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网上收集信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61.50 KB
- 文档页数:8
信息技术教案: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熟悉浏览器窗口的组成及简单设置2、掌握利用浏览器浏览信息的基本方法3、学会保存网页上的文字、图片的方法教学重点:1、使用地址栏输入网址2、保存网页上的文字和图片教学难点:保存网页上的文字和图片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有关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因特网的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
因特网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的,网上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下面我们来学习怎样利用因特网获得信息,处理和保存信息。
二、新课教授:(一)IE浏览器的简单设置、打开“InternetExplorer”,“工具”/“Internet选项”2、把默认主页设为学校主页,地址为“”3、把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为设为“30天”4、打开学校主页,并将它添加到收藏夹(二)上网查寻信息需要用浏览器,我们常用的是微软的探索者,你还知道其它的浏览器吗?较早的有马赛克(mosaic)浏览器、腾讯Explorer、网景公司的航海家(三)浏览器的窗口简介复习windows窗口的组成,两者比较非常类似。
(四)信息的浏览和保存.浏览新的网站方法一:在地址栏中输入指定的网址方法二:通过链接进入网站方法三:单击文件|打开,输入指定的网址2.重新浏览已访问过的网站方法一:使用工具栏按钮“后退”、“前进”方法二:利用地址栏列表方法三:使用工具栏按钮“历史”3.保存网页信息a、保存当前页面文字b、保存页面中的图片c、保存整个网页4)下载文件。
三、学生练习:.用三种方法打开搜狐网站2.用三种方法重新访问网站3.保存此网页。
4.将最上面的图片保存到“我的文档”里。
5.进入搜狐下载网页,下载一个winamp软件四、小结:.网页中文字的保存2.网页中图片的保存3.整张网页的保存4.下载一个软件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信息技术第三册教案贵州教育出版社第1课网页浏览学习目标1、了解ADSL宽带连接方法;2、学会启动浏览器。
3、掌握网页浏览方法。
4、退出浏览器。
重点难点1、了解ADSL宽带连接方法;2、掌握网页浏览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自主互助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因特网,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足不出户,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在因特网上浏览各种信息,获取我们需要的资源,因特网让我们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种便捷!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宽带连接在建立ADSL宽带连接之前,我们应该去电信部门提出使用ADSL宽带的申请,等电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上门将宽带设备安装好并设立相应的帐号和密码后,我们才能开始建立宽带连接。
演示:单击桌面上的“开始”按钮→选择打开“控制面板”→单击“网络和Internet连接”选项→选择“网络连接”→单击“网络连接”后→单击“创建一个新的连接”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
→“连接到Internet”→“下一步”按钮→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接”→点击“下一步”做一做:建立ADSL宽带连接,并练习拨号登录。
活动二;进入网站1、师:在浏览网页信息的时候,我们需要借助于一个专门的软件,这个软件就是“浏览器”,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Internet Explorer”,中文名叫“因特网探险家”,简称“IE”,这个软件一般在桌面就可以找到2、演示打开“IE”,结合打开的“IE界面”进一步认识“IE浏览器”。
3、师:认识了IE之后,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个新朋友——“网址”,网址其实就是网站的地址,它和我们的家庭住址一样,我们要去拜访某个朋友,首先就必须知道他的家庭住址,同样我们要访问一个网站,就必须先知道这个网站的地址。
4、师:有了IE和网址的帮助,下面我们就可以进入网站了,(演示进入网站的方法)。
5、试一试练习进入两个网站:6、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要访问一个网站,首先就必须先知道它的网址,但是很多网址都不好记,如果我们想访问某个网站时又记不住它的网址,那又该怎么办呢?生:可以用“百度”搜索。
《上网获取信息》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等奖) 题目:《上网获取信息》课堂教学设计姓名:王虹丽工作单位:江苏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通信地址:江苏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邮编:联系电话:--:-@《上网获取信息》是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此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因特网的基本常识之后,指导学生掌握如何使用浏览器进行网上信息的浏览,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网站,并将所需要的网页上的图片文字等材料下载到本计算机上的方法,操作技能比较强。
从教材内容上来看,为了防止学生在网上查找信息,保存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充分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在网上有目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设计思想这节课在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是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培养学生正确在网上查找资料,并有目的进行筛选,整理的能力作为本节课教学的发展目标。
因此,本课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逐步熟练使用因特网浏览器查找信息资料,学生自主探索,协同学习,查找有关奥林匹克运动会资料,并简单整理评价。
第二课时:结合课程整合,提出主题:《年奥运会在北京》,让学生协作完成查找下载关于奥运会的有关知识,并进行有效信息的整理,做成自己的多媒体作品,采取个人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交流自己利用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作品的收获。
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因特网浏览器查找信息,下载信息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知识的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浏览网上信息,访问指定网址的内容。
()掌握信息浏览的两种方法:分类搜索和按关键字搜索浏览信息。
《网上信息的搜集》课堂教学教案整理:杨永亮单位:山东省寿光市营里一中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多媒体使用一、创设情境,了解语文学科,提出整合的任务。
师:同学们,我们曾在语文课上学习过一篇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生一: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后,我最大的体会是黄河从原来的民族的摇篮而变成了今天的“祸河”。
正是由于人们的故意破坏而才给人们这么多的惩罚。
生二:我明白了黄河变化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引起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从而导致黄河下游的河床不断升高,最终在洪水到来时引发了洪涝灾害,所以变成了给人们带来多灾多难的“祸河”。
师:你们观察了这两段资料后,又想说什么呢?生:看到这些无知的人们只顾眼前利益,随便砍伐树木,随便破坏植被,非常生气。
师:同学们,你们做为新世纪的小主人,就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母亲河继续这样下去吗?生齐:不愿意。
师:那你又有什么高招或什么好的办法去唤醒人们这些无知的做法呢?生一:我想向全国的同学们发一份倡议书,让他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来教育周围的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生二:我将向全国的环保组织发一封信,让他们下一个文件,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环境保护法,加大对那些乱砍乱伐人们的惩罚。
生三:我现在非常想整理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全国的所有环境保护组织,让它代表我一个共青团员的心声,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同学们鼓掌赞成)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非常妙,你们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但是,你们想现在就整理一份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作品发送到互联网上去,有没有困难?生齐:有。
老师提问媒体展示教师引导引入课题学生讨论交流积极思考学生回答,生想象(利用计算机展现黄河上游大面积植被破坏的画面和洪涝灾害给人们带来灾难的画面)网上图片来源:二、从任务中分析出本节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提出自己的困难,教师进行归纳,主要为以下几点:1.怎样从网站上下载与黄河有关的图片;2.如何从网站上下载一些自己想要的黄河现状的文字资料;3. 不知怎么样才能将自己的内容发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