭河南部,原名长安,曾有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建都于此。
它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
周围还有秦俑博物馆、古咸阳城、半坡遗址等。
3.洛阳: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4.开封:开封古称汴梁,五代的后周和北宋均建都于此,时称东京,为著名古都之一。
文物古迹有铁塔、繁塔、龙亭、禹王台、大相国寺和北宋汴梁城遗址等。
5.南京:南京为东吴、东晋、南朝、明朝等建都的历史名城,素有虎踞龙盘之称。
南京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和中山陵等。
6.杭州:杭州是我国古都之一。
秦朝置钱塘县,隋朝为杭州治,五代时是吴越国都,南宋时以此为行都。
杭州是世界著名的游览城市,名胜古迹很多,如西湖灵隐寺、岳庙、六合塔等。
7.安阳:安阳夏属冀州,商王河亶甲元年迁都于此,称相;盘庚十四年自奄迁都于此,称殷,共历时237年。
战国末期改称安阳,后为历代王朝府、县、州治所。
旅游名胜以闻名中外的殷墟为中心,名胜古迹遍及全市。
中国古代各朝代都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古代地名对照表:扬州广陵;江都南京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开封历史上又称“汴梁”;“汴州”东京、洛阳古又称“洛邑”东都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北京今北京;历史上称为“燕京”、“北平”安阳西河;殷都;邺城郑州亳都、隞都杭州临安背诵口诀夏禹定都在阳城;先毫后殷莫忘商..西周镐京东洛邑;秦灭六国都咸阳..西汉、隋、唐在长安;东汉、西晋、魏洛阳①..蜀在成都吴建业;东晋、南朝全建康..北宋开封南临安;元、明、清代北京当②..注释:①三国时的魏;鲜卑族建的北魏都曾以洛阳为都城..②当;当作..各朝代都城记南京:三国初期的东吴建业东晋宋、齐、梁、陈太平天国天京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至1949年;南京成为蒋介石国民政府的首都北京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蓟辽代为陪都;称燕京金朝 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为中都元朝为大都明朝自永乐帝起为首都;称为京师清朝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当时称北平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洛阳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后梁后唐后晋长安西周前1134一前771 秦前221 前207西汉前204 —24前赵318 —329前秦351 —383后秦384 —417西魏535 —556北周557 —581隋581 —617唐618 —907。
《周礼•考工记》中所述王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其所述的王城制度是周代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基石。
释义:天子之城的规模是长宽各为九里的正方形大城,每边各开三座城门。
城中有九条南北向和九条东西向的干道与城门相通,每条干道的宽度可以容纳九辆马车并排行使(轨宽八尺)。
王宫在城的中央。
宫的前面是朝,后面是市,左面是宗庙,右面是社稷,每个“朝”和每个“市”的大小约百步见方。
与宗法制度相适应的营国制度的特点①:城邑体系:降杀以二,等级分明②:王城形态:崇尚方正,追求方正,高城居中,中轴对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功能分布:择中,体现方位尊卑,中为尊,南优于北(前朝后寝),东优于西(左祖右社)④:对称均衡:尊九,全城划分为九块,以九位尊,中央为宫,其余环绕⑥:秩序森严:天子至尊,礼制规范,不可僭越营国制度对后世的影响①:城市形态: 只要地形条件许可,我国城市大都力求方正,以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主。
②:路网结构: 方格网式的道路结构是我国城市道路的主要结构形式。
③:城市中心和中轴线: 我国的城市大多以宫廷和官衙为中心,崇尚择中论,并以中心区的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主中轴线。
④:城市分区: 我国城市分区等级秩序分明,结构严谨。
咸阳布局①.咸阳分为渭南和渭北两部分,渭北为城市主体,咸阳宫为全城重心,此宫的南北轴线为全城的中轴线②.渭南作为建设重点,有宫殿、诸庙、章台、上林苑,渭北以咸阳宫为主体,向东发展筑有六国宫殿③.充分利用地形,在规划结构上除以渭河为纽带联系南北两区外,更以高原地带作为宫廷区,较低地带设置市里及手工作坊区,主从分明④.打破建外廓的传统,以积极充实郊区县的办法,取代外廓功能,既提高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又可发展郊区经济⑤.咸阳又以广阔的京畿为背景,依靠道路作为联系手段,把散布在城市二百里内的二百多座宫观,环绕咸阳聚结而为一个有机整体秦朝都城咸阳的规划观点①. 以城市本体为主,联系广大京畿为背景,扩大规划境界,体现帝都宏伟②. 运用天体观念布署城市,从规划意识上表达帝都的尊严秦都咸阳的规划特点①、宏伟:一方面表现在城市本体横跨渭河,倚山带水的雄姿;另一方面表现在以城市本体为中心,结合畿内离宫别观,构成了一个庞大壮观的有机整体。
城乡规划考研论述真题一、总规1.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是如何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的?(20分)2.试述城市建设规划中有哪些工程问题?任意选择三项工程规划说明他们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3.请阐述城市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25分)4.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有哪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二、控规和城市设计1.给一幅总图,在其上进行飞机场和污水处理厂选址。
(1 0分)2.城市规划如何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结合。
3.城市绿地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为什么主张在布局中形成完整的系统?(20)4.试述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在城市中的功能。
(15)5.试述园林绿地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15)6.试述城市园林绿地的作用以及在城市中如何进行布局使其发挥最优的作用。
(20)7.何谓控制性详细规划?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实例:从城市整体到广场、建筑等各种城市要素1.巴西利亚——请结合首都建设的举措,解析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规划布局特点。
2.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各修建了那些广场?比较两个时期广场的不同点。
3.现代人常陶醉于欧洲中世纪城市所具有的美感,请分析这些城市所具有的良好的城市景观形成的原因。
4.请阐述广场在城市中的意义;广场空间设计要考虑那些主要因素?(20)5.试述1971年莫斯科规划在社会、交通和生态环境三方面如何进行城市结构布局?(20)6.试举出中外著名广场各一例,分析他们各自的设计构思与布局手法上的异同点。
四、历史1.试分析霍华德在《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对近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20分)2.试对希波丹姆(Hippo damous)规划的米利都城作一简单评述,并与在此之前的其他希腊城市作一比较。
(2 0分)3.简述本世纪英国新城的发展,并请比较哈罗新城与密尔顿·凯恩斯新城的特点。
4.简述唐长安的城市布局模式,并请与汉长安作一比较。
(20分5.试述北宋东京城的规划建设史以及它在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