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的适用范围、种类、写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90 KB
- 文档页数:2
(完整版)通知的写法与格式通知一、综论(一)定义及特点通知是机关单位向特定的受文对象告知有关事项的晓谕性公文。
它具有下列三个特点: 一是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在所有的公文中, 通知的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上至高层机关, 下至基层单位; 大到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安排, 小到一个单位内部告知一般事项, 都可以用通知行文。
二是文体功用的晓谕性。
通知总是有所告晓, 有所要求, 即包括“晓”和“谕”两重功用, 或告诉人们有关事项, 或要求办理, 遵守执行。
三是知照事项的时间性。
在所有的公文中, 通知的时间性最强, 告知事项或要求办理的事情, 往往都有很强的时间要求, 即使是规定性通知, 也不像其他规范性文件具有较长期的时效。
通知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公文。
从内容性质上看, 可分为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一般事务性通知和会议通知四种。
1.批示性通知:(1)用于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即领导机关将业经批准或通过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如条例、规定、办法等, 用“发布”、“颁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给有关单位;(2)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即将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发来的公文, 而又对本地区、本系统的工作有关联, 或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用“转发”通知的形式, 转发给所属下级机关;(3)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即将下级机关报送来的文件, 如“报告”、“请示”、“会议纪要”等, 加上本机关的批示用“批转”通知的形式, 转发给所属单位。
无论是“颁发”还是“转发”、“批转”都应把法规文件或上级、同级、不相隶属机关的来文连同通知一起发出去。
这类通知的正文内容都具有批语的性质, 故通称批示性通知。
“发布”( 包括“颁发”、“印发”) 、“转发”、“批转”三种形式, 它们的职能、作用不同, 行文关系不同, 运用时要严加区别, 不得相混。
2.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某一项工作有所指示和安排, 而其内容不适宜用“命令”、“指令”发布时, 用指示性通知。
通知格式范文精品文档通知,是转发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印发上级或本级机关有关公文,批转下级机关公文,传达上级机关指示,任免和聘用干部,发布法规和规章,以及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XXX事项的公文。
通知分类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1.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
2.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XXX或执行。
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XXX或执行。
4.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
5.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6.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的事情,常把有关信息或要求用通知的形式传达给有关机构或群众通知格式由于通知的功能多,种类多,写法彼此有较大的区别,我们在分类时曾经成心识地对各种不同通知的写法作了一些引见,这里只能概括引见一些通知写作的根本办法。
(一)通知标题和主送构造.精品文档1.通知的标题2.通知的主送机关(二)通知的正文1.通知缘由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这部分的写法跟决定、指示很接近,主要用来表述有关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2.通知事项这是通知的主体部分,所发布的指示、安排的工作、提出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都在这一部分中有条理地组织表达。
内容复杂的需要分条列款。
3.执行要求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可以在结尾处提出贯彻执行的有关要求。
如无必要,可以没有这一部分。
会议通知按市委办公厅通知,市委定于本月二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二时在XXX召开干部会议,转达中央带领同道在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布置有关文件的研究计划。
先送上会议入场券一张,请于下午一时正,在大门口集体搭车前去。
此致X X X同志党委办公室。
通知的特点-种类-写法根据《条例》的规定,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我整理了通知的特点-种类-写法,一起来通知的特点1. 使用频率高。
通知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公文,不论任何单位,其所发公文的一半左右,均以通知行文。
通知素有"公文轻骑兵'之称。
2. 时效性较强。
通知的事项一般有很强的时效性,大多要求受文对象立即办理或者了解该事项。
如果过了通知要求的时间再去办理,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3. 文种功能多。
从通知的适用范围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文种的功能极多,可以安排布置工作、知照事情、批转转发公文等。
通知的种类 1. 发布性通知。
主要用于发布一些法规规章及事务性文章,如计划类、总结类、会议记录、领导讲话等。
2. 指示性通知。
即向所属下级机关下达指示或布置工作的通知。
3. 批转、转发通知。
批转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时所使用的通知。
转发通知是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时所使用的通知。
4. 知照性通知。
即告知需要了解的情况或要求下级办理某一事项的通知,如迁居新址、举行会议、更换印章等。
通知的写法常见的通知有以下几种,其写法虽不太复杂,但也各有特点。
1. 发布性通知。
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
(1)标题。
由主送机关加事由再加文种构成;由事由加文种构成。
发布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章时常用"发布'、"颁布'、"颁发'等,发布一些事务性文章时常用"印发'。
(2)主送机关。
即收文单位,常不止一个,要注意正确使用逗号和顿号来排列顺序。
(3)正文。
这类通知的正文往往篇幅较短,结构简单,一般写明发布对象名称和执行要求即可。
(4)署名。
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发文单位的名称。
(5)日期。
在署名下方写上年月日。
2. 指示性通知。
其结构与发布性通知相同,许多部分的写法也同发布性通知一样,只有正文的写法不同。
通知的介绍、写作格式与范文一通知的适用范围及特点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文件;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公文,使用范围相当广泛。
通知具有三个特点:1.使用范围具有广泛性。
通知不受发文机关级别高低的限制;对通知的行文路线限制不严,主要作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组织对所属成员的下行文,但平行机关之间、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使用通知知照有关事项;通知写作灵活自由,使用比较方便。
2.文种功用多具有指导性。
上级机关和组织向下级机关、组织用通知行文,都明显体现出指导性。
特别是部署和布置工作、批转和转发文件等,都需明确阐述处理某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说明需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要求等。
一部分通知对下级或有关人员有约束力,起指挥、指导作用;另一部分通知则主要起知照作用。
3.有明显的时效性。
通知事项一般是要求立即办理、执行或知晓的,不容拖延。
有的通知如会议通知,只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有效。
二通知的主要类型根据内容与作用,通知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指示性通知。
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办法、措施,不宜用命令(令)发布的,可使用这种通知行文。
指示性通知往往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的特点。
2.批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
用于发布某些行政法规,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以及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这类通知包括批转性和转发性两种。
批转性通知,适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的文件加批语下发,需在标题中加“批转”两字;转发性通知是“转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同样需在标题中注明“转发”字样。
3.事项性通知(工作通知)。
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些事项,除交待任务外,通常还提出工作原则和要求,让受文单位贯彻执行,具有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这种通知,便属事项性通知。
有些工作任务,不宜采用命令和意见行文的,可使用这种通知。
通知的适用范围、主要种类及写法
一、通知的适用范围
通知适用于传达上级单位指示,部署安排工作,任免和聘用干部,批转、转发和印发文件,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等。
二、通知的种类
通知的种类主要有: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周知性通知,会议通知,人事任免通知等。
三、通知的写法
(一)批示性通知的写法。
批示性通知主要用于公布(印发)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单位、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批转下级单位的公文等。
这类通知的正文内容都具有批语的性质,拟写时,首先要写明公布(印发)或转发的对象、依据,表明对所发公文的态度;其次要提出贯彻执行的要求等。
篇幅要简短。
(二)指示性通知的写法。
指示性通知主要用于上级单位对开展某项工作或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出工作部署、提出管理措施、制订有关政策等。
拟写该类通知,在开头部分应写明通知缘由,即行文的目的和意义;通知的内容部分,大多采用分条列项法,具体阐明原则,明确政策,提出要求、措施和办法等。
(三)周知性和事务性通知的写法。
周知性和事务性通知,主要用于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以及要求有关单位办理或周知的有关事宜,如催报材料、撤销或成立机构、启用或废止印章等。
拟写时,首先要写明通知的缘由或依据;其次是写明办理或周知事项的具体内容,要注意简明扼要地将有关事项逐项交代清楚。
(四)会议通知的写法。
拟写会议通知时,一般要写明召开会议的单位,会议名称和时间、地点、内容(议题),参加会议的人员范围和人数,会议材料要求,报到时间和食宿安排,有关注意事项以及联系人和电话等。
必要时需附“会议回执”。
“会议回执”主要包括:参会人员单位、姓名、性别、民族、职务和联系方式等,必要时还应注明到达及返程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