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映作文基础班-定点与移动观察法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6
移动观察法写作文我们观察事物时,将所站的位置叫做立足点.定点观察法,就是固定立足点,有次序地展开观察.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观察时作者的立足点始终不能发生变化,必须固定在一个基点上.因此,运用定点观察法,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位置.摄影师拍照,画家作画,选择镜头和描绘对象,都很注重立足点的选择,一个立足点选择的好坏,往往关系到一张照片、一幅图画的成败.写文章也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现的同一事物,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同,表达的效果大不一样.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最理想的立足点,这是定点观察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首要问题.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生动地展现了充满生机的南国秋景.作者之所以能够纵览秋景抒发豪情,从阔大宏远的景物中抓住了它们的盎然生意,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定点观察法.其次,定点观察法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因为各种景物都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上,我们观察时不可能使许多景物一起入目,表达时也不可能将许多景物同时铺叙,观察时,要注意有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定点观察的优势在于立足点是固定不移的,比较容易做到观察集中,达到一定的深度.特别是对某一处、某一点、某一面的具体景物的观察中,容易抓住事物的声貌神情和形态特征.其实,在作文中,作者的观察总是出于要表达的目的而选定的.问题在于怎样把观察点选取得合理、巧妙,以适应写作的目的.。
金色的秋天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
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色却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枝叶茂密的夏天虽然迷人,可是,金叶满树的秋色却更爽气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雪皑皑的冬天固然可爱,但是,瓜果飘香的金秋却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直映作文启蒙教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就像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而在这场冒险中,直映作文启蒙教材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那扇充满奇妙与想象的写作之门。
我还记得,我家那小家伙,一开始面对写作文,那叫一个抓耳挠腮。
每次老师布置作文作业,他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
不是咬着笔头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就是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没有一点生气。
这可把我急坏了,四处打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孩子爱上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就在我焦头烂额的时候,朋友给我推荐了直映作文启蒙教材。
一开始,我心里还直犯嘀咕:“这能行吗?”但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就给孩子买了回来。
当这教材拿到手,我和孩子一起翻开,发现它和普通的作文书还真不一样。
里面的图画特别多,色彩鲜艳,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那些文字讲解也特别通俗易懂,没有那些深奥的大道理,全是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
比如说,教孩子描写一个苹果。
教材里不会直接说什么“要从颜色、形状、口感等方面描写”,而是先给孩子展示一幅大大的、红彤彤的苹果图,然后用很俏皮的话引导孩子:“小朋友,你看这个苹果呀,红得像小朋友的脸蛋儿,圆圆的像个小皮球。
咬一口,脆脆的,甜甜的汁水就流进了嘴巴里,是不是感觉特别棒呀?”孩子看着图,听着这样有趣的描述,眼睛都亮了。
还有一次,教材里讲如何描写春天。
它没有一上来就说春天怎么怎么美,而是带着孩子去想象春天的公园里,花朵们在争奇斗艳,小草从土里探出了脑袋,柳树姑娘垂下了绿色的长发,风儿轻轻一吹,它们就欢快地跳起了舞。
孩子们就像真的走进了那个春天的世界一样。
我家孩子跟着这教材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变化真的特别大。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公园散步。
走着走着,孩子突然停了下来,我正纳闷呢,只见他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周围,然后兴奋地跟我说:“妈妈,你看!这里就像直映教材里说的春天的公园一样。
那些花五颜六色的,真好看,就像在比美呢!小草也从土里钻出来啦,嫩绿嫩绿的,摸上去软软的。
直映拼音学习对象:5-6岁儿童学习成果:5-10天能学会汉语拼音声母、韵母教师授课特点:教师利用图画让学生加强对字母及发音的映像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看字母想到图,看图想到发音课程主要特点:直映拼音把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与字形都融入图画之中,每个声母或韵母对应一幅“音图”看到字母想到图,想到图就能发出音,很容易掌握,在掌握了声母韵母和声调之后就直接拼读高频音节。
需家长配合事项:结合每节课作业单给学生复习加深印象直映识字学习对象:5-8岁儿童学习成果:2-3个月学会1500个汉字教师授课特点:让表演带动整个课堂学生学习主要方式:看到彩图想起映图从而记住汉字课程主要特点:直映认字把每个汉字变成了一幅幅字图,看字就是看图,看图就是看字,字与图融为一体,充分调动人的右脑进行学习。
需要家长配合事项:结合每节课作业单给学生复习加深印象直映作文71.积累篇学习对象:1-2年级学习成果:解决学生笔下句子干巴巴,不生动,出现“无亮珠”的现象教师授课特点:引导利用图画进行表演,让学生右脑记忆800句左右写人、写事、写物、写景优秀句段并学会迁移活用,极大丰富学生语言智慧。
学生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看到图能想起积累的优美句段,从而能够迁移活用课程主要特点:积累班是直映作文中最亮的明珠。
分一二两册,一册写人和写事,二册写物和写景。
对四大类作文里要用到的好词好句作了精心的改编、整理。
每个句子再配上一幅直观明白的图画,句子意思一目了然,伴着图画直接映射到孩子的头脑中,大部分句子孩子只要读一遍就映入脑中,图画给孩子提供了生活实境,孩子积累了这些生动的句子后,特别能迁移活用。
写出的文章就会是佳句不断,解决学生笔下句子干巴巴,不生动,出现“无亮珠”的现象2.活动篇学习对象:2-3年级学习成果:一般二-三年级的孩子经过1-2个学期的学习,能在30分钟内写出4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
教师授课特点:运用全新的激活右脑直映作文教育理念,教孩子写事、写物两大类作文的基本技巧。
专项:移动观察教学目标:1、了解定点观察与移动观察。
2、如何把移动观察用到写景作文当中。
教学难点:1、了解定点观察与移动观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甫洛夫曾对学生说:“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鲁迅先生也曾对文学青年说:“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可见,观察对于写作是相当重要的。
你想要把某一景色描绘下来,把某一物体刻画出来,就得首先对自己所描写的景物进行一番观察,就得具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
二、什么叫观察?观察,即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观察景物是写好写景作文的首要条件。
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既要观察景物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静态,又要注意观察动态。
观察得全面,便于了解景物的全貌,观察得细致,才能找准景物的特点,观察得准确,才能使文章真实可信。
先请阅读下面几段作文:(一)我喜欢在有风的日子里看云。
一朵朵云在风的吹拂下,变成了一只大螃蟹,舞着它的钳子,像是在显示自己的威武。
过了一会儿,大螃蟹变成了大乌贼,它似乎盯着我,像要吃掉我,我怕极了。
又过了一会儿,它散开了变成许多棉花糖,布满天空,让人看了直流口水。
不远处的那一朵朵白云宛如许多石块,它的姿态各异:有的像兔子,有的像宝石,有的像元宝……(王丽敏的《云》)(二)各种各样的树上都开满了银白的花朵,那落了叶的树木上,挂着毛茸茸的银条儿,像白色的珊瑚。
冬夏常青的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如白玉雕成的棉桃般晶莹发亮。
几只麻雀在树枝上叫个不停,它们可能是在赞美雪景吧!(卢长云的《雪后》)(教师讲解:两位小作者能把云、雪这些自然景观描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形象,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首要的一点,显然是作者事先的仔细观察。
)三、常见的观察方法:(一)定点观察法。
作者以一定的立足点为中心,随着角度的变换(或从东到西,或自上而下,或由远到近,或时间转移……),有秩序地进行观察。
如:《夕阳西下》一文,作者选择“五层楼顶”为观察点,极目眺望,夕阳西下时的光,以及云霞的色彩、形状的变化,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场景。
学会写景(定点观察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留心身边的事物,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每个年级段都有这样的教学要求。
但是,很多学生怕写观察日记,甚至写不出来。
不少老师也认为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特别是写景的观察日记有难度。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生们每天住家、学校两点一线,没有鲜活的写作素材,一个是不懂得如何去观察景物,写不出鲜活的文字。
小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就是学习叙事、写人、状物、写景。
写景就是描写景物。
要写得像、写得美、写得惟妙惟肖、写得与众不同,就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来写。
要了解景物的特征就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必要的先期准备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观察景物要有法。
从作者的观察点角度考量,有定点观察法和移动观察法(又叫移步换景法)。
先讲一讲定点观察法。
我们观察事物时,将所站的位置叫做立足点。
定点观察法,就是固定立足点,有次序地展开观察。
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或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
观察时作者的立足点始终不能发生变化,必须固定在一个基点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不同,观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达效果大不一样。
根据事物的特点和观察的需要,选择最理想的立足点,这是定点观察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首要问题。
请看下面这段话:站在八角亭里举目四望,公园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
东边,是一大片枫树林,在初生的阳光照耀下,枫树叶子仿佛着了火一样,红得那么鲜艳。
南边,是绿茵茵的草地。
草地上,一群老人在舞剑,他们身穿宽大的练功服,伴着舒缓而动听的音乐,舞动着一柄柄长剑。
在雪白的练功服的衬托下,红红的剑穗恍若跳动的火苗,特别惹人注目。
西边,是大片大片的菊花丛。
菊花开得正旺,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白的似雪,黄的如金……真是色色俱全,美不胜收。
北边,是一个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
湖面上,荡漾着的一只只小游艇。
直映作文基础班【导言】写作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它不仅能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但是,很多人在写作时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展开文章、如何得到好的开头和结尾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写作基础班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涵盖如何选择话题、如何进行大纲设计、如何得到好的开头和结尾、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如何进行修改和润色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帮助大家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正文】一、如何选择话题选择一个好的话题是文章成功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话题应该是有趣、有价值、新颖并且跟自己相关的。
在选择话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写作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如果你不感兴趣的话题,很有可能因为缺乏动力而造成文章质量的下降。
2. 找到身边的问题。
生活中处处都是问题,找到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可能会得到更有深度的思考和观点。
3. 挑选热门话题和新闻。
热门话题和新闻往往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度和转发量。
4. 挑选个性化的话题。
如果你的经历和性格与常规不同,可以写一些个性化的话题,展示自己的不同之处。
总之,选择话题的关键在于要兼顾自己的兴趣和选题的价值,找到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二、如何进行大纲设计在写作之前,切记不要开始动笔,应该先进行大纲设计。
大纲是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框架,有助于清晰地组织思路和完善文章结构。
大纲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主题句。
主题句是文章最重要的句子,它应该包含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主题。
2. 支持句。
支持句是对主题句进行具体解释和详细阐述的句子,包含主题句需要的论据和证据。
3. 结尾句。
结尾句是对文章进行总结的句子,可以进行升华或反思,让读者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4. 转折点。
转折点是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的过渡句子,用来使文章更加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