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9磁带录像机原理、使用与保养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磁带型录像机的维护保养技巧磁带型录像机作为一种经典的影音设备,曾在过去几十年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在数字技术的进步下,磁带录像机逐渐被取而代之,但仍有一些人对其情有独钟,并将其用于保存珍贵的影像资料。
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磁带录像机已经成为一种较为罕见的设备,因此,它的维护保养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介绍磁带型录像机的维护保养技巧,以帮助用户保护他们的设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1. 清洁磁头和磁带路径磁头和磁带路径是磁带型录像机中最容易受到污染和磨损的部件。
在使用之前,请务必确保磁头和磁带路径的清洁度。
您可以使用无纺布蘸少量99%的异丙醇轻轻擦拭磁头。
同时,定期检查磁带路径是否有积尘或杂物,如有需要,使用空气喷灌器轻轻吹去灰尘和污垢。
注重保持清洁的磁头和磁带路径可以提高录像机的录制和播放质量。
2. 注意保持环境干燥湿度对于磁带型录像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敌人。
湿度过高会导致磁带潮湿,增加磁带磨损的风险,并可能导致电路短路。
因此,您应该将录像机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查湿度水平。
如果环境湿度较高,可以使用除湿机来降低湿度。
此外,还应避免在高湿度的情况下使用磁带录像机,以减少设备受潮和损坏的可能性。
3. 定期更换磁带磁带作为录像机使用的主要媒介,经常和磁头直接接触,因此容易受到磨损和磁化的影响。
为了保护您的录像机和宝贵的录像内容,定期更换磁带是非常重要的。
磁带的具体更换频率取决于使用频率和磁带的状况,但一般而言,建议每隔数个月更换一次磁带。
在更换磁带时,应注意正确处理和存储旧磁带,以防止磁带内的数据丢失和损坏。
4. 避免频繁插入和拔出磁带频繁插入和拔出磁带会增加磁头和磁带路径的磨损,因此尽量避免这种行为。
当您需要更换磁带时,先停止录像或播放,并确保磁带完全停止旋转后再进行插拔。
此外,还应避免在磁带未完全卸下时关闭机器,以免损坏磁带路径或引发其他故障。
5. 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磁带型录像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其内部包含各种电子和机械组件。
磁头工作原理
(1)录放原理
磁带录音机的录音和放音是一个电—磁的转换过程。
录音时,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送入磁头线圈,就会在磁头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在磁头的工作缝隙处形成随音频而变化的磁场,当磁带紧贴着通过磁头缝隙时,磁力线穿过磁带上的磁性层,将它磁化,从而便留下了剩磁,随着磁带的恒速移动,就在磁带上留下了极性和强弱随音频信号变化的连续性剩磁磁迹),使声信号以剩磁的形式记录下来。
放音时,当录有磁迹的磁带以与录音时相同的速度通过磁头的工作缝隙时,由于磁头铁芯的导磁率比空气高得多,磁带上的剩磁磁场的磁力线将通过磁头铁芯而成闭合磁路。
因磁带上的剩磁强度和方向都是随所录声音信号变化的,磁头铁芯内的磁通量也相应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便产生对应磁通量变化的感应电动势。
(2)抹音原理抹音实际是对磁带进行消磁,将磁带上的剩磁去掉。
目前较多采用的是交流抹音的方法。
交流抹音又称超音频抹音。
抹音磁头的基本结构与录放磁头相同,只是工作缝隙宽度大约为录放磁头的10倍。
抹音时,超音频振荡器给抹音头线圈提供超音频电流,使磁头缝隙处产生一个交变次数足够多的磁场,磁带上各段在逐渐接近缝隙中心的过程中被逐渐增强的交变磁场反复作用,使剩磁逐渐减小到零。
磁带上原录有的磁迹完全被抹掉了。
另一种抹音方法是直流饱和抹音法,他是让直流电流通过抹音头线圈产生一个足以使磁带上磁性材料饱和磁化的磁场。
当磁带通过抹音头缝隙时,磁带上所有磁性材料的剩磁都达到饱和。
这样磁带上各处磁通量一致,放音时就不可能产生感应电信号了。
磁带录放机工作原理
磁带录放机主要是以数字方式来记录、存储和播放模拟或数字信号的设备,它是用来存储和播放声音信号的一种设备,由磁带录放机主机、磁带录放机控制电路、磁带录放机的输入与输出接口和磁带录放机电源等部分组成。
录音磁带是由两层塑料薄膜叠在一起,两层薄膜之间夹有一层带基,带基上涂有一层带粉。
带基是用金属制成的,它能把磁带中的磁粉磁化,在带基中涂上带粉后,就能使磁性材料对磁的选择性增强。
在磁带录音时,被录制声音信号(或称模拟信号)经过磁头扫描后,便在磁带上留下一个个磁化符号。
由于带基中的磁性材料对磁的选择性增强,使磁带在录放机主机内部形成一个磁场。
在录音时,当带基中的磁性材料被磁化后,就能吸附上一些带粉,这些带粉在带基中被磁化后,就成为磁性物质。
带粉吸附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脱落。
脱落后的带粉落入录音介质中的带基中,这些带粉将原来磁带上的磁化符号覆盖掉。
—— 1 —1 —。
实验九磁带录像机原理、使用与保养一、实验目的1、了解磁带录像机原理2、掌握磁带录像机的使用与保养方法二、实验原理磁带录像机的基本原理磁带录像机在磁带上记录图像信号,在原理上相当于录音机。
但是录音机不能用来记录电视图像信号,其原因是录音机记录的音频电信号的频带是20 Hz至20 kHz,而录像机记录的视频电信号的频带是30 Hz至6 MHz。
视频信号的高频端比音频信号的高频端高300倍左右。
因此,对记录视频电信号的录像机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如录像机磁头的间隙要非常的窄,磁头和磁带的相对速度要很大等。
若录像机的磁头和录音机的磁头一样固定不动,则录像带的走带速度就要很高,耗用的磁带会非常多,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录像机的磁头都是高速旋转的。
当磁带运行时,高速旋转的磁头在磁带上作横向或斜向的磁迹记录,才能满足视频信号记录的条件和达到节省磁带的目的。
普通的盒式录像机常采用两磁头螺旋扫描的方式在磁带上记录视频信号。
两个视频磁头彼此呈180°角,装在能高速旋转的磁鼓上。
磁带以一定的角度环绕在磁鼓表面,当磁鼓旋转时,两个视频磁头交替地接触磁带,在上面螺旋扫描出一条倾斜于磁带边缘一定角度的磁迹,每一条磁迹记录一场视频信号。
磁带录像机的使用(一)常用的线路连接方法用录像机录像或放像时,必须与电视接收机相连接,才能将图像和声音呈现出来。
1.录像机与电视机的放像连接一般常用的电视机只能接收电视射频信号,不设置视频、音频输入或输出端。
在使用放像机时只能与录像机的射频输出(RF OUT)插座连接。
方法是用一根射频线把录像机的“射频输出”与电视机的“天线输入”相连接。
2.录像机与监视器或收监两用机的放像连接监视器一般没有电视接收系统,因而不能直接接收电视射频信号,只能输入视频和音频信号。
在与录像机连接放像时,只能把录像机的视频输出(VIDEO OUT)、音频输出(AUDIO OUT)分别与监视器的视频输入(VIDEO IN)和音频输入(AUDIO IN),用一根视频线和一根音频线相连接。
录像带原理
录像带是一种用于记录和播放视频信号的磁带媒体。
它采用磁性材料来记录视频信号,通过磁头读写装置来实现信号的记录和播放。
录像带的原理涉及到磁性材料、磁头、录像机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录像带的原理。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录像带的磁性材料。
录像带使用的磁性材料通常是氧化铁粉末和聚合物基底的复合材料。
这种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可以在磁场的作用下实现信号的记录和擦除。
在录像带上,这种磁性材料被涂覆在塑料基底上,形成了磁性记录层,用于记录视频信号。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录像带的磁头。
录像带的磁头是用于记录和播放视频信号的关键部件。
它由多个磁头组成,包括视频头、音频头和擦除头等。
视频头用于记录和播放视频信号,音频头用于记录和播放音频信号,擦除头用于擦除录像带上的信号。
这些磁头通过磁场的作用,实现了信号的记录和播放功能。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录像机的工作原理。
录像机是用于录制和播放录像带的设备,它包括了马达、传动装置、控制电路等多个部件。
录像机通过马达驱动磁头和录像带的相对运动,实现了信号的记录和播放。
传动装置用于控制录像带的进给和回放,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录像机的各项功能。
综上所述,录像带的原理涉及到磁性材料、磁头、录像机等多个方面。
通过磁性材料的记录层、磁头的读写装置和录像机的驱动控制,实现了信号的记录、存储和播放。
录像带作为一种重要的视频存储媒体,广泛应用于家庭录像、监控录像、专业广播等领域。
它的原理深入浅出,简单易懂,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磁带摄像机工作原理
磁带摄像机是一种使用磁带作为储存介质的摄像设备,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摄像机通过透镜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常见的感光元件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
半导体)。
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形成视频图像。
然后,视频信号经过放大电路进行电压放大,以增强信号强度。
接下来,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后续处理和存储。
在存储阶段,数字视频信号被写入磁带中。
磁带上通常有一对磁头,分别是写入磁头和读取磁头。
写入磁头通过磁场的变化将数字信号写入磁带上,而读取磁头则用于读取磁带上的信息。
磁带摄像机中的磁带通常是一个带有磁性涂层的塑料带,磁性涂层上的磁留存在磁场中,并可以在需要时改变。
这种改变的磁场将数字信号编码并存储在磁带上。
因此,在播放时,磁带摄像机需要将磁带移到读取磁头下方,并通过读取磁头读取磁带上的信息。
最后,读取到的数字信号经过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视频处理电路进行滤波和增强,以产生干净的视频信号。
视频信号随后可以通过连接线输出到显示器、电视或其他设备上进行播放或进一步处理。
这就是磁带摄像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数字化、写入磁带、读取磁带并再次模拟化,最终得到可观看的视频信号。
磁带录像机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磁带录像机那点事儿。
你可别小看这玩意儿,它就像一个神奇的时光宝盒。
磁带录像机啊,就好比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爷爷,把那些过去的精彩故事都给你慢慢道来。
你想啊,磁带就像是一条长长的画卷,上面布满了各种信息。
而录像机呢,就是那个拿着画笔的人,它能把磁带上的信息读取出来,然后在电视屏幕上给你展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当你把磁带放进去,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道通往过去的门。
它“滋滋”地转动起来,就好像在说:“嘿,我要开始工作啦!”接着,那些曾经的影像和声音就一点点地浮现出来,是不是特别神奇?它的工作原理呢,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好像你走路一样,一步一步地往前迈。
录像机先读取磁带上的信号,然后把这些信号转化成图像和声音。
这就好比你看到了一朵花,你知道它是红色的,有香味,这就是信息的转化嘛。
而且啊,磁带录像机还有个特别好玩的地方,就是你可以随时暂停、快进、倒带。
这多有意思啊!就像你在看一本有趣的书,你可以随时停下来回味一下,或者快速跳过一些不感兴趣的部分。
你说,要是没有磁带录像机,我们怎么能随时回味那些美好的回忆呢?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助手,帮我们把那些珍贵的瞬间都保存下来。
比如说,你小时候过生日的场景,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多幸福啊!还有你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光,那些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这些都可以用磁带录像机记录下来,等以后再拿出来看,那感觉肯定不一样。
当然啦,磁带录像机也不是完美的。
它有时候也会出点小毛病,就像人会生病一样。
比如说磁带有磨损啦,或者机器有点卡顿啦。
但这也不影响它的魅力呀,就像一个老朋友,虽然有点小缺点,但你还是会很喜欢它。
总之呢,磁带录像机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它让我们可以随时穿越回过去,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
它就像一个默默守护我们回忆的小天使,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所以啊,我们要好好珍惜它,让它继续为我们记录下更多的精彩瞬间!。
磁带机的工作原理磁带机(Magnetic Tape Recorder)是一种音频和视频录制和播放设备,采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
它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非常流行,是当时音乐录制、广播和电视制作领域的主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带机的工作原理。
磁带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磁带机存储原理:磁带机的存储原理是基于磁记录技术。
磁带是由由聚酰亚胺薄膜制成的带状介质,其中包含许多微小的磁性颗粒。
磁带机通过磁头在磁带上写入或读取磁性颗粒的排列方式来记录或获取音频或视频信号。
2. 磁带机的录音过程:在录音过程中,磁带机会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放大后,驱动一个电磁头,电磁头会在磁带上产生一个弱磁场。
磁带在经电磁头的磁场作用下,磁性颗粒会按照信号的强弱和频率排列成不同的磁化状态,实现磁带的录音过程。
3. 磁带机的播放过程:在播放过程中,磁带机会将磁带上存储的信号重新转换为电信号。
磁带经过磁头读取后,电磁感应产生电信号。
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通过扬声器输出。
4. 磁头的作用:磁头在磁带机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录音过程中,磁头根据电信号的变化来产生磁场,将信号记录到磁带上;在播放过程中,磁头通过读取磁带上的磁场变化,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磁头的设计和材料质量对于磁带机的录音和播放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5. 磁带的卷取:磁带机中通常包含一个用于卷取磁带的机构。
机构由电动马达驱动,通过带动磁带上的盘轴将磁带从一个盘盒中卷到另一个盘盒中。
磁带会在播放或录音完毕后,通过按下操作按钮或自动停止装置将其停止,从而保证磁带的正常使用。
6. 磁带机的控制系统:磁带机还包含一个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录音、播放、快进、倒带等操作。
控制系统通常由按钮、开关和电路板组成,用户通过操作这些按钮和开关来控制磁带机的各项功能。
总结起来,磁带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记录技术,通过将音频或视频信号转换为磁场来记录、读取和播放磁带上的信息。
录像磁带原理
录像磁带是一种用于存储图像和声音信息的磁带媒体。
它由一条长而薄的塑料带组成,覆盖有磁性材料。
这种磁性材料可以对磁场进行响应,并将信息编码为磁性变化。
录像磁带的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性变化来记录和播放信息。
当录像磁带进入录像机时,磁性材料会通过一个旋转的磁头,被磁场影响并改变其磁化方向。
这样,在磁带上就会出现一个由磁化方向组成的模式,这个模式对应着图像和声音的信息。
在录像时,录像机将图像和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磁头转化为磁场。
这个磁场将影响到磁性材料,并在磁带上留下一个磁场变化的模式。
这个模式的形状和方向会根据图像和声音信号不同而改变,从而实现了对信息的存储。
在播放时,录像机中的另一个磁头会探测磁带上的磁场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经过放大和解码处理,最终转化为图像和声音信号,从而可以显示在屏幕上或通过扬声器播放。
通过改变磁化方向的方式,录像磁带可以反复重写,即可以擦除原有的图像和声音信息,再次记录新的信息。
这使得录像磁带成为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存储媒体。
总之,录像磁带的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性变化来记录和播放图像和声音信息。
它通过磁头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信息的存储和传输。
如何正确使用磁带型录像机磁带型录像机是一种重要的多媒体设备,用于记录和播放视频内容。
当今,尽管数字技术已经取代了磁带录像机的地位,但在某些领域,例如监控系统和传统媒体存储,磁带录像机仍然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磁带型录像机,以确保您能够充分利用它的功能。
首先,了解录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磁带型录像机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录像机主体和一个外接的摄像头。
录像机主体包含了磁带插槽、控制按钮和连接口等,用于插入磁带、控制录像和播放功能以及外部设备连接。
摄像头用于捕捉视频信号。
在开始使用磁带型录像机之前,请确保摄像头已经连接到了录像机主体。
一般情况下,摄像头连通过连接线与录像机主体相连。
确保连接稳固可靠,并确保摄像头的镜头正对着您希望录制的场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录制视频。
首先,插入一块未使用过的磁带到录像机主体的磁带插槽中。
确保磁带插入方向正确。
然后,请将录像机主体的电源打开,并将电视或显示器与录像机连接。
在开始录制之前,您可能需要设置录像机的一些基本参数。
例如,您可以选择视频质量和录制时间。
在大多数磁带型录像机中,这些设置可以通过菜单或控制按钮进行调整。
一旦您完成了这些设置,您就可以开始录制视频了。
按下“录制”按钮或使用遥控器上的相关功能键即可开始录制。
录像机会自动将捕捉的视频信号记录在磁带上。
同时,您可以在连接的电视或显示器上实时观看录制的画面。
在录制过程中,您可以通过按下“暂停”按钮暂停录制。
这在您需要进行编辑或临时中断录制时很有用。
如果您需要停止录制,请按下“停止”按钮。
然后,您可以按照需要将磁带转移到其他设备上进行后续处理。
除了录制视频,磁带型录像机还具有播放功能。
要播放已录制的视频,您只需将录像机主体上的“播放”按钮或遥控器上的相关功能键。
然后,请按照录像机主体上的指示或遥控器上的菜单进行相关操作,例如选择特定的磁带、跳转到特定的时间点或快进/快退。
当您需要复制或备份录制的视频时,磁带型录像机也能派上用场。
[录像机]录像机与录像带保养的点点滴滴(一)录像机与录像带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
在早些年,我就把报纸上有关的这方面信息剪下来,贴在一个本子上,好随时查阅。
现在,我就把这些内容写下来,与坛里喜爱的朋友们分享,也希望坛里的前辈和晚辈们相互交流一下使用的经验。
一、录像带有“五怕”(1).怕热:录像带长期置于高温环境中会发脆,导致变形和磁粉脱落,不能使用。
宜放在5――10°C环境中。
(2).怕湿:潮湿的环境会使录像带发粘,同时越湿越易划伤和损坏录像带的视频磁头。
一般要求环境的相对湿度为50――80%。
(3).怕磁场:录像带一旦受到磁化,会影响图像和音质。
因此,不宜放在电视机和冰箱等带有磁场的家用电器上,特别是扬声器。
(4).怕灰尘:受灰尘污染的录像带,在使用时,噪音大,雪花点多。
录像带用完后应即使装入带盒中。
(5).怕平放:录像带经常水平放置,容易变形,最好竖放。
二、录像机缠带怎么办录像机一般不会发生缠带故障。
这是因为市场上出售的录像机,大都设有磁带松弛检验电路,一旦录像机走带出现异常时,该电路就会送出停机指令,强迫录像机自动停机,起到自动保护作用。
但是,如果录像机传动机构失灵,收带盘不收带,或者磁带因受潮而增大主导轴与磁带间的粘滞力,则磁带往往可能堆积而缠绕在主导轴上,遇到这种情况,切勿硬扯强拉,以免损伤磁带和其他精密零部件。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切断电源,拆开底盖板,然后用戴上薄手套的手指,缓缓地拨动反转主导轴电动机,并同时用另外的手指慢慢地牵引磁带,直到全部磁带都收进带盒;接着用黑纸筒罩住带头带尾检测灯,使带头带尾检测电路停止工作。
此时,再接通电源并按下起弹键,录像机就会弹出盒带并自动停机。
待故障排除后方可再开机使用。
三、如何判断视频磁头不能再用了录像机的视频磁头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小时以上,但与使用环境、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它的寿命也就有长短。
录像机原理
录像机是一种能够记录和播放视频信号的设备,它的原理是通过将视频信号转
换成磁场来记录在磁带上,然后再通过磁头读取磁带上的信号并转换成视频信号进行播放。
下面将详细介绍录像机的原理。
首先,录像机的录制原理是利用磁带和磁头来实现的。
当我们使用录像机进行
录制时,摄像头会捕捉到视频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接着,这些电信号经过处理后会被送到磁头,磁头会将电信号转换成磁场,并记录在磁带上。
磁带上的磁场模式就是我们录制的视频信号。
其次,录像机的播放原理是通过磁头读取磁带上的信号并转换成视频信号来实
现的。
当我们想要播放录像时,磁头会接触磁带并读取上面的磁场模式,然后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接着,这些电信号经过处理后会被送到显示器上,显示器会将电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并显示在屏幕上。
另外,录像机的磁带是一个循环式的磁带,它可以反复使用。
当我们录制完一
段视频后,磁带上的磁场模式就会被覆盖掉,然后可以再次进行录制。
这样就实现了对磁带的循环使用,节省了资源。
总的来说,录像机的原理是通过将视频信号转换成磁场来记录在磁带上,然后
再通过磁头读取磁带上的信号并转换成视频信号进行播放。
它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是却是实现视频录制和播放的关键设备之一。
通过对录像机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录像机,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录像机在视频处理中的作用。
录像机工作原理标题:录像机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录像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监控、安全、广播等领域的设备,它能够记录视频信号并保存在磁带或数字存储媒介中。
了解录像机的工作原理对于使用和维护录像机具有重要意义。
一、视频信号的采集1.1 光学传感器:录像机内置的光学传感器能够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1.2 色彩分离器:录像机中的色彩分离器能够将彩色视频信号分离成红、绿、蓝三个基本颜色的信号。
1.3 信号处理器:录像机中的信号处理器能够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增强、去噪等处理,以提高视频质量。
二、视频信号的编码和压缩2.1 编码器:录像机中的编码器能够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于存储和传输。
2.2 压缩算法:录像机中的压缩算法能够将视频信号进行压缩,以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2.3 帧率控制:录像机中的帧率控制能够调整视频的帧率,以实现不同质量和存储空间的平衡。
三、视频信号的存储和回放3.1 存储介质:录像机可以使用磁带、硬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来保存视频信号。
3.2 存储管理:录像机中的存储管理系统能够管理视频文件的存储、检索和删除。
3.3 回放控制:录像机中的回放控制系统能够控制视频的播放速度、暂停、快进、倒带等功能。
四、录像机的连接和控制4.1 视频输入输出:录像机可以通过视频输入输出接口与摄像头、显示器等设备进行连接。
4.2 远程控制:录像机可以通过网络或无线信号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4.3 定时录制:录像机可以设置定时录制功能,以满足不同监控需求。
五、维护和保养5.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录像机的镜头、传感器等部件,以确保视频质量。
5.2 硬件检测:定期检测录像机的硬件部件,如电源、风扇、存储介质等,以确保正常运行。
5.3 软件更新:定期更新录像机的软件系统,以修复bug、增加功能和提高稳定性。
结论:通过了解录像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录像机,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高视频质量。
录像机在监控、安全、广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九磁带录像机原理、使用与保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磁带录像机原理
2、掌握磁带录像机的使用与保养方法
二、实验原理
磁带录像机的基本原理
磁带录像机在磁带上记录图像信号,在原理上相当于录音机。
但是录音机不能用来记录电视图像信号,其原因是录音机记录的音频电信号的频带是20 Hz至20 kHz,而录像机记录的视频电信号的频带是30 Hz至6 MHz。
视频信号的高频端比音频信号的高频端高300倍左右。
因此,对记录视频电信号的录像机有许多特殊的要求,如录像机磁头的间隙要非常的窄,磁头和磁带的相对速度要很大等。
若录像机的磁头和录音机的磁头一样固定不动,则录像带的走带速度就要很高,耗用的磁带会非常多,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录像机的磁头都是高速旋转的。
当磁带运行时,高速旋转的磁头在磁带上作横向或斜向的磁迹记录,才能满足视频信号记录的条件和达到节省磁带的目的。
普通的盒式录像机常采用两磁头螺旋扫描的方式在磁带上记录视频信号。
两个视频磁头彼此呈180°角,装在能高速旋转的磁鼓上。
磁带以一定的角度环绕在磁鼓表面,当磁鼓旋转时,两个视频磁头交替地接触磁带,在上面螺旋扫描出一条倾斜于磁带边缘一定角度的磁迹,每一条磁迹记录一场视频信号。
磁带录像机的使用
(一)常用的线路连接方法
用录像机录像或放像时,必须与电视接收机相连接,才能将图像和声音呈现出来。
1.录像机与电视机的放像连接
一般常用的电视机只能接收电视射频信号,不设置视频、音频输入或输出端。
在使用放像机时只能与录像机的射频输出(RF OUT)插座连接。
方法是用一根射频线把录像机的“射频输出”与电视机的“天线输入”相连接。
2.录像机与监视器或收监两用机的放像连接
监视器一般没有电视接收系统,因而不能直接接收电视射频信号,只能输入视频和音频信号。
在与录像机连接放像时,只能把录像机的视频输出(VIDEO OUT)、音频输出(AUDIO OUT)分别与监视器的视频输入(VIDEO IN)和音频输入(AUDIO IN),用一根视频线和一根音频线相连接。
收监两用机可直接接收电视射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在放像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均可,但利用视频、音频连接优于射频连接,这是由于利用视频、音频连接省去了对电视信号的射频调制与接收解调两个复杂处理过程。
3.录像机与多台电视机及监视器的放像连接
在人多的情况下,又没有闭路电视系统,往往采用录像机与多台电视机或监视器的连接。
当录像机与多台电视机相连接时,采用一个射频分配器将录像机的射频输出信号由射频分配器等功率地分配给每个电视机。
当录像机与多台监视器配接时,一般可采用串接的方法。
这种方法连接时监视器最多不能超过四台,与录像机的距离最远不能超过40 m为宜,否则信号衰减严重无法保证图像的质量。
4.录像的线路连接
录像机录制图像和声音信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录制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另一种是录制射频信号。
提供待录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信号源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放像机、录像机,摄像机和接收、监视两用机等。
这些信号源与录像机的连接方式是:信号源的视频输出与录像机的视频输入相连,信号源的音频输出与录像机的音频输入相连;或者信号源的射频输出与录像机的射频输入相连。
(二)录像机的使用
1.注意录像机的制式
录像机在使用时首先要注意是否适合我国彩电的制式。
我国使用的彩电是“PAL-D/K”制,PAL是表示彩色系统,“D”和“K”分别代表甚高频段(VHF)和超高频段(UHF)所使用的技术标准。
把彩色系统和技术标准加到一起叫制式。
在使用录像机时要与使用的彩色电视机制式相符合。
同样对于相互交流的录像带也要注意制式问题。
对于多制式的录像机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由面板上的制式选择开关进行选择。
2.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当你第一次使用录像机时,不要急于接通电源就开机使用,而应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充分了解它的各项性能指标,各种开关和调节钮的作用,插孔插座的作用以及使用电源电压的范围。
进口录像机一般在出厂时已按销售地区的供电电压进行调整,但在使用时也应确认其使用电压无误后,再开机使用。
3.基本功能键
(1)停止键(STOP)[•]
按下此键,正在进行的工作状态立即停止。
(2)重放键(PAL Y)[►]
放像用,配合记录键(REC)可进行记录,也可配合倒带键(REW)或快进键(FFWD)进行反向和正向搜索图像。
一般搜索速度是正常重放速度的7~10倍。
(3)记录键(REC)[●]
是记录专用键,它和重放键配合可完成记录任务。
当录像机处于记录状态时,暂停键可与其配合使记录暂停。
解除暂停键可继续进行记录。
(4)倒带键(REW)[◄◄]
倒带用,可将磁带迅速收回供带盘。
有些录像机设有带尾检测电路,当磁带重放至带尾时能自动进入倒带状态,将磁带收回供带盘。
(5)快进键(FFWD)[►►]
快进用,可正向快速走带,走带速度一般是重放速度的20倍左右。
可配合重放键进行快速重放搜索。
(6)暂停键(PAUSE)[▌▌]
重放或记录时暂停用,解除可恢复原状态。
暂停时间不宜过长,因处于暂停状态时,磁带处于暂停运行,而视频磁头继续运转且反复扫描磁带接触部分,容易损坏该部分磁带,而且对磁头也有磨损,故一般控制在5 min内,若暂停超过5 min,机器会自动停止。
4.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不宜频繁使用“静止画面”键和“慢动作画面”键。
②要想改变录像机快进或倒带的工作状态时,应先按下停止键后再启动其他功能键。
③录像机在进带和退带时,不可启动其他功能键。
否则,可能导致磁带损坏,有时还会损坏机器。
④因故障自动停机或停电时,不可强行取带,因为此时部分磁带在盒外,易造成皱折。
⑤不应使用劣质磁带和经粘接的磁带,否则容易损坏磁头。
⑥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无图无声等现象,应仔细检查连线是否折断或短路,以及监视器或电视机本身是否正常,切勿轻易自行拆修。
⑦为防止磁带上需要保存的信号无意中或误操作被抹掉,可用小起子将盒后部左侧防抹挡片挑掉。
这样的磁带在重放过程中,即使误按记录键,录像机也不会进行工作。
如想使弄掉的挡片的录像带重新进行记录,可用胶纸将开口处封贴起来即可。
⑧磁带装入带仓时应注意磁带的正反面及前后方向,应水平轻轻推入带仓。
(三)录像机的日常维护
由于录像机的电路部分、机械驱动系统等部分都设计制作得比较复杂,所以,录像机要求的工作环境比较高,要在规定的电压、温度与湿度范围,防尘、防磁、防腐、防震的环境下工作。
使用时应选择清洁、干燥、通风的场所。
磁头鼓是录像机的重要部件,一般使用寿命约1 000 h。
使用时尽量减少录像机的重复记录和重放次数,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使用时不能长时间使用暂停键,那样容易磨损视频磁头。
当视频磁头弄脏时,图像会消失、时有时无、有雪花和条纹干扰,可用鹿皮沾上磁头清洁剂或无水酒精,紧贴在磁鼓视频磁头部位的圆柱面上,用手慢慢旋转磁鼓,轻轻擦拭视频磁头。
注意不要沿垂直方向擦拭,以免损坏视频磁头;也不要用脱脂棉清洗,因脱脂棉毛易被磁头勾住,造成不良后
果。
用清洁带清洗磁头,每次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10~20 s内,不能超过30 s,否则会磨损磁头。
录像机工作时,应水平放置,避免震动。
搬运时,录像机内不要装存磁带。
使用完毕时,应取出机内磁带,以免损坏磁鼓、磁头和磁带。
定期清洗录像磁带走带时经过的部件,如磁头鼓、视频磁头、音频磁头、全消磁头、抹音磁头、磁带导柱、主导轴、压带轮等。
擦抹时要小心,防止损坏机件和碰断导线。
定期润滑机械传动部分和轴承,每次注油要少,使之不致溢出。
(四)录像带的选择与保管
1.根据机型选购相应规格的录像带
2.根据需要选择录放时间不同的磁带
录像磁带的保存要求一定的温度(12~25 ℃)和相对湿度(40%~60%),防止录像带粘连和发霉。
录像磁带柜最好是用金属制造的,以免录像带上的信号磁迹受到磁化,致使图像及声音信号失真。
录像带盒要垂直放置,不能使盒带平摞在一起,否则会使磁带变形。
录像带用完后要倒回带头,及时放入磁带盒内,这样既可防尘,又能用带头保护有图像信号的磁带,防止其磁粉脱落。
三、实验仪器
磁带录像机1台,电视机1台,录像带1盒,连接线若干,工具等。
四、实验步骤
1、了解磁带录像机原理
2、熟悉常用的线路连接方法
3、使用录像机
4、录像机的日常维护
五、实验心得
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