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48 KB
- 文档页数:3
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3课时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凤仙花
六年级上册教案
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
二、自主探究
1、下面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说说它们长在哪?有什么特点?幻灯片放映书中11种植物
2、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一分类
(意图: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3、总结: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4、观察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预设: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
5、看书P76页,说说不开花植物有哪些
(预设: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
这些植物,它们生活的地方不同,所以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分;
有些植物会在某个季节来临时叶子全部落光,可以根据叶子的这一特征分;
植物的茎有的是很坚硬的,有的是较柔软的,可以根据茎的这一特征分;
也有其他的特征差异。
请各自选择某一特征为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三、拓展活动
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比一比,看哪一组写的多?(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
《多种多样的植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从校园植物多种多样性的植物认识,拓展到对自然界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教科书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建立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并且领悟到分类是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本课是生物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学习《植物》《植物的生长》以及五年级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本单元知识学习的。认识植物多样性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球上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保护地球珍稀的生物。相信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孩子们对植物会有更多的认识,这也是环保教育的很好契机,教育孩子友好的对待植物大家族中每一个成员。
二、说学情: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他们所熟悉的校园的植物种类。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研究过周围的植物,再加上平时通过各种方式的积累,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许许多多有关植物的知识,但是这样种类繁多的植物到底如何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呢?学生并不清楚。因此在学习本课时以学生已知的植物为基础,经历分类活动。在分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多种多样,从而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让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领会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2、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3、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难点: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五、说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以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在感知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
六、说学法指导:
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手段,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等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等各方面能力。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有三十多位老师将陪着我们渡过一段美好时光,大家开心吗?
生:开心!
师:希望你们在课堂上展示出自己的风采,以出色的表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美丽的植物世界,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以一个竞赛小游戏测试一下你们对生活中常见植物的认识情况,准备好纸和笔,在两分钟之内写出你所知道的植物名称,谁写得最多谁就是今天的“植物之星”,准备好了吗?计时开始.
生:生快速写出自己知道的植物名称。(两分钟) 师:时间到,写出十种以上植物名称的请举手。
生:20人举手
师:不错,有写出十五种以上的同学吗?
生:10人举手.
师:了不起!谁觉得自己写得最多?写了多少种,告诉大家,可以吗?
生:两名学生举手。
生1:我写出了16种植物:桃树、李树、杏树……
生2:我写出了18种植物:菊花、桂花、指甲花……
师:看来“植物之星”非你莫属.(目光投向生2)
师:在美丽的大自然里,目前被发现的植物达三十多万种,如何认识这么多的植物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植物进行分类,例如有的植物生长在陆地上,有的植物生长在海洋里,以生活环境为标准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像这种给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确定标准,给课前搜集的植物进行分类,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植物的分类方法。(课件显示合作学习的内容与要求)
实习生课堂试教教案
备课时间 2014 年 9 月 15 日
教学课题 多种多样的植物 年级班次 六年级五班
授课时间 2014.9.16 课时数 1课时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1、植物可以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用确定的方法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法设计 讲授法、讨论法 课型 卓越课堂
教 具 无
教学过程
及时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3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分钟
5分钟
10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引入: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我们校园中的一些植物,比如说(学生举例)?
但是如果我们走出校园,你将会发现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植物,也正是这些植物把我们居住的地球打扮得更漂亮,让我们周围的空气=更新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并了解这些多种多样的植物吧!(板书:多种多样的植物)
2、学生活动:同学们都知道大自然中的哪些植物呢?它们的名称叫什么?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记下他们所知道的植物名称及特点)
3、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植物及其特点。(可要求每小组两人上台汇报:一人汇报,一人在黑板上写下植物名称。每小组最好不要超过10种。)
4、看来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挺广泛的。但据了解,世界上已知的植物就有38万种,这么多的植物,科学家们是怎样辨别和研究它们的呢?这时候就需要掌握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分类。(板书:分类)
5、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以黑板上的植物为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把它们进行分类。记录下你们是根据什么样的条件把这些植物分成什么样的类别。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
竹山县实验小学 武梅花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过程 :
1.引入:(导语)
(1)谁能说说你都知道哪些植物?说的越多越好,其他同学认真听。
(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植物,一起看看,如果认识可以说出它的名字。
(3)教师小结: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植物分类。教师选择:水生、陆生分类,草本、木本分类,可否食用分类„„
2.学生小组合作,把书本75的植物进行分类。
3.学生分组汇报。
4.了解科学家给出的分类标准。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例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5.自主学习“不开花植物”
在刚才学习常见分类方法时,我们发现根据植物是否开花还可将植物分为开花和不开花两种,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身边这些开花和不开花植物。 举出一些自己认识的开花植物,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汇报。
6、拓展知识
地球之大,没有哪个人能涉足世界的各个地方调查生物的种类,我们现今所获得的生物种类的信息,也是综合了世界各地生物学家调查研究的结果而获得的。
种类繁多的植物组成了美丽的大自然,自然界的多种多样的植物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而且他们在不断地制造氧气供给人们呼吸,我们应该爱护这些植物。
《多种多样的植物》记录卡
组 名: 小组长:
活动一:对下列植物分一类
[水稻 浮萍 狗尾草 莲藕 玉兰 葱兰 松树 桂花树 白菜 草莓 柏树 枫树]
提示:先确定分类标准,再写分类名称,最后填写植物名称!
标准 分类 举例(植物名称、至少两个)
是否落叶 常绿植物 松树、柏树、桂花树
落叶植物 玉兰、枫树
按生长环境 陆生
狗尾草、玉兰、葱兰、松树、桂花树、白菜、草莓、柏树、枫树
水生 水稻、浮萍、荷花
按茎的软硬 草本 水稻 浮萍 狗尾草 荷花 葱兰 白菜 草莓
木本 玉兰、松树、桂花树、柏树、枫树
是否可食用 可食 水稻、白菜、草莓、莲藕、草莓
不可食 浮萍、狗尾草、玉兰、松树、桂花树、柏树、枫树
小组汇报(格式):我代表 小组发言,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小组一共采用了 种分类标准,分别是 ,举例说明,回答完毕。
补充汇报(格式) :
我代表 小组发言。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小组一共采用了 种分类标准。说一下,以上同学没有
说的分类标准。
同学互评(格式) :
我代表 小组发言。我认为 小组的汇报,存在的优点是: 问题是: 。
《多种多样的植物》记录卡
组 名: 小组长:
活动一:对下列植物分一类
[水稻 浮萍 狗尾草 莲藕 玉兰 葱兰 松树 桂花树 白菜 草莓 柏树 枫树]
提示:先确定分类标准,再写分类名称,最后填写植物名称!
标准 分类 举例(植物名称、至少两个)
是否落叶 常绿植物 松树、柏树、桂花树
落叶植物 玉兰、枫树
按生长环境 陆生
狗尾草、玉兰、葱兰、松树、桂花树、白菜、草莓、柏树、枫树
水生 水稻、浮萍、荷花
按茎的软硬 草本 水稻 浮萍 狗尾草 荷花 葱兰 白菜 草莓
木本 玉兰、松树、桂花树、柏树、枫树
是否可食用 可食 水稻、白菜、草莓、莲藕、草莓
不可食 浮萍、狗尾草、玉兰、松树、桂花树、柏树、枫树
小组汇报(格式):我代表 小组发言,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小组一共采用了 种分类标准,分别是 ,举例说明,回答完毕。
补充汇报(格式) :
我代表 小组发言。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小组一共采用了 种分类标准。说一下,以上同学没有
说的分类标准。
同学互评(格式) :
我代表 小组发言。我认为 小组的汇报,存在的优点是: 问题是: 。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1 多种多样的植物
一、 导入
1. 出示PPT: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认识的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出示PPT:全世界发现的植物种类有30多万种。
3. 看到这,你有什么发现?
4. 嗯,确实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么多的植物种类我们怎么来研究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5. 分类确实是研究植物种类的一种好方法。
二、 研究书本P75的11张图。
1. 出示P75图:看不清的可以打开P75,这里有荷花玉兰、海桐------
2. 这11种植物你准备怎么给它们分类:先想一想。
3. 谁来说: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你是根据什么标准分的。(生讲师板书)
4. 你说说看哪些是水生植物?有不同意见吗,还可以怎么分?
5. (如果学生没有讲到开花不开花这种分类)有没有想过按开花不开花来分。
6. 现在我们就以是否开花为标准,对这11种植物进行分类,并把实验记录单一填好。
7. 汇报展示:谁来展示一下你的分类结果:有其他不同意见吗?大家都以为小叶女贞、牛筋草、雪松、小叶黄杨是不开花植物,你为什么这样想? 2 8. 出示PPT观看这几种植物的花: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原来它们也是开花植物,只是平时不大看得见,是隐性花。这11种植物都是开花植物,看来有时候光凭肉眼是不可靠的,现在请同学们修改实验报告单。)
9. 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开花植物呢?
10. 请大家拿出资料,认真阅读,看看有没有不开花植物,如果有找到并把它们填在实验报告单一里面。
11. 师巡视并填写。
12. 完成的举一下手,我请这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13. 看来植物也有不开花的,而书本P75都是开花植物,那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14.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凤仙花,还记得凤仙花的植株可以分成哪几部分吗?(板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像凤仙花这样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植物就是开花植物。
3、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3、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
4、植物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3、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又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学用幻灯片;植物(青苔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这节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张,看你能不能认出它是哪里?(播放校园一角)
2、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的学校里都有哪些植物?(迎春花、草、大叶黄杨、蒲公英等)从我们的学校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植物的多样性。
3、那么你还能说说学校外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吗?看谁一口气说得最多。现在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想想,可以写下来。 4、学生进行汇报。
5、这些植物将我们居住的地球装扮得更加美丽,让我们周围的空气更新鲜,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种多样的植物,学习植物吧!板书课题:多种多样的植物
二、如何认识这么多的植物。
1、提问:世界上的植物大约有40多万种,我们怎么样科学的去认识他们,记住他们呢?
2、学生思考交流。(根据已有的科学经验,他们会想到分类的方法)
3、你们认为给植物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就按照你们的标准给书本75页上的这些植物分分类吧!把分类方法和结果填写在记录本上。
4、学生分组活动:给植物分类。温馨提示:除了这种分类方法以外,你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按照这一标准分类后,还可以按另一标准进行二次分类吗?
5、学生汇报分类结果,小组间相互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学生的分类标准)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是生物领域的教学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本单元《校园生物大搜查》及《校园生物分布图》两课,从对校园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拓展到了对自然界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本课主要涉及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植物分类”,意在让学生知道分类是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下又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不开花的植物”,意在让学生认识了解不开花的植物。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三、四、五年级的科学课上都接触过有关植物和生物的相关知识。学习本课时要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多种多样,从而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对于开花植物,学生了解较多,而对不开花植物,学生了解认识的不多,需要向学生仔细介绍。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2、科学探究目标: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四、教学重点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五、教学难点
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又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再分类。
六、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合作研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校园里的生物,认识了我们学校里常见的一些植物和动物。你还记得我们学校里有哪些常见的植物吗(学生举例回答:白杨、法桐、大叶黄杨、玉兰、桃树、梨树、绿萝、凤尾竹等。)
芜湖市育瑞实验小学监制 1 教学设计者:钱敏 育瑞实小电子教学设计
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方法 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准备 植物实物。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观察各种植物图片,从感性上了解植物。
1、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这些图片美不美?因为有什么而美?
对,正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的植物存在, 才让我们的世界变得这么美丽。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多种多样的植物。
课件出示课题:多种多样的植物
3、你认识哪些植物,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老师简单板书
4、同学们认识的植物还真不少,如果让你向大家介绍一种植物,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呢?(简单板书学生发言)这些都是植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植物学家也是根据植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为标准,采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植物的。板书:标准、分类
下面我们也像植物学家一样用分类的方法来研究植物。
(二)给植物分类
1、将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可开花植物。
1)下面这4种植物你认识吗?(课件出示:植物名称)
2)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2种开花,2种不开花)
3)如果让你给这4种植物分类,你会用什么标准来分?
板书:是否开花
4)分为哪几类?
板书: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对开花植物再分类。
1)说说你们认识哪些开花植物?
开花植物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课件出示:植物各组成部分)
小学教研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与解析
一、教学分析
《多种多样的植物》是教科版六年
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三课。教 学目标中的科学概念要求是知道植物
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知道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
等。过程与方法要求是知道分类是研究
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
给植物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是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欣赏并
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教学
重点为通过分类活动感受并建立植物
多样性概念。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这节课让我们从游戏开始。
(解析:“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永远
都那么大,所以,教师直接说出这两个 字能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
氛围瞬间升温。)
教师讲述游戏方法:我手上的这张 纸上写了几个字,请一位同学上台,看
了后不能说,只能用动作告诉大家写的
内容,看看谁猜得到?(玩两次,一次写 “蒲公英”,一次写“仙人掌”。)
(解析:游戏过程中,先选一位学生
上台看到文字后按要求用动作表达。其 他学生看动作猜内容。如果三次没猜出 来,就要换人,但前一位上台的学生不
能回座位,要留在台上,一是防泄密,二
是可以与第二位学生表演者合作。)
2.想一想
师:游戏好玩也是在提示你,今天这
节课的学习内容跟什么有关? 生:植物。
(解析:学生是很聪明的,正确答案
的出现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师边称赞学生真聪明.边板书“植
物”二字。
1OO 搠螺馥 周佳
(二)系列高效活动
师:请大家把自己认识的植物在脑
子里回顾一遍,准备参与老师的一次调
查活动。 (解析:设计先回顾的环节给了学生
收集信息的时间,使接下来的调查活动
有了落脚点,基础坐实了.数据就可信
了。) 1.调查
师:如果我现在要求你们列举植物 名称,能说出1O种的请举手;能说出
20种的请举手;能说出40种的请举手。
师:根据举手情况.看来接下来的 任务大家有能力完成。
3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
二、自主探究:
1、下面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说说它们长在哪?有什么特点?幻灯片放映书中11种植物
2、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一分类
(意图: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2、总结: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3、观察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预设: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
4、看书P76页,说说不开花植物有哪些
(预设: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
三、拓展活动
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比一比,看哪一组写的多?(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
四、课外延伸:
找一找校园里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常绿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目标】
2024年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学习2024年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一课,具体章节为第二章“植物的多样性”,内容详细涉及植物的分类、特征、生态环境及用途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特征,认识到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研究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植物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特征,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植物标本、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植物的多样性。
2. 知识讲解: (1)植物分类: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如形态分类、生态分类等。
(2)植物特征:讲解各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如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
(3)植物与生态环境:分析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植物多样性
(1)植物分类
(2)植物特征
(3)植物与生态环境
2. 保护植物多样性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列举你所了解的植物分类方法,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简述各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3)谈谈你对保护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2. 答案:
(1)形态分类: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等。 生态分类:根据植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如: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等。
(2)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1.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
二、自主探究:
1.面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说说它们长在哪?有什么特点?幻灯片放映书中11种植物
2.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一分类 (意图: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2.结: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3.察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预设: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
4.书P76页,说说不开花植物有哪些
(预设: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
三、拓展活动
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比一比,看哪一组写的多?(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
四、课外延伸:
找一找校园里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常绿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建立分类的标准
【教学难点】
分类标准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多种多样的植物,装点了我们美丽的校园。(板贴、揭题)同学们,除了校园里有的这些植物,大家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呢?
2. 大家的知识储备真丰富。
二、给植物分类
1.我们身边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说说看,刚才我们提到的植物分别有什么特征呢?
比如说——(ppt图片)樟树(它的茎有什么特征?) 学生:……
又比如说——(ppt图片)麦冬草(它的茎有什么特征?) 学生:……
2. (ppt逐步出示表格)我们就可以根据植物茎的特征(板书“茎的特征”),把植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木本植物,另一类是草本植物。这样的话,樟树就是?木本植物。而麦冬草就是?草本植物。
3. 找一找,这些植物中(ppt 图片),木本植物还有哪些?(表格中继续补充)草本植物还有?
4. 除了根据茎的特征来给植物分类,我们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每种方法中我们确定的标准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几个小组就要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分类方法,又多又合理。
5. 先来看看我们的要求。(ppt)
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记录员)
(为方便记录,植物名称用名称的首字代替) 每张纸记录一种分类方法。
记录完一种方法后,小心地将记录纸钉到自己组的泡沫板上。(组长)
(记录纸和植物图片在课桌里)
6. 各个小组,请轻声地开始讨论。(中途,可以请组长、副组长去了解其他组的分类情况)(视小组进度,提供“不开花植物——苔藓”的图片)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案
教案标题: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及其特征。
2. 探索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植物。
2. 帮助学生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
2. 植物分类的图表或海报。
3. 植物生态系统的相关图表或模型。
4. 学生的观察日记或笔记本。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提供氧气、食物等。
探索不同类型的植物:
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种植物类型,如树木、花草、水生植物等。 2. 每个小组使用图表或海报,整理并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植物类型的特征和样本图片。
3. 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类型植物的共同点和差异。
讨论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如保持土壤结构、吸收二氧化碳、提供栖息地等。
2. 学生小组分享他们对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研究成果。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和促进植物的生长,以维持生态平衡。
拓展活动:
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植物观察和记录。
2. 学生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一种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3. 植物艺术创作: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等,表达他们对植物的独特感受。
总结和评价:
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和参与程度。
3. 鼓励学生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激发他们对植物的进一步兴趣。
教学扩展:
1. 鼓励学生进行植物科研项目,如研究某种植物的生长条件、繁殖方式等。
2. 组织参观植物园或植物研究机构,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植物的研究工作。
3.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植树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评估:
1.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分享。
2. 学生的观察日记或笔记本记录。
3. 学生对植物生态系统作用的讨论参与程度。
4. 学生的植物艺术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