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一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 格式:wps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7
一年级球类(篮球)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础知识:篮球的起源、规则简介、球场布局等。
2. 基本技能:运球、传球、投篮、防守、配合等。
3. 团队战术:进攻、防守、快攻、阵地战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展示技能,引导学生模仿。
2.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法:设计篮球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竞赛法:组织小型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拉伸等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学习:讲解并示范篮球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3. 团队战术训练:讲解并示范团队战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4. 篮球游戏:设计篮球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5. 结束部分: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篮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方面的表现。
3. 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4.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资源1. 篮球场地:标准篮球场或适应尺寸的室内场地。
2. 篮球:足够的篮球供学生练习使用。
3. 教学挂图:篮球基本技巧和战术的挂图。
4. 视频资料:篮球比赛片段或教学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5. 计时器:用于比赛和训练中的时间控制。
6. 标志物:用于划分场地和指导学生位置。
七、教学环境1. 安全舒适的练习环境,确保学生能专注于学习。
2. 适当的照明和通风,以便于学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清晰地看到示范和练习。
3. 准备应急措施,如急救包、饮用水等。
八、教学时间表1. 第1周:篮球基础知识介绍,学习基本站立和运球技巧。
2. 第2周:传球和接球技巧,简单的团队配合练习。
3. 第3周:投篮技巧,学习基本的进攻和防守姿势。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教材《篮球基本技能》的第二章节,主要详细内容为原地运球。
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技能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球感和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篮球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节奏感和力量控制。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姿势、动作要领及球的弹跳高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若干个,篮球场地,哨子,计时器。
2. 学具:篮球服,运动鞋,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抢球接力”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篮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姿势、手臂摆动、球的弹跳高度等。
(2)教师进行原地运球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 学生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学生进行“一对一”原地运球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原地运球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练习题目进行原地运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原地运球动作要领站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姿势:身体微蹲,膝盖弯曲,重心降低手臂摆动:用手腕力量,小臂自然摆动球的弹跳高度:控制在腰部至胸部之间2. 原地运球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学生家长协助,拍摄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的视频。
2. 答案:(1)学生上交的视频中,原地运球动作规范、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反思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024年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快乐篮球》第三章第一节,主要详细内容为原地运球的技巧和方法。
内容包括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相关的篮球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技巧,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 培养学生遵守篮球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动作协调性、节奏感以及用力大小。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姿势、手部动作和眼神注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篮球架、哨子、计时器。
学具:篮球、运动服、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进行示范,让学生明确动作的标准。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名动作标准的学生进行讲解,分析其动作的优点,让学生借鉴。
5. 随堂练习(10分钟)进行原地运球比赛,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
6. 团队合作游戏(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7.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肌肉。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2. 原地运球练习方法3. 篮球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每天进行10分钟篮球原地运球练习,记录自己的进步。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练习记录表,记录每天的练习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篮球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篮球技能。
同时,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锻炼自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动作协调性、节奏感以及用力大小。
2.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姿势、手部动作和眼神注视。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19篇)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19篇)1教材内容:1、传接球(原地行进间)课的任务:1、学生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初步掌握动作技术。
2、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反应能力,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准备部分:(1)绕篮球场慢跑(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3)熟悉球性练习。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基本部分:传接球(原地行进间)技术要点:(1)双手胸前传接球传球:持球胸前肩肘松,倒腕伸臂向前送,拇指下压腕外转,腕屈指拨将球送。
接球:伸臂迎球要对准,接触快收来缓冲,收时注意护好球,肩肘腕臂都放松。
重点、难点:手型正确,拇指下压;伸臂迎球,注意缓冲。
传球到位,落点在同伴胸腹之间。
(2)单手肩上传球(以右手传球为例)张肘引球右后方,右手托球微后翻,蹬地转体臂速摆、转正压臂又屈腕。
重点难点:托球引臂,转正挥臂又屈腕。
(3)双手头上传球持球头上腕微翻,传球用力速而短,小臂前振腕压正,发力就在指和腕。
重点难点:持球头上,以肘为轴,指腕用力。
(4)行进间传接球:奔跑如常莫紧张,面对来球向前方,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莫慌张,接球主动传球快,落点要有提前量,接球要向前跑出,传球之后要跟上。
重点、难点:侧身跑传接球,一步接二步传;传球及时、到位。
教法:1.教师逐一讲解示范、提示动作要点。
2.原地徒手模仿双手胸前传接动作练习。
3.原地二人双手胸前传接球(相距4-6米)。
4.原地二人双手头上传接球(相距4-6米)。
5.原地二人单手肩上传接球(相距10米以上)。
6.二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7.三人传球推进上篮(如图)组织:2人一球,原地练习时成二横排面相对,左右保持适当间隔做传接球练习。
二人推进上篮和三人围绕跟进上篮。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动作要领以及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
难点: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若干、篮球场地。
学具:篮球、运动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热身,引导学生进入篮球教学情境。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实践比赛(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运用原地运球技巧进行对抗。
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篮球原地运球1. 基本手势2. 动作要领3. 基本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篮球原地运球基本动作练习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行练习篮球原地运球基本动作,拍摄视频或照片,提交给教师。
2. 作业题目:篮球原地运球技巧挑战答案: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技巧挑战,拍摄视频或照片,提交给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比赛中,提高学生的篮球竞技水平。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和家长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重点解析:1. 基本手势: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确的手势是进行原地运球的基础。
2024年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教材《篮球运动》第五章“原地运球”,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原地运球的趣味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篮球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节奏感和力度控制。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哨子、计时器、音乐播放器。
学具:篮球、运动服、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热身活动,如:传球、跑步。
引导学生关注原地运球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身体姿势、手臂动作、手腕灵活性。
示范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设计原地运球游戏,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4. 技能训练(15分钟)进行原地运球速度和稳定性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球技能。
引导学生关注团队协作,进行集体原地运球练习。
学生进行原地运球展示,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原地运球动作要领身体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稳定。
手臂动作:用手腕力量,手臂自然摆动。
节奏感:保持均匀的呼吸,控制运球节奏。
2. 原地运球练习方法单手原地运球双手原地运球原地运球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原地运球,每天至少5分钟。
2. 答案:提交练习视频或照片,展示原地运球进步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将原地运球技能运用到实际比赛中,提高竞技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篮球社团,深入学习篮球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技能训练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篮球明星挑战赛:邀请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进行原地运球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篮球单元原地运球部分进行详细教学。
具体内容涉及教材第一章节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姿势、手法、用力点以及球落点控制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正确姿势和手法。
2. 培养学生协调性、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原地运球正确姿势和手法。
难点:球落点控制以及手眼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篮球架、哨子、计时器。
2. 学具:每人一个篮球,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简单篮球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篮球运动乐趣,同时观察学生在运球过程中问题。
2. 讲解原地运球技巧(10分钟)我会示范原地运球正确姿势和手法,然后详细讲解动作要领,包括运球时用力点、球落点控制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具体示例,让学生解原地运球中常见错误动作,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原地运球,我在旁边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地方。
5. 小组竞赛(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运球接力赛,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对学生在练习中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原地运球正确姿势和手法。
2. 常见错误动作及解决办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在家中练习原地运球,每次至少5分钟,记录自己能连续运球多少次。
2. 答案:学生需将练习结果记录在体育作业本上,下节课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原地运球基本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动作不规范问题,需要在下节课继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篮球运动其他技巧,如传球、投篮等,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篮球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篮球技能。
小学教案《原地运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
2. 原地运球的变化动作。
3. 原地运球与其他篮球技巧的结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和变化动作。
2.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与其他篮球技巧的结合。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篮球基本功训练,如投篮、传球等。
2. 讲解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和变化动作,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运球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原地运球的重要性和练习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和变化动作。
2. 学生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原地运球技巧。
3.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得到提升。
六、教学准备:1. 篮球场地一个,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2. 篮球若干个,确保篮球完好无损。
3.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原地运球技巧。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篮球运动音乐。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和变化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巧要领。
2. 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深入理解。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运球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步骤:1. 基本动作教学:讲解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变化动作教学:讲解原地运球的变化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技巧结合教学:讲解原地运球与其他篮球技巧的结合方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运球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所学技巧。
5. 总结环节:强调原地运球的重要性和练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2024年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篮球单元,具体为教材第四章“原地运球”。
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手法,原地运球的节奏与力度控制,以及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手法,提高控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力度控制能力,为后续篮球技能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节奏与力度控制。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若干,篮球架,计时器,音乐播放器。
2. 学具:每人一个篮球,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抢球接力”游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手法,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体会运球的节奏和力度。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设置计时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原地运球,提高控球能力。
4. 团队协作(10分钟)学生分成两个队,进行“运球接力”比赛,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手法2. 原地运球的节奏与力度控制3. 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原地运球,每组练习1分钟,共练习5组,记录每组完成次数。
2. 答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给出相应建议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篮球比赛,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手法2. 原地运球的节奏与力度控制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团队协作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手法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和手法是学习篮球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控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篮球教学单元,主要围绕教材《小学篮球教学指导纲要》第二章第二节“原地运球”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手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培养球感和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和手法,提高球感和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篮球运动的兴趣,激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地运球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和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若干个,篮球架若干个,哨子一个。
2. 学具:每人一个篮球,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篮球明星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篮球运动,激发学生兴趣。
2.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篮球操,活动全身关节,预防运动损伤。
3.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和手法,并进行示范。
4.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技巧。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7.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原地运球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8. 放松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放松运动,缓解运动疲劳。
六、板书设计1. 原地运球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稍向前倾。
手腕灵活,用手指拨球,使球弹起高度适中。
目视前方,保持身体平衡。
2. 原地运球手法:掌心朝上,手指自然分开,手腕用力。
用手指拨球,使球在手中稳定转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原地运球的技巧。
家长签字确认,并鼓励孩子多加练习。
2. 答案:学生按照课堂所学,正确展示原地运球动作和手法。
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教案名称: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第六章第二节篮球原地运球。
2. 详细内容:学习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包括手指拨球、手腕灵活性、身体协调性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篮球原地运球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手腕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
2. 教学重点: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篮筐、标志物。
2. 学具:篮球、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示范篮球原地运球,让学生初步感受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篮球原地运球练习。
4. 单个学生示范与指导:教师挑选学生进行示范,并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
5. 比赛与评价:学生进行篮球原地运球比赛,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原地运球基本技巧手指拨球手腕灵活性身体协调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练习篮球原地运球,并拍摄视频。
2. 答案: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保持身体平衡,用手指拨球,手腕灵活,身体协调。
练习篮球原地运球的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其他篮球技巧,如传球、投篮等,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比赛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小学体育课篮球原地运球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手腕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
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手指拨球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手指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手腕灵活性的练习,如手腕的旋转、抖动等,以提高手腕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2024年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精彩教案范文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篮球单元,主要围绕教材第三章“篮球基本技术”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的技巧和方法。
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姿势,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球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运动兴趣。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原地运球的力度和节奏控制。
重点:原地运球的姿势和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篮球若干个;2. 训练场地一块;3. 记录卡片若干张;4. 音乐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篮球明星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包括姿势、手法、力度和节奏;(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动作模仿。
3. 实践练习:(1)分组练习,每组学生轮流进行原地运球,其他学生观察并给予评价;(2)设置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教师及时纠正,并进行指导。
4. 随堂练习:(1)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2)设置障碍物,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3)进行团队原地运球接力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原地运球技巧2. 动作要领:(1)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稍向前倾;(2)手法:用手腕力量拍打球,手掌心朝上;(3)力度:适中,保持稳定;(4)节奏:均匀,有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每天进行10分钟原地运球练习,记录练习过程和心得。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上交记录卡片,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篮球俱乐部,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篮球训练;(2)组织篮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3)邀请专业篮球教练进行讲座,丰富学生的篮球知识。
2024年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篮球教学部分,具体章节为原地运球技巧。
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拍球力度与频率的控制,眼手协调能力培养,以及基础运球动作要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眼手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拍球力度与频率的控制,眼手协调能力的培养。
重点: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基础运球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若干,篮球架,计时器。
学具:篮球,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强调拍球力度与频率的控制。
(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动作,让学生跟随模仿。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原地运球练习,相互纠正动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典型错误动作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六、板书设计1. 原地运球技巧正确姿势拍球力度与频率眼手协调能力基础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原地运球,每次练习时长为5分钟,共练习3次。
2. 答案:正确完成原地运球动作,姿势标准,拍球力度与频率适中,眼手协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2. 拍球力度与频率的控制3. 眼手协调能力的培养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原地运球的正确姿势重点:保持身体直立,膝盖微弯,重心稳定;手臂自然弯曲,手腕灵活,用手掌边缘拍球。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的篮球原地运球技术进行设计。
具体涉及教材第三章“球类运动”第二节“篮球基本技术”,详细内容包括: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及比赛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的球性感知和控球能力,为后续学习篮球技术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位、手臂摆动、手腕翻转等。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以及控球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若干个,篮球架,计时器,口哨。
2. 学具:每人一个篮球,运动服装,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篮球热身活动,如:传球、抢球游戏。
引导学生关注篮球控球技巧,激发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强调站位、手臂摆动、手腕翻转等关键环节。
(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 学生练习(1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原地运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技术。
5. 比赛与评价(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运球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放松,缓解运动疲劳。
六、板书设计1. 原地运球动作要领:站位:两脚前后开立,略比肩宽。
手臂摆动: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自然摆动。
手腕翻转:用手腕力量,使球反弹。
2. 原地运球练习方法:单手原地运球、双手原地运球、原地低运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单手原地运球,每组10次,共3组。
(2)练习双手原地运球,每组10次,共3组。
小学体育一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原地运球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触球部位,以及养成良好的运球身体姿势,为熟练掌握运球突破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动作做法和要点】
要点一:手掌的边缘触球,手掌心不能触球。
要点二: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体会手按拍和迎引球的动作。
要点三:拍球部位为正上方,力量适当。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三、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第1课时】
(一)学习内容:
1.熟悉球性。
2.复习原地拍球。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指分开,自然弯曲,
难点:球反弹时的手腕的缓冲动作。
(四)教法提示:
1.通过语言提示和评价激励,让学生的拍球动作准确。
2.在比赛中,教师要不断渗透诚信的品质。
(五)练习方法提示:
1.自主拍球:每人一球,散点自主练习拍球。
2.拍球比多:30秒计时,看谁拍球次数多。
3.拍球比快:规定次数,比一比谁先完成。
4.听信号拍球: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各种信号,如哨声、掌声、鼓声等,有节奏地拍球。
5.拍球接力:四人一组,每人运球10次,看哪一组最快完成。
【单元第2课时】
(一)学习内容:
原地运球。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球正上方;五指自然分开、弯曲。
难点:上下按压。
(四)教法提示:
1.教师注意练习中的信息反馈,及时纠错,重点提示学生体会触球部位。
2.听信号练习时,教师要不断变化信号,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五)练习方法提示:
1.学生每人一球,散点练习原地运球,重点体会手触球的部位。
2.集体听教师口令,模仿教师运球动作,体会手触球的部位和手型。
3.原地坐地运球:让学生坐地,两腿并拢自然伸直,然后在两腿外侧运球。
4.原地蹲着运球:让学生半蹲,左右手交替运球。
5.听信号运球: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各种信号,如哨声、掌声、鼓声等,有节奏地运球。
【单元第3课时】
(一)学习内容:
原地运球游戏。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球正上方;五指自然分开、弯曲。
难点:手对球的控制。
(四)教法提示:
1.及时反馈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2.练习要循序渐进,降低要求,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
(五)练习方法提示:
1.原地左右手运球:左右手按教师动作提示完成规定次数的运球,然后交替进行。
2.变换高度的运球:根据手势或信号的提示,学生变换高度的运球,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
3.快慢运球:根据信号提示,学生按节奏运球,尽量减少失误。
4.运球报数:学生集体原地运球,教师手势出示数字,要求学生既能准确报出数,又能控制好球。
【单元第4课时】
(一)学习内容:
1.原地抛接球。
2.原地运球游戏。
(二)动作要领:
手腕柔和发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难点:上下按压。
(四)教法提示:
1.对墙运球练习时,提示学生注意手腕柔和发力。
2.“石头、剪刀、布”游戏时,提示学生加强对球的控制能力。
(五)练习方法提示:
1.球性练习:抛接球:每人一球,将球向空中抛起,看谁抛得搞接得牢。
熟练后增加难度,可以增加击掌后接球。
2.对墙运球:手持球面对墙壁,开始对墙快速运球。
3.运球比低:每人一球,两人一组,要求拍得低又不能失误。
4.边运球边“石头、剪刀、布”游戏:两人一组,每人一球,一手原地运球,另一手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要求既不运球失误,又要争取游戏胜利。
【单元第5课时】
(一)学习内容:
原地运球考核。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球速度快。
难点:上下按压。
(四)教法提示:
1.语言提示原地运球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
2.让学生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考核。
(五)练习方法提示:
1.学生自主散点原地运球练习。
2.原地运球考核:五人一组,在直径为3米的圆内进行原地运球,以30秒计时,计算连续运球次数,依据评价标准,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综合考评。
3.双手持球击中目标:每人持球击打固定目标,看谁击中的次数多。
四、评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