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腐熟剂和根瘤菌产品的选择与应用(2010年3月).-.201049164253
- 格式:pdf
- 大小:926.80 KB
- 文档页数:49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摘要】秸秆腐熟剂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秸秆的降解和腐熟,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
本文从秸秆腐熟剂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和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还总结了秸秆腐熟剂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秸秆腐熟剂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这种有机肥料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探索更多基于科学理论的秸秆腐熟剂配方和应用技术,以提高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益。
秸秆腐熟剂的广泛应用将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应用、作用、分类、领域、机理、研究进展、农业生产、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往往存在着问题,比如秸秆焚烧导致空气污染、秸秆露天堆放易引发火灾等。
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始探索秸秆腐熟剂的开发和应用。
秸秆腐熟剂的研究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
对秸秆腐熟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秸秆腐熟剂的定义和作用、分类、应用领域、作用机理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秸秆腐熟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作用机理,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秸秆腐熟剂的特点及其在不同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效果,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并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秸秆腐熟剂的研究进展,可以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探讨秸秆腐熟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和作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方向,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高质、高效益目标。
2. 正文2.1 秸秆腐熟剂的定义和作用秸秆腐熟剂是指一种可以促进秸秆快速分解并释放养分的生物制剂,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等。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秸秆腐熟剂是一种将秸秆经过特殊处理而制成的有机肥料,广泛应用于农田中,能够提高土壤质量,提供养分供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
以下是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的相关内容。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田土壤改良方面。
秸秆经过腐熟后,会释放出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通过腐熟剂的施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酸碱度,中和土壤的酸碱性,提高土壤的酸碱平衡,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秸秆腐熟剂可以提供丰富的养分供给,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腐熟后的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元素,能够为作物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秸秆中还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维生素和酶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的生物活性,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也可以减少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上,农民习惯将废弃的秸秆焚烧,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空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而将秸秆制成腐熟剂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废弃的秸秆资源,还能减少空气中的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秸秆腐熟剂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腐熟剂的制备工艺、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
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和添加剂,可以提高秸秆腐熟剂的腐熟效果和肥效,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
也有一些研究关注腐熟剂的环境安全性,探讨腐熟剂的添加量和施用方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期实现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秸秆腐熟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群对秸秆进行堆肥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加入的一种促进菌群发展、加速堆肥过程的剂型。
秸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资源。
处理秸秆的方式包括堆肥、沼气化等,而堆肥是最常用的处理方式之一。
传统的堆肥方式使用的是自然腐熟,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也存在着不稳定、疏松、异味等问题。
秸秆腐熟剂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出现的。
秸秆腐熟剂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微生物制剂,这些微生物都是对堆肥过程中有机物分解和转化有很强能力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使用秸秆腐熟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缩短堆肥时间,同时促进微生物群落的建立、增强土壤肥力。
此外,秸秆腐熟剂的使用也能降低有害气体的释放,改善堆肥环境,避免污染。
目前,秸秆腐熟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方式很简单,在进行堆肥处理时将其撒散在秸秆表面或者混合在秸秆中,然后进行正常的堆肥管理即可。
众多的实验和应用结果表明,使用秸秆腐熟剂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堆肥速度能够加快,发酵后的堆肥质量也更优秀。
在秸秆腐熟剂的研究方面,近年来也有了不少重要的发现。
比如,有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不同堆肥物质的分解和转化有明显的偏好,因此秸秆腐熟剂的组成成分和使用方法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堆肥物质进行调整。
此外,也有研究发现,秸秆腐熟剂的制作过程中,生产条件和微生物菌群的配置方式也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制剂过程进行精细化控制和优化。
这些研究的进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提高秸秆腐熟剂的效果,同时也为未来的改进和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残留物,其回收利用能够有效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产生和环境污染。
秸秆中的高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难以分解的成分使得其分解过程相对较慢,影响了其有效利用率。
研究不同的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对于提高秸秆的分解速度和腐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试验旨在比较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探索对秸秆进行腐熟处理的最佳方法。
本试验选取了四种常见的秸秆腐熟剂,包括厨余堆肥、猪粪堆肥、鸡粪堆肥和发酵床腐熟剂。
将秸秆和不同的腐熟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进行堆肥或堆积处理。
经过一定时间的腐熟,对不同处理组的秸秆样品进行分析,比较其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
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的腐熟剂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秸秆的腐熟程度。
厨余堆肥处理组的腐熟效果最好,其pH值显著降低,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
这可能是由于厨余堆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加快了腐熟过程。
而猪粪堆肥和鸡粪堆肥的腐熟效果相对较差,其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发酵床腐熟剂处理组的腐熟效果和厨余堆肥处理组类似,但差异不显著。
本试验还对不同处理组秸秆样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腐熟剂处理组的秸秆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均显著提高。
猪粪堆肥处理组的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可能是由于猪粪中含氮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发酵床腐熟剂处理组的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可能是由于发酵床腐熟剂中含磷有机物质的分解释放。
不同腐熟剂处理组的秸秆样品均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利于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的应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超过7亿t。
秸秆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是宝贵的可再生资源。
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可大面积以地养地,是低耗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质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农作物增产的潜力、防止耕地土壤沙化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1-4]。
同时,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从而促进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
经积极向上级争取,2010年天台县获得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主要承担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研究。
提升土壤肥力的关键取决于土壤中腐殖质及腐殖酸的数量。
腐殖质越多,调配土壤水、肥、气、热的能力越强。
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或腐殖酸为核心,致力于通过有益微生物的补充与秸秆还田相结合达到提升土壤中腐殖质或腐殖酸含量的目的,并采取适应南北地区种植业的耕作制度(少耕、免耕)与气候特点、选择和合理搭配适合于南北农耕区的微生物种群,即呼吸类型为兼型中温区微生物,针对作物秸秆的成分特点,主要选择枯草芽孢杆菌、乳糖红酵母、扣囊复膜孢酵母、异常汉逊酵母、汉逊德巴利酵母、粘性丝孢酵母等菌落。
现对秸秆还田及腐熟剂的应用作一探讨。
1秸秆腐熟剂的作用机理秸秆腐熟剂的作用机理其实就是有机物的微生物分解代谢原理。
秸秆腐熟剂中含有大量的酵母菌、霉菌、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其大量繁殖能有效地将作物秸秆分解成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钙、镁、锰、钼等中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气和保肥保水功能,并且能产生热量和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从而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并促进秸秆循环的有效利用。
腐熟剂施于秸秆上经过5~7d适应期,开始无序自由地繁殖、生长。
先是土壤与秸秆交接处出现大量菌丝菌落,接触耕地面的秸秆出现水浸状,此时期为定植期。
定植完成后,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长,其种群数量迅速扩大,开始依赖于处理秸秆韧皮部,蜡质层脱落,纤维素表面积增大,使水解充分,利于微纤维分解,胞外酶甘键进行攻击,此时期为繁殖生长期。
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试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秸秆等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传统的秸秆堆肥技术存在着时间长、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秸秆腐熟速度和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
本文将对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进行比较试验,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支持。
一、研究目的秸秆腐熟剂是能够加速秸秆腐熟过程、提高腐熟效果、改善土壤质地和增加土壤肥力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在本试验中,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秸秆腐熟剂,包括复合微生物腐熟剂、腐殖酸腐熟剂和生物有机肥腐熟剂,通过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评估各种腐熟剂的应用效果,为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农田作为试验地点,包括江苏、广东、河南等地,以确保试验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秸秆腐熟剂选择:本次试验选取了复合微生物腐熟剂、腐殖酸腐熟剂和生物有机肥腐熟剂三种常见的秸秆腐熟剂进行对比试验。
3. 试验设计:每种秸秆腐熟剂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进行试验,包括不同比例的混合使用、不同施用时间和施用量等。
4. 数据收集: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秸秆腐熟剂的腐熟速度、腐熟效果,以及对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到了以下几点研究结果:1. 复合微生物腐熟剂的应用效果:在广东试验地点,复合微生物腐熟剂的腐熟速度较快,腐熟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
在河南试验地点,复合微生物腐熟剂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略有减产的情况。
1.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受到地域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不同地域、不同土壤质地的农田对秸秆腐熟剂的反应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 生物有机肥腐熟剂在不同地域和土壤环境下的应用效果较为稳定,是一种较为适合的秸秆腐熟剂。
3.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受到施用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施用时间、施用量等条件会对腐熟剂的效果产生影响。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日常农业生产中,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秸秆腐熟剂,并根据具体施用条件进行调整,以提高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秸秆是农业废弃物中最常见的一种,储量较大且成本低廉,因此对秸秆进行合理利用对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秸秆腐熟剂是一种能够促进秸秆分解的添加剂,通过增加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提高秸秆的分解速度和效果,从而达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对于秸秆腐熟剂的选择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试验和分析。
方法:本试验选取不同类型的秸秆腐熟剂进行比较试验,包括无添加剂、化学添加剂和生物腐熟剂三组。
每组设置5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每个处理的秸秆量相同。
试验采用固液分离技术收集秸秆腐熟液,分析腐熟液中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并测定腐熟液的pH值。
对每个处理的秸秆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主要元素含量和微生物数量。
结果:1. 秸秆腐熟液的营养元素含量和pH值对不同添加剂处理有明显影响。
化学添加剂处理的腐熟液中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较高,pH值较低;生物腐熟剂处理的腐熟液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氮磷钾含量较低,pH值偏酸性。
2. 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和主要元素含量对不同添加剂处理也有显著影响。
与无添加剂处理相比,化学添加剂处理的秸秆中有机质和主要元素含量明显增加,生物腐熟剂处理的秸秆中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而主要元素含量增加不明显。
3. 微生物数量方面,与无添加剂处理相比,化学添加剂处理的秸秆中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生物腐熟剂处理的秸秆中微生物数量增加不明显。
结论:通过对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的比较试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化学添加剂可以促进秸秆的分解速度和效果,提高腐熟液中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同时增加秸秆中的有机质、主要元素和微生物数量。
2. 生物腐熟剂虽然不能显著提高腐熟液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但可以显著增加秸秆中的有机质含量。
生物腐熟剂处理的秸秆中微生物数量增加不明显,但可能存在其他促进因子。
常见秸秆腐熟菌剂及其使用方法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大量的农作物废弃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合理利用和处理秸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腐熟菌剂是一种能够加速秸秆腐熟的微生物制剂,其作用是通过加速秸秆的分解降解过程,将秸秆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秸秆腐熟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1.木霉菌剂:木霉菌剂是由木霉菌通过发酵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制剂。
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促进腐熟过程。
使用方法为:将木霉菌剂均匀撒在秸秆上,每亩用量为200-500克,然后覆盖土壤进行保温,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氧气供应,一般需要7-10天才能腐熟完成。
2.枯草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是由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制剂。
它能够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难降解有机物,加速秸秆的腐熟过程。
使用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剂均匀喷洒在进行压实的秸秆上,每亩用量为100-200克,在覆盖土壤前要进行拌匀,然后进行湿水浇灌,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一般需要10-15天才能腐熟完成。
3.豆状芽孢杆菌剂:豆状芽孢杆菌剂是由豆状芽孢杆菌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制剂。
它能够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有效提高秸秆的腐熟速度。
使用方法为:将豆状芽孢杆菌剂均匀撒在湿润的秸秆表面,每亩用量为100-200克,然后进行覆盖或堆积,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一般需要15-20天才能腐熟完成。
4.复合发酵菌剂:复合发酵菌剂是由多种发酵菌混合培养得到的微生物制剂。
它综合了不同菌株的优势,可以有效分解秸秆中的各类有机物质,促进腐熟过程。
使用方法为:将复合发酵菌剂均匀喷洒在湿润的秸秆上,每亩用量为500克左右,然后进行覆盖或堆积,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氧气供应,一般需要10-15天才能腐熟完成。
总结起来,使用秸秆腐熟菌剂可以加速秸秆的腐熟过程,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本次试验旨在筛选出适用于秸秆腐熟的最佳腐熟剂品种。
试验选用了市面上常见的三种腐熟剂,分别是腐殖酸、菌肥和有机发酵肥。
同时设置了对照组,对比试验结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腐殖酸对秸秆腐熟效果最好,腐熟时间最短,品质也最好。
这是因为腐殖酸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快速被微生物分解,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从而加快秸秆的腐熟速度。
2.菌肥对秸秆腐熟的效果次之,腐熟时间稍长,但也可以实现较好的腐熟效果。
菌肥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对秸秆起到分解和腐熟的作用。
3.有机发酵肥对秸秆腐熟的效果最差,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腐熟过程。
由于有机发酵肥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对微生物活性的促进作用也比较弱,难以快速分解秸秆中的有机质。
综上所述,腐殖酸是适用于秸秆腐熟的最佳腐熟剂品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环境条件、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种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佳效果。
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秸秆是农作物的剩余部分,常常被用作肥料或者饲料。
直接应用秸秆会导致一些问题,如秸秆分解缓慢、土壤无机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不同的秸秆腐熟剂,旨在加速秸秆的分解过程,并提供营养物质给土壤和作物。
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土壤质地、土壤无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秸秆腐熟剂,分别是堆肥、腐殖酸和生物菌剂。
堆肥是将秸秆与其他有机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的产物,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物质。
腐殖酸是从腐殖土中提取的有机酸,可以促进秸秆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生物菌剂是在实验室中培养的一种菌群,可以促进秸秆的腐熟和土壤中有机质的转化。
为了比较不同腐熟剂的应用效果,我们设置了四个处理组,分别是对照组、堆肥组、腐殖酸组和生物菌剂组。
每个处理组设置了三个重复。
试验使用的秸秆来自同一地区的玉米田,并经过了粉碎和筛选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均一。
我们进行了土壤质地的测定。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堆肥组和生物菌剂组的土壤质地有所改善。
具体来说,堆肥组的土壤质地更为疏松,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而生物菌剂组的土壤质地更为细腻,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相反,腐殖酸组的土壤质地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
我们进行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堆肥组和生物菌剂组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
具体来说,锌、铜和铁的含量在这两组中较高。
这表明堆肥和生物菌剂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
结果表明,堆肥和生物菌剂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
这些结果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和提高农田的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腐熟剂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秸秆腐熟剂是一种可以加速秸秆腐熟的生物制剂,它是由混合菌剂、发酵后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代谢物等组成的,能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农业生产中,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秸秆利用问题,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提高农田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秸秆腐熟剂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进展,主要集中在生产工艺、应用效果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本文将对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秸秆腐熟剂的应用1. 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腐熟剂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代谢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秸秆腐熟剂还可以增加土壤团粒稳定性,防止土壤发生结壤和流失,并且可以为作物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肥力。
3. 保护环境秸秆腐熟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秸秆的利用问题,降低秸秆的燃烧和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1. 生产工艺秸秆腐熟剂的生产工艺是秸秆腐熟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目前,秸秆腐熟剂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发酵条件、发酵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发酵时间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秸秆腐熟剂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秸秆腐熟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3. 环境影响秸秆腐熟剂的环境影响是秸秆腐熟剂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对秸秆腐熟剂的环境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包括秸秆腐熟剂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秸秆腐熟剂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表明,秸秆腐熟剂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土壤结壤和流失的风险,提高土壤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三、展望1. 提高生产工艺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秸秆腐熟剂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秸秆腐熟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2. 深入研究应用效果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研究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包括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品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介绍几种秸秆腐熟菌剂秸秆是农田常见的农作物残余物,它作为一种有机肥料,具有丰富的养分和碳源。
能否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对农田的养分补给和土壤改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秸秆腐熟菌剂则是一种能够加速秸秆分解和腐熟的微生物制剂,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秸秆腐熟菌剂。
1.醇溶菌剂:醇溶菌剂由多种菌株混合培养而成,其主要菌种为腐生菌和固氮菌。
通过对秸秆进行醇溶处理,能够有效地分解秸秆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质,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醇溶菌剂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具有容易被土壤吸附和降解的特点。
2.木霉菌剂:木霉菌剂常用于秸秆和木材等有机物的脱色和处理。
木霉菌剂中的木霉菌具有很强的分解和降解能力,能够有效地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提高碳氮比,改善土壤质量。
此外,木霉菌剂还具有生物杀虫作用,能够抑制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
3.果皮菌剂:果皮菌剂是由果皮和其他较为耐腐菌菌株培养而成的菌剂。
它主要通过果皮中的酸性物质来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并且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
果皮菌剂能够快速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使其迅速腐熟,释放大量的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4.青霉菌剂:青霉菌剂是由青霉菌进行发酵培养制得的菌剂,青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对于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很强的降解能力。
青霉菌剂可通过加速分解秸秆中的有机物质,改善土壤质量,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抑制土壤传播病菌和寄生虫的作用,使秸秆充分腐熟,释放有效养分。
5.噬菌体菌剂:噬菌体菌剂是由一种特殊的病毒噬菌体制备得到的微生物制剂。
噬菌体菌剂具有高度专性,能够选择性感染特定的细菌种类,在分解秸秆中的细菌和病菌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噬菌体菌剂能加速秸秆的分解和腐熟过程,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
这些秸秆腐熟菌剂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使用目的进行选择。
选择合适的菌剂能够有效地处理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的产出效益。
不同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秸秆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其所含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难降解性,使得秸秆腐熟变得十分困难。
为了提高秸秆的腐熟程度,减少对土壤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常常采用不同的腐熟剂进行处理。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
试验选用了三种常见的秸秆腐熟剂,包括农草腐熟剂、微生物腐熟剂和生物酶腐熟剂。
将秸秆分别与这三种腐熟剂进行混合处理,并设立对照组只进行水分浇灌而无添加任何腐熟剂。
观察秸秆在不同腐熟剂处理下的腐熟效果,并对秸秆的可溶性有机碳、全氮、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种腐熟剂处理下的秸秆腐熟程度明显提高。
农草腐熟剂处理组的腐熟效果最好,其可溶性有机碳、全氮、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0%、15%、10%和12%。
其次是生物酶腐熟剂处理组,腐熟效果适中,可溶性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和10%,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和10%。
微生物腐熟剂处理组的腐熟效果最差,各指标的提高幅度均低于另外两组,分别为10%、8%、5%和6%。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腐熟剂对于秸秆的某些性状有着不同的影响。
农草腐熟剂处理组的秸秆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较高,表明其促进秸秆的降解分解作用较为明显。
生物酶腐熟剂处理组的秸秆全氮含量较高,可能是由于该腐熟剂中的生物酶能够分解秸秆中的蛋白质,提高全氮的释放。
微生物腐熟剂处理组的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较高,说明微生物腐熟剂能够促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
不同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
在本试验中,农草腐熟剂处理组的腐熟效果最好,可溶性有机碳、全氮、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
生物酶腐熟剂处理组腐熟效果适中,微生物腐熟剂处理组的腐熟效果相对较差。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秸秆的具体情况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腐熟剂。
秸秆腐熟剂使用说明有机废物发酵菌曲(秸秆腐熟剂)是高科技微生物制品,产品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登记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酵剂产品。
秸秆腐熟剂能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腐熟,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元素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产,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强植物抗逆性,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作物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秸秆腐熟剂由多种不同的微生物组成,每克所含菌量超出农业部颁发的标准要求的数倍,产品连续几年在国家抽检中质量合格,生产供应稳定。
在发酵秸秆时应按如下方式操作:一、腐秆剂的特点和功能有:1、腐秆剂具特强的分解和发酵能力,可大大缩短秸秆及需经堆沤发酵腐熟的禽畜粪、饼肥等有机物的堆沤时间,减少臭味,增加肥效。
2、腐秆剂使堆肥温度迅速提高,并保持较长的高温(55℃至70℃)时间,起到高温速腐,杀灭病原菌、虫卵和草籽等作用。
3、腐秆剂水沤秸秆能快速腐解,不影响后作的适时整地和插植,解决了早稻收后稻草直接还田的难题。
4、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相,加强根际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起到供肥、改土、降毒、调节植物生理功能的作用。
使作物回青快、分蘖早、生势强健,最后达到增产目的。
5、长期使用,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提高土壤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二、使用技术:(一)、水稻秸秆撩穗收割留高茬还田技术要点1、收割。
1)机械撩穗收割:从穗部以下2-3厘米割取稻穗,留稻茬高50-60厘米。
2)人工留高茬收割:从穗部以下5-10厘米处割取稻穗,留稻茬高约40-50厘米。
2、施肥施菌。
按高产施肥要求,施足基肥。
按每亩2公斤腐熟剂的用量将秸秆腐熟剂用泥土(或肥料)拌和均匀后立即撒施到铺好秸秆的田内。
3、旋耕灭茬。
施肥后,迅速旋耕,适宜水深1-2厘米。
田面无水,难以泛浆,水层过深,压草效果差。
旋耕两次,田面无草即可插田。
4、整地播种(插秧)。
机械灭茬后将浸种后的水稻种子均匀撒播于地表(播种量应较常规栽培法增加10%左右),再灌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3):563-570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秸秆腐熟剂对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于建光,常志州,黄红英,叶小梅,马艳,钱玉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摘要:为了解本研究室于常温下筛选研制的秸秆腐熟剂在土壤中的施用效果,通过盆钵模拟培养试验,设置腐熟剂的不同施用方式(单独施用腐熟剂、配施葡萄糖、配施尿素、配施尿素与葡萄糖),研究小麦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养分含量变化,为该秸秆腐熟剂的产品化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以不同施用方式进入土壤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活性相应发生显著变化,AWCD、Shannon多样性指数(H)、物种丰富度(S)均增大,早期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腐熟剂与尿素的配合施用使土壤的基础呼吸和微生物代谢熵显著下降(P<0.05);腐熟剂施用加快了小麦秸秆的腐解速度,腐熟剂施用90d 后,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腐熟剂与尿素的配合施用增幅显著(P<0.05)。
在秸秆还田时,施用腐熟剂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与多样性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腐熟剂与尿素配合施用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微生物;土壤养分中图分类号:X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043(2010)03-0563-08Effect of Microbial Inoculants for Straw Decomposing on Soil Microorganisms and the NutrientsYU Jian-guang,CHANG Zhi-zhou,HUANG Hong-ying,YE Xiao-mei,MA Yan,QIAN Yu-ting(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210014,China)Abstract:Crop straw returning to field is an important way in the maintenance of agro-ecosystem since it could enhance soil fertility and im-prove soil structure.In wheat-rice rotation region,microbial inoculants for straw decomposing,which could accelerate straw decomposition and mitigate short-term disadvantage,usually is adopted a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measure after crop harvest.We obtained a microbial a-gent from natural condition and got the inoculants culture.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different utilization methods of the inoculants for the purpose of assessing its effects on straw decomposition,microbial community and nutrient in wheat straw-incorporation soils.Four application methods of inoculants were established as follows:inoculants(I),inoculants plus glucose(IC),inoculants plus urine(IN),inocu-lants plus urine and glucose(INC).In this research,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and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were determined by Biolog Eco micro-plate technique,microbial populations of soil were estimated by plate count method,and soil basal respiration(BR)by titration.Metabolize quotient(q CO2),was calculated consequently.Soi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by conventional method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ctivities were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microbial inoculants with all application methods.The values of AWCD,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H),and species richness(S)increased.Meanwhile,an early-stage increase of the soil bacterial and fungal populations was observed in soils treated with inoculants.In the co-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inoculants and urea,soil BR and q CO2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0.05),and 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wheat straw in soils were in-creased in the microbial inoculants application.The contents of soil total phosphorous,available phosphoro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were increased separately with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s of microbial inoculants after ninety days,and the increment were significant(P<0.05)under the co-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inoculants and urea.The inoculants were helpful to increase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and diversity and to amend soil nutrient property in straw-incorporated soils.Keywords:straw;inoculants;microbe;soil nutrient收稿日期:2009-07-12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7B01-01)作者简介:于建光(1975—),男,山西忻州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