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六章花卉花期调控
- 格式:ppt
- 大小:28.52 MB
- 文档页数:50
花卉栽培技术-花期调控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花期的调控技术又称催延花期,我国自古就有花期调控技术,有开出 " 不时之花 " 之记载。
一、调控花期的途径人们利用各种栽培技术,使花卉在自然花期之外,按照人们的意愿,定时开放,即所谓 " 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 " 。
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者,称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延迟者称抑制栽培。
调控花期的主要途径有:1 、温度处理:温度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打破休眠:增加休眠胚或生长点的活性,打破营养芽的自发休眠,使之萌发生长。
②春花作用:在花卉生活期的某一阶段,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即可完成春花阶段,使花芽分化得以进行。
③花芽分化:花卉的花芽分化,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只有在此温度范围内,花芽分化才能顺利进行,不同的花卉的适宜温度不同。
④花芽发育:有些花卉在花芽分化完成后,花芽即进入休眠状态,要进行必要的温度处理才能打破休眠而开花,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需要不同的温度条件。
⑤影响花茎的伸长:有些花卉的花茎需要一定的低温处理后,才能在较高的温度下伸长生长,如风信子、郁金香、君子兰、喇叭水仙等。
也有一些花卉的春花作用需要低温,也是花茎的伸长所必须的,如小苍兰,球根鸢尾、麝香百合等。
由此可见,温度对打破休眠、春花作用、花芽分化、花芽发育、花茎伸长均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采取相应的温度处理,即可提前打破休眠,,形成花芽,并加速花芽发育,提早开花。
反之可延迟开花。
光照处理:对于长日照花卉和短日照花卉,可人为控制日照时间,以提早开花,或延迟其花芽分化或花芽发育,调节花期。
3 、药剂处理:主要用于打破球根花卉和花木类花卉的休眠,提早开花。
常用的药剂主要为赤霉素( GA )类药剂。
4 、栽培措施处理:通过调节繁殖期或栽植期,采用修剪、摘心、施肥和控制水分等措施,可有效地调节花期。
二、调控花期的方法可通过上述4 种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主要途径来调节花期,为保证调控花期的顺利进行。
花卉的花期调控本章要点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花期调控的常用方法花期调控的主要设施花期调控的研究实例第一节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温度与开花☐光周期与开花☐营养元素与开花(C/N学说)☐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开花☐开花期比自然花期提早者,称促成栽培☐比自然花期延迟者称抑制栽培。
一、温度与开花①打破休眠②春化作用③花芽分化④花芽发育一、温度与开花一、温度与开花1、打破休眠和莲座化(1)休眠与莲座化:某些植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生长暂时停止和不进行节间伸长两种状态。
(2) 打破植物的休眠和莲座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因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一、温度与开花2、春化作用(1)春化作用:低温对植物成花的促进作用。
(2) 春化作用的温度范围,一般是-5~15℃左右。
一、温度与开花3、花芽分化大部分植物只要在可生长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到某种程度即可开花,如香石竹、大丽花、月季等。
某些花卉的花芽分化需要特定的温度。
一、温度与开花4、花芽发育有些花卉花芽分化后,花芽就进入休眠状态,需要一定的低温,花芽才能顺利发育开花,如芍药。
小结温度与开花◆温度对打破休眠、春化作用、花芽分化、花芽发育、花茎伸长均有决定性作用。
◆采取相应的温度处理,即可提前打破休眠,形成花芽,并加速花芽发育,提早开花。
◆反之可延迟开花。
蝴蝶兰花语幸福渐渐到来☐始自于日本人最爱以蝴蝶兰来布置婚礼,白纱礼服、纯白的蝴蝶兰仿若幸福正翩翩飞到你眼前。
☐大部分栽培种的花期为每年的3-5月。
☐单朵花的花期约20天,每株花的开花期2-3个月。
☐切花近一个月之瓶花寿命。
☐蝴蝶兰春节开花调控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温室控制花期☐蝴蝶兰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通常设☐高温室(25-30 ℃)---蝴蝶兰的营养生长温室☐低温室(18-25 ℃)---蝴蝶兰的生殖生长温室☐2、高山气候调节☐8-10月在海拔800米的高山上进行蝴蝶兰催花处理,诱导花芽形成和生殖生长,当花芽长至一定程度时,再移至山下,经温室栽培可在春节开花。
花卉花期调控技术一、温度处理调控1.提高温度。
一些多年生观赏植物和秋播草花,在入冬前若放入高温或中温温室内培养,一般都能提前开花。
如牡丹、杜鹃、山茶、垂丝海棠、碧桃、瓜叶菊、旱金莲及大岩桐等,都可将花期提前到春节前后。
但前提是必须是成熟的植株,并在入冬前已形成花芽,且经过一段低温休眠处理,尤其是木本观赏植物,否则不会开花。
利用加温方法催花,首先要预定花期,然后再根据观赏植物本身的习性来确定提前加温的时间。
在将室温提高到20-25℃、相对湿度增加到80%以上时,垂丝海棠经10-15天就能开花。
牡丹经30-35天可开花,而杜鹃则需40-50天方可开花。
有些观赏植物在适宜的温度下可持续生长,开花不断。
如非洲菊、大丽花、美人蕉、茉莉、非洲凌霄、木本象牙红、文殊兰等,都可通过加温来延长花期。
但要早作准备,不使其受低温影响而停止生长,并辅以施肥、修剪等措施,才能有效。
2.降低温度。
①延长休眠期,推迟开花。
一般多在早春气温回升之前,将一些春季开花的耐寒、耐阴、健壮、成熟及晚花品种移入冷室或地窖,使其休眠延长来推迟开花。
延长观赏植物休眠期的冷室室温应保持在5℃以下,这就不能用一般的冷室,可利用永久性地窖来代替,但应有照明设备。
降温处理时,要少浇水,除非盆土干透,否则不浇水。
一般,需提前30天以上将其移到室外,先放在避风和遮阳的环境下养护,并经常喷水来增加湿度和降温,然后再逐渐向阳光下转移,待花蕾萌动后再正常浇水和施肥。
②减缓生长,延期开花。
较低的温度、微弱的光照、水分不足等,都能使植物的新陈代谢减弱而延迟开花,这些措施大多用于含苞待放或开始进入初花期的观赏植物,如菊花、瓜叶菊、天竺葵、八仙花、晚香玉、水仙、月季等。
3.夏季降温。
在夏季降低温度,使不耐高温的观赏植物在夏季开花。
因盛夏时许多观赏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处于迟缓状态,有些还进入休眠,故多不开花。
为了满足夏季观花的需要,可采用各种防暑降温措施,使它们正常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打破夏季休眠的习性,使其开花不断。
花期调控[精品]花期调控: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1.光照与花期1)光周期对花的影响:短日花卉在超过一定暗期才开花,长日花卉在短于一定暗期才开花。
所有诱导植物开花的关键在于控制暗期。
2)光度对开花影响:花在光照条件下发,光照强促进器官分化,但会制约器官生长发育速度,使植株矮化健壮,促进花青素形成使花色鲜艳;光照不足会促进茎叶旺盛生长而有碍花发育,甚至、落蕾。
2.温度与花期1)低温与花诱导:低温促使植物开花即春化作用只是对开花期诱导作用2)春化作用对开花影响:可分三类;种子春化.器官春化和植物体整株春化。
通常春化温度在0~17?C .3~8?C的温度范围对春化作用效果最佳3.生长调节剂与花期1)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激素和合成激素。
合成激素如赤霉素,萘乙酸等2)植物花芽分化与激素水平关系密切,分化前生长素含量低,分化后含量提高3)植物激素对开花有明显刺激作用二、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1、调节光照1)光周期处理的日长时数计算:每日日长的小时数应从日出前20min至日落后min计算2)长日照处理(延长明期法):加补人工光照3)短日照处理: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用黑色遮光物。
通常下午5时至翌日8时为遮光时间4)暗中断法:在自然长夜中期给予一定时间的照明。
将长夜隔断,使连续的暗期短于该植物的临界暗期暗期小时数。
5)光暗颠倒处理:采用白天遮光晚上光照的方法6)全黑暗处理:此法多用于冬季温室使用一、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有:控温控花法、控光控花法、颠倒昼夜处理法、遮光延长开花时间处理法、播种期调节控花法、控水控肥控花法、调节气体控花法、修剪控花法。
人们在长期的花卉生产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气候、温度、湿度、花卉植物本身的特性创造出许多的花期控制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花卉花期控制技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温度控制花期技术发展得迅猛,对花卉生产的高速普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光照控花法、植物生长调节剂控花法、水肥控花法、修剪控花法、播期控花法、气调控花法,都对花卉花期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提醒急于学习花卉花期控制技术的人们,花卉花期控制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