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第16卷目次索引
- 格式:pdf
- 大小:139.07 KB
- 文档页数:6
脑缺血性迟发神经元坏死的机制——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
用
张津;魏岗之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240)
【作者】张津;魏岗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对海马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保护作用 [J], 谷新医;乔香兰;王复新
2.醒脑健神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保护作用 [J], 李克玲;黄启福
3.兴奋性氨基酸在缺血性海马神经元损害中的作用的研究 [J], 黎红华;郑彩梅
4.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大鼠不同脑区组织中NO与SOD的关系 [J], 张见影;吕晓红;张巨
5.兴奋性氨基酸和单胺类神经介质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J], 冯加纯;饶明俐;张淑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862·主国缸左医堂整堂塑!生!旦星!Z鲞筮!翅£堕!』曼!丛丑型丛型墅i z驰!出!!坚:必:!!:盟!:!·讲座·额叶执行功能的测量周振和袁国桢程灶火执行功能(E xecuti ve Functions)是一种重要的高级认知加叶损害的评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目前,在科研领域中,超过工过程,是个体在行为活动过程中,将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进70%的研究人员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测量大脑的执行行灵活整合以及协同操作的功能,包括注意和抑制、任务管理、功能。
Heaton于1981年在原来基础上重新设计了WCST,被称计划、监控以及编码等。
多种神经心理评估方法应用于对大脑作Heaton版本.目前一致认为该版本为标准版本。
执行功能的测量,如用于测量能力的河内塔实验、测量抑制控具体测验程序为:被试者参照预先呈现的四张印有不同符制的反肜不反应任务以及Stroop色词干扰测验(Stroop Col or号或几何图形标示的图片,被试的任务就是把接下来呈现出的Word Interference Test)、测量认知灵活性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印有不同符号或几何图形标示的图片与四张图片中的一张归测验(Wisconsin Car d Sorting Test,WCST)以及连线测验(Trial为一类。
每一次归类,均及时得到反馈。
被试者根据反馈来修making test,TMT)、评估语词流畅性的语音词语流畅作业(Pho-正自己的归类方式,找到正确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指标包括:n e m i c Ve rb al Fl ue nc y Test)等,WCST、语音词语流畅作业以及完成分类数、错误分类数、持续性错误分类数、持续性错误分类Stroop色词干扰测验是常用于测量执行功能的工具。
对重度额百分数、持续性与非持续性应答数、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叶损害的被试者进行抽象推理与词语流畅作业时,患者作业成数以及概念化水平。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解析概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氏症、癫痫等。
了解这些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机制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风(脑卒中)中风是指因脑血流供应减少或阻断而导致脑部组织缺血坏死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最常见的类型是缺血性中风,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堵塞脑动脉以及血栓形成导致脑血流减少。
当脑组织长时间缺氧缺血后,会发生出血性转化,加重组织损伤。
二、帕金森氏症帕金森氏症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性肌张力障碍性运动障碍疾病,主要特点是基底节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和多巴胺系统功能障碍。
当脑内黑质多巴胺生成减少,会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功能受损,从而引起帕金森氏症运动障碍的发生。
三、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电活动异常引起的反复发作性脑部功能紊乱。
其发生机制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癫痫发作中,脑内大量神经元同时放电,引起电生理异常现象。
四、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性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以记忆障碍、认知心理缺陷为主要特征。
该疾病与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异常聚集有关。
这些异常沉积物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毒性影响,并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和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五、帕金森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PSP)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障碍、姿势不稳和认知功能下降。
其病理特点是大脑皮层萎缩和基底节黑质细胞损伤。
这些改变会导致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进而引起运动紊乱。
结论:以上所述是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些主要病理机制。
中风主要由血管堵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脑血流减少,帕金森氏症则主要由多巴胺生成减少引起的纹状体通路功能受损所致,癫痫发作与脑内大量神经元同时放电有关,阿尔茨海默病则与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异常聚集有关,最后帕金森综合征则涉及到大脑皮层萎缩和基底节黑质细胞损伤。
三叉神经电刺激导致海马神经元兴奋性及可塑性改变的丘脑前核机制田苗苗;王先红;王玉【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5(032)004【摘要】目的探讨丘脑前核在三叉神经电刺激(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TNS)治疗匹罗卡品诱导的慢性癫痫大鼠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模型(Pilo)组、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TNS)组和丘脑前核毁损(anterior thalamus nucleus,ATN)组,其中Pilo组、TNS组、ATN组通过腹腔注射(ip)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建立慢性癫痫模型,另ATN组采用脑立体定向仪化学毁损丘脑前核,待其切口痊愈后予以上述3组一个月慢性三叉神经电刺激或假性电刺激,最后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各组海马内囊泡型GABA 转运体(vesicular GABA transporter,VGAT)和囊泡型谷氨酸转运体-1(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1,VGLUTl)的表达.结果 (1)TNS组和ATN组在刺激结束后海马VGLUT1整体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但TNS组在刺激结束后24h、72 h较ATN组高(P <0.001,P<0.05),14 d、28 d较ATN组低(P<0.05);(2) VGAT与VGLUT1表达相似,TNS组和ATN组在刺激结束后平均每个细胞VGAT表达量也呈下降趋势.但TNS组在各个时间点表达量均较ATN组高(P<0.05).结论丘脑前核毁损可能通过降低三叉神经慢性电刺激对大脑皮质、海马神经元的激活,进而影响皮质、海马神经元兴奋性预适应和VGAT和VGLUTt的表达,使其兴奋性阈值得不到增高,最终达到抗癫痫治疗作用.【总页数】4页(P307-310)【作者】田苗苗;王先红;王玉【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合肥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1【相关文献】1.丘脑前核在三叉神经电刺激减轻癫痫发作和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J], 王先红;田苗苗;潘晴晴;鲁亚楠;王玉2.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对电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的反应 [J], 赵晓萍;时利德3.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对电刺激中缝背核的反应 [J], 曹宇;姚承禹4.电刺激红核对丘脑前核束旁核内脏感觉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J], 李晓莹;刘敏芝5.电刺激大鼠尾壳核诱导丘脑外侧背核神经元出现与海马电图变化相关的特征性放电脉冲间隔(英文) [J], 刘青;韩丹;汪胜;邹祖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常见疾病介绍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神经系统是人体中一个细胞组成的复杂网络,负责传递电信号并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然而,由于遗传、环境或其他未知原因,神经系统可能遭受损伤,导致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根据影响的部位和特征,神经系统疾病被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周围神经系统(PNS)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
1. 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人体主要的控制中心。
CNS 疾病指那些直接影响到大脑和脊髓功能的异常情况。
其中最常见的有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白质脑损害和多发性硬化等。
- 帕金森氏症:这是一种长期进行性运动障碍的慢性神经退行性进展性变性失调综合症,其主要特征是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和震颤等症状。
这一疾病通常在老年人中发作,并与大脑部位多巴胺的缺乏有关。
- 阿尔茨海默氏症:这是一种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可能会失去记忆、决策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技能。
它是由于大脑细胞逐渐死亡和萎缩导致的,目前尚无明确的治愈方法。
2. 周围神经系统(PNS)疾病周围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体表神经、末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PNS 疾病指那些累及到这些部位的异常情况。
最常见的 PNS 疾病包括坐骨神经损伤、周围神经压迫和感觉神经损害等。
- 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是人体最长且直径最粗的神经之一,负责下肢的运动与感觉。
当坐骨神经受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臀部、大腿和小腿疼痛、麻木以及行走困难等症状。
- 周围神经压迫:周围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后,患者可能会经历局部麻木、肌无力和刺痛感等不适。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颈椎和腕部。
3. 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指那些由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神经组织而导致的异常情况。
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舞蹈-淡水综合征。
- 多发性硬化: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白质损伤和形成散在的硬化斑块(sclerotic plaques)。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治疗方法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简称CNS)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之一,包括大脑和脊髓。
然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病因。
1.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认知障碍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为渐进性记忆力丧失和认知功能下降。
虽然具体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有关。
2. 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行动迟缓等。
其主要原因是多巴胺神经元的退化和丧失,导致黑质功能异常。
3. 中风中风(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以及心房颤动等。
4. 脑肿瘤脑肿瘤主要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或周围出现的恶性或良性肿瘤。
有些肿瘤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但也有部分与环境、暴露于有害物质和电离辐射有关。
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医学界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且有效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药物,如抗生素、镇静剂、抗抑郁药以及特定用于帕金森氏病和癫痫等疾病的药物。
2. 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通过仪器监测并改变身体的生理活动来帮助患者自我控制身体功能的方法。
常用于头痛、焦虑、失眠和肌肉痉挛等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3. 物理治疗对于一些运动障碍或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包括康复训练、按摩、理疗以及适应性设备使用等。
4.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解决特定中枢神经系统问题的最佳选择。
比如,对于脑肿瘤、血管畸形和严重脊髓损伤等需要直接干预的情况,外科手术可以起到明显效果。
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科研课题计划书一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血管性头痛是门诊头痛病人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因为引起这类头痛的原因都来自于血管,故统称为血管源性头痛。
血管源性头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因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称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有明确的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颅内血肿、脑血管炎等)所致的头痛,称为继发性头痛,因此研究血管性头痛中的护理有积极意义。
二立题依据原发性血管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是一种功能性头痛。
根据头痛的不同表现,又可将其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丛集性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和眼肌麻痹型偏头痛等5种主要类型。
平时大家所说的血管性头痛就是指偏头痛,至于属于哪一种类型,则要根据其临床表现,但门诊病人中以普通型偏头痛为最多见。
血管性头痛是指那些与血管疾患有关的头痛。
三研究内容头痛是临床中最常的症状,剧烈的头痛往往搅得人坐立不安,痛苦不堪,然足部按摩却可几分钟之内解除痛苦。
头痛,人们都习惯服用止痛片,而采用足部按摩既无副作用,而且作用确切。
脚部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奇的康复疗法。
它起源于中国,流传至国外。
因为它具有安全、简便、易学、有效、经济等特点,倍受群众欢迎。
近几年来,脚部按摩疗法在瑞士、日本、新加坡、美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广泛流行。
中医养生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对应,常洗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可增强血运,疏通经络。
医学专家认为,如果能经常按摩足部相应的反射区,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体抵抗力,足部反射保健的原理是以压力刺激足部的皮肤,以至于对内部脏器及身体的其他部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足部有许多与脏器或身体部位相对应的反射区,经常按摩足部,更是锻炼脚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头痛失眠的一种好方法,脚心中央凹陷处是肾经涌泉穴,手掌心凹陷处是心包经络劳宫穴,如果经常搓脚心,可以有效缓解头痛失眠。
四研究对象血管性头痛患者五研究阶段确定选题方向和选题内容 1—2周文献检索 1—2 周写出开题计划 1 周开题报告 1 周写出论文初稿 4 周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血管性头痛的护理体会学生:安家琪指导教师: 高茹1 概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血管性痴呆与细胞因子
陈慧芳;哈志远
【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6(14)6
【摘要】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类型之一。
【总页数】3页(P470-472)
【作者】陈慧芳;哈志远
【作者单位】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041
【相关文献】
1.地黄导痰汤制剂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流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J], 张孟;隋晓琳;张春燕
2.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IGF-1、Lp-PLA2、NLRP3的变化及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J], 马娜;刘远洪;梁金花;郭金涛
3.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可溶性凋亡因子、抗氧化分子的影响[J], 王建民;周冬亮;覃宏伟;李志伟;徐瑛;关颖
4.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流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李茹; 娄满; 苏宁; 英俊岐; 高春燕
5.自拟醒神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朱明瑾;罗斌;王戈;毛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肠轴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脑肠轴(Brain-Gut Axis, BGA)是指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肠道之间的双向信号传递通路。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认为大脑和肠道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多种途径相互影响,相互协调机体的生理功能。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BGA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BGA的组成BGA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视丘下、延髓等)、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肠道神经系统(肠道神经丛)以及肠胃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途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双向通路,协调大脑和肠道的生理功能。
神经通路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连接到肠胃,构成了中枢-肠道神经通路。
交感神经兴奋后可抑制肠蠕动,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肠蠕动。
此外,肠道神经丛是一个独立的神经系统,也与大脑神经中枢相连,调节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内分泌通路大脑皮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激素分泌,如糖皮质激素等,影响肠道功能。
肠道分泌的激素,如胃泌素、胰岛素、促胆囊收缩素等,也可反馈调节大脑活动。
免疫通路大脑可通过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调节肠道的免疫功能。
而肠道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也可逆向影响大脑的神经免疫反应。
此外,肠道菌群失调也能影响中枢免疫,从而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二、BGA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BGA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损害,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近年来,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便秘、反流性食管炎等。
(1) 神经通路在帕金森病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的异常聚集和扩散是关键病理过程。
研究发现,这种异常蛋白可能首先出现在肠道神经丛,并逐步向上扩散至中枢神经系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