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及乳牙髓腔形态共54页
- 格式:ppt
- 大小:4.11 MB
- 文档页数:54
第四节磨牙类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侧,上下左右共12个,位于前磨牙远中者称第一磨牙,位于第一磨牙远中者称第二磨牙,位于第二磨牙远中者称第三磨牙。
磨牙牙冠体积大,由第一磨牙到第三磨牙依次减小。
其形态结构尖、窝、沟、嵴等多而复杂,一般有4-5个牙尖。
牙根多为2-3根。
磨牙具有磨细食物的作用,是发挥咀嚼功能最大的牙。
一、上颌第一磨牙 (maxillary first molar)6 岁左右萌出, 故称为六龄牙, 是上颌牙中体积最大的。
(图2-4-1)1.牙冠 (dental crown)(1)颊面 (buccal surface):外形似长方形,近远中宽度大于牙合龈高度,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而突,牙合缘长于颈缘,牙合缘由近、远中颊尖的四条牙尖嵴连续组成。
有两个颊尖,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 , 两尖之间有颊沟通过 ,约与颊轴嵴平行,近中颊尖的颊轴嵴显著,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
外形高点在颈 1/3 处。
(2)舌面 (lingual surface):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稍小,外形高点在舌面的中 1/3 处,舌轴嵴不明显。
牙合缘由近、远中舌尖的四条牙尖嵴组成,有两个舌尖 , 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两尖之间有舌沟通过。
远中舌沟由两舌尖之间延续到舌面的 1/2 处。
近中舌尖的舌侧有时可见第五牙尖。
(3)邻面 (proximal surface):近中面呈梯形,颊舌面厚度大于牙合龈高度,颈部平坦,近中接触区在牙合1/3偏颊侧,远中面不如近中面规则, 稍小, 远中接触区在牙合1/3处的中1/3 处。
(4)牙合面 (occlusal surface):呈斜方形 , 结构复杂,如峰谷起伏,沟嵴错综。
牙尖 (dental cusp):一般有四个牙尖,即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
颊侧牙尖较锐,舌侧牙尖较钝,近中颊尖略大于远中颊尖 , 近中舌尖最大 , 是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远中舌尖最小。
斜面 (inclined surface):每一牙尖均有四个斜面,即颊尖的颊斜面、颊尖的舌斜面、舌尖的颊斜面、舌尖的舌斜面,其中颊尖的颊斜面无咬合接触,其余三斜面均有咬合接触。
恒牙髓腔形态一、前牙的髓腔形态(一)切牙的髓腔形态切牙的髓腔形态与相应的牙体外形相似,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其特点是根管多为单根管,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
1、上颌中切牙的髓腔形态上颌中切牙的髓腔较大,根管较粗,单根管,髓室与根管问无明显界限。
(1)近远中剖面整个髓腔约呈三角形,髓室顶即三角形的底最宽,接近牙冠中1/3处。
髓室顶微凹,两侧略尖。
髓室向颈缘略微变窄,自颈缘至根尖逐渐变细。
年轻人的髓室顶常有3个圆突,指向切嵴,该突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2)唇舌剖面髓腔略呈梭形,平颈缘处最厚,向切嵴方向缩小成尖形接近牙冠中1/3,髓腔从颈缘向根尖逐渐缩小变细。
(3)横剖面观:1)牙颈部横切面:根管呈圆三角形,根管与牙根外形基本相似,位居剖面中央略偏唇侧,舌侧根管壁较唇侧根管壁略厚。
2)牙根中部横剖面:根管较牙颈部横剖面者约小一半,多呈圆形,位居中央略偏唇侧,舌侧根管壁较唇侧根管壁为厚。
2、上颌侧切牙的髓腔形态上颌侧切牙的髓腔与上颌中切牙者相似,但略小。
近远中剖面髓室顶较整齐,接近牙冠中部,为髓腔最宽处。
髓腔宽度从牙颈至根中部逐渐缩小,至根尖1/3才显著缩小。
唇舌剖面髓腔在颈缘附近最厚,至根尖1/2或1/3才缩小,并随根尖而弯曲。
3、下颌中切牙髓腔形态下颌中切牙髓腔体积最小,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根管多为窄而扁的单根管,分为唇舌两管者约占10%。
(1)近远中剖面髓腔呈狭长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为髓室顶,接近牙冠中1/3,向颈缘逐渐缩小,到颈缘则明显向根尖缩小。
(2)唇舌剖面髓腔中部的唇舌径较大,两端较小。
髓腔顶呈现尖形,接近牙冠中1/3,整个髓腔在牙根颈2/3—段较大,向根尖逐渐缩小。
(3)横剖面1)牙颈部横剖面:髓腔呈椭圆形,唇舌径大于远近中径,位居中央。
2)牙根中部剖面:根管呈现椭圆形或圆形,均位居中央。
呈圆形者根管显著缩小;呈椭圆形者,根管近远中径较窄。
平牙根中部近中根管壁仅厚约1.20mm,远中根管厚约1.10mm,根管预备时,应注意此厚度,以免侧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