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优化计算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04.50 KB
- 文档页数:13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优化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2单元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软件、系统的优化(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修补漏洞、系统还原)。
■学情分析
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都有使用电脑的经历,有些学生还是上网高手。
在使用电脑时,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而本节课正可以解答学生的疑问,所以学生学习的乐趣很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2、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的方法
4、了解磁盘清理、系统自动更新和系统还原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任务驱动的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内容应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
2、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四)行为与创新
能够举一反三,学会安装各种不同的软件。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应用软件的安装步骤;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2.教学难点
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系统还原的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演示、自主实践、启发引导、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第2节计算机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2)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3)掌握应用软件的卸载方法(4)了解磁盘清理方法(5)了解系统还原的知识2.过程与方法根据任务驱动的原则,组织自主学习、自我探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实际,感受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
(2)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2、安装驱动过渡语:小明的爸爸不会打字,小明还帮爸爸买了个手写板,但是接上后,发现用不了,怎么回事?原因:操作系统软件能够识别出多数主流硬件,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但有部分硬件还是需要安装专门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使用的。
如打印机、手写板等外部设备解决问题:安装驱动程序实践任务2:给手写板安装驱动程序【安装应用软件】过渡语:爸爸可以用手写板写字了,可是小明又发现自己常用的Flash和GIf等动画制作软件都没有,怎么办?1、师演示Flash8和Ulead GIF Animator的安装2、小结安装分类(1)大型软件自动运行安装程序或双击安装文件(如Setup.exe,Install.exe,软件名.exe 等)(2)绿色软件免安装3、实践任务3:安装“360安全卫士”软件,并请分辨这款软件的安装应属于哪种类型?【系统优化】引言:小明家的电脑用的人多,没过多长时间,系统就变得很慢,会有哪些原因呢?解决:(一)卸载应用程序明确驱动安装的前提条件,并在教师的演示下,联系实际生活,深入学习安装。
观看,学习。
实践并辨别。
在老师的带领下查看360安全卫士软件的安装路径。
原因: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或者上网搜索,分析系统变慢的原因。
可提醒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自行上网搜索了解。
安装驱动,考虑到条件的限制,这里重中引导学生理解并观看,课后去实践。
先理论,后实践。
优化计算机教案初中生物课题: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段: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3. 增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3.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 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理解和区分;2. 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3.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15分钟)1. 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定义及区别;2. 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3. 分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作用和功能。
三、操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学习如何打开计算机、启动系统等基本操作;2. 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所学习到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2. 学生分享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体会;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写一篇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提升了对计算机的兴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优化实用教程苏教版初三版信息技术优化实用教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个优化的教程来教导我们如何高效地利用信息技术。
本文将介绍苏教版初三版的信息技术优化实用教程,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
第一章基础知识在学习任何新的领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在信息技术中,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例如计算机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常见的软件应用程序等。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式。
第二章电子邮件和网络电子邮件和网络是信息技术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和管理电子邮件账户,以及如何撰写和发送邮件。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网上购物和社交媒体等常见的网络活动。
这些技能对于我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电子邮件和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第三章数据处理和办公软件在现代社会中,办公软件已经成为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电子表格和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文档编辑。
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和编辑电子表格,以及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和格式设置。
这些技能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非常重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和编辑文档。
第四章图像和多媒体处理在信息技术中,图像和多媒体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编辑和修饰,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音视频剪辑和制作。
这些技能在设计和创意领域中非常重要,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利用图像和多媒体进行创作和表达。
第五章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如何避免网络诈骗和病毒攻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管理个人账号和密码。
优化计算机一、案例背景1、使用教材: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2、教学内容:第2单元第2节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环境:极域网络广播系统5、课前准备:winxp操作系统的安装视频、360安全卫士软件安装文件,绿色软件系统优化大师二、研究目的:情境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研究三、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掌握应用程序的卸载方法(2)过程与方法:借助观看WindowsXP安装的视频及安装声卡驱动程序,帮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安装的步骤;借助情境的导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学习与实践操作来完成任务总结软件安装与卸载的一般步骤,从而使学生掌握优化计算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电脑,经常优化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的方法(2)教学难点:驱动程序的安装3、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4、教学策略分析:本课的内容涉及到了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好地串联起来,我试图采用了情境式教学法,设置了两个连贯的情境,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以更流畅地展现教学内容,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间比较长及机房条件的特殊情况,我让学生观看windowsxp安装视频,一方面可以缩短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系统的优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结束的时候设疑,有利于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和课后学习乐趣的激发。
四、教学过程(一)、安装操作系统1、导入:校运动会后,八年级小记者小琪一回家就兴致匆匆地将电脑打开,准备将运动会期间拍摄的录像与照片欣赏一下并发给班主任,结果电脑一开机就卡住了,什么也不能动?这可把小琪急坏了。
师问:同学们,你们曾碰到过电脑启动不了的情况没?你们是如何处理的?师:电脑启动不了可能是硬件问题,如内存条,主板故障等,硬件问题我们无法解决,但是如果是软件问题我们可以尝试解决,譬如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2.2计算机优化扬中树人信息组范伟霞■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教材,第二章第二小节内容,对应《纲要》中“信息的存储与管理”部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重点内容。
第一小节中,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并安排了配置电脑的网络实践活动,为顺利开展本节内容,打下了基础。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掌握安装与卸载应用软件的方法,学会优化操作系统,从而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这将开启后一阶段word、excel等应用软件学习的大门,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安装操作系统,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与卸载应用软件、磁盘清理、系统还原、系统更新。
鉴于时间有限,内容较多,且内容较为分散,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开展各个知识模块的学习。
■学情分析根据调查,我校学生具有网络收集资料的技能,对计算机硬件组成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操作系统如何安装,尚且缺乏经验常识。
在日常的维护方面,家长都有限制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甚至有些学生家里没有电脑,那么更是鲜有学生做到日常维护电脑。
所以,本节课,学生起点基本持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带来了一个契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
(2)学会安装与卸载应用程序。
(3)学会常用系统维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需求。
教师播放操作系统安装视频,使学生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完整流程。
学生通过分组竞赛,体验卸载软件的不同方法,及其适用性。
教师制作软件模拟情境,学生通过实践模拟,了解系统的还原、磁盘整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组成观,认识到除了具备硬件,软件对于计算机来说非常重要,没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不能完成任何任务。
(2)学生认识到即使装有操作系统软件,还需要自己去选择一些硬件驱动程序、应用软件,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需求。
4.行为与创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正确的去认知生活中出现的软件问题,能够按照、卸载需要的应用软件,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