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医学统计学串讲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540
《医学统计学》完整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医学统计学》的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统计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研究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重点: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项临床试验为例,介绍t检验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2. t检验:(1)讲解t检验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2)演示t检验的计算过程,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示例,自行完成t检验的计算和分析。
3. 方差分析:(1)介绍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2)演示方差分析的计算过程,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示例,自行完成方差分析的计算和分析。
4. 秩和检验:(1)讲解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
(2)演示秩和检验的计算过程,并列举实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示例,自行完成秩和检验的计算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计算方法和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临床试验中,研究者比较了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随机抽取了60名患者,分别给予甲药和乙药治疗,疗程为4周。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价。
假设评价结果如下:甲药组:痊愈20人,显效15人,有效10人,无效5人。
乙药组:痊愈18人,显效12人,有效8人,无效12人。
请运用t检验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答案:(略)2. 题目:某研究者对某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试验,随机抽取了80名患者,分别给予甲法和乙法治疗,疗程为6个月。
《医学医学统计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医学医学统计学》的第四章,主要讲解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频数分布、图表的编制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频数分布、图表的编制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频数分布的编制方法,图表的编制技巧。
2. 教学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医院对一批病人的身高、体重进行调查为例,引入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
2. 讲解频数分布:讲解频数分布的概念,示范如何编制频数分布表,引导学生随堂练习。
3. 讲解图表的编制方法:讲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编制方法,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随堂练习。
4. 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示范应用实例,引导学生随堂练习。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频数分布概念编制方法2. 图表的编制方法条形图折线图饼图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学校对一批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数据如下:160,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请绘制频数分布表和条形图。
2. 答案:频数分布表:| 身高(cm) | 频数 ||||| 160162 | 2 || 163164 | 3 || 165166 | 4 || 167168 | 5 || 169170 | 6 || 171172 | 7 || 173174 | 8 || 175176 | 9 || 177178 | 10 || 179180 | 2 |条形图:(在此处绘制条形图)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频数分布的编制方法,图表的编制技巧,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
优秀课件《医学统计学》一、引言医学统计学是医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旨在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医学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医学统计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医学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本课件旨在介绍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帮助读者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医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二、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统计学定义: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2.医学统计学定义:医学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现象的数量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3.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误差、概率等。
4.常用统计指标: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数等。
三、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方法1.描述性统计:对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和展示,包括频数分布、图表展示、统计量计算等。
2.推断性统计: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等。
3.实验设计:合理设计实验,提高数据质量和研究效率,包括随机化、对照、重复等原则。
4.多变量分析: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线性回归、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
四、医学统计学的应用1.临床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数据,评价治疗效果、诊断方法等。
2.预防医学: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
3.基础医学研究:探索生物医学现象的数量规律,为揭示生命现象提供依据。
4.药物研发: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指导新药研发。
五、医学统计学软件与应用1.常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SAS、R、Stata等。
2.软件操作流程:数据录入、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结果输出等。
3.软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实验设计、预测模型等。
六、医学统计学的发展趋势2.精准医学:基于个体差异的统计分析,为精准医疗提供数据支持。
3.跨学科研究:与其他学科如生物信息学、流行病学等交叉融合,拓展医学统计学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