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刑法历年真题
- 格式:docx
- 大小:718.21 KB
- 文档页数:11
成人高考(专升本)法律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题目:刑法相关题目描述:某甲在公共场所放火,危害公共安全。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请回答以下问题:1.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属于刑法中的哪一类犯罪?2. 某甲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3. 如果某甲的行为被定性为犯罪,他可能面临哪些刑罚?答案解析:1.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属于刑法中的公共安全犯罪类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放火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 某甲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构成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放火罪需要满足两个要件:一是在公共场所放火,二是危害公共安全。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某甲在公共场所放火,危害了公共安全,因此他的行为构成了放火罪。
3. 如果某甲的行为被定性为犯罪,他可能面临以下刑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放火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体的刑罚将根据某甲的主观故意、社会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认定。
二、题目:合同法相关题目描述: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但某甲发现该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不符合约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定,请回答以下问题:1. 某甲在购房合同中的权利受到了哪些法律保护?2. 如果某甲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采取哪些合法的途径?3. 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某甲可以要求什么样的救济措施?答案解析:1. 某甲在购房合同中的权利受到我国合同法的保护。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订立、修改、撤销合同的自由,平等地约定合同的内容。
同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应当履行。
2. 如果某甲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采取以下合法的途径:- 要求某乙履行合同约定,修复房屋质量问题。
- 要求某乙给予相应的赔偿,包括修缮费用、经济损失等。
- 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维护自己的合同权益。
3. 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协议,某甲可以要求以下救济措施:- 请求法院解除合同,返还购房款项。
专升本刑法历年真题(2002年)(26分,总则20分以上)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2.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____、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_________三个基本原则。
17.关于刑法的溯及效力问题,我国刑法采取_________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4.某日深夜,某甲在一偏僻小巷中把一下班归家的女工乙拦住,企图进行强奸。
乙正在抗拒时,某同事女工丙来到,丙捡起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甲应声倒地,后因颅内出血而死。
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伤害他人致死D.过失致人死亡15.某甲因离婚不成,欲杀害其妻,某日饭前在其妻饭碗中放了毒药,其妻饭后,某甲感到后悔,急送医院抢救,但因抢救无效而死。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19.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他实际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 )A.4年B.3年C.18年D.15年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下列犯罪负刑事责任( )A.分裂国家罪B.故意杀人罪C.盗窃罪D.贩卖毒品罪6.下列哪些罪种,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自故意( )A.危害国家安全罪B.侵犯财产罪C.贪污贿赂罪D.渎职罪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犯罪中止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刑罚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2.黄某(1968年7月14日生)于2001年7、8月间,以小恩小惠相利诱,与其小保姆刘某(女,1987年10月31日生)发生性关系,并且教唆刘某行窃。
刘某听从黄某的教唆,行窃多次,窃得不少财物。
《刑法学》复习题A专升本《刑法学》是一门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学科,对于专升本的同学来说,掌握好刑法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份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A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 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C 预防犯罪,保障国家安全D 惩治犯罪,促进经济发展2、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A 社会危害性B 刑事违法性C 应受刑罚处罚性D 主观恶性3、甲为了杀死乙,举刀向乙砍去,结果乙重伤未死。
甲的行为属于()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4、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在于()A 对危害结果的预见程度不同B 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不同C 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D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不同5、共同犯罪是指()A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二人以上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结合D 三人以上共同犯罪6、教唆不满()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A 14B 16C 18D 207、下列犯罪中,属于侵犯财产罪的是()A 抢劫罪B 强奸罪C 绑架罪D 贪污罪8、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A 集资诈骗罪B 贷款诈骗罪C 票据诈骗罪D 信用卡诈骗罪9、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构成()A 盗窃罪B 抢劫罪C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D 侵占罪10、下列不属于贪污贿赂罪的是()A 受贿罪B 行贿罪C 挪用公款罪D 诈骗罪二、简答题1、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其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专升本法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的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封建制度D. 共产主义制度答案:A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无过错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行为能力分为: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C. 无民事行为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4.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A. 8小时B. 9小时C. 10小时D. 11小时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知识产权的范畴?A. 著作权B. 商标权C. 专利权D. 继承权答案:D6. 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A. 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B. 双方当事人的书面形式C. 必须有第三方见证D. 必须经过公证答案:A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无意伤害他人身体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A8.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法定年龄是:A. 男22岁,女20岁B. 男23岁,女21岁C. 男24岁,女22岁D. 男25岁,女23岁答案:A9.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期限是: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D. 1年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消费者权益?A. 安全权B. 知情权C. 选择权D. 经营权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行为必须是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对)3. 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错)4.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一、单选(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该核准法院应是()。
A.最高人民法院B.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C.高级人民法院D.中级人民法院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
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
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
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
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3.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应当构成何罪:()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诈骗罪D.保险诈骗罪4.甲欲杀妻另娶,某日在其妻乙的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死亡的心理态度是:()A.过于自信的过失B.间接故意C.直接故意D.疏忽大意的过失5.王某因倒卖外汇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修改后的刑法实施以后,王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
法院应当如何处理?()A.驳回申诉,维持原判B.考虑到王某已服刑2年,改判为有期徒刑2年并予释放C.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D.撤销原判,改判无罪6.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A.自然人B.单位C.自然人和单位D.自然人或单位7.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可以从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减轻处罚8.下列情形中,哪种行为不构成侵占罪?()A.白某在饭店吃饭,离开时将手提电脑遗忘在饭桌上,被店主藏匿。
自某发现后回来寻找。
店主谎称没有发现,拒不交出B.旅客离开宾馆时将装有数万元现金的密码箱遗忘在房间中,被服务员发现后藏起来私吞。
专升本考试法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权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他人遗失物未归还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A. 买卖B. 赠与C. 继承D. 赌博答案:D4. 以下哪项不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正原则C. 效率原则D. 个人主义原则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不能解除劳动合同?A. 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B.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C.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D.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答案:D6.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A. 一般诉讼时效B. 特殊诉讼时效C. 长期诉讼时效D. 无诉讼时效答案:D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故意伤害他人致其死亡B. 故意放火致人死亡C. 故意驾车撞人致其死亡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项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类型?A. 行政行为诉讼B. 行政合同诉讼C. 行政复议诉讼D. 行政赔偿诉讼答案:C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哪项不是合同的必备条款?A. 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B. 合同标的C. 合同的履行期限D. 合同的担保方式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A. 文学作品B. 发明创造C. 商业秘密D. 个人隐私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依法参加民兵组织和民防工作,以及依法完成国家规定的其他义务。
专升本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 法律主体B. 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D. 法律事实答案:D2.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哪项权利是最基本的权利?A. 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人身自由D. 财产权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正原则C. 公平原则D. 效率原则答案:C4. 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指的是什么?A. 无罪推定原则B. 罪行法定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刑相适应原则答案:B5. 根据《民法典》规定,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物权B. 债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A. 自愿原则B. 平等原则C. 公平原则D. 强制原则答案:D7.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A. 公开审判原则B. 直接言词原则C. 辩论原则D. 独立审判原则答案:B8. 以下哪项是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A. 著作权B. 专利权C. 商标权D. 所有以上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客观方面答案:B10.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B. 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C. 对行政指导行为不服的D. 对行政裁决不服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 法律主体B. 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D. 法律事实答案:A B D2. 以下哪些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正原则C. 公平原则D. 效率原则答案:A B D3. 刑法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罪刑法定原则B. 无罪推定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刑相适应原则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A. 自愿原则B. 平等原则C. 公平原则D. 强制原则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A. 公开审判原则B. 直接言词原则C. 辩论原则D. 独立审判原则答案:A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专升本刑法历年真题(2002年)(26分,总则20分以上)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2.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____、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_________三个基本原则。
17.关于刑法的溯及效力问题,我国刑法采取_________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4.某日深夜,某甲在一偏僻小巷中把一下班归家的女工乙拦住,企图进行强奸。
乙正在抗拒时,某同事女工丙来到,丙捡起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甲应声倒地,后因颅内出血而死。
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伤害他人致死D.过失致人死亡15.某甲因离婚不成,欲杀害其妻,某日饭前在其妻饭碗中放了毒药,其妻饭后,某甲感到后悔,急送医院抢救,但因抢救无效而死。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19.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他实际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 )A.4年B.3年C.18年D.15年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下列犯罪负刑事责任( )A.分裂国家罪B.故意杀人罪C.盗窃罪D.贩卖毒品罪6.下列哪些罪种,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自故意( )A.危害国家安全罪B.侵犯财产罪C.贪污贿赂罪D.渎职罪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犯罪中止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刑罚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2.黄某(1968年7月14日生)于2001年7、8月间,以小恩小惠相利诱,与其小保姆刘某(女,1987年10月31日生)发生性关系,并且教唆刘某行窃。
刘某听从黄某的教唆,行窃多次,窃得不少财物。
专升本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吉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2. 刑法中规定的主刑有几种?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C3. 根据刑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过失致人死亡D. 正当防卫答案:D4. 刑法中,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是什么?A.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尚未完成C.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造成损害D.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A. 醉酒后犯罪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C. 未成年人犯罪D. 以上都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刑法中规定的附加刑包括哪些?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没收财产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预谋杀人B. 激情杀人C. 过失致人死亡D. 以上都是答案:A、B3. 刑法中规定的自首情节包括哪些?A. 犯罪后自动投案B. 犯罪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以上都是答案: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是指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
(错误)2. 刑法中规定的缓刑是指对犯罪分子暂时不执行刑罚。
(正确)3.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到犯罪目的。
(错误)4.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专升本法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宗教信仰自由D. 劳动权答案:D2. 以下关于法律效力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B. 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性C. 法律效力具有不可逆性D. 法律效力具有时效性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非法拘禁答案:C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哪项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A.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 意思表示真实C. 行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 行为必须有书面形式答案:D5.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 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B. 行政诉讼的原告只能是自然人C. 行政诉讼的判决可以上诉D. 行政诉讼的判决是终局性的答案:C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列哪项不是合同无效的情形?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B.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D. 合同当事人未达成一致意见答案:D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列哪项不是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A. 发表权B. 署名权C. 修改权D. 物质权答案:D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下列哪项不是婚姻无效的情形?A. 重婚B.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C. 未到法定婚龄D. 双方自愿离婚答案:D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下列哪项不是法定继承的顺序?A.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B.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C. 第三顺序:其他近亲属D. 第四顺序:国家答案:D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列哪项不是劳动者享有的权利?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 休息和休假的权利C. 参加工会的权利D. 无限制加班的权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享有以下哪些基本权利?A.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 住宅不受侵犯C.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D. 财产权受法律保护答案:ABC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C. 盗窃公私财物D. 贪污贿赂答案:ABC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哪些情形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A. 以欺诈、胁迫手段实施的B.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D. 违背公序良俗的答案:ABCD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B.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C. 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D. 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不服的答案:ABC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人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复制权B. 发行权C. 出租权D. 展览权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
专升本刑法历年真题(2002年)(26分,总则20分以上)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2.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____、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_________三个基本原则。
17.关于刑法的溯及效力问题,我国刑法采取_________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4.某日深夜,某甲在一偏僻小巷中把一下班归家的女工乙拦住,企图进行强奸。
乙正在抗拒时,某同事女工丙来到,丙捡起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甲应声倒地,后因颅内出血而死。
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伤害他人致死D.过失致人死亡15.某甲因离婚不成,欲杀害其妻,某日饭前在其妻饭碗中放了毒药,其妻饭后,某甲感到后悔,急送医院抢救,但因抢救无效而死。
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19.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他实际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 )A.4年B.3年C.18年D.15年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下列犯罪负刑事责任( )A.分裂国家罪B.故意杀人罪C.盗窃罪D.贩卖毒品罪6.下列哪些罪种,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自故意( )A.危害国家安全罪B.侵犯财产罪C.贪污贿赂罪D.渎职罪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犯罪中止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刑罚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2.黄某(1968年7月14日生)于2001年7、8月间,以小恩小惠相利诱,与其小保姆刘某(女,1987年10月31日生)发生性关系,并且教唆刘某行窃。
刘某听从黄某的教唆,行窃多次,窃得不少财物。
2002年2月19日再次行窃时被抓获。
黄某、刘某二人的行为如何处理?(7分)(2003年)(34分,总则占29分)一.填空题4.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性、刑事违法性和()性。
5.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二、判断题(每题1分)8.为保护他人合法权益而实施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9.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后者的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单项选择题(第小题1分,共20分)11.甲(15岁)先后唆使乙(15岁)殴打丙,致期轻伤;唆使丁(17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5000元;唆使戊(15岁)抢劫他人财物共计1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 A.伤害罪和抢劫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和伤害罪 D.伤害罪、抢劫罪和绑架罪12.甲出差住A市某宾馆,发现同房旅客乙随身带有现金5万元,遂起歹意。
当晚,甲盛邀乙饮酒,在乙的酒中偷放了大量安眠药,使乙很快昏睡过去。
甲乘机将乙的5万元现金偷偷拿走。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盗窃罪C.侵占罪D.诈骗罪13.陈X一日到银行提款机取款500元。
按正常操作程序操作后,提款机却因技术故障自动吐出5万元。
陈X遂将5万元据为已有,后经银行多次催要仍拒不归还。
经查,陈X 储藏卡上全部存款只有1000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陈的行为构成盗窃罪B.陈的行为构成侵占罪C.陈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应返还不当得利D.陈的行为并不违法四、多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6.吴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000元)夺走。
随后,吴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拔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电话费5000余元。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吴某仅构成抢夺罪B.吴某仅构成盗窃罪C.吴某构成抢夺罪和盗窃罪,应数罪并罚D.吴某行为构成牵连犯,应按一罪从重处罚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分)(无刑法试题)六、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30分)3.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七、案例分析(每小题15分,共30分)1.甲、乙、丙三系人同厂工人。
2003年3月5日,甲召集乙和丙密谋,欲盗窃本厂财务室。
在甲的策划下,三人分头进行犯罪预备。
乙负责找到工厂出纳丁,骗取其财务室钥匙,并偷配了一把,配好后,乙将钥匙交给了甲,同时,甲和丙也做好了其他盗窃的准备,三人相约于3月20日晚12:00在厂门口会合后,共同行窃。
但是乙思前想后,认为犯罪没有好下场,就没有如约前往。
当晚,甲和丙没有等到乙,就由丙放风,甲用早已配好的钥匙顺利打开财务室,并窃得现金两万元。
事后,甲分得1万元,丙分的7000元,二人还给乙送去3000元,乙未拒绝。
数月后,适逢严打,乙迫于公安机关的强大宣传攻势,遂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全罪行,案件告破。
经查,1999年2月,甲还曾参与走私汽车犯罪。
问:①甲、乙、丙三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为什么?②乙的行为属于何种故意犯罪形态,为什么?③对甲、乙、丙三人量刑时应具体考虑那些量刑情节(2004年)一、名词解释4.共同犯罪二、填空题(无刑法试题)B.前后罪都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C.后罪发生的时间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D.对于累犯,可以从重处罚10.甲想杀害妻子乙.一日,甲放毒药于乙碗中,乙吃后疼痛难忍.甲动了恻隐之心,急忙将乙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乙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B.甲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C.对甲的行为,应当减轻处罚D.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对其积极施救行为,在量刑时可以酌情考虑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9.中国公民在中国域外犯罪,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中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不予追究()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无刑法试题)六简答题(每小体5分,共25分)(无刑法试题)七案例分析(共30分)3.甲,15周岁。
乙,17周岁。
丙,19周岁。
三人伙同到王某家行窃,甲在大门口负责打探,乙,丙进屋行窃。
乙,丙进屋寻财务时,发现了熟睡中的王女(13周岁);遂起了歹意,将王女奸淫。
这时,王某返回,三人见状夺路而逃走,王某紧追不舍。
在追逃中,甲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王某刺成重伤。
后来三人被公安部机关抓获,并交代了整个犯罪经过。
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并作出了判决。
甲的辩护律师律师丁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维持原判。
问(1)分析甲,乙丙的行为性质,并简要说明理由。
(9分)(2)分析案件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程序性错误。
(3分)(2006年)(占33分,至少28分是总则的内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9.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A.各级人民法院B.各级人民检察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为()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D.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27.下列情形,构成累犯的是()A.王某1989年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以后,于1998年又犯故意杀人罪B.赵某1988年1月1日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刑满释放后,于1995年犯煽动颠覆政权罪,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
C.高某1985年因叛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000年高某又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吴某1997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00年又犯强奸罪28.刘某自己饮酒过量醉倒在路旁,李某自此经过时,见有机可乘,就将李某身上的钱包偷走(钱包内有现金30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B.盗窃罪C.侵占罪D.抢夺罪29.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A.5年B.10年C.15年D.终身30.某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晚在梦游时将同宿舍的室友某乙杀死,某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此案中某甲的行为()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D.是睡梦中的无意识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些犯罪负刑事责任()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B.贩卖毒品C.投毒罪D.绑架罪E.故意杀人罪6.对于下列犯罪分子,刑法规定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是()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B.故意伤害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无期徒期E.破坏军婚的犯罪分子1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主刑包括()A.拘役B.管制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E.死刑三判断题5.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应不少于7年。
()6.赵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赵某掏出一三角刮刀,猛地向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赵某的行为适用中国刑法。
()四。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4.数罪并罚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六、论述(无刑法题)七、案例分析2.2005年8月,姚某(1990年9月7日出生)与外省某乡村民王某相识,又通过王某结识了孙某,三人经协商,达成了去村东买羊皮的协议。
同年10月30日,孙某与王某集资5000元,由孙某与姚某到某地购买羊皮。
姚某见孙某身带巨款,遂生抢劫之念。
他以到别处购买羊皮为由,将孙某骗出。
当行至涵洞时,姚某乘孙某不备,用石头将其头部击伤,孙某急忙逃跑,姚某紧追不舍。
孙某见姚某即将追上,便扔掉钱袋说:“你不是要钱吗?给你”继续向前跑。
姚某认为袋内有钱,但为杀人灭口,仍追赶孙某,直至追上并将孙某按倒在地。
孙某见状说:“我跟你出来有人知道(意指集资人王某),你打死我你也跑不了!”姚某听后,停止暴力行为。
孙某被迫交出人民币4100元。
问:(1)姚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如果姚某的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对姚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3)如果姚某的行为构成犯罪,那么姚某的杀人行为属于何种犯罪形态?(2007年)(占32分,24分是总则部分的内容)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8.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只能出在____的犯罪中。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l分,共20分)7.宋某在路边捡到一弃婴,抚养一年后,声称是自己的孩子,以6000元卖给赵某。
宋某的行为()A.构成遗弃罪B.构成诈骗罪C.构成拐卖儿童罪D.不构成犯罪8.王某为了躲避持刀抢劫犯张某的追赶,在一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位户大门进入躲避,不幸将门后一老太太撞倒在地,致其受伤。
王某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D.意外事件9.万某盗窃同事的手机后,感觉心中不安,于是在同事发觉前把手机又放回了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