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341.24 KB
- 文档页数:11
配送作业的流程配送作业是指将货物从仓库或生产地点送达客户手中的整个流程。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配送作业的流程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配送作业的流程,以便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配送流程。
1. 订单接收与处理。
配送作业的第一步是订单接收与处理。
当客户下单后,订单信息将被传输至配送中心或仓库。
在这一步,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处理订单信息,包括确认订单内容、配货、打包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订单进行分类,确定配送的优先级和路线安排。
2. 货物装车。
一旦订单处理完成,接下来就是货物的装车工作。
根据订单的数量和种类,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地将货物装载至配送车辆中。
在这一步,需要注意货物的包装和固定,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或丢失的情况。
3. 路线规划。
配送作业需要合理规划配送路线,以最大程度地节约时间和成本。
在路线规划中,需要考虑配送车辆的数量和容量、配送点的位置和顺序、交通状况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路线规划,可以有效提高配送效率,减少配送成本。
4. 配送过程。
一旦车辆出发,就进入了配送过程。
在配送过程中,司机和配送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路线规划,逐一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货物的安全和完整性,确保货物在配送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5. 签收与反馈。
当货物送达客户手中后,客户需要进行签收,并对货物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配送人员需要耐心等待客户签收,并及时处理客户提出的问题和反馈。
在这一步,可以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意见,为企业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6. 数据记录与分析。
配送作业完成后,需要对配送过程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包括配送时间、配送路线、客户满意度等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通过对配送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后续的配送作业提供参考和改进。
以上就是配送作业的流程,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配送流程,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您的配送作业管理有所帮助。
物流知识: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物流知识: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导语:不同模式的配送中心作业内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配送中心执行如下作业流程:进货一进货验收一入库一存放一标示包装一分类一出货检查一装货一送货。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归纳而言,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主要有进货入库作业管理、在库保管作业管理、加工作业管理、理货作业管理和配货作业管理。
1.进货入库作业管理进货入库作业主要包括收货、检验和入库三个流程。
收货是指连锁店总部的进货指令向供货厂商发出后,配送中心对运送的货物进行接收。
收货检验工作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一旦商品入库,配送中心就要担负起商品完整的责任。
一般来说,配送中心收货员应做好如下准备:及时掌握连锁总部(或客户)计划中或在途中的进货量、可用的库房空储仓位、装卸人力等情况,并及时与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做好以下接货计划:①使所有货物直线移动,避免出现反方向移动;②使所有货物移动距离尽可能短,动作尽可能减少;③使机器操作最大化、手工操作最小化;④将某些特定的重复动作标准化;⑤淮备必要的辅助设备。
检验活动包括核对采购订单与供货商发货单是否相符、开包检查商品有无损坏、商品分类、所购商品的品质与数量比较等。
数量检查有四种方式:①直接检查,将运输单据与供货商发货单对比;②盲查,即直接列出所收到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待发货单到达后再做检查;③半盲查,即事先收到有关列明商品种类的单据,待货物到达时再列出商品数量;④联合检查,即将直接检查与盲查结合起来使用,如果发货单及时到达就采用直接检查法,未到达就采用盲查法。
经检查准确无误后方可在厂商发货单上签字将商品入库,并及时登录有关入库信息,转达采购部,经采购部确认后开具收货单,从而使已入库的商品及时进入可配送状态。
2.在库保管作业管理商品在库保管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商品养护,确保商品质量安全。
同时还要加强储位合理化工作和储存商品的数量管理工作。
商品储位可根据商品属性、周转率、理货单位等因素来确定。
配送中心的流程图: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动是订货、进货、发货、仓储、订单拣货和配送作业。
首先确定配送中心主要活动及其程序之后,才能规划设计。
有的配送中心还要进行流通加工、贴标签和包装等作业。
当有退货作业时,还要进行退货品的分类、保管和退回等作业。
如图2-1。
图2-1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一、配送中心业务流程内容1.进货进货就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要,为配送业务的顺利实施,而从事的组织商品货源和进行商品存储的一系列活动。
进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它是配送的基础环节,又是决定配送成败与否、规模大小的最基础环节。
同时,也是决定配送效益高低的关键环节。
2.订单处理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着手准备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之为订单处理。
订单处理是与客户直接沟通的作业阶段,对后续的拣选作业、调度和配送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其他各项作业的基础。
订单是配送中心开展配送业务的依据,配送中心接到客户订单以后需要对订单加以处理,据以安排分拣、补货、配货、送货等作业环节。
订单处理方式:人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
目前主要采用计算机处理方式。
3.拣货拣货作业是依据xx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迅速、准确地将商品向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过程。
拣货过程是配送不同于一般形式的送货以及其他物流形式的重要的功能要素,是整个配送中心作业系统的核心工序。
拣货作业的种类:按分拣的手段不同,可分为人工分拣、机械分拣和自动分拣三大类。
4.补货补货是库存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者相关的统计技术方法,或者计算机系统的帮助确定的最优库存水平和最优订购量,并根据所确定的最优库存水平和最优订购量,在库存低于最优库存水平时发出存货再订购指令,以确保存货中的每一种产品都在目标服务水平下达到最优库存水平。
补货作业的目的是保证拣货区有货可拣,是保证充足货源的基础。
补货通常是以托盘为单位,从货物保管区将货品移到拣货区的作业过程。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一、接收货物4.上架存储:经过质量检验的货物会被上架存储,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识,以方便后续的拣货和配送操作。
二、拣货作业1.订单生成:当客户下单后,配送中心会生成相应的订单,包括客户信息、货物信息、配送要求等。
2.拣货区域划分:配送中心按照货物种类、属性等进行拣货区域的划分,以便于更高效地进行拣货作业。
4.执行拣货作业:拣货员根据拣货单上的信息,到指定的拣货区域进行货物的拣选。
拣货员根据货物的数量和规格,按照指定的方式将货物放入拣货工具中。
5.核对拣货结果:拣货员在完成拣货后,需要核对拣货结果,确保货物的数量、规格和品质与订单需求一致。
6.上架存储:拣货完成后,货物需要重新上架存储,以便于后续的配送操作。
三、包装作业1.包装准备:当订单完成拣货后,需要进行包装作业。
包装材料、工具和资料都需要提前准备好,以便于进行包装操作。
2.包装标识:根据订单的要求,配送中心会为货物进行正确的包装标识,包括发货人、收货人、货物名称、数量等信息,以确保包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进行包装:包装员根据订单要求,对货物进行包装,如用泡沫、纸箱、气泡膜等进行包装,确保货物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损坏。
4.包装检查:包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的检查,确保包装的质量,以避免在配送过程中出现问题。
四、配送作业1.路线规划:根据订单的要求和货物的目的地,配送中心需要进行路线规划,确定最佳的配送路径,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2.指派配送车辆:根据货物的数量和重量,配送中心会通过对车辆进行排班和指派,将货物分配到合适的配送车辆上。
3.装载货物:配送员会根据货物的数量和车辆的载重量,将货物进行合理的摆放和装载,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稳定。
4.出发配送:配送员根据路线规划,将货物送达客户指定的位置。
在配送过程中,配送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效的配送速度。
5.签收确认:当配送员将货物送达客户处时,需要客户签收确认。
配送员会核对货物的数量和规格,以确保客户收到正确的货物。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及其管理配送中心是指为了实现物流配送效率,集中管理和分配商品等物流资源,并为快递、电商等企业提供配送服务的场所。
在配送中心的运营过程中,作业流程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以及相关的管理内容。
一、作业流程1.接收货物配送中心首先需要接收来自供应商或者仓库的货物。
接收环节主要包括确认货物的数量、品质和配送要求等信息,同时对货物进行分类和标记。
2.货物装卸接收到货物后,配送中心需要进行货物的装卸操作。
装卸操作需要根据货物的特点和配送要求进行,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
3.货物分拨货物装卸完毕后,需要进行货物的分拨。
分拨操作主要包括按照目的地、类型、大小等因素对货物进行分类和区分,并进行编码和标识。
4.仓库管理配送中心通常还包括仓库管理的环节。
仓库管理主要包括对货物的储存、保管和盘点等工作。
配送中心需要制定合理的仓库管理规则,确保货物的安全和高效管理。
5.订单处理配送中心接收到订单后,需要进行订单的处理。
订单处理包括订单审核、订单拣货、订单打包等工作。
配送中心需要确保订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配送派送订单处理完毕后,配送中心需要进行配送派送操作。
配送派送操作主要包括装车、线路规划、配送路线调度等工作。
配送中心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配送的环境因素,制定合理的配送方案。
7.配送跟踪配送中心还需要进行配送跟踪。
配送跟踪包括对配送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记录,以及及时解决配送中出现的问题。
8.客户服务二、作业流程管理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管理对于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作业流程管理的几个方面。
1.流程优化配送中心需要对作业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
通过分析和评估每个环节的效率和问题,找出改进的空间,提高整个作业流程的效率。
2.标准化管理配送中心需要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作业流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3.信息化管理配送中心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作业流程的自动化管理。
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环节之一,承担着将商品从生产地点运送到销售地点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配送中心的高效运作,需要遵循一系列的作业流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行业的运作方式。
一、收货作业收货作业是配送中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当商品到达配送中心时,工作人员需要对货物进行验收、登记和分拣。
首先,工作人员会核对货物的数量和质量,确保货物完好无损。
随后,他们会将货物的信息输入到电脑系统中,以便进行后续的管理和追踪。
最后,工作人员会根据货物的种类和目的地将其分拣到不同的区域或货架上,以便后续的拣货作业。
二、拣货作业拣货作业是配送中心的核心环节,也是最繁琐的一步。
在这一步骤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客户的订单信息,从不同的区域或货架上拣选出对应的商品。
为了提高效率,配送中心通常采用批量拣货的方式,即一次性拣选多个客户的订单。
工作人员会根据订单信息,按照指定的路径和顺序,将商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同时,他们还需要注意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准确无误地拣选出客户所需的商品。
三、分拣作业拣货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分拣作业,将不同客户的商品重新分拣到对应的区域或货架上。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方便后续的装车和配送,确保每个客户的商品都能准确无误地送达。
分拣作业通常采用批量分拣的方式,即一次性分拣多个客户的商品。
工作人员会按照事先制定的分拣规则,将商品放入相应的容器或袋子中,并标明客户的信息和目的地。
这样一来,后续的装车和配送作业就能更加便捷和高效。
四、装车作业装车作业是配送中心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这一步骤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已经分拣好的商品装载到运输工具上,准备送往销售地点。
为了提高装车效率,配送中心通常采用按区域或按客户的方式进行装车。
工作人员会根据配送路线和顺序,将商品从配送中心的仓库或货架上取出,并放置到运输工具的指定位置。
同时,他们还需要核对装载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商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简述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配送中心是指负责接收、存储、分类、分拣以及配送货物的物流中心。
它是物流供应链中环节重要的一部分,扮演着将商品从生产者运送到消费者的关键角色。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主要包括货物接收、入库管理、仓储管理、分拣管理以及配送管理等。
首先,货物接收是配送中心的第一步。
当货物到达配送中心时,需要进行货物的验收和登记。
工作人员要检查货物数量、质量和外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货物的收货单据。
在完成验收后,货物会被分配到相应的存放区域或仓库。
接下来是入库管理。
配送中心的入库管理是为了高效地存放货物,使其易于查找和使用。
通常需要进行货物的分类和标记,以便后续操作。
货物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依据货物特性、品种、日期等对货物进行分类,同时在货物上做好标记,方便查找和管理。
在仓储管理环节中,配送中心要对存放在仓库中的货物进行合理的管理。
包括货物的整理、保管和调度。
通过合理规划仓库内货物的存放位置,可以提高仓储效率。
仓库管理还包括对库存进行盘点、核对和调整。
保持准确的库存记录可以帮助配送中心做好库存管理和预测。
分拣管理是配送中心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配送中心内,货物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订单进行分拣和打包。
分拣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订单的要求将货物按照收货地址、品种等进行分拣,并对分拣结果进行核对和确认。
分拣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分拣速度和准确率,保证货物能够按时、正确地配送到客户手中。
最后是配送管理。
根据订单的要求,配送中心需要将货物送达到指定的收货地址。
这一过程涉及到货物的装载、线路规划和运输选择。
配送中心通常会采用多种配送方式,例如物流公司的运输车辆或者快递公司的快递员。
在配送过程中,需要对货物的状态进行跟踪和确认,确保货物安全送达。
参考内容:- Kuan C. Understanding order management and fulfillment in the modern supply chain[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2, 14(4):520-534.- Tomlin B, Zhu J. Operational control of order picking: batch wave release policy in a parallel-aisle warehouse[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10(4):645-665.- Thonemann U W. Relief distribution planning under uncertainty[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 10(3):406-424.- Chen Y F, De N, Venkataramanan M A. Routing with delivery time guarantees: a customer-centric approach[J].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5, 17(3):393-404.- Li Y, Gong C. An AHP-based location selection approach for urban distribution center[J]. 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2008, 36(5):600-604.。
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一、货物接收与验收货物接收是配送中心的第一步工作。
当货物到达配送中心时,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验收,确保货物的数量、质量和规格与订单一致。
首先,工作人员会核对货物清单,并逐一确认货物的品名、数量和外包装是否完好。
然后,他们会对货物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货物没有破损或变形。
最后,工作人员会进行抽样检验,对货物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货物符合标准要求。
二、货物分拣与分类在完成验收后,货物需要进行分拣和分类。
根据不同的订单要求和目的地,工作人员将货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并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区域或货架上。
分拣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核对货物的信息,确保每个订单的货物都被正确地分拣和放置。
三、货物存储与管理分拣完成后,货物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
配送中心通常会根据货物的特性和需求,采用不同的存储方式和设备。
一般来说,配送中心会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通过货架、垛板、托盘等工具,将货物妥善地存放起来。
在存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货物的摆放位置和存放条件,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质量。
四、订单处理与打包当客户下单后,配送中心需要及时处理订单,并将货物打包准备配送。
订单处理包括核对订单信息、确认货物库存、生成配送清单等工作。
在打包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订单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并将货物仔细地装箱。
同时,他们还需要将订单信息标记在包装上,以便于配送员和客户识别。
五、配送员派送与签收完成打包后,配送中心将货物交给配送员进行派送。
配送员根据配送清单和路线规划,将货物送达客户指定的地址。
在配送过程中,配送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与客户进行沟通,并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当货物送达时,配送员需要与客户进行签收确认,确保货物完好无损并交到客户手中。
六、售后服务与反馈配送中心还负责处理售后服务和客户反馈。
如果客户对货物有任何问题或疑虑,他们可以联系配送中心进行咨询和投诉。
配送中心会及时回复客户的问题,并根据情况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模式和需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收货:配送中心通过接收供应商或生产厂家的货物,进行验收和入库。
这一环节包括检查货物数量和质量,登记和记录相关信息,并将货物储存到适当的库位。
2.仓储管理:配送中心需要对仓库内的货物进行管理和组织。
这包括对库位进行划分和标记,定期盘点货物库存,保持库内整洁和安全。
3.订单处理:根据客户的订购需求,配送中心进行订单处理。
这包括系统接收和录入订单信息,根据库存情况进行分拣和配货。
4.分拣和配货:在配送中心内,根据订单的要求和库存情况,进行货物的分拣和配货。
这包括根据订单明细,按照商品类别和区域进行分拣,将货物装箱或打包。
5.运输安排:配送中心需要根据订单的目的地和要求,安排运输方式和运输车辆。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物流合作伙伴,协调货物的调度和集中装载。
6.出库和配送:配送中心根据订单和运输计划,将货物从仓库中出库,进行最后的装载和配送。
这包括将货物装车,并安排送货员按照指定路线和时间进行配送。
7.签收和结算:当货物送达客户手中时,配送中心需要确保订单的签收,并进行相应的结算工作。
这包括客户签收
单的签署和记录,客户付款的核对和处理。
8.售后服务:配送中心还需要进行售后服务,包括对客户的投诉和问题进行处理,处理退货和换货事宜。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具体流程和步骤可能会因公司规模、业务模式和行业特点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运营中,配送中心通常会借助信息系统和物流技术来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简述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作业流程:1. 订单收集和处理阶段:在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中,订单收集和处理是第一步。
这一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收集订单,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电话订购、传真等。
收集的订单将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
2. 库存管理阶段:在库存管理阶段,配送中心将对收到的订单进行库存核对和储存。
首先,订单的库存需求会被核对,以确保所需的商品都有库存。
然后,根据库存情况,将商品储存在指定的位置,以便日后快速提取。
3. 订单拣货阶段:订单拣货是配送中心流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阶段,根据收到的订单和库存情况,工作人员将根据指定的拣货清单,从库存中选取相应的商品。
拣货过程中,需要确保准确性和高效性,以降低错误和延误的风险。
4. 订单打包和标记阶段:在订单拣货完成后,将进行订单打包和标记。
所有拣货的商品将被安全地包装起来,并附上相关标识和配送信息,以确保货物可以正确且快速地送达给客户。
5. 货物验收和发运阶段:完成订单打包和标记后,货物将送到验收区进行检查和安全检测。
在此阶段,工作人员将验证订单的准确性和商品的完整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货物的安全。
一旦验收通过,货物将装载到配送车辆中,并准备发运。
6. 路线规划和配送阶段:在发运之前,配送中心将进行路线规划和配送安排。
这涉及到考虑多个因素,如配送地点、交通情况、货物类型等。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地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7. 配送追踪和跟踪阶段:一旦货物出发,配送中心将进行配送追踪和跟踪。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和技术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配送状态。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如延误、丢失等。
8. 送达和客户反馈阶段:最后,当货物送达目的地后,配送中心将跟踪送达情况,并收集客户的反馈。
客户满意度和反馈是评估配送中心工作的重要指标,通过了解客户意见和需求,可以持续改进和优化作业流程。
总结: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经过多个阶段的细致处理和监控,以确保订单准确、货物完整、配送高效。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及作业管理基本原则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包括:进货作业、验货作业、储存作业、盘点作业、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作业、出货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输配送作业、退调货作业、信息处理作业。
作业管理基本原则:一、进货作业1、进货作业:进货作业是指从货车上把货物卸下、开箱,检查其数量、质量.然后将必要的信息进行书面化的记载.商品进货作业是后续作业的基础和前提,进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作业的质量。
进货作业流程:进货作业计划—进货作业前2、基本原则:1)尽量使进货地点靠近商品存放点,避免商品进库过程的交叉、倒流.2)尽量将各项作业集中在同一个工作场所进行。
即在进货作业过程中,将卸货、分类、标志、验货等理货作业环节集中在一个场所完成,这样既可减少空间的占用,也可以节省货物搬运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速度。
3)依据各作业环节的相关性安排活动,即按照各作业环节的相关顺序安排作业,避免倒装、倒流而引起搬运货物的麻烦,提高作业效率。
4)将作业人员集中安排在进货高蜂期,保证人力的合理安排与进货作业的顺利进行。
5)合理使用可流通的容器,尽量避免更换。
对小件商品或可以使用托盘集合包装的货物,尽量固定在可流通的容器内进行理货与储存作业,以减少货物倒装的次数。
6)详细认真地处理进货资料和信息,便于后续作业及信息的查询与管理。
二、验货作业1、验货作业: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
凡商品进入仓库储存,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只有验收后的商品,方可入库保管。
验货作业包括验收准备、核对凭证和实物检验3个作业环节。
商品验收方式分为全验和抽验,要做到以单对货,单货相符,在质量、数量、包装等各个方面进行验货,验货的方式可以是先卸先验,也可以是边卸边验。
2、基本原则:以单对货,单货相符1、储存作业管理是指在把将来要使用或者要出货的商品保管好的前提下,经常对库存进行检查、控制和管理.储存作业管理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有效地利用劳力和设备,安全和经济地搬运物品货物,妥善地保管和管理货物.其中储位指派的方法有:分类指派、随机指派、靠近出口指派等。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一、收货和入库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首先是收货和入库环节。
当货物到达配送中心时,首先需要进行验收和核对,以确保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与订单一致。
然后,将货物按照规定的分类和存储方式进行分拣,并录入系统进行入库操作。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将货物安全地存放在配送中心的仓库中,以备后续的配送作业。
二、订单处理和分拣在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中,订单处理和分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接收到客户的订单后,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将订单信息录入系统,并根据订单的要求进行货物的分拣。
分拣的目的是将不同订单的货物按照目的地或者其他要求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配送作业能够高效地进行。
三、配送计划和路线规划在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中,配送计划和路线规划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根据订单的数量和目的地的要求,配送中心需要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并进行路线规划。
配送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货物的特性、目的地的距离和交通状况等因素,以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准确地送达。
四、装车和发货在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中,装车和发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根据配送计划和路线规划,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将已分拣好的货物装车,并进行发货操作。
在装车过程中,需要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完整,并按照订单的要求进行标识和分类。
发货操作的目的是将货物送往目的地,并提供相应的发货信息给客户。
五、运输和跟踪在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中,运输和跟踪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一旦货物离开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需要通过系统对货物进行实时跟踪,以确保货物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到达目的地。
同时,配送中心也需要与运输公司进行密切合作,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地运输到目的地。
六、配送完成和客户反馈在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中,配送完成和客户反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货物成功送达后,配送中心需要及时向客户发送配送完成的通知,并妥善处理客户的反馈和投诉。
客户的反馈对于配送中心的改进和提升至关重要,配送中心需要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作业流程和服务质量。
总结: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包括收货和入库、订单处理和分拣、配送计划和路线规划、装车和发货、运输和跟踪、配送完成和客户反馈等环节。
简述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负责将仓库中的货物按照客户订单要求进行分拣、包装和配送的工作。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收货、分拣、包装、装车、派送和回单。
首先是收货环节。
收货是指将从供应商或生产线上送来的货物接收到配送中心,并进行验收、登记等操作。
收货操作包括将收到的货物进行称重、计数、检查质量等,然后将货物信息录入系统,并将货物分类存放在对应的库区。
接下来是分拣环节。
分拣是将收货库区的货物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分开,形成不同的订单批次。
配送中心通常会根据货物的特征(如尺寸、重量、种类等)和不同客户的要求进行分拣。
分拣操作包括将货物提取出来,并根据订单要求进行分类、堆放,以便后续的包装和装车。
然后是包装环节。
包装是将分拣好的货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包装,以保护货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包装操作包括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如纸箱、泡沫等,并按照订单要求将货物装入包装盒中,然后密封、标注相关信息如订单号、客户地址等,并做好包装记录。
接下来是装车环节。
装车是将包装好的货物按照各个客户的配送地址装入相应的运输工具,如卡车、货车等。
装车操作包括将已包装的货物按照客户订单要求进行排列、摆放,并进行装载,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配载。
然后是派送环节。
派送是指将装载好的货物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送达目的地。
派送操作包括根据订单中的地址信息进行路线规划,安排适当的车辆和司机,并跟踪货物的派送进程。
配送中心通常会有一套完善的派送管理系统,对货物的状态、位置、送达时间进行实时监控和查看。
最后是回单环节。
回单是指在货物送达客户后,客户签收并返回给配送中心的一种证明。
回单操作包括在派送时向客户索取签收,并及时将签收的回单信息录入系统,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客户,以确保货物安全送达和订单完成。
参考内容:1. 《物流配送中心管理》(杨传海,王磊,徐磊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 《现代物流系统与操作管理》(卢敏荣著,机械工业出版社)3. 《供应链物流管理》(张雯著,华章图书出版社)4.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设计与优化》(晋安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5. 《现代物流管理》(胡勇忠,卢正荣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物流配送中心基本作业流程一、货物入库:1.接收货物:物流配送中心会接收到来自供应商或其他分支机构送来的货物,根据货物的情况进行验收和登记。
2.质检:对接收到的货物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货物的品质符合标准。
3.上架:将质检合格的货物按照规定的库区、库位进行上架,确保货物能够被准确找到。
二、库内存储:1.分类存储:根据货物的性质、规格、特殊要求等进行分类存储,防止货物混杂和交叉感染。
2.库内管理:对库存进行定期盘点和清点,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入库记录:对每一批货物的入库时间、数量、批号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以方便后续的追溯和查询。
三、订单处理:1.订单接收:根据顾客提交的订单和需求,接收订单信息并核对订单的准确性。
2.订单确认:与顾客进行确认并反馈订单是否可以满足,如遇特殊情况或缺货情况需要及时与顾客协商解决。
3.订单分拣:根据订单的商品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拣,将不同商品的货物分开,以便后续的打包和配送。
四、打包装箱:1.包材准备:根据订单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准备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货物能够安全运输。
2.商品装箱:根据商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包装,如有需要进行防护措施,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五、配送派送:1.路线规划:根据配送范围、货物种类和数量等因素进行最优路线规划,以节约时间和成本。
2.配送核对:对配送员进行货物核对,并核实收货人的身份信息,确保货物能够准确送达。
3.货物派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货物派送,将货物送达至顾客指定的地址。
4.签收确认:要求收货人在收到货物后进行签收,确保货物被正确送达并记录相关信息。
综上所述,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包括货物入库、库内存储、订单处理、打包装箱、配送派送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确保货物能够安全、准确、及时地送达给顾客,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些流程的高效执行,对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和顾客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一、收货和验货收货是指配送中心接收到供应商或生产商发来的货物,并进行相应的登记和入库操作。
在收货环节,需要对货物进行验货,确保货物的数量、质量、规格等与订单一致。
同时,还需要对货物的包装进行检查,防止因包装不良而导致货物损坏。
二、分拣和装载分拣是指将收货的货物按照不同的订单或配送区域进行分类,然后分别放置在相应的区域或货架上。
在分拣过程中,需要根据订单上的信息,将相同的商品放在一起,方便后续的装载和配送工作。
装载是指将已经分拣好的货物,按照配送路线和顺序,装载到相应的配送车辆上。
在装载过程中,需要注意货物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坏或丢失。
三、配送和派送配送是指将装载好的货物按照配送计划和路线,运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
在配送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配送方式,如自有车辆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等。
配送人员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和订单上的信息,准确无误地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
派送是指将货物从配送车辆上取出,并送到客户指定的地点。
在派送过程中,需要进行签收确认,确保货物已经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
同时,还需要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解答客户的疑问和处理客户的投诉。
四、退货和退款退货是指客户因为货物质量问题、数量错误或其他原因,要求将已购买的货物退回配送中心。
在接收到退货后,需要进行退货验收,确认货物的完整性和与客户退货原因的一致性。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退款或更换货物的处理。
退款是指在客户退货后,将已支付的货款返还给客户的过程。
退款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原路退款、银行转账等。
在进行退款操作时,需要核对客户的退货信息和退款金额,确保退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库存管理是指对配送中心的货物进行定期盘点和调整,确保货物的数量和质量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及时处理过期、损坏或滞销的商品,以减少库存压力和资金占用。
订单处理是指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订单信息,及时处理和安排货物的分拣、装载和配送工作。
配送中心的流程图: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动是订货、进货、发货、仓储、订单拣货和配送作业。
首先确定配送中心主要活动及其程序之后,才能规划设计。
有的配送中心还要进行流通加工、贴标签和包装等作业。
当有退货作业时,还要进行退货品的分类、保管和退回等作业。
如图2-1。
图2-1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一、配送中心业务流程内容1 .进货进货就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要,为配送业务的顺利实施,而从事的组织商品货源和进行商品存储的一系列活动。
进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它是配送的基础环节,又是决定配送成败与否、规模大小的最基础环节。
同时,也是决定配送效益高低的关键环节。
2.订单处理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着手准备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之为订单处理。
订单处理是与客户直接沟通的作业阶段,对后续的拣选作业、调度和配送产生直接的影响,是其他各项作业的基础。
订单是配送中心开展配送业务的依据,配送中心接到客户订单以后需要对订单加以处理,据以安排分拣、补货、配货、送货等作业环节。
订单处理方式:人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
目前主要采用计算机处理方式。
3.拣货拣货作业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迅速、准确地将商品向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过程。
拣货过程是配送不同于一般形式的送货以及其他物流形式的重要的功能要素,是整个配送中心作业系统的核心工序。
拣货作业的种类:按分拣的手段不同,可分为人工分拣、机械分拣和自动分拣三大类。
4.补货补货是库存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者相关的统计技术方法,或者计算机系统的帮助确定的最优库存水平和最优订购量,并根据所确定的最优库存水平和最优订购量,在库存低于最优库存水平时发出存货再订购指令,以确保存货中的每一种产品都在目标服务水平下达到最优库存水平。
补货作业的目的是保证拣货区有货可拣,是保证充足货源的基础。
补货通常是以托盘为单位,从货物保管区将货品移到拣货区的作业过程。
5•配货配送中心为了顺利、有序、方便地向客户发送商品,对组织来的各种货物进行整理,并依据订单要求进行组合的过程。
配货也就是指使用各种拣选设备和传输装置,将存放的货物,按客户的要求分拣出来,配备齐全,送入指定发货区。
配货作业与拣货作业不可分割,二者一起构成了一项完整的作业。
通过分拣配货可达到按客户要求进行高水平送货的目的。
6•送货配送业务中的送货作业包含将货物装车并实际配送,而达到这些作业则需要事先规划配送区域的划分或配送线路的安排,由配送路线选用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商品装车顺序,并在商品配送途中进行商品跟踪、控制,制定配送途中意外状况及送货后文件的处理办法。
送货通常是一种短距离、小批量、高频率的运输形式。
它以服务为目标,以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
7.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配送的前沿,它是衔接储存与末端运输的关键环节。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流通主体(即流通当事人)为了完善流通服务功能,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而开展的一项活动。
流通加工的目的:(1)适应多样化客户的需求;(2)提高商品的附加值;(3)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
不同的货物,流通加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8.退货退货或换货在经营物流业中不可避免,但尽量减少,因为退货或换货的处理,只会大幅增加物流成本,减少利润。
发生退货或换货的主要原因包括:瑕疵品回收、搬运中的损坏、商品送错退回、商品过期退回等。
二、进货作业1. 进货作业基本流程进货作业包括接货、卸货、验收入库,然后将有关信息书面化等一系列工作。
进货作业的基本流程如图2-2所示。
在其流程安排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应多利用配送车司机卸货,以减少公司作业人员和避免卸货作业的拖延;2•尽可能将多样活动集中在同一工作站,以节省必要的空间;3.尽量避开进货高峰期,并依据相关性安排活动,以达到距离最小化;4•详细记录进货资料,以备后续存取核查。
(1) 顺序码(2) 数字分段码 (3) 分组编码 (4) 实际意义编码 (5) 后数位编码 (6) 暗示编码货品验收检查 3. 货物分类*货物分类是将多品种货物按其性质或其它条件逐次区别指派入库位置别归入不同的货物类别,并 进行有系统的排列,以提高作业-------- 指 ------ 位 ----------在实际操作中,对品项较多的分类储存,可分为两个阶段、上下两层输送同时进行。
① 由条码读取机读取箱子上的物流条码, 依照品项做出第一次分类,再决定归属上层或下层的存储输送线。
② 上、下层的条码读取机再次读取条码, 并将箱子按各个不同的品项,分门别类到各个储存线上。
③ 在每条储存线的切离端, 箱子堆满一只托盘后, 一长串货物即被分离出来;当箱子组合装满一层托盘时,就被送入中心部 (利用推杆,使其排列整齐),之后,箱子在托盘上一层 层地堆叠,堆到预先设定的层数后完成分类。
④ 操作员用叉式堆高机将分好类的货物依类运送到储存场所。
4. 货物验收检查货物验收是对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的工作。
其验收标准及内容如下: (1) 货物验收的标准① 采购合同或订单所规定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② 采购合约中的规格或图解 ③ 议价时的合格样品④ 各类产品的国家品质标准或国际标准 (2) 货物验收的内容 ① 质量验收 ② 包装验收 ③ 数量验收检查单据、传票等文件在进货单上记录进货 进货正确记录提示及分类货品采购计划5. 货物入库信息的处理到达配送中心的商品,经验收确认后,必须填写“验收单” ,并将有关入库信息及时准确地登入库存商品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及时更新库存商品的有关数据。
货物信息登录的目的在于为后续作业环节提供管理和控制的依据。
此外,对于作业辅助信息也要进行搜集与处理。
三、订单处理1■订单处理的含义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着手准备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
通常包括订单资料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等内容。
如图2-3所示为无纸化订单。
图2-3无纸化订单2■订单处理的基本内容及步骤订单处理分人工和计算机两种形式。
人工处理具有较大弹性,但只适合少量的订单处理。
计算机处理则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适合大量的订单处理,因此目前主要采取后一种形式。
订单处理的基本内容及步骤如图2-4所示。
(2)客户信用的确认不论订单是由何种方式传至公司,配送系统都要核查客户的财务状况,以确定其是否有能力支付该订单的账款。
通常的做法是检查客户的应收账款是否已超过其信用额度。
(3)订单形态确认①一般交易订单交易形态:一般的交易订单,即接单后按正常的作业程序拣货、出货、发送、收款的订单。
处理方式:接单后,将资料输入订单处理系统,按正常的订单处理程序处理,资料处理完后进行拣货、出货、发送、收款等作业。
②间接交易订单交易形态:客户向配送中心订货,直接由供应商配送给客户的交易订单。
处理方式:接单后,将客户的出货资料传给供应商由其代配。
此方式需注意的是客户的送货单是自行制作或委托供应商制作的,应对出货资料加以核对确认。
③现销式交易订单交易形态:与客户当场交易、直接给货的交易订单。
处理方式:订单资料输入后,因货物此时已交给客户,故订单资料不再参与拣货、出货、发送等作业,只需记录交易资料即可。
④合约式交易订单交易形态:与客户签订配送契约的交易,如签订某期间内定时配送某数量的商品。
处理方式:在约定的送货日,将配送资料输入系统处理以便出货配送;或一开始便输入合约内容的订货资料并设定各批次送货时间,以便在约定日期系统自动产生所需的订单资料。
(4)订单价格确认对于不同的客户(批发商、零售商)、不同的订购批量,可能对应不同的售价,因而输入价格时系统应加以检核。
若输入的价格不符(输入错误或业务员降价接受订单等),系统应加以锁定,以便主管审核。
(5)加工包装确认客户订购的商品是否有特殊的包装、分装或贴标等要求,或是有关赠品的包装等资料系统都需加以专门的确认记录。
四、拣货作业及补货1.拣货作业概念拣货作业是配送中心依据顾客的订单要求或配送计划,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位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的作业过程。
在配送中心的内部作业中,拣货作业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作业环节,是整个配送中心作业系统的核心,其重要性相当于人的心胀部分。
在配送中心搬运成本中,拣货作业搬运成本约占90% ;在劳动密集型配送中心,与拣货作业直接相关的人力占50%;拣货作业时间约占整个配送中心作业时间的30% ~ 40%。
因此,合理规划与管理分拣作业,对配送中心作业效率和降低整个配送中心作业成本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拣货作业基本流程拣货作业在配送中心整个作业环节中不仅工作量大,工艺过程复杂,而且作业要求时间短,准确度高,因此,加强对拣货作业的管理非常重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拣作业流程,对于提高配送中心运作效率及提高服务商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2-5为配送中心拣货作业基本流程图。
图2-5拣货作业流程图2.1•发货计划发货计划是根据顾客的订单编制而成。
订单是指顾客根据其用货需要向配送中心发出的订货信息。
配送中心接到订货信息后需要对订单的资料进行确认、存货查询和单据处理,根据顾客的送货要求制定发货日程,最后编制发货计划。
2.2•确定拣货方式拣货通常有订单别拣取、批量拣取及复合拣取三种方式。
订单别拣取是按每份订单来拣货;批量拣取是多张订单累计成一批,汇总数量后形成拣货单,然后根据拣货单的指示一次拣取商品,再进行分类;复合拣取是充分利用以上两种方式的特点,并综合运用于拣货作业中。
①订单别拣取订单别拣取是针对每一份订单,分拣人员按照订单所列商品及数量,将商品从储存区域或分拣区域拣取出来,然后集中在一起的拣货方式。
订单别拣取作业方法简单,接到订单可立即拣货,作业前置时间短,作业人员责任明确。
但对于商品品项较多时,拣货行走路径加长,拣取效率较低。
订单别拣取适合订单大小差异较大,订单数量变化频繁,商品差异较大的情况,如:化妆品、家具、电器、百货、高级服饰等。
②批量拣取批量拣取是将多张订单集合成一批,按照商品品种类别加总后再进行拣货,然后依据不同客户或不同订单分类集中的拣货方式。
批量拣取可以缩短拣取商品时的行走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拣货量。
同时,由于需要订单累计到一定数量时,才做一次性的处理,因此,会有停滞时间产生。
批量拣取适合订单变化较小,订单数量稳定的配送中心和外型较规则、固定的商品出货,如、箱装、扁袋装的商品。
其次需进行流通加工的商品也适合批量拣取,再批量进行加工,然后分类配送,有利于提高拣货及加工效率。
③复合拣取为克服订单别拣取和批量拣取方式的缺点,配送中心也可以采取将订单别拣取和批量拣取组合起来的复合拣取方式。
复合拣取即根据订单的品种、数量及出库频率,确定哪些订单适应于订单别拣取,哪些适应于批量拣取,分别采取不同的拣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