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侵食南海始末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海军要对菲律宾进行惩罚!军事关注2009-02-08 1408中国海军要对菲律宾施以重手进行惩罚!菲律宾侵略我们中国南沙群岛,以及侵占我们中国的中沙群岛上的黄岩岛,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严重事实,也是一个中国不可容忍的耻辱问题。
因此,无论如何,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应该对菲律宾进行严厉打击,将菲律宾所侵占的海域悉数收复!菲律宾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对属于中国的南沙群岛东部岛屿的侵占。
据悉,菲律宾于1970年至1980年逐年侵占了我们中国南沙群岛东部的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司令礁等8座岛屿。
菲律宾侵占我们中国南沙群岛8个岛礁之后,将南沙东部41万平方公里海域划入其领海,目前已在所占岛礁上修建了两个小型空军基地,将3个岛礁建成陆军基地,并不断改善所占岛礁的设施,提高岛礁的防御能力。
菲律宾不但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进兵抢夺我们中国的南沙群岛东部岛礁,而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兵抢夺属于我们中国的中沙群岛的黄岩岛。
在我们中国南海的中沙群岛上的黄岩岛先前称之为民主礁,是我们中国南海上的的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
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我们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烟波浩渺的黄岩岛海域是我们中国海南渔民的传统渔场,我国渔民们经常驾渔船进入黄岩岛周围海域进行渔业活动。
自古以来,黄岩岛就是中国的领土。
据资料披露,我们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
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将黄岩岛列入中国版图。
1947年,中国内政部正式编制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当时称"民主礁")划在"断续国界线"内。
该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国对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拥有主权。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
详解菲律宾南海问题仲裁案黎蜗藤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在媒体见面会上正式公布,在当天菲律宾正式向国际海洋法仲裁法庭(Arbitral tribunal)提出诉讼,要求法庭对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提出仲裁[1]。
中国拒绝应诉,但国际法庭为中国找了一个律师,以之代表中国应诉。
此仲裁案至今已经进入法律程序。
但在中国,媒体的报道都是从负面的立场,这不利于人们对整个事件的了解。
在此,我特意客观地分析一下整个过程。
菲律宾提出仲裁申请的背景根据菲律宾的说法,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提出国际仲裁是迫于无奈。
从2012年黄岩岛事件开始,菲律宾就一直在南海处于守势。
黄岩岛的实控权被中国夺去,菲律宾军事实力和中国乃天渊之别。
即便菲律宾有意拉美国和日本为其撑腰,也是远水不能救近火。
菲律宾想借助东盟的力量和中国谈判,奈何中国关上了谈判的大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总是说中菲之间交流的渠道是畅通的。
但事实上,中国不承认黄岩岛存在主权争议,也不肯就这个问题和菲律宾展开谈判。
同时,菲律宾在南海其他海域还受到中国海监船只甚至军用船只的胁迫,比如今年5月底仁爱礁事件就是一例。
在军事和外交都无望的情况下,菲律宾只能使出最后一招,就是向国际法庭求助。
中国指责菲律宾是无事生非。
但事实上,南海、南沙和黄岩岛的争议是一个长久以来存在客观的事实。
可见无事生非之说不能成立。
菲律宾要求国际法庭裁决什么?尽管中国一再认为菲律宾向国际法庭提请的裁决是有关主权争议。
但这并非实情。
为了达到国际法庭的要求,菲律宾特意绕过了主权的争议。
菲律宾向国际法庭提出的仲裁有四项[2],都和主权争议无关。
第一,菲律宾认为中国的九段线是不正当的要求(Invalid),是违反《国际海洋法公约》的。
第二,菲律宾认为中国目前在南海所占领的“岛礁”其实只能算是岩石,本身没有维持人类居住和经济生活的能力。
因此,这些岛屿无法拥有专属经济区的地位。
第三,中国在南海以水底礁石为基础所建造的人造建筑物,俗称高脚屋,没有生成专属经济区的地位。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的全过程一、中菲黄岩岛对峙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发生对峙;菲律宾的“汉密尔顿”号汉密尔顿级巡逻舰与中国“海监75”号和“海监84”号在11日上午在南海海域发生对峙。
美联社评论说,此次事件是中菲两国在南海领土争端方面“最严重的一次对抗”。
2012年4月12日:中国派公务船前往黄岩岛海域,菲律宾军舰撤离;我已向菲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律宾军舰立即撤离该海域,避免使事件复杂化、扩大化。
目前中菲双方正通过外交渠道就此保持着沟通。
中国已派出政府公务船而非军舰前往黄岩岛海域,保护中国渔民和渔船的安全以及正当的渔业活动。
2012年4月14日:中国渔船全部驶离。
2012年4月16日:美菲举行军演;菲律宾与美国“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16日正式开幕。
预计有4500名美军士兵和2300名菲律宾士兵参加。
日本、韩国、越南等七个国家将首次派出观察员参加其中的人道主义救援与灾害响应演习环节。
2012年4月18日:菲律宾向黄岩岛派遣执法船,中国就其行动提出交涉;2012年4月19日:两艘中国海监船和一艘菲律宾警卫搜救船仍在对峙;4月20日:菲律宾驻华大使李永年请辞;4月22日:菲吁东盟表明南海立场,中方将两执法船撤离黄岩岛;4月23日:一菲律宾搜救船和中国一海监船仍在对峙;4月24日:中国渔政310船和中国海监84船离开黄岩岛海域;4月25日:菲律宾外交部称一周内邀请中国到国际法庭打官司;4月26日:菲媒体称5艘中国渔船返回黄岩岛海域展开作业;4月27日:菲侨民组织呼吁各地菲人到中国各使领馆示威;4月2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希望美方对南海争议不持立场;4月29日:菲总统阿基诺称将收集中国欺负菲的“证据”;4月30日:中国留美大学生在菲驻联合国门口示威游行;5月3日:菲媒称中国14艘船只抵达黄岩岛海域。
二、中菲黄岩岛历次重大纠纷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等明确规定了菲领土界限西限以东经118度为界,黄岩岛在此范围之外。
【摘要】中国对南沙群岛有着无可辩驳的主权。
二战结束后长时间内是不存在南海问题的。
从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并且提出主权要求。
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越南召开南海问题国际会议,使得南海问题再次升温。
南沙群岛的主权为何会成为各个国家所争夺的目标。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南海问题;原因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占领了南沙群岛。
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Et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也就包含了南沙群岛。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
美国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二战后。
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
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从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哑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越发的严重。
菲律宾国会在2009年2月17日通过《领海基线法案》。
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
越南召开以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为核心的南海问题国际会议,用柔性手段抢夺南海问题的主动权。
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也纷纷对南海的领土主权提出要求。
我国周边邻国都想把南海划分为自己国家的领土范围是因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随着各国的海洋意识不断加强,海洋已成为各国争夺利益的新“战场”。
第一,海洋拥有大量的资源、能源。
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陆地上的资源和能源也出现了紧缺的现象,尤其是天然气、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而海洋还是没有被挖掘的净土。
中菲南海问题摘要:中菲南海问题和周围几个国家及美国的关系,使问题越来越严重与复杂关键:南海中菲争端国际管理前言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东南亚国家纷纷抢占南海岛屿。
目前南海争端已成为全世界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之一。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对南海提出“主权”要求的,是除越南之外占领南海岛屿最多的国家。
2009年2月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南沙部分岛屿与黄岩岛划为菲属,至此,菲律宾共侵占南海10个岛礁,将4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划为其领海。
菲律宾的行为侵犯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解决中菲南海争端有助于解决整个南海争端,特别是在在当前短时期内解决整个南海争端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如果能将菲律宾当作突破口,从经济、政治、法律、国防等各方面努力,和平解决中菲之间的争端,受“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的争端也会容易解决。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直致力于和平解决中菲南海争端,以求得和平、发展、双赢。
中国希望与其他国家一起为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与进步做出贡献。
中菲南海争端的内容是南海岛屿主权之争、油气资源之争、海域划分之争。
南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争端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菲律宾国内将争端看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是争端产生的菲律宾方面的原因;中国长期对南海争端重视不够,是争端产生的中国方面的原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争端加剧的法律方面的原因;美国、日本、印度的介入成为中菲南海争端产生的外部原因。
中菲南海争端出现了国际化、集团化、复杂化的趋势,归纳出了争端的发展对中国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中菲南海争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
因此,解决中菲南海争端已经变得非常迫切。
中菲南海事件的始末的分析解决方案中国的立场观点分析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南海问题并非没有形成共识。
声索国之间虽然围绕南海主权归属有争议,但是基本上各国都曾认同,南海问题在声索国内部通过谈判解决,并且共同开发。
但是菲律宾近期的连续高调动作,已经让人看到菲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偷步”——引入美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最终达到浑水摸鱼的地步。
在黄岩岛驱赶中国渔船、与美方展开联合军事演习,或许都是坐实南海问题国际化的步骤。
坦率地讲,这条路是菲律宾通过低政治成本赚取南海利益的政治路径,美国方面自然也乐得以模糊的态度介入。
毕竟对于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而言,南海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又是制约中国发展的杠杆,如果能够再把菲律宾打造成“新同盟”关系的典范,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就有更多介入的理由和方式。
二者相互结合,坐实南海问题国际化已在菲美的政治议程上了。
那么关于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南海争执一直以来是如何发展的呢?根据普度一键通舆情监测显示,最近一个月内关于中菲南海问题共有174条新闻,703条论坛内容,268条博客内容。
2009年2月,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
该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
2011年11月,菲律宾东亚峰会上呼吁对中国更大胆。
罗萨里奥还称,菲律宾已经开始不耐烦了。
菲律宾需要具备“不受约束的能力”以更好地开发南海周边岛屿附近的油气资源。
2011年12月,菲律宾海军以“非法捕鱼”为名扣留5名中国渔民。
2012年4月,菲律宾在东盟峰会推出涉及南海新倡议。
2012年4月,中国海监船队与菲律宾军舰在南海黄岩岛海域发生对峙事件。
2012年4月8日,12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海域作业时,被菲律宾军舰非法堵在黄岩岛泻湖内。
10日清晨,菲海军“德尔比拉尔”号战舰派出小分队持枪登上中国渔船,叫嚷要抓捕中国渔民。
危急之时,中国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中国海监84、75号船编队赶到现场,对渔船和渔民实施保护。
中国海监船随即与菲律宾军舰展开对峙。
60年来 菲律宾是如何蚕食中国南海领土的(2011-08-18 06:28:18)转载标签:中国外交领土主权南海问题菲律宾美济礁军事 分类: 时事菲律宾占领的中业岛法治周末文章指出,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访问中国在即,有关中菲南海争端的话题将会再次引起热议。
上月底,阿基诺在菲律宾国会发表国情咨文称:"我们不想增加与任何国家的紧张关系,但是我们必须告诉全世界,我们已经准备好保护属于我们的东西。
"事实上,南海从来不是菲律宾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菲律宾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蚕食中国南海,实现了事实上对南海的占领,然后又想尽各种办法为自己的侵占行为寻找各种理由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报道,8月9日下午2点,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会见了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及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
阿基诺透露,自己将于8月展开对中国的国事访问,日程比原计划稍有提前,不过,他并未透露访问的具体时间,只是称外交部将公布其具体访华行程。
分析普遍认为,阿基诺此次访华将与中国讨论南海议题,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南海纷争。
阿基诺曾表示,他的办公室正积极安排访华,希望自己在访华期间能与中国领导人会谈,集中解决南海领土纠纷。
民间与政府互动觊觎南海1946年7月4日,菲律宾获得独立。
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菲律宾国内出现的民族主义思潮席卷了整个菲律宾,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菲律宾野心勃勃地扩张自己的领土。
菲律宾一直在等待机会。
1951年9月8日,《旧金山和约》签署,根据和约,日本宣布放弃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权利、名义和主张。
和约签署后,菲律宾认为机会来了,它立即抓住机会,发表声明称,直至目前,盟军并没有解决南海群岛的归属问题。
因此,只要这个群岛仍维持现状,它就向菲律宾或盟军成员国国民平等地开放。
菲律宾在声明中还特别指出,因南海接近菲律宾西边的疆界,与菲律宾群岛有历史和地理关系,对菲律宾国防和安全有重大战略价值,所以只要菲律宾国民不违法,菲律宾政府就要关心他们在这些无人居住和未被占领群岛上的经济开发和迁徙定居等活动。
菲律宾为何频繁挑起南海争端作者:史名来源:《新天地》2013年第07期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们注意到菲律宾防务部门领导人说过“为保卫领土战斗到最后一人”的言论。
我们认为,菲方应该保卫自己领土,而不是他国领土。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今年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
菲律宾继4月在南海黄岩岛骚扰中国渔船之后,日前又一次让南海仁爱礁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1947年:染指南海的起点二战结束后,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觊觎就开始了。
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共和国宣布独立,7月23日就宣布将巴拉望岛以西200海里的南沙群岛“纳入国防范围”。
4年后,菲律宾总统基季里诺又宣称,南沙群岛如果落入敌国,就会威胁菲律宾“国家安全”,又声称菲律宾离南沙群岛最近,应将其纳入版图。
实际上,此时菲律宾提出的几个理由都是立不住的。
国际法一般规定,距离远近不是判定国土的直接依据。
而且1946年9月2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就依据1943年《开罗宣言》及1945年《波茨坦公告》,派海军前往并先后在南沙太平岛等地竖立中国主权石碑。
为什么菲律宾刚刚独立就急着染指南沙群岛?这要从菲律宾的历史说起。
西班牙支持的航海家麦哲伦曾于1521年3月16日抵达菲律宾一带。
1565年2月,菲律宾遭西班牙入侵,从此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被美国击败,被迫将殖民地菲律宾转让给美国。
在这一连串历史事件中,菲律宾遭受的侵略都来自海上,因此菲律宾对群岛国家的海洋权益有深刻体会。
国际海洋法概念中的“群岛之国”概念(指全部由一个或多个群岛构成的国家),就是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斐济等群岛国家首先提出的。
菲律宾有七千多个岛屿,这些岛屿周边和之间的海域,一旦被强大的海权国家控制,菲律宾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1898年,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菲律宾独立运动领导人阿奎纳多曾宣布菲律宾独立并成立政府,当时就设有海军局。
在美国海军支持下,菲律宾海军用船只在群岛之间运输部队,攻打西班牙殖民者。
中菲南海争端之五方礁事件一、五方礁的历史地理情况五方礁,曾用名捷胜礁,我国渔民向称此礁为五孔、五风,因海南文昌方言口音“孔”、“方”近音,意为五个地方有礁石。
外国普遍称为Jackson Atoll(杰克逊环礁,纪念Captain A.L. Jackson),有些外文资料称五方礁为NorthMischief reef,菲律宾非法擅自命名为Quirino Atoll(基仁诺礁),越南非法擅自命名为Bãi Hải Sâm(海参滩)。
位于北纬10度27-32分,东经115度41-48分范围内,位于马欢岛南偏西11海里,鲎藤礁西南22海里,半路礁西北29海里,禄沙礁东北23海里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五方礁是南海中独立于深海中的圆形环礁。
礁体平均直径约10.5公里,面积约80平方公里,礁坪长宽200-600米不等,低潮时累计干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环礁上发育有五块大礁,并分别命名为五方头、五方尾、五方南、五方北、五方西(海南渔民习惯称东北为“头”,西南为“尾”)。
其中,头、北、西刚可露出海面,五方南在低潮是露出海面,五方尾为水下礁,低潮时候水深0.2米。
五方头和五方尾两块礁盘上发育了次成潟湖。
潟湖直径11公里,潟湖面积69.3平方公里,水深18-48米,最深44.5m,湖底平坦,坡度平缓,北浅南深,底质珊瑚砂和珊瑚块。
未见碍航点礁,可作大船锚地。
通常认为该潟湖共有六个潮汐通道(口门),总长度10公里(占礁体周长总长的30%,属开放型)。
西北门宽1.4公里,最浅处为8.5米;东门宽3.7公里,最浅处在中部10.4米,门东侧有点礁,水深10.1米;西门、北门各宽2.4公里,水深分别为16.1和16.7米;南门水道深18.3米。
除西北口门外,其他口门大型船只进出自如。
潟湖内有锚地,但屏蔽性差,泊稳条件差,天气恶劣时不起保护作用。
五方礁是中国固有领土。
五方礁所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
★菲律宾侵占岛礁现状马欢岛1970年曾被菲律宾侵占,驻军4人(后仅留1人驻守)并搭建木屋一座,后木屋被台风摧毁后菲方人员下落不明.菲律宾随后放弃驻守该岛.南钥岛1968年被菲律宾侵占。
1994年,中菲海军在南钥岛海域有场小规模的冲突,其结果菲2艘炮艇被击沉,数名士兵死亡。
岛上的一些建筑被摧毁,包括一个了望塔,此后菲放弃了该岛。
2007年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菲律宾进行访问之际,中菲两国签署一系列协议,后菲律宾正式撤出了在西月岛、马欢岛、费信岛、南钥岛、北子岛上的驻军(有的早已无驻军),认同“两国可以自由投资,共同发展以上岛屿经济”。
代价是中国承诺在未来5~7年内斥资49亿美元投资菲律宾农业.但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又将以上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并派人重登部分岛屿。
中国随即对以上岛屿加强了“渔政”巡逻,反之弱小的菲军根本无力对以上岛屿实行全面有效控制。
限于《南海各方宣言》我国没有直接向几个岛屿驻军,但部分岛屿有中国人员活动。
双黄沙洲于1971年为菲律宾控制,但根据部分国外资料显示,双黄沙洲自1988年后有我国气象观测人员不间断驻守(未证实)。
多数认为现在没有实际占据者。
司令礁于1980年被菲律宾非法侵占.但目前菲律宾并未派人员实际占据司令礁。
因此,菲律宾非法侵占的八个岛礁实际上只有中业岛、马欢岛、北子岛三处还被菲律宾固守。
其守岛部队定期巡航其他岛礁.★中国大陆南沙实际驻防:渚碧礁、南薰礁、赤瓜礁、东门礁、永暑礁、华阳礁、美济礁,共七礁。
美济礁:目前由南海渔政管理.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目前我国驻军此礁(南北两点),并以此全面监控周边的牛鈪礁、安达礁、三角礁、五方礁、仁爱礁、信义礁、半月礁、仙娥礁、仙宾礁、半日礁、北恒礁、孔明礁等12礁.杨信沙洲:为了纪念明初巡抚南洋的官员杨信而定名.设中国主权标志和中国渔民搭建的少量建筑。
库归礁:中国实际控制并严密监控,设中国主权标志,有中国科考人员驻守并定期登礁维护。
菲律宾侵食南海始末菲律宾侵食南海:民间探险队渗透登陆舰“坐滩”环球时报2016-07-14 10:07 策划“民间探险队”渗透派出坦克登陆舰“坐滩”80年间,菲律宾如何侵食南海图片说明:非法“坐滩”仁爱礁的菲律宾舰艇编者按:菲律宾强推的所谓南海仲裁案最终结果出炉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客座教授刘锋特为《环球时报》撰文,详细揭露菲律宾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一再扩大海上侵权和企图染指中国黄岩岛的史实。
刘锋认为,临时仲裁庭根本不顾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充满偏袒和政治意图,无论菲律宾如何巧舌如簧,如何粉饰包装,其根本改变不了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历史事实。
而让读者熟识过去的历史,更能坚定地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珍视南海的和平稳定。
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长期觊觎,精心策划菲律宾是南海周边国家中最早对中国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并最先派兵侵占的国家。
菲觊觎南海岛礁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一般来说,南海丰富的资源无疑是诱发争议的导火索。
对于沿岸国和航道使用国而言,南海所拥有的资源利益固然很重要,南海岛礁的地缘位置和战略空间才是其重要性的本原,也是争端萌发的根源。
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尚无海底油气资源的概念,对南海资源价值的认识只停留在渔盐之利,西方列强对南沙岛礁的觊觎和掠夺行动就已开始。
特别是在1933年南沙群岛“九小岛”被法国窃占之后,还引发包括菲律宾、日本等国对南海岛礁的侵犯。
众所周知,1898年6月12日,菲律宾结束西班牙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独立,但同年,美国依据对西班牙战争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占领菲律宾。
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主要由1898年《美西巴黎和平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和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划定,一直限制在东经118度线以东,南沙群岛和黄岩岛根本不在上述条约规定的菲律宾版图内。
1933年8月12日,美属菲律宾前参议员致信美驻菲律宾总督,试图以“地理邻近”为由宣称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附属于菲律宾群岛领土的一部分。
然而,美国方面1935年8月明确否认了菲观点,指出南沙群岛与巴拉望岛及其附属小岛屿存在地质上的自然分割,且在美国获得菲律宾之前,西班牙从未对任何一个岛屿行使或提出过主权主张。
菲律宾的领土主权范围在1935年的宪法再次得到确认。
得不到美方支持的菲律宾不甘失败,一直对中国南沙群岛垂涎三尺。
二战期间,菲律宾于1942年被日本占领。
由于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被日本作为进军菲律宾群岛时的跳板,日本此举事实上提醒了距南沙群岛并不远的菲律宾,使得其染指南沙群岛的野心一步步膨胀,并为菲律宾日后对南沙海域部分岛礁提出权利要求和实际占领埋下伏笔。
1946年7月4日,二战后再次沦为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获得独立,其意欲侵占南海岛礁的野心完全显露。
此后十几年,受菲律宾国内出现的民族主义思潮影响,有人开始强调南沙群岛对菲安全的重要性,由此为炮制所谓的“卡拉延群岛”(“卡拉延”在菲他加禄语中意为“自由”)寻找“合理性”,进而多次试探性提出非法领土要求。
伴随着冷战的到来,美苏分别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和越南金兰湾驻有大批海军部队,南海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
菲律宾自恃在美国势力的所谓庇护下,谋求采取实质性行动。
1946年7月23日,菲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基里诺表示,南沙群岛应交给菲律宾,并入菲国防范围内,因为该群岛对菲律宾的安全至关重要”。
1950年5月17日,已出任总统的基里诺再次声称:“南沙群岛应属于最邻近的国家,而菲距离南沙群岛最近。
”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署后,菲律宾还在声明中首次提出,因南海接近菲西边的疆界,与菲律宾群岛有历史和地理关系,对菲国防和安全有重大战略价值,所以只要菲律宾国民不违法,菲政府就要关心他们在这些无人居住和未被占领群岛上的经济开发和迁徙定居等活动。
此后,不少菲律宾人或团体开始在南沙群岛进行“民间探险”活动。
1956年3月,菲律宾马尼拉航海学校校长托马斯·克洛马组织40人的“探险队”,从马尼拉前往南沙群岛进行所谓的“探测”。
其无视客观事实,竟然把中国南沙岛礁说成是“无主地”,随后申请菲政府将其纳入版图。
对克洛马这种挑衅中国领土主权的做法,菲政府采取纵容、支持的态度。
1956年5月19日,菲时任副总统兼外长加西亚宣称:“这些岛屿接近菲律宾,既无所属又无居民,因而菲律宾继发现之后,有权予以占领,而且日后其他国家也会承认菲律宾因占领获得主权。
”菲官方的这套说辞显然是滑天下之大稽,距离地理大发现已数百年的20世纪中叶后,地球上竟然还有新的“无主地”可以被“发现”?在中方的严正交涉下,菲方面表示,“克洛马事件”与菲政府无关,纯粹是民间自发行为,菲无意对南沙群岛提出领土要求。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克洛马赴南沙群岛“探险”前,加西亚等菲政府重量级人物为他举行过“欢送宴”。
这些活动根本不是什么纯民间行为,显然是政府主持或授意的行为。
尽管菲政府被迫表态,但从根子上没有放弃染指中国南沙岛礁的图谋,经过十几年“民间探险”和“政府介入”的把戏,做好正式介入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准备,将手伸向垂涎已久的南沙岛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趁机侵占,赖着不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趁中国陷入“文化大革命”的内乱,菲律宾开始跨越东经118度线,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
从1970年8月起至1980年7月,菲通过4次军事行动,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8个岛礁,由此成为中菲领土争端的真实起源。
1970年8月和9月,菲律宾出动海军侵占马欢岛、费信岛,开创二战后外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先例。
1971年4月和7月,菲律宾当局不顾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派兵侵占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和北子岛、南子岛(后越南又抢占)。
1978年3月和1980年7月,菲海军非法侵占双黄沙洲和司令礁。
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政府颁布总统法令,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连同周边大范围海域称为“卡拉延群岛”,划入巴拉望省。
为把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非法侵占“合法化”,菲律宾陆续炮制出“无主地论”“托管地论”“地理邻近论”“国家安全论”以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论”等歪理,企图彻底掩盖其虚伪面具下的罪恶行径。
在非法侵占中国固有领土南子岛时,菲律宾和越南还上演过一场闹剧。
1971年菲律宾曾侵占与北子岛相距约3公里、互为掎角之势的南子岛。
1975年初,南越部队趁菲双子岛驻军联欢之机,派附近岛礁上的南越驻军参谋官送来“大礼”——数名身着越南传统服装的美女,等菲军人到北子岛上鬼混时抢走南子岛。
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中,还可见1999年5月菲派坦克登陆舰入侵中国仁爱礁,并以“技术故障搁浅”为借口非法“坐滩”。
赖着不走的菲律宾,甚至在2014年3月公开声明,宣称当年“坐滩”就是为了“将该军舰作为菲律宾政府的永久设施部署在仁爱礁”。
这些出尔反尔的言行,证明菲律宾就是第一个公然违反《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国家。
自20世纪70年代起,菲律宾先后侵入中国南沙群岛礼乐滩、忠孝滩等地进行非法油气钻探。
长期以来,菲律宾袭扰中国渔民和渔船正常生产作业的事件也屡屡发生。
菲律宾侵占中国岛礁历史凿凿。
无论怎么粉饰和包装,其霸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图谋只是一梦黄粱,必将落空。
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坚如磐石,不可撼动。
正如中国外长王毅就南海问题掷地有声说的那样:“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屋主外出,破窗不补,小偷频顾”民谚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我们在南海正是由于一开始没能防患于未然,出问题后没有能亡羊补牢,使得南海争议从起初的癣疥之疾发展演变成如今的切肤之痛。
把目光投回到多年前,可以找寻其背后的历史因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海防力量长期薄弱,更多局限在近海防御。
国民党败走台湾后,减弱南沙岛礁控制,特别是1950年国民党残军逃离海南岛,以补给不易为由撤回当时所有驻守南沙岛礁的官兵。
很多原本年年在南沙岛礁劳作的海南渔民,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安全、管控等多方面考虑,上世纪50年代以后就被限制前往南沙进行生产。
特别是1958年设立人民公社以后,渔民最核心的生产资料——船都归国家集体所有。
直到1985年,在海南地方渔民组织向农业部多次申请后,南沙渔业生产才在1986年获批重启。
斗转星移30年,当海南潭门5艘渔船重返南沙海域时才发现,偌大的南沙群岛海域只有台湾同胞驻守的一个太平岛,而菲越海军已非法侵占了多个岛礁。
正所谓“屋主外出,破窗不补,小偷频顾”。
受“文化大革命”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见中国对南沙岛礁疏于管控,菲律宾才有机会入侵南沙群岛,进行所谓的“探险”“宣示主权”,直至最后武力侵占。
事实上,上世纪50年代菲律宾方面对于南沙岛礁的一系列行动太露骨,曾引起台湾当局的高度警觉,也尝试派兵重返南沙驻守。
1956年国民党派海军部队巡视南沙,在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西月岛等岛礁上进行调查,发现岛上均有菲律宾渔船登岛活动的痕迹,于是他们重立主权碑、升起旗帜,清除外国文字,还在一些岛礁上进行灯塔勘察、设立航标设施等。
台湾当局甚至一度策划派兵驱逐侵占南沙6个岛礁的南越军队(系法国军队撤离后移交给南越军队之手),然而台军当时重点盯防大陆,加上美国因素的考虑最后作罢。
总体上而言,大陆当年顾不上,而台湾防范大陆,对南沙群岛的兵力控制又一步步减弱,给菲律宾等国窃占中国南海岛礁留下可乘之机,从而酿成当年南海特殊背景下的“海殇”事件。
由此可见,两岸关系平顺,则有利于共同来维护南海的“祖产”,一旦兄弟阋于墙,则往往令别人钻空子。
中业岛地处南沙群岛中业群礁中部,面积约0.33平方公里,曾是南沙群岛第二大岛,岛上植被茂盛,自然条件良好,菲律宾侵占迄今已有40多年,目前成为菲在南沙的指挥中心。
中业岛本来由台湾军队驻守,1971年4月18日,因遇强台风侵袭中业岛,台湾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下令中业岛上的全部驻军约20余人撤至太平岛避风。
但台风停息后,台湾军队进行换防,未让原部队及时重返中业岛,没想到侵占了马欢岛的菲律宾驻军恰恰瞅准了这个机会,迅速组织兵力侵占中业岛。
实际上,对比当时两军的实力和装备,台湾军队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将登岛的菲军全部歼灭,但台军指挥部匪夷所思地命令束手,部队改运太平岛。
由此让菲律宾捡个大便宜,着实令人痛心。
而且这一事件的严重后果是使菲律宾、越南愈加胆大妄为,侵占南海岛礁更是变本加厉。
由于台军的窝囊和敌人的狡猾,中业岛被窃占令人扼腕。
1988年2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中国政府决定在南沙永暑礁建立国际海洋气象观测站,从此,中国人民海军进驻南沙群岛,中国大陆在南沙有了立足之地,为后来的岛礁扩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