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分质供水卫生管理自查表(2020年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49 KB
- 文档页数:2
分质供水的卫生介绍分质供水是指根据不同水质需求,将不同水源的水进行分别处理,并分别供应给不同的用水对象。
分质供水的卫生问题是供水系统运行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分质供水的卫生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分质供水的卫生问题1.饮用水的卫生问题:饮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因此饮用水的卫生问题尤为重要。
在分质供水系统中,不同水源的水质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
2.分质供水管道的卫生问题:分质供水系统包括从水源采集水到供水终端的管道网络。
这些管道可能会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导致供水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3.水质监测和控制问题:分质供水系统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供水的卫生性。
这涉及到合适的水质检测方法和设备,以及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4.分质供水系统维护问题:分质供水系统的维护对于保证供水的卫生非常重要。
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可以预防管道堵塞和老化,从而提高供水质量。
解决方案1.水质监测和控制措施:分质供水系统需要使用合适的水质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水质监测。
一般来说,可使用悬挂式沉降法、紫外线消毒法等进行水质检测和净化。
监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管道清洗和维护措施:定期对供水管道进行清洗和维护,可以去除管道内的沉积物和污染物,提高供水质量。
清洗时可采用高压水流或添加适量的清洗剂进行清洗。
另外,应定期进行管道的检修和更换,以保证水质的稳定。
3.饮水设备的卫生措施:在分质供水系统中安装适当的饮水设备,如过滤器、净水器等,可以进一步提高饮用水的质量。
这些设备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卫生性。
4.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对于用户来说,正确使用和保养饮水设备,合理使用水资源,是确保供水卫生的关键。
因此,开展定期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用户的卫生意识和水质保护意识,有助于提高供水的卫生水平。
总结分质供水的卫生问题是供水系统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分质供水的净水工艺是通过专设的特种卫生管道直接送入各个饮水点,供居民使用,与原有的自来水彻底分开,原自来水成为日杂用水。
这种把两条管道分不同水质,供应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方式称作管道优质饮用净水,也称分质供水。
管道直接饮用水即采用分质供水方式,设立净水站或者小型水厂,通过过滤、软化、膜分离( RO 或者 UF )、杀菌等方法,去除水中有害重金属、有机物、细菌及病毒等杂质,使其成为优质饮用净水(或者纯净水),在原来的自来水管道系统基础上,再建设一条独立的优质供水管道,直接把饮用水输送到各个饮水点,供人们直接饮用。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水深度处理装置,去除水中各种有害物质。
采用独特的供水和回水设计以避免管道中死水区的浮现,保证供水质量有效防止水的二次污染。
作为人们长期饮用的水,应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包括细菌、病毒及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的同时,保证水中含有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管道分质供水系统的核心由4大部份组成:优质饮用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供水管网和管网水循环杀菌设备。
优质饮用水设备优质饮用水设备是自来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核心装置,应用于管道分质供水工程的制水设备通常采用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过滤技术生产优质饮用水,特别以纳滤膜既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又能部份脱盐、去硬度、适量保留原水中的部份矿物质,不失为优质饮用水生产的最佳膜技术。
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在分质供水工程中采用全自动恒压变频供水装置直接提升供水,卫生、安全、可靠,用户随时都能饮用新鲜水,避免了二次污染,且设备占地小、性能稳定、能耗低。
分质供水管网分质供水管网为系统调试和管网维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分质供水管网的设计不同于普通自来水管网的设计,其核心是:分质供水管网要使净水循环流畅,尽可能不存在死角。
循环流畅的意义在于管网中未被用户使用的水必须能够及时流动和经过管网消毒系统回流至净水水箱,而不是在某段管道中长期停留,否则极易造成管网二次污染、滋生细菌。
水管日常安全检查表
项目一:水管连接点检查
- 检查所有的水管连接点,确保连接紧固无松脱。
- 检查连接点是否有漏水迹象,如有漏水应立即修复。
项目二:水管支撑检查
- 检查水管的支撑情况,确保支撑牢固稳定。
- 检查支撑装置是否有损坏或松动,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项目三:水管绝缘检查
- 检查水管是否被正确绝缘,以防止温度损害或冷凝水积聚。
- 检查绝缘材料是否有破损或老化,如有需要进行更换。
项目四:水管清洁检查
- 定期清洁水管表面,以防止灰尘或污垢积聚。
- 检查水管内部是否有积垢,如有需要进行清洗。
项目五:水管泄漏检查
- 检查水管表面是否有明显漏水迹象,如有必要进行修复。
- 检查水管内部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有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换。
项目六:水管使用环境检查
- 检查水管使用环境是否存在腐蚀或其他损害因素。
- 根据使用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防腐材料等。
项目七:水管防护检查
- 检查是否有足够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外力损坏水管。
- 检查是否存在需要加装保护设施的地方,如有应及时增加防护措施。
以上为水管日常安全检查表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或修改。
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可以确保水管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城镇供水安全检查用表项目名称:企业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合格不合格1.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1、城镇供水管理的综合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是否及时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或省级主管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或组织宣贯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2.原水安全2-1、水源保护制度2.是否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防护制度并掌握水源水质情况的3.规划建设3-1、城镇供水发展规划(专项规划)3.是否编制与城镇总体规划相配套的城镇供水发展规划(专项规划)4.是否得到当地政府批复5.规划编制单位是否具备规划编制资质6.规划成果是否齐全7.规划是否具有针对性、时效性与当前城镇实际发展是否相符3-2、年度实施计划8.是否将规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建设项目9.是否制定年度实施计划10.是否及时将建设项目进展情况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城镇供水设施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3-3、建设项目管理11.建设项目是否进行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建立施工档案12.改装拆除或移动公共供水设施、新建管网连接是否按照要求进行管理4.运行监管4-1、供水企业管理和考核制度13.政府直接委托经营主体的:是否制定监督考核制度的或是否签订考核目标责任协议14.通过市场选择经营主体的:是否按照《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进行招投标选择;是否签订特许经营合同4-2、应急管理制度15.是否编制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是否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或备案16.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或可操作性强不强4-3、二次供水管理制度17.是否建立二次供水管理制度18.建立的二次供水管理制度是否包括设施清洗消毒、水质检测、新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等内容5.水质管理5-1、水质检测制度19.是否建立企业、水厂、班组分级检测制度5-2、水质检测能力及实施情况20.水厂是否具备10项日常检测指标检测能力21.现场问询或演示情况,考核检测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5-3、水质检测实施22.是否依据标准规范要求的检测指标和频率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23.检查检测记录是否规范(包括检测指标、方法、频率、数据记录等)24.供水水质是否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的合格率要求5-4、水质信息报告与公布25.检查是否按规定如期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26.是否按照水质信息公布制度定期公布水质信息的6.水厂运行与管理6-1、处理工艺27.水厂处理工艺是否与水源水质相适应28.是否针对当地原水水质特征污染物增加相应的处理措施6-2、运行质量控制29.是否建立生产质量控制操作规程30.每个处理单元是否设置关键控制点及量化的水质控制指标31.质量控制记录和关键控制点的水质检测结果,是否符合生产质量操作规程或未达到工序质量控制要求32.是否制定索证及验收制度33.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卫生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及化验报告是否缺失34.是否进行净水材料和药剂批次抽检的35.有无水量计量和药剂计量投加装置36.流量计量仪表是否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的37.是否根据水源和工艺情况开展混凝搅拌小样实验(地下水不适用)的6-3、供水设施设备养护38.是否建立制度39.制度是否完善40.设备完好率是否在98%以下41.净水设施和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运行不正常42.设施设备是否进行经常性保养和清洁6-4、安全生产43.是否建立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防护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等)44.制度是否完善45.是否设置安全生产专职监管人员46.抽查岗位人员操作技能熟练程度6-5、安防监控47.是否建立门卫制度48.是否配置安防监控系统,且监控数据储存时间是否多于15天49.是否配备必要的防护和抢修装备的(液氯渗漏报警、中和装置、抢修器材、防护用具等)50.装备是否能正常使用51.配电间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或定期巡查记录52.水厂是否实现双电源供电6-6、岗前培训与持证上岗53.重点岗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每工种抽查1-2人,检查培训记录、上岗证(健康证、执业资格证等)7.管网运行与管理7-1、管网档案与调度系统54.是否建立完整管网档案,或只建立了纸质档案、但未建立GIS管网信息档案55.是否建立管网运行数据自动采集和运行调度系统,系统能不能准确显示管网运行压力、流量、水质等信息56.供水服务面积内每10km2设置压力点是否少于一个或总数少于3个57.管网最不利点的压力是否满足国家或当地相关标准要求7-2、管网维护58.是否制定管网巡查、维护管理制度59.是否按制度实施60.是否制定管网末梢管段定期清洗计划并实施8.应急管理8-1、应急预案61.是否依据所在地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2.应急预案是否报当地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63.是否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组织演练8-2、应急处理专业队伍与物资储备64.是否有应急处理队伍65.现场是否联络上应急人员;66.是否根据应急预案针对本地区风险污染物配置应急设施、设备及其他物资储备此次共抽查66项,其中合格项,不合格项,未实施项或暂时无法抽查的项目默认为合格项。
管道分质供水一、简介管道分质供水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饮水方式,指将喝的、煲汤的、煮饭的等入口的饮用水和洗澡、冲马桶、洗衣服等生活卫生用水分开,各自采用不同的管道分别供应;其中,生活卫生用水采用普通的自来水,饮用水是以普通自来水为水源,经深度净化处理而成的优质饮用水,其特点是除去了水中的水源污染物、消毒副产物、自来水管网的二次污染物等有害物质,不用烧开就可直接生饮,因此,又称为管道直饮水,其水质洁净、富氧、活性更益于人体健康。
二、系统组成管道分质供水系统的核心由4大部分组成:优质饮用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供水管网和管网水循环杀菌设备。
1、优质饮用水设备优质饮用水设备是自来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核心装置,应用于管道分质供水工程的制水设备应生产含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优质饮用水。
目前,优质饮用水的生产工艺一般为:预处理系统+膜过滤+杀菌。
根据原水水质状况,可选择微滤、超滤和纳滤技术生产优质饮用水,但当原水电导率较高时采用一级反渗透亦可获得含有一定量矿物质的优质饮用水。
纳滤膜既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又能部分脱盐、去硬度、适量保留原水中的部分矿物质、能耗又不高,因而不失为优质饮用水生产的最佳膜技术。
在小型和中型饮水处理系统中,可选用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微絮凝过滤、砂滤或锰砂过滤、活性炭吸附、软化、精滤和pH控制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管道分质供水工程中选用的净水设备应具有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净水产品卫生许可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规范市场,国家建设部和卫生部曾于1996年7月联合发布第53号令《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使用无卫生许可证的水质处理器。
2、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传统的供水模式采用屋顶水箱和水泵联合供水,水质容易受到二次污染,供水不安全。
在分质供水工程中采用全自动恒压变频供水装置直接提升供水,卫生、安全、可靠,用户随时都能饮用新鲜水,避免了二次污染,且设备占地小、性能稳定、能耗低。
管道分质供水简介分质供水即采用二条供水管路,一路供生活用水--自来水,一路供应直接饮用水。
直接饮用水是采用反渗透技术将水源进行净化处理,通过食品级环保健康水管和闭路特殊管网直接供应到用户家中的饮用净水,被美国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
小区高层、多层住宅楼饮水供应采用"双管入户、分质供水"是一种最为方便有效的形式,主要内容是地面(多层楼)或楼顶(高层楼)建造纯净水集中供水站,装备一套反渗透纯净水制水设备。
制水设备生产的纯净水先送入大型不锈钢储水罐中,然后通过专用纯净水输送到各家住户,使住户在家中打开水龙头便可方便地取用纯净水。
分质供水的净水工艺是对自来水的深度处理,它通过过滤、软化、膜分离(RO或UF)杀菌等方法,去除水中有害重金属、有机物、细菌及病毒等杂质,使其成为优质饮用净水(或纯净水),通过专设的特种卫生管道直接送入每家每户,供居民使用,与原有的自来水彻底分开,原自来水成为日杂用水。
这种把两条管道分不同水质,供应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方式称作管道优质饮用净水,也称分质供水技术说明:(一)、国家饮用水有关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二氧化氯发生器-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7324-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阳离子软水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主机-臭氧发生器-不锈钢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中空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臭氧发生器-不锈钢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二氧化氯发生器-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7324-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阳离子软水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主机-臭氧发生器-不锈钢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中空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臭氧发生器-不锈钢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二氧化氯发生器-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7324-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阳离子软水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主机-臭氧发生器-不锈钢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采用工艺:自来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中空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臭氧发生器-不锈钢储水罐-变频恒压供水泵-供水管道(二)、分质供水特点:环保:制水过程清洁无污染,不排放任何废液废物,不消耗自然资源,供水方式无二次污染。
分质供水(直饮水)系统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饮水安全也更加关注了。
正因如此,瓶装水、桶装水市场方兴未艾,分质供水(直饮水)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什么是分质供水(直饮水)分质供水是指供水系统根据用户对水质要求的不同而分开供应相应用水的一种供水形式。
我国目前所推行的分质供水(也称为管道分质供水、直饮水)是将自来水进一步深度处理、加工和净化后,在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系统上,再增设一条独立的优质供水管道,将水输送至用户供居民直接饮用。
这种低质低用,优质优用,科学合理,安全卫生的供水方式就是分质供水(直饮水)。
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只有10%左右用于饮用和煮饭、做菜、褒烫等,因此,对这部分高品质需求的水采用分质供水(直饮水)的方式供给,不仅安全健康,无二次污染,而且成本低,经济合理。
分质供水(直饮水)的优点1.卫生:水质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
2.新鲜:自动循环流动,自动监控水质,杜绝二次污染,净水常新。
3.健康:先进的膜技术分离水中的杂质和细菌、保证饮水质量。
4.安全:完全避免水源和输水管路污染而影响饮水水质。
分质供水(直饮水)工艺流程图沛亿分质供水(直饮水)系统工艺单元功能简述预处理由于自来水易受水源和二次污染的影响,水质不易保证。
此外,自来水厂使用氯消毒剂残留物及衍生物对后级膜法处理的膜元件使用寿命有影响,很有必要在膜法处理之前采用预处理装置,对原水(自来水)进行过滤、吸附、软化等处理。
根据后级膜法处理工艺的不同,沛亿分质供水(直饮水)系统预处理可采用多介质过滤、活性炭吸附过滤、树脂软化、精密过滤等水处理工艺。
膜法处理根据原水(自来水)水质和用户需求不同,膜法处理可采用RO反渗透处理或UF超滤处理。
对于重金属及有机污染较严重、水中总溶解性固体物和消毒副产物等含量较高且味、嗅较明显的原水(自来水),可采用RO反渗透处理工艺;对于受一定程度污染,且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有害离子、盐类有一定超标的原水,可采用UF超滤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