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可追溯性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16.29 KB
- 文档页数:1
引言概述: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通过记录、追踪和控制产品相关信息,实现对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可追溯性。
这种可追溯性可以提供在发生质量问题时的追溯、溯源以及召回能力,保证产品质量达标,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本文将从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定义、重要性、实施步骤、应用案例和前景展望等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定义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记录、追踪和控制产品相关信息的体系,实现对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追溯和溯源能力。
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包括生产过程记录、物流信息记录、质量控制记录、客户反馈记录等多个方面,以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和问题可解决。
2.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重要性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通过记录和追踪产品生产过程和使用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
加强企业管理和控制: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产品管理和控制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增强企业信誉度和品牌形象:可追溯的产品质量体系能够提高企业信誉度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
3.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步骤1)建立相关记录体系:包括生产过程信息、物流信息和质量控制信息的记录,需要明确记录的内容、格式和周期。
2)建立有效的追溯系统:通过建立合理的追溯档案和溯源标识,确保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可追溯性。
3)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制定并执行质量控制方案,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4)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建立客户投诉和反馈渠道,对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回应和解决。
5)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提高其效能和实用性。
4.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应用案例食品行业:通过建立食品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对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全程追溯,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
制药行业:制药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药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药品的生产合规性、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
中山诚盈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可追溯性模拟演练记录2014年2月28日,品管课针对公司成品进行一次产品可追溯性模拟测试,从客户的订单追溯至原材料,以验证公司产品的可追溯性。
1.目的:当销售的产品存在危害性或潜在危害是,能够迅速有效的做出判断,找到发生问题的关键点。
2.职责2.1品管课全面负责。
2.2其它各部门全面配合。
3.演练3.1追溯流程,从客户的订单开始追溯:客户订单→仓库成品(标识)→入库单→成品检验记录→组装日报表→组装巡检表→组装首检记录表→注塑、发泡生产日报表→注塑、发泡巡检记录表→注塑、发泡首检记录表→押出班生产日报表→原材料入库单→来料检验记录→原材料采购单。
3.2追溯源及相关信息:随机找到客户博科布一张的订购单:到成品仓找到成品:找到该批产品的入库单:组装巡检记录表:组装首检记录表:发泡、注塑日报表:注塑、发泡巡检日报表:注塑、发泡首检记录表:押出班生产日报表:原材料入库单:橡胶外胎入库单:原料来料检验记录;原料来料检验记录:橡胶胎皮来料检验记录:采购单:4.演练结果:演练证明,我公司的产品追溯系统是可追溯的。
审核:编制: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
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
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
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测试报告一、目的从查询出货记录或合约评审记录开始,完成从合约成品的关键过程与用料追溯,以验证《标识和可追溯性实施办法》的有效性。
二、检测对象号码为450672105的订单。
三、追溯性记录:1、《合约确认书》——编号129549572、《新产品工艺、品质要求通报会记录》——编号QCA-TP080073、《# 40503游戏板套装开发档案》——编号A12980-07-00《成品(规格,组合程序)说明书》——编号12954964、样办《QA测试报告》功能性测试——编号QAL(LH)0803-0301样办禁用物质测试——编号HJ0065884801、HJ0065884802、H-109576(HJ0065884803)、HJ006588495、《IQC进料检验报告》——编号08-3A-016、《生产单》——编号214719(工艺变更)产品信息:产品名称为405030000 NOODLEBORO PICNIC PARTY GAME(Domes),星光编号是118477MPM,客户代码是H0004等。
表面处理变更后的《生产单》——编号214719R17、变更《通传》——2008年3月8日星期六15:198、《印刷排期表》——(生产计划部)9、纸料《出仓单》——编号PA15492310、OP26#印刷机台《辅料领用表》11、OP26#印刷机台《车长报告表》油墨批号:K 711060404 C 711060403M 711060401 Y 71106040212、IPQC:《印刷五百抽一质量检查报告表》——08年3月5日13、印后工序:(抽湿)上光、裱光胶、对裱、(抽湿)啤盒、包装各工序都有完整的机台操作记录、IPQC巡检记录;13、FQC:《成品最终检查报告》——编号FQC-WL-08009714、MRB报告:《物料审查报告》——编号2008097四、追溯性结论从整个追溯过程的记录显示,无论是本产品的制作过程,还是过程中使用的物料批号及PO单号,都能追溯到来源,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机台等信息,可完整再现制作的全流程,因此《标识和可追溯性实施办法》的流程管理是清晰、有效的。
为使产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的每一步骤均受管控,避免产品发生异常时能找到问题的所在点,即产品追溯。
从而达到有效追责和持续改进存储管控模式和运输流程模式。
必要时还可以及时召回在途或者客户已签收产品,即为消费者维权又可提高企业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2.适用范围
产品存储和运输的全过程。
3.责任
仓储部根据箭牌NDC或RDC《送货通知单》进行有序的收料和有章程的物料管理工作,同时对出库物料进行标识出库工作,系统操作员对出入库进行相应的系统操作。
4.定义
追溯:追踪溯源,根据某一线索(产品生产日期,生产批次)去分析追踪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找到事发的根源
标识:利用标签、颜色等方式让操作人员清楚了解产品的规格以及检验状态动作。
产品的状态标识:在产品实现以及生产和服务运作过程中,为了区别不同状态的产品,对产品的测量状态(QA待检、冻结、报损)所作的标识。
5.记录清单
《跟踪记录表》《送货通知单》
6.相关文件
无
7.内容
7.1.1 产品属性:品名、包装规格、产品编号等。
7.1.2标识的方式:产品条码、生产日期和生产批次、挂牌、贴签、分区域等方式,并配合
表格记录。
7.2工作程序:产品可追溯性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物流仓储运输作业过程中的产品追
溯作业主要是采用产品生产过程为产品可追溯性标识的二次利用
7.2.1.产品入库作业:严格按照箭牌入库标准流程进行入库作业,在作业过程中
版本修改说明
第1页,共1页。
产品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QMS-B21文件名称产品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文件编号:QMS-B21版本/修改号A/0受控状态受控签批人修订记录:序号:修订摘要修订日期修订 / 签批人11. 目的通过标识和质量记录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2. 范围适用于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的所有过程中实现可追溯性。
3. 职责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标识、状态标识的维护,负责做好质量记录,以实现可追溯性。
4. 程序4.1 追溯范围成品能追溯到每批(每台)的生产检验过程,售出的产品还要追溯到分销商或使用单位;每批成品所用的原材料要追溯到到货日期和供方。
其中A类物料需要与供方签订合同,故还需要追溯到合同单号。
4.2 追溯程度4.2.1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产品的生产检验过程和产品的流向均可以追溯。
4.2.2 相关文件需要追溯:采购合同、采购记录、进货检验记录、出入库记录、领用单、工序过程记录表、出厂检验记录、销售记录等。
4.2.2.1 其中生产记录中应包含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原材料批号/编号、生产批号或者产品编号、生产日期、数量、主要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内容。
4.2.2.2 由市场营销部在销售记录上写明生产批号(编号)、顾客名称并保持记录。
4.2.2.3 生产管理部负责在采购记录中记录到货日期、供方名称、合同的编号(如签订了合同),质量部负责进货检验记录中记录原材料的批号或编号。
4.2.4 库房的出入库记录应记录原材料的批号或编号。
4.2.5 相关人员追溯:采购人员、进货检验人员、领料人员、生产人员、成品检验人员、销售人员、验收人。
5. 相关文件5.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产品的可追溯性文件及记录一、“产品标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产品标识是指供方在产品的进货、生产、交付和安装等所有阶段对产品进行标识,标识产品的标记应清晰、牢固和耐久,以便于识别和追溯。
标记的形式可以在产品上或其包装上做出标记或挂上标签,或用随行文件标识,对于大批量产品,可用批次号或炉次号作标记。
标记的范围、部位、形式和内容,以及作标记的工序应在图样、规范或其他文件中规定。
标识的范围一般包括关键零部件和成品。
为实施产品标识,应建立和保持文件和有关标识内容、形式和部位的标准。
产品标记在加工过程中被去除时应有规定标识移植的方法、手续、记录和确认的程序。
特别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形态的变化,如从粉状变成有形物体,液态气化等更要注意标识的唯一性和对应性。
对于外观相同,但具有不同功能特性的部件,可使用不同的颜色,对散料产品或来自连续过程的产品,只能使用投料标识或规定批次的标识方法。
综上所述,产品标识的基本职能是防止不同产品的误用,或者是为了实现可追溯性。
二、“产品标识”包括哪些内容,在质量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8.1 产品标识是指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的标识,不同产品可以采取不同的标识方法:(1) 硬件产品:在产品或产品的包装上作标志、挂标签;(2) 流程性产品:投料标识;(3) 大批量产品:用批次号作标记;标记的范围、部位、形式和内容以及作标记的工序等应在程序文件中加以规定。
三、“产品标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供方应建立并保持生产、安装和交付各阶段的产品标识程序,在程序中,明确规定不同产品、不同阶段、不同工位上进行产品标识的方式。
(1) 在产品、容器、外包装上作标识、挂标签;(2) 在外观相同,但功能特性不同的部件上,用涂不同颜色来作标识;(3) 对不同工位上的产品做标识符,如序号、日期、投料号、批号等方式作标识;(4) 在有规定可追溯要求的场合,应建立并保持可追溯程序,每个或每批产品都有唯一性标识。
产品可追溯性合规规定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产品可追溯性的合规规定,以确保公司的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为产品的监管提供参考指南。
定义- 可追溯性:指能够追踪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销售的整个生产和供应链过程的能力。
可追溯性:指能够追踪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销售的整个生产和供应链过程的能力。
目标确保公司的产品具备以下合规要求:1. 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链信息可追溯到原材料采购环节;2. 记录和保留生产和供应链信息的合规性;3. 向监管机构提供必要的产品追溯信息。
要求1. 产品追溯系统: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系统,包括记录和追踪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以及最终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
产品追溯系统: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系统,包括记录和追踪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质量检验以及最终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
2. 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进行合规审核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可追溯性要求,并建立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机制。
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进行合规审核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可追溯性要求,并建立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机制。
3. 记录和保留:公司应确保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记录准确完整,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留。
记录和保留:公司应确保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记录准确完整,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留。
4. 追溯能力:公司应具备追溯产品的能力,包括配备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以及建立可有效运作的追溯流程。
追溯能力:公司应具备追溯产品的能力,包括配备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以及建立可有效运作的追溯流程。
5. 合规报告:公司应根据监管机构要求,向其提供符合可追溯性要求的报告。
合规报告:公司应根据监管机构要求,向其提供符合可追溯性要求的报告。
监管和检查监管机构有权对公司的产品进行合规性检查和监督,公司应配合并向其提供法定的产品追溯信息。
结论本文档规定了产品可追溯性的合规要求和措施,公司应根据本文档的要求制定具体的产品追溯政策,并确保其有效实施,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为产品的监管提供支持和便利。
一何为表示和可追溯性?标识是指对某一个事物使用文字、图案、符号等方式加以注明该事物的名称、数量、所处状态等。
可追溯性指对一项产品从其原材料选择到交货的过程进行追踪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查到已经生产或者已经出了货的产品具体工序是谁做的,所用材料有无问题,生产日期和出厂日期等等基础信息。
二为什么需要标识和可追溯性?首先我们来举几个列子:1 37 环旧版彩卡和新版彩卡因无明确标识,操作员将需要打旧卡的货物打了新卡,导致新卡欠数3000 张;2 员工将不良品分类后,退料员因不良品没有标识而将多种不良品混放,导致料件到仓库后仓管员拒收;3 我们车间有2 个24 格的工具柜,存放了许多种类的生产用条码,假如没有进行标识,谁能在最快的时间找到对应的条码?同样,当工具柜上标明是大封口机,而我们打开却见到的是电批时,请问你下一个会打开哪一个柜子去寻觅大封口机呢?4 一个最贴近生活的列子,假如你在逛街的时候需要上洗手间,而整座商场虽然有大量的洗手间但都无标识指引时,请问你怎么办?5 A8042 -2 单大树漏夹子事件总共有9 人被处罚,但人人都会觉得被冤枉,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理直气壮的说我做的绝对没有问题;在生产工作中还有许多的实列可以证明没有完善的标识可能引起诸多的管理问题和质量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日常的标识工作,有了标识等基础信息,产品自然就有了可追溯性。
产品的可追溯性有以下几个优点:1 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来料不合格,就可以根据批次信息将同批次的隔离, 包括用了的(成品和半成品)和还没实用的(零部件),等对其全部确认了之后才可以解除其隔离状态;例如:A8042-2 单夹子生锈由于此质量问题不属于操作问题,应该从来料信息开始追溯,核查领料单证实此批大树夹子是兴达供货,领出时间是5 月5 、6 、9 、16 日。
然后采取措施对当时所送回的夹子抽样测试,不合格的整批退回。
2 当下工序操作自检发现上工序操作有质量问题时,可及时反映到上工序的操作员,再结合上工序操作时的质量要求、机台状况、检验报告等来分析质量问题的成因,以便快速、准确地解决质量问题,同时还可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防再发措施;例如:当包装发现37 环产品有接近10%的产品打到PVC 条。
产品可追溯性模拟演练(原料-成品)记录记录公司产品可追溯性的模拟演练于2020年8月6日在福建的XXX进行。
品管部门负责测试公司的原材料可追溯性,从原材料采购单一直追溯到客户订单,以验证公司产品的可追溯性。
演练时间为9:00-11:30,参与人员包括XXX、XXX、XXX、XXX。
该模拟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在销售的产品存在危害性或潜在危害时,能够迅速有效的做出判断,找到发生问题的关键点。
品管部门全面负责,其它各部门全面配合。
演练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单开始追溯,包括原材料采购单、来料检验记录、第三方检测报告、原材料入库单、生产任务单、原材料领用单、投料记录表、烤炉数据记录表、生产现场各种相关记录表、生产巡检表、首件记录表、成品入库、产品出厂检验、成品出库、客户订单。
在追溯源及相关信息中,随机找到饼干车间一张原材料申购单,并查看了来料检验记录、第三方检测报告、原材料入库单、生产任务单、原材料领用单、投料记录表、烤炉数据记录表、生产现场各种相关记录表、生产巡查记录、首件记录表、成品入库、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成品出库以及客户订单。
通过这次模拟演练,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可追溯性,及时有效地判断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投料生料合计为1250kg,成品入库单合计为132件,即997.92kg(每罐210g,共36罐)。
根据追溯率核算,该批次的追溯率为79.83%(成品入库数997.92kg加上库存数0kg,除以投料1250kg,再乘以100%)。
这次模拟追溯从一批原料追溯到成品,总共用了2小时30分钟,符合追溯的时间要求。
追溯率生料为79.83%,符合公司标准生产过程中生料25%以内的要求。
通过这次模拟追溯,证明了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追溯要求有效。
这也证明了我们的产品追溯系统运行有效,能够保证储存和生产过程的有效区分。
希望全体员工继续努力,持续改进追溯系统。
编制人:XXX 审核人:XXX。
产品可追溯性维护规定目标本文档旨在确保产品具备可追溯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追溯产品的来源、制造过程以及流通渠道。
通过执行本规定,我们可以提高产品安全性,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满足监管要求。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产品生产、分销和销售环节,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销售商。
安全标识1. 所有产品必须标注独特的安全标识,用于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2. 安全标识中应包含以下信息:- 产品名称- 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 生产日期和时间- 批次号或序列号文档记录1. 制造商或供应商应保留以下文档记录:- 产品生产过程和流通渠道的记录- 相关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信息-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来源信息- 技术规格和质量控制文件追溯性管理1. 制造商或供应商应建立追溯性管理系统,用于记录和管理产品的追溯信息。
2. 追溯性管理系统应包含以下内容:- 产品安全标识码的生成和管理- 追溯信息的记录和存储- 追溯查询的响应和追踪- 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审查与测试1. 执行相关的审查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2. 审查和测试的内容包括:- 产品安全标识的正确性和可读性- 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追溯查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违规处罚1. 如发现有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处罚。
2. 违规行为可能包括:- 未标注安全标识或故意伪造安全标识- 未记录或故意篡改追溯信息- 拒绝提供追溯查询和追踪监督与改进1. 监督部门将定期对执行本规定的各环节进行审核和检查。
2. 根据监督结果,制定改进措施,确保规定的有效执行。
免责声明本规定不负责因产品可追溯性不足而导致的其他法律责任或纠纷。
以上即为本文档的内容。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