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施用宁粮秸秆腐熟剂的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86.37 KB
- 文档页数:2
水稻使用不同秸秆腐熟剂效果对比试验作者:朱贵根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06期摘要:为了探索出适合潜山县秸秆利用的技术模式,选择适宜的腐熟剂产品进行示范推广,特进行了水稻田使用秸秆腐熟剂同田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能够提高耕地质量,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水稻;效果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86-03根据不同的秸秆腐熟剂品种同田对比试验,验证和评价不同种类秸秆腐熟剂的使用效果,从而筛选出适宜潜山县秸秆利用的技术模式和腐熟剂产品进行示范推广。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 2014年5月8日至10月7日在潜山县余井镇某大户农田安排油菜秸秆腐熟剂效果试验,该田块位于丘陵岗地,长春水库下游,地下水位1m左右,灌排条件良好,农田设施基本配套。
土壤为水稻土土类潴育型水稻土亚类紫砂泥田土种,黏壤土,耕层厚度18cm,容重1.27g/cm3,有机质23.105g/kg,全氮1.63g/kg,有效磷5.0mg/kg,速效钾106mg/kg,CEC值13.0cmol/kg,孔隙度52.08%。
1.2 供试材料单季水稻,水稻品种为广两优1128,用种量0.75kg/667m2,腐熟秸秆为油菜。
肥料为45%(N-P2O5-K2O=15-15-15)司尔特复合肥,46.4%尿素,12%过磷酸钙,60%氯化钾。
腐熟剂品种有6种不同品牌,分别为世纪牌、华隆牌、宁粮牌、联业牌、中农牌腐熟剂。
1.3 试验设计水稻田秸秆还田腐熟的腐熟剂效果试验共设9个处理,各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30m2,各处理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置包膜隔离埂。
处理1为常规施肥+秸秆+天象腐熟剂,处理2~6与处理1相比,仅腐熟剂不同,分别为世纪牌、华隆牌、宁粮牌、联业牌、中农牌腐熟剂,处理7:常规施肥基础上减少施用钾素10%+秸秆+腐熟剂1,处理8:常规施肥+秸秆,不加腐熟剂的自然态腐熟,处理9:常规施肥,无秸秆还田。
2015年第12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Nong Min Zhi Fu ZhiYou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总结吴明兴1何松银1胡宏亮2陆桂清2侯立志3熊江霞3(1.靖江市现代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靖江214500;2.靖江市作物栽培指导站,江苏靖江214500;3.靖江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靖江214500)科研◎试验报告[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2-0180-02为验证秸秆腐熟剂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的实际效果,根据省耕保站的试验方案要求,今年我们认真实施了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进一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设计试验地点设在斜桥镇海圩村5组和马桥镇九一村西花组。
土壤质地是中壤土,土种为油沙土,采用麦秸秆全量机械化灭茬还田模式,还田量在400公斤/亩左右,试验设3个处理(见表1),小区随机排列,重复三次,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30平方米。
小区间筑埂,单排单灌。
其它农艺措施均一致。
表1、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配施腐熟剂试验处理设计两试验点前茬均为小麦,亩产量430公斤/亩左右。
供试作物品种为武运粳24号,基本苗1.75万穴/亩,纯氮21.4公斤/亩、五氧化二磷3.2公斤/亩、氧化钾6.4公斤/亩,氮:磷:钾为1:0.17:0.34,小区间筑埂,单排单灌。
其它农艺措施均一致。
斜桥点5月23日播种、6月5日撤施基肥及腐熟剂后旋耕灭茬进行全量还田,6月7日进行机插秧,10月26日收割;马桥点5月27日播种、6月7日撤施基肥及腐熟剂后旋耕灭茬进行全量还田,6月10日进行机插秧,11月1日收割。
2田间观测与分析内容试验实施前后均采集耕层(0-20厘米)土样,测定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理化指标。
利用失重率法定期测定秸秆腐熟程度,各小区割方收实产。
3结果与讨论3.1秸秆腐熟剂的催腐效果选取粗细与长度接近的作物秸秆,将其断成3厘米左右小段,每个试验点称重计50小袋,计算0天、10天、20天、30天秸秆腐熟情况,通过处理测定腐熟剂对秸秆腐熟的影响,利用失重率法测定腐熟度(见表2),结果表明:斜桥、东兴二个试验点均表现出,施用腐熟剂处理3的秸秆失重率与不施腐熟剂的处理2在同一时间比,均达到显著差异(见表3);从二个点二个处理5个点平均来看,施用腐熟剂失重率无论10D、20D及30D均比无腐熟剂处理高,且二个试验点失重率相近,施用腐熟剂与不施腐熟剂10天、20天、30天失重率:斜桥点增3.73、3.57、6.92个百分点,马桥点增3.73、3.17、6.43个百分点。
2.2 合理施肥与合理灌溉合理施肥是水稻增产的有效途径。
追施返青肥,当新根长出6~9厘米时,可追施返青肥,每亩追施硫铵2公斤。
早施分蘖肥,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是营养生长的主要时期,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亩施尿素2~5公斤,最多不超过5公斤,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
拔节后叶黄缺肥,应巧施穗肥,对提高每穗粒数效果显著,一般施用尿素2.5~5公斤,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18天施粒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2公斤,不要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分蘖期做到浅水勤灌,适当晒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保证植株生长健壮有力。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深约3厘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使分蘖的发生和生长,当有效分蘖期结束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
生长过旺时,可结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分蘖,防止倒伏。
长穗期灌好“养胎”水。
水稻幼穗分化期,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
水分管理很重要,此时日照强,温度高,应适当加深水层,可控制水温,一般保持水层深6~9厘米。
结实期,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
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开花授粉。
灌浆期以湿为主,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1~2天,再灌一次水,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利于灌浆,防止早衰。
蜡熟期采取以干为主的灌溉方法,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7~10天把水放干。
2.3 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除稻田杂草,提高田间的通透性和光合作用,减少病原菌来源,减少病害发生。
同时,减少水稻的竞争者,使水稻生长更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水稻。
水稻田的杂草以稗草最为常见,其他常见杂草有眼子菜、三棱草、牛毛草等。
秸秆腐熟剂在水稻上的应用崔永刚1,张丽莉1,栾 剑2,任海鹏2,孙 静3(1.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庄河 116000;2.大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大连 116000;3.辽宁沃地宝土壤修复研究院,辽宁 鞍山 114000)秸秆腐熟剂中的有效菌群在合适环境下能快速分解各种有机物和秸秆。
秸秆腐熟剂处理还田稻草效果研究摘要对秸秆腐熟剂处理还田稻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秸秆腐熟剂可加速秸秆腐烂,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以期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草还田;秸秆腐熟剂;效果近年来,随着机械收割的大力推进,机械收割后稻桩长、100%稻草全部被收割机碎烂还田,翻耕还田后稻草在发酵腐烂与二晚返青活蔸并进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对水稻正常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
笔者对秸秆腐熟剂处理还田稻草的效果进行研究,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美香粘。
腐熟剂为北京市圃园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微生物制品“圃园牌”有机废物发酵菌曲(秸秆腐熟剂)。
供试田块为中潴灰鳝泥田。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撒施秸秆腐熟剂30 kg/hm2(A);以不施秸秆腐熟剂为对照(CK)。
各处理小区面积均为800 m2,无重复。
行株距30 cm×12 cm。
1.3 试验实施6月22日播种,使用28 cm×58 cm×2 mm机插塑料专用育秧软盘育秧,用种量为45 kg/hm2;7月24日移栽(机插)、秧龄32 d、叶龄4.2叶,无分蘖,密度为27万蔸/hm2。
不同处理的栽培技术相同。
当早稻收割后先将稻草打碎、扒匀,均匀撒施,再进行翻耕整田。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机插后,大田定点、定株,每周五田间记录1次,记录叶龄、分蘖动态、农事操作及生长发育。
收割前取样,进行经济性状考查和田间实产验收。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处理水稻成活率由表1可知,CK因秸秆还原物毒害导致死苗数高达17 280蔸/hm2、合计损蔸数23 241蔸/hm2。
CK死蔸率比处理A高289.2%。
二晚安全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2.2 生长性状调查分蘖始终、有效分蘖天数和成穗率由于受害程度不一而存在差异。
由表2可知,处理A的最高苗数较CK增加24万根/hm2,有效穗数增加了60万穗/hm2。
科学试验Ke xu e s h iya n田间试验设计采用4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求得秸秆腐熟剂在新民地区水稻留高茬还田上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表现在对水稻生育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试验目的:在实践中了解掌握常规施肥情况下,应用秸秆腐熟剂的合理用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结论:在常规施肥的情况下,增施秸秆腐熟剂,可促进土壤里的有机物分解,在每亩3-9公斤腐熟剂用量范围内,施用量越大,呈现增产态势,亩用量9公斤腐熟剂的处理平均亩产量38.7公斤,增产率为5.93%,但从经济效益上来看,亩用量3公斤腐熟剂投入产出比最高为3.51。
因此,在当地推广应用,亩用量腐熟剂3公斤+尿素5公斤为宜。
1、试验基本情况介绍1.1供试土壤:草甸土肥力水平:中等1.2供试肥料:瑞元德有机物料腐熟剂,有效活菌数≥0.5亿/千克,尿素46%。
1.3供试作物:水稻品种:胜禾181.4试验时间和地点:试验时间:2018年4月—2018年11月试验地点:新民市兴隆镇邱家村1.5试验方案和方法:1.5.1试验处理试验安排4个处理:Ⅰ空白:常规施肥(不施腐熟剂和尿素)Ⅱ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每亩旋地时施腐熟剂3公斤+5公斤尿素。
Ⅲ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每亩旋地时施腐熟剂6公斤+5公斤尿素。
Ⅳ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每亩旋地时施腐熟剂9公斤+5公斤尿素。
1.5.2田间设计:试验设四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平方米。
1.5.3施用方法:常规施肥:金正大缓释肥(26-11-11)50公斤,追肥:尿素10公斤。
在旋地时把腐熟剂和尿素按小区设计撒在田里,小区单排单灌。
其它按常规施肥管理。
1.6试验田间管理:本试验于2018年3月27日浸种,4月9日在本田高畦拱棚盘育苗,一心一叶期用98%恶霉灵稀释成3000倍液,每平方米3公斤浇灌防治立枯病和青枯病;4月24日机械旋耕整地,5月12日人工扬撒底肥,5月13日泡田,5月15日机械插秧,5月23日扶苗补齐苗,并用丁草胺密封除草,6月17日人工施分蘖肥,用“把多标”防治水稻二化螟,在7月下旬喷施“谷飞扬”防病防虫促早熟,于9月24日左右停止灌水待成熟,10月12日测产,10月20日室内考种。
试验研究44NEW FARMERS新农民NO.23 2019晚造水稻施用腐熟剂秸秆还田试验总结郑许东(遂溪县黄略农业技术推广站,广东 遂溪 524335)摘 要:以两种不同品牌的腐熟剂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腐熟剂稻秆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稻秆还田,再加施用腐熟剂,加速稻秆的腐解速度,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水稻提供养分,对水稻增产较显著。
关键词:水稻;腐熟剂;试验;总结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腐熟剂分别为中农绿康腐熟剂和金葵子腐熟剂,压田的稻秆为早稻稻秆;供试水稻品种为博Ⅱ优15。
7月2日播种,7月6日压草,7月19日插植,10月30日收获,全生育期120天。
供试肥料统一采用单质化肥,分别为尿素46%、过磷酸钙16%和氯化钾60%。
1.2 试验设计本试验设四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0m2(7.5X4),机耕后耙平,然后修筑区间小田埂相隔,埂面覆盖塑料薄膜防止肥水渗透。
四个处理分别为:处理一:常规施肥+中农绿康腐熟剂(90g)+稻杆还田(18kg)。
处理二:常规施肥+金葵子腐熟剂(90g)+稻秆还田(18kg)。
处理三:常规施肥+稻秆还田(18kg)(不加腐熟剂稻秆还田区)。
处理四:常规施肥+无稻秆还田(空白对照区)。
1.3 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设在广东省遂溪县黄略镇冷水村村前垌,农户:林秋。
试验田前作水稻,排灌方便,土壤类型页砂泥田,土壤肥力中等。
(2)播种日期:7月2日(3)压草日期:7月6日将切碎的稻秆施入处理一、处理二和处理三小区,并压入坭里;然后在处理一和处理二小区中施入腐熟剂;经沤水12天。
(4) 插植期:7月19日,施基肥后插秧。
(5)播植规格:20×20(cm)(6)施肥方案(见表1)(7)灌溉方式:各处理区单独排灌,前期适当深水回青,浅水分蘖,中期多露轻晒,后期一干一湿的排灌方式。
同时在田间肥水管理过程中,我们是同一天完成。
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者:刘秋萍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9期摘要为了探讨秸秆腐熟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开展了秸秆还田腐熟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秸秆腐熟还田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腐熟剂;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9-0012-02秸秆是丰富的生物资源,秸秆还田不但能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而且能使作物增产[1]。
简单的秸秆腐熟通常会因腐熟速度慢而影响下茬作物种植;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是采用菌剂,将秸秆制造成优质生物有机肥还田的高效快速方法,该方法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普遍适用,既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2-3]。
秸秆腐熟剂能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腐熟,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4]。
为此,笔者挑选了河南宝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生产的6种腐熟剂产品进行试验,以期为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腐熟剂产品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单季稻试验地点设在弋江镇沿河村一农户承包田;双季晚稻试验地点设在籍山镇长乐村一农户承包田。
单季稻试验安排在小麦后茬单季晚稻田,双季晚稻试验安排在早稻后茬双季晚稻田。
移栽前在试验田按试验设计做好子埂和过水沟。
1.2 供试材料单季稻品种为太湖糯,双季晚稻品种为秀水03。
参试秸秆腐熟剂品种为本地中标的6种秸秆腐熟剂产品:河南宝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M菌剂(价格10.2元/kg)、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剂(价格9.6元/kg)、江成都华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元骏牌秸秆腐熟剂(价格9.1元/kg)、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CM)腐熟剂(价格9.3元/kg)、广西鸿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发酵菌剂(价格9.2元/kg)、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VT有机物料腐熟剂(价格10.1元/kg)。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秸秆还田+河南宝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M菌剂(A);常规施肥+秸秆还田+江苏天象有机物料腐熟剂(B);常规施肥+秸秆还田+成都华隆有机物料腐熟剂(C);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山东亿安有机物料腐熟剂(D);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广西鸿生源有机物料腐熟剂(E);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北京沃土天地有机物料腐熟剂(F);常规施肥基础上减少施用钾素10%+秸秆还田+河南宝融有机物料腐熟剂减施钾量(G);常规施肥+秸秆还田作有秸秆对照(CK1);常规施肥作无秸秆对照(CK2)。
龙川县水稻秸秆还田腐熟剂应用效果研究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龙川县水稻田腐熟剂秸秆还田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腐熟剂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经济收益,且能实施土壤有效养护和减少秸秆野外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对提升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稻;腐熟剂;秸秆还田;产量;广东龙川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09-01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丘陵山区。
全县耕地面积2.91万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1.81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2.2%。
近年来,由于受耕作方式改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农民疏于对耕地地力的培育。
据龙川县2008年的土壤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耕地土壤有机质偏低。
改良土壤,提升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龙川县自2009年开始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主要是推广稻田秸秆腐熟还田技术。
为验证秸秆腐熟剂在翻耕模式下的使用效果,评价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特于2011—2012年在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区开展田间试验[1-2]。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龙川县龙母镇龙邦村下排田段,土壤类型为潴育水稻土泥肉田,质地壤土,基本理化性状如表1所示。
1.2 试验材料供试腐熟剂:上海联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谷霖”牌腐秆剂;供试水稻品种:2011年为博ⅲ优273,2012年为深优9516,均为龙川县主推优质杂交稻品种。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个处理,即ck:常规施肥,无秸秆还田;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谷霖”牌腐秆剂。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秸秆还田的2个处理的稻秆还田量相同,以干基6 t/hm2计,秸秆腐熟剂用量为30 kg/hm2。
2011年施用中加彩虹牌水稻专用肥(26-5-19)675 kg/hm2,2012年施用新农科水稻专用肥(26-6-18)750 kg/hm2。
秸秆还田腐熟对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效果研究摘要水稻秸秆还田腐熟对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效果研究表明:在还田秸秆上使用腐熟剂,缩短了秸秆的腐烂时间,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营养元素成为水稻生长容易吸收的养分,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秸秆还田;腐熟剂;土壤有机质;应用效果利用早稻秸秆就地直接还田种植双季晚稻,并在还田秸秆上撒施谷霖微生物腐秆剂,可加速秸秆的腐烂时间,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水稻的稳产、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早稻秸秆还田腐熟和后茬晚稻的作用效果试验,验证和评价该腐熟剂产品在田间的实际应用效果[1-5],为选择适合贵港市港北区秸秆利用的不同模式和腐熟剂产品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思平村黎屋屯有代表性的田块,土体无明显障碍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土壤类型为潴育性水稻土,沙泥肉田,质地为砂壤,耕层20 cm,土壤肥力中等,常年水稻产量8 130 kg/hm2。
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8.64 g/kg、全氮1.69 g/kg、速效钾57.35 mg/kg、速效磷20.06 mg/kg,容重为1.28 g/cm3,pH值5.8。
1.2 试验材料供试秸秆腐熟剂品种为谷霖微生物腐秆剂。
供试晚稻品种为超级稻Y两优1号。
1.3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不加腐熟剂)(A),秸秆还田+谷霖腐秆剂(B),以无秸秆还田作对照(CK)。
每个处理小区面积20 m2,小区之间用田埂隔离,农膜包埂,以防肥水渗漏。
试验区组间采用随机排列方式,设置3次重复,共9个小区,每个小区间设独立排灌水沟,防止串灌,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按习惯施肥。
插植规格:行株距23.3 cm×13.3 cm,每蔸2苗。
1.4 试验实施各处理均采取配方施肥,每个处理施纯氮24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240 kg/hm2。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4期 111根据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得知CRT显示器的色彩还原度高、色度均匀、亮度更高,但由于采用的是电子枪,所以对人体的辐射很大,而且由于亮度高,长时间使用会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
LCD要比CRT环保,对人体的辐射低,因此,目前在家、普通办公等诸多领域都在使用液晶显示器。
但不管是哪种,长时间近距离的盯着发光的地方看都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尤其对于孩子来说,伤害更大,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文研究一种带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显示器,能够有效的控制孩子们离显示器的距离,从而保护孩子们的视力。
2.距离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距离传感器是根据测时间来检测物体距离的一种传感器。
它的主要原理是向物体发射特别短的光脉冲,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距离传感器的应用很广,比如我们常用的智能手机,就安装了距离传感器,当你接电话的时候,距离传感器就会起作用。
当你脸靠近屏幕时,屏幕灯就会熄灭并自动锁屏,以防你的脸碰了屏幕进行误操作;当你的脸离开屏幕一定的距离时,屏幕灯会自动开启并解锁,这就是应用了距离传感器的原理。
对于本文所研究设计的带有距离传感器的显示器,主要应用红外测距传感器,利用红外线发射原理来测量人与屏幕的距离,其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红外测距传感器组成3.带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显示器的结构设计带有距离传感器的显示器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显示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
整体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
首先在显示器屏幕前侧面安装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报警器连接,作为优选,这里我们选用蜂鸣报警器,并且把它安装在显示器上端的某一位置上,如图4所示。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上方安装一块距离显示屏,距离显示屏位于显示器的顶端,可以显示出用户离显示屏的距离值,如图4所示。
报警器和距离显示屏上安装无线信号发射器。
显示器通过转轴连接电机,电机位于显示器的底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