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康复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78.53 KB
- 文档页数:2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于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58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人工肝血浆置换;重症肝炎重症肝炎是指肝脏细胞大量坏死,引起肝功能障碍的一种肝脏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其病死率高达70%[1]。
引起肝炎的因素有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以及酒精性肝损伤、药物中毒等[2]。
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是目前治疗重症肝炎最常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障碍,但是其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较多,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为提高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收治的58例人工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针对性护理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于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人工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58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20~75岁,平均(52.57±3.19)岁;研究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21~74岁,平均(53.18±3.4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护理干预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我国作为病毒性肝炎的患病大国,重型肝炎(简称重肝)病情危重、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较高,近几年来国内外人工肝支持治疗持续深入的研究与广泛应用给重肝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及为肝移植创造了条件。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重肝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90例重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非护理干预组。
观察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护理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非护理干预组的患者。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组行人工肝治疗可以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人工肝治疗顺利进行,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标签::重肝;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护理干预重肝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目前进行的内科综合治疗的疗效不理想。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简称人工肝(artificial liver,AL),是国外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为重肝患者提供体外肝功能支持的治疗方法,给重肝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已成为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手段,由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吸附、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组成,其中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目前人工肝最常用和主要的方法[1]。
血浆置换是通过血浆分离器滤出并丢弃含有毒素及致病物质的血浆,代以置换同等量的同型新鲜血浆,同时补充患者缺乏的白蛋白、凝血因子,保持内环境稳定,代替肝功能,赢得肝细胞修复时问,使患者过渡到肝脏再生而康复或为肝移植等待供肝赢得时间[2]。
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发生低血压、低血钙、过敏反应、精神紧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我科于2003年10月~2009年8月对90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重肝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
明显减轻了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了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人工肝治疗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观察盛蓉;李家翠【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并发症率及HA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8%,观察组为6.9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重症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同时,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03【总页数】2页(P158-159)【关键词】重症肝炎;人工肝血浆置换;临床护理;并发症;HAMA;肝功能【作者】盛蓉;李家翠【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湖北荆州 434000;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一科,湖北荆州 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据统计,临床上,重症肝炎患者的病死率高达70%,是由于随着病变的不断进展,患者肝细胞大面积坏死,进而导致肝功能衰竭。
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清除患者体内的胆红素、内毒素及胆汁酸等有害物质,同时补充适量蛋白质、凝血因子,平衡内环境,促进肝功能逐渐恢复[1]。
而此方案属于一种侵袭性操作,不但加剧患者的焦虑情绪,而且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所以,加强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也比较重要。
本组实验选取86例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护理分析,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摘要重症肝炎发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临床上治疗棘手,在采取有效治疗的同时,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给予重症肝炎患者密切观察病情,进行精心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肝性脑病的护理,并发腹水的护理,早期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重症肝炎的好转率和治愈率的有效措施关键词重症肝炎护理干预我国的重症肝炎以乙肝为主,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型,是病毒性肝炎中病情最严重的类型,该病发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危重,极易并发感染,并发症多而凶险、死亡率高,极大的影响了病人的病情转归及身心健康。
病理学检查出现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肝细胞再生不足,临床表现为肝功能严重受损,黄疸急剧加深,肝脏迅速缩小,并出现上消化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等临床表现,因此加强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重症肝炎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一临床资料1.1 我院自2015年10月-2017年4月共收治重症肝炎患者2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2岁,合并肝性脑病8例,上消化道出血11例,经积极抢救及合理护理治愈10例,好转17例,死亡2例。
1.2 肝功情况及症状患者肝功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黄疸迅速加深大于171毫摩尔每升,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降低,低于40%,患者症状表现明显,出现极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瘙痒、尿液呈酱油色、腹胀、肝区疼痛、皮肤黏膜紫癜和瘀斑,自发性牙龈出血和鼻出血及消化道出血,表现黑便、呕血。
并发肝性脑病者表现性格和行为失常、计算力定向力差、不能正确回答问话、嗜睡、神志不清和幻觉、甚至深度昏迷。
2 护理体会2.1基础护理首先要给患者一个良好的治疗及修养环境,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护理由护理人员完成,尽量取平卧位,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利于受损肝脏恢复。
人工肝支持治疗24例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对24例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全程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24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人工肝治疗顺利完成。
结论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给予适宜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护理干预重症肝炎是以肝细胞坏死,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危重症,肝功能衰竭必然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大量毒性物质的堆积,两者又反过来加重肝细胞坏死与肝功能衰竭,形成恶性循环。
而人工肝联合治疗可使肝功能衰竭所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如:胆红素内毒素等得以清除,改善人体内环境,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为残存的肝细胞创造一个有利的再生环境[1]。
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们在接受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患者中试用标准化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4年6月住院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治療的有2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6岁。
我科使用北京伟力人工肝支持系统(WLXGX-8888)成功地为24例患者施行了72次血浆置换及胆红素吸附,手术中无1例死亡。
2护理干预2.1术前护理干预2.1.1患者准备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保持接受置换疗法的最佳状态,了解整个治疗过程,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学会正确使用便器,做好患者的皮肤准备。
2.1.2物品准备准备人工肝支持系统WLXGX-8888,心电监护仪和电动吸引器,备好血浆置换管(BCLLC-CE0123,爱尔YTS-200及配套管路),氧气,深静脉穿刺包,一次性注射器,输液架,无菌纱,输液器,以及生理盐水,普通肝素,同型血浆,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和鱼精蛋白等药品。
2.1.3环境准备用空气动态消毒机消毒1~2 h、更换被褥,床旁桌、床栏和地面分别用2000 mg/L含氯液擦拭,温度维持在24℃,湿度维持在40%~50%。
护理干预对重症肝炎患者的影响目的:根据重症肝炎患者的疾病状况,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找出最佳干预方案。
方法: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增强患者的体质和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和存活率。
结果:125例患者中,除36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可见通过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重症肝炎的治疗效果和存活率。
结论:目前对于重症肝炎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仍是辅助和巩固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传统护理或过于强调心理护理或过于强调疾病护理,笔者认为应采用全方位的护理,并因人而异地实施护理干预,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干预效果,本院通过认真贯彻上述护理思想,显著地增强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自信心,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极大地保证了治疗效果。
标签:重症肝炎;护理干预;影响;经验总结重症肝炎主要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3种,三者都对肝脏形成实质性的损坏,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肝脏生理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衰竭,该病原因复杂、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常引起其他并发病,目前及时的诊治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仍是该类疾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125例,其中,男89例,女36例,最大67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8岁,所有患者凝血因子血浆含量均低于50%,凝血酶原活动度不高于40%,其中,急性患者29例,亚急性患者55例。
1.2 方法采用积极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科学、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
1.3 护理干预1.3.1常规护理随时掌握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在管理上要突出人性化,尽量创造一个优良的治疗环境,始终保持病房内的清洁及安静,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并使患者保持稳定平静的心情。
由于患者需要绝对保证肝脏的血液量,因此要求患者必须卧床休息,以利于肝脏的及时修复。
同时还要随时向医生通报疾病发展情况,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还要及时清理患者的各种排泻物和分泌物,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1]。
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诊的62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护理干预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4%为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人工肝血浆置换;重症肝炎;应用价值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肝脏疾病的主要方案,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的方式进行血浆置换,这种治疗方案可以让患者补充新鲜的冷冻血浆方式促进患者康复。
人工肝血浆置换方案治疗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和致病因子等,能够达到补充体内缺乏蛋白和凝血因子等,达到患者治疗的目的[1]。
在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康复要求。
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治疗中实施,可以配合治疗方案实施,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以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诊的62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收诊的62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护理干预的价值。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如表1所示,基本信息没有差异性。
表1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组别例数男/女年龄平均年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观察组3116/1525-7640.57±16.589/22对照组3117/1425-7640.69±16.4510/21T/χ2--1.2450.9681.368 1.685P--0.1650.5240.2450.112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环境护理等。
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评价重型肝炎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差,单纯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
近年来,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开展,明显降低了重型肝炎的病死率。
血浆置换(PE)是国内应用最多的人工肝治疗模式[1]。
它通过清除体内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达到促进肝功能恢复的目的。
我院2005年1月~2006年2月对87例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重型肝炎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恐惧焦虑不良情绪,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患者来自2005年1月~2006年2月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理性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分型标准[2]。
87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组57例,对照组30例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8~58岁,平均36.5岁。
其中慢性重型肝炎24例,药物肝炎2例,亚急性肝炎4例。
干预组57例,其中男49例、女8例,年龄20~62岁,平均37.2岁。
其中慢性重型肝炎49例、药物性肝炎3例、亚急性肝炎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各项护理,干预组按干预内容实施护理,并跟踪调查,并与对照组在负性心理的控制、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干预组干预内容如下:1.2.1建立干预基础。
关心体贴患者,态度热情诚恳,详细了解有关病情,护士在全面深入地了解患者心理反应的基础上,理解患者的感受,取得其高度信任,并及时为患者解决各种护理需求。
1.2.2PE治疗术前信息干预。
PE是一项危重状态下的特殊治疗,患者及家属不仅对PE这种新治疗方法了解甚少,并且治疗费较高,心理压力较大,担心治疗失败或治疗中意外与并发症,有些患者甚至认为PE要“开腹”、“动手术”。
针对患者不同心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PE的必要性,疗效和操作方法,使患者及家属对治疗过程初步了解,并安排手术成功的病友现身说法,最大限度减轻其紧张心理,取得配合。
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20-07-24T17:13:03.6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月9期作者:杨晶[导读] 通过采用护理干预方式,随后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对其术后效果进行评定杨晶(牡丹江市康安医院门诊;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目的:通过采用护理干预方式,随后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对其术后效果进行评定。
方法:选取60例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随后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患者分组,其中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人数各为30例。
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对照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来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和对照组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对重症肝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肝炎;疗效对于重症肝炎患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是临床有效方法,经过把患者的血液进行引出体外并给与膜式血浆分离,进而补充新鲜冷冻血浆。
临床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能够有效清除患者机体代谢毒素,并对血蛋白、凝血因子进行有效补充,从而帮助患者控制病情[1]。
因此本文通过采用护理干预方式,随后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对其术后效果进行评定。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0例重症肝炎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随后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患者分组,其中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人数各为30例。
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
其中对照组男性人数为18例,女性人数为12例,患者年龄在30-7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1.6±2.4岁。
观察组男性人数为17例,女性人数为13例,患者年龄在41-73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0.6±2.3岁。
探讨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12-31T10:51:01.31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月17期作者:许洪瑛[导读]许洪瑛(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病案数尾数平价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
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
关键词:护理干预;人工肝血浆置换;重症肝炎;应用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20年4月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60例,利用病历号尾数奇偶法分为两组,各30例。
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34~75岁,平均(54.51±1.47)岁;病程2~15年,平均(8.69±2.12)年;肝炎类型:14例急性重症肝炎,16例慢性重症肝炎。
研究组男25例,女5例;年龄32~77岁,平均(54.57±1.43)岁;病程3~15年,平均(8.73±2.09)年;肝炎类型:13例急性重症肝炎,17例慢性重症肝炎。
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占比、年龄差异、病程长短以及肝炎类型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前全面、详细地告知患者有关疾病的知识。
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和过敏症状的变化,加强治疗后及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重型肝炎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肝器官疾病,以其高病死率及高并发症发生率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难题。
而人工肝血浆置换作为现阶治疗重型肝炎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代替肝功能、保证内环境稳定以及带个肝细胞更多修复时间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1]。
研究发现,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基于此,本文对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
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8-75岁,平均(51.3±3.4)岁,其中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7例,急性重型肝炎4例;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6-78岁,平均(50.8±3.3)岁,其中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8例,急性重型肝炎5例。
两组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且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干预价值【摘要】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干预价值。
方法:挑选2022年4月至2022年7月本院接收重型肝炎4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
按照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
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了解舒适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对照组更优(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比对照组(71.43%)更高(P<0.05)。
结论: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中效果显著,患者情绪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舒适护理;人工肝支持系统;重症肝炎重症肝炎主要是由于体内的肝细胞出现了大量的坏死,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就会危及患者性命[1]。
人工肝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排除患者身体中的各种有毒物质,并能在某种意义上取代肝[2]。
然而,在实施人工肝的过程中,其相关护理措施也同样不可或缺,传统护理仅限于表面,并没有真正了解患者的需要,而舒适护理则是一种以患者为本的服务,通过温馨的服务可以让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和步骤[3]。
本研究意在了解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中的干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2022年4月至2022年7月本院接收重型肝炎42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
按照系统分配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12例、9例。
年龄区间(32-73)岁,平均年龄(51.67±4.74)岁。
病程(3-16)个月,平均病程(8.34±3.46)个月。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13例、8例。
年龄区间(33-72)岁,平均年龄(52.46±4.51)岁。
病程(2-15)个月,平均病程(7.88±3.69)个月。
纳入标准:诊断为重症肝炎患者;患者遵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