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常见疾病的磁共振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31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乳腺疾病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环境的变化,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是降低死亡率、提高妇女生存质量的关键。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不但能反映病变的形态学改变,还能揭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使得这一技术目前已成为乳腺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
本文应用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疾病进行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从而评价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05~2012-10临床怀疑乳腺肿块病人25例,进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5~62岁,平均49岁。
所有病例在MRI 检查前均行钼靶及超声检查,检查后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检查方法采用GE HDx 1.5T 超导型MR扫描仪,乳腺专用相控阵线圈。
病人取仰卧位,足先进,使双乳自然下垂于乳腺线圈内。
所有病人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平扫包括轴位T1WI、STIR、DWI及矢状位扫描FS T2WI。
动态增强扫描采用3D Vibrant技术,增强前先进行3D平扫,然后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15~20ml,动态增强10个时相。
图像后处理动态增强采集图像传送至ADW4.4工作站,应用Function tool软件对病灶进行分析。
于病灶最大层面,避开出血、液化坏死、囊变及血管等区域选择感兴趣区(ROI)绘制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观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早期强化率、强化峰值等指标。
2结果本组25例病人中良性肿瘤10例,占%;恶性肿瘤15例,占%。
良性肿瘤多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增强扫描多为较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多为边缘不光滑的肿块或伴有毛刺形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
但良恶性肿瘤在平扫形态学上差异都不大。
而动态增强曲线中,良性肿瘤流入型居多,占9例,平台型占1例;恶性肿瘤以流出型居多,占12例,平台型占2例,流入型占1例。
从乳腺磁共振的7种基本强化形式看疾病性质–影像PPT
征象1:无强化:注入造影剂后前90s和前7min钟内,MR 信号强度增加<2%。
常见于正常乳腺组织或大于6个月的疤痕组织中。
征象2:缓慢流入: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50%.见于纤维性纤维腺瘤、疤痕组织、灶性乳腺病。
且与造影剂类型密切相关。
征象3:中等流入: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50%-90%之间。
常见与纤维腺瘤及乳头状瘤等肿块性病变及乳腺炎及新鲜疤痕等非肿块性病变。
征象4:快速流入:注入造影剂后90s内MR信号强度增加>90%。
常见于浸润性癌,浸润性癌常表现为边缘不规则、霜敷征阳性、T2WI呈低信号。
征象5:平台型曲线:增强90s后信号强度不增加,呈平台样改变。
常见于癌或乳头状瘤。
少见于粘液性纤维腺瘤,乳头状瘤常见,且病灶增强前存在较高信号,平台水平高于或低于典型恶性肿块表现。
征象6:上升型曲线:增强90s后信号强化持续上升。
常见于粘液性纤维腺瘤或乳头状瘤。
征象7:廓清型:增强90s后信号强度开始下降。
多见于乳腺癌,因肿瘤血管动静脉瘘可能。
炎性乳癌可见小灶性廓清型曲线。
乳腺磁共振BI-RADS检查与诊断分级1. 简介乳腺磁共振(Breast MRI)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用于乳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其中,BI-RADS(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检查与诊断分级系统,用于规范化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的描述与分级,有助于医生在临床上做出准确的诊断。
2. BI-RADS分级系统BI-RADS分级系统是由___(American College of logy)制定的,旨在提供一种一致且易于理解的语言,用于描述和报告乳腺成像检查结果的发现。
根据发现的异常程度和可能性,乳腺磁共振BI-RADS分级系统将异常结果分为以下五个等级:2.1 BI-RADS 0级BI-RADS 0级表示磁共振检查发现存在技术原因无法评价的影像结果。
此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重复检查以确定诊断。
2.2 BI-RADS 1级BI-RADS 1级表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没有明显异常。
该等级通常用于排除乳腺疾病,并仅需进行常规的乳腺筛查。
2.3 BI-RADS 2级BI-RADS 2级表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有一些非恶性的良性特征。
该等级通常用于描述一些常见的、良性的结节或乳腺组织变化。
2.4 BI-RADS 3级BI-RADS 3级表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有一些可疑但可能为良性的特征。
该等级通常需要进行随访检查,以确定异常是否存在变化。
2.5 BI-RADS 4级BI-RADS 4级分为4a、4b、4c三个子级。
BI-RADS 4a级表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异常可能为恶性,但风险相对较低;BI-RADS 4b级表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异常可能为恶性,但风险相对较高;BI-RADS 4c级表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异常高度可疑恶性。
在BI-RADS 4级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2.6 BI-RADS 5级BI-RADS 5级表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乳腺异常为恶性的可能性非常高,需要立即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摘要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其早期发现、良恶性病变的早期鉴别诊断对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和准确评价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3.0T磁共振联合序列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探讨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前瞻性纳入2015.11-2017.01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临床或其它影像学检查怀疑为乳腺病变需进一步确诊的患者59例。
所有患者均于手术、放化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之前依次行双侧乳腺3.0T磁共振平扫、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并且在MR检查后2周内在本院行手术获得病理证实。
59例患者恶性病变43例49个病灶,病灶最大径0.4-5.1cm,平均1.9±0.7cm;良性病变16例18个病灶,病灶最大径0.4-3.0cm,平均1.6±0.4cm。
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平扫信号特点及形态学特点、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统计乳腺良、恶性病变磁共振平扫、形态学的统计学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最佳分界阈值点;统计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扫描TIC曲线类型及ADC值的统计学差异;计算3.0T磁共振单独序列及其联合序列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对上述多种磁共振检查方法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优选MR检查的诊断指标。
59例67个病灶经病理结果证实,包括恶性病变43例49个病灶,其中浸润性乳腺癌(未分型)5个,浸润性导管癌37个,导管原位癌2个,有导管原位癌成分的浸润性导管癌2个,黑色素瘤1个,粘液癌2个;良性病变16例18个病灶,其中腺病7个,腺病伴囊肿3个,纤维腺瘤5个,纤维腺瘤伴腺病2个,纤维组织增生伴胶原化1个。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边缘、形态、边界及均匀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形态学特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9.8%,44/49)、(61.1%,11/18)及(82.1%,55/67),Kappa 符合率为0.528;乳腺良、恶性病变TIC曲线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29,P<0.05),其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3.7%,41/49)、(77.8%,14/18)及(82.1%,55/67),Kappa符合率为0.574;乳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6,P<0.05),当ADC值的诊断阈值为1.012×10-3mm2/s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1.8%,45/49)、(83.3%,15/18)及(89.6%,60/67),Kappa符合率为0.793;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联合TIC曲线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5.9%,47/49)、(72.2%,13/18)及(89.6%,60/67),Kappa符合率为0.719;形态学特点、TIC 曲线联合ADC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8.0%,48/49)、(83.3%,15/18)及(94.0%,63/67),Kappa符合率为0.843;形态学、TIC、形态学+TIC、ADC值和形态学+TIC+ADC值等几种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0.796、0.856、0.900和0.936。
探讨核磁共振MRI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效果核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诊断和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乳腺X线摄影相比,MRI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准确的图像。
本文将讨论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MRI能够提供详细的乳腺组织图像。
MRI使用强磁场和无辐射的方式生成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这对于乳腺肿块的定位和分析非常有帮助。
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MRI能够捕捉更小的病变和隐藏的肿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MRI能够区分良性和恶性乳腺肿块。
传统的X线摄影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良性和恶性肿块的外观往往相似。
MRI通过评估肿块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和组织的病理特征,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肿块。
这对于患者的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非常重要。
MRI对于乳腺癌的分期和评估也非常有价值。
MRI可以提供乳腺肿瘤在三个平面的图像,能够准确测量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这对于评估病变的临床分期和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MRI还可以检测乳腺肿瘤的侵袭深度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帮助医生制定更精确的手术计划。
MRI在乳腺癌诊断中也存在一些限制。
MRI是一种昂贵的检查方法,需要专业的仪器和训练有素的医生。
这使得它在一些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难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MRI对乳腺假阳性结果的敏感性较高,可能会导致一些良性肿瘤被错误地诊断为恶性肿瘤,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和进一步的检查。
根据患者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MRI和其他检查方法的结果,最终确定最佳的诊断方案。
MRI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准确、详细的乳腺组织图像。
它对乳腺肿块的检测、定位、分类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MRI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评估。
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MRI及其他方法的结果,制定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乳腺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伤、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乳腺组织中存在多发结节,其中部分结节呈现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信号强度不均,部分结节周围可见明显的强化。
这些表现提示可能存在乳腺癌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检查和诊断。
除了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也需要引起重视。
乳腺癌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等,结合核磁共振成像的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乳腺癌。
针对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显示的结果,临床医生需要进一步制定诊疗方案。
首先,需要进行乳腺穿刺活检,以确定乳腺组织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其次,根据活检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最后,对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和监测,以及必要的康复护理。
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乳腺核磁共振恶性报告是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依据,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
希望本文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乳腺磁共振bi-rads分级标准乳腺磁共振(Bre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常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与评估的无创影像技术。
为了统一乳腺MRI的结果报告,美国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Data System,BI-RADS)制定了一套用于乳腺MRI的分类标准,即乳腺MRI BI-RADS分类。
乳腺MRIBI-RADS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0、1、2、3和4、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级别的定义和含义。
1.BI-RADS0级:表示需要完成进一步的评估。
在乳腺MRI中,BI-RADS0级可能表示存在技术问题、需要额外的影像学观察、对乳房腺体进行局部放松或需要其他成像检查。
2.BI-RADS1级:表示乳腺MRI结果呈现完全正常。
该级别下不需要进一步的评估或随访。
3.BI-RADS2级:表示乳腺MRI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但存在一些非特异性的乳房异常发现。
这些异常可以是乳腺结节、囊肿、钙化、纤维腺瘤等,这些异常通常是良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随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进一步评估。
4.BI-RADS3级:表示存在可疑的乳房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是恶性的,但也有可能是良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活检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异常的性质。
5.BI-RADS4级:表示存在高度可疑的乳房异常。
这些异常有一定的可能性是恶性的,但也有可能是良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活检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进一步评估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BI-RADS分级标准是一种定性分类标准,不同级别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定量标准,因此其结果需要与其他临床信息和检查结果结合来综合评估。
另外,BI-RADS分级标准主要用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和评估,对于其他乳腺异常如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等,可能需要其他的诊断方法来进行评估。
以上是乳腺磁共振BI-RADS分级标准的详细介绍。
诊断乳腺结节,彩超,钼靶,磁共振各具特色乳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它在乳腺组织中形成了一个小的团块或肿块。
为了准确诊断乳腺结节并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本篇科普文章中,将重点介绍三种常用的乳腺结节诊断方法:彩超(彩色超声)、钼靶和磁共振成像。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1、乳腺结节的基本概述乳腺结节是指在乳腺组织中形成的一个小的团块或肿块。
它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发生在女性和男性身上,但女性是主要的患者群体。
乳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非癌性)或恶性的(乳腺癌),因此及早的诊断和评估结节的性质至关重要。
乳腺结节的特点和表现:①发现方式:乳腺结节通常可以在自我检查或临床乳房检查中触及到,也可以通过乳腺影像学检查发现,如超声、X射线等。
②大小和形状:乳腺结节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③质地:乳腺结节可以是软的、坚实的或囊性的,质地的不同可能与结节的性质有关。
④疼痛:一些乳腺结节可能会引起乳房疼痛或不适感,但并不是所有结节都会导致疼痛。
⑤移动性:大多数良性乳腺结节在触摸时可以移动,而恶性结节通常较固定。
⑥乳头溢液:在某些情况下,乳腺结节可能会引起乳头溢液,其中包括血液或浆液。
2、彩超诊断彩超是一种非侵入性的乳腺结节诊断方法,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生成彩色图像,用于评估乳腺结节的性质。
以下是彩超诊断乳腺结节的一般步骤和特点:检查过程:①患者通常躺在检查床上,暴露乳房区域。
②医生或超声技师会在乳房上涂抹透明的凝胶,以改善超声波的传播。
③使用手持探头(称为探头)将超声波发送到乳腺区域,同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④彩超设备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并以彩色图像的形式显示在监视器上。
特点:①安全性高:彩超是一种无辐射的检查方法,不会对患者产生放射线的危害。
②易于操作:彩超检查简单且非常安全,不需要特殊的准备或恢复时间。
乳腺磁共振评分标准(BI-RADS)是一种用于描述乳腺磁共振(MRI)影像的系统。
该系统由美国乳腺放射学会(ACR)制定,旨在标准化乳腺MRI影像的描述和评估,以便医生们能够更准确地诊断乳腺疾病。
BI-RADS系统包括了对乳腺MRI影像中异常发现的描述、分类和建议。
在乳腺MRI影像中,医生可能会发现一些异常,例如结节、囊肿、钙化等。
BI-RADS系统将这些异常分为数个等级,以帮助医生们对乳腺病变进行评估和诊断。
BI-RADS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形态学描述在BI-RADS系统中,对乳腺MRI中异常发现的形态学描述尤为重要。
这包括了异常的大小、形状、边界、密度等特征。
根据这些特征,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异常可能的良性或恶性程度。
2. 分类根据形态学描述,BI-RADS系统将乳腺MRI中的异常分为数个类别,通常是0-6级。
0级表示需要进一步检查,1-2级表示良性异常的可能性较大,3级表示存在一定的恶性可能性,需要进行定期复查,4-5级表示恶性可能性较大,需要进行活检以确定诊断。
3. 建议根据异常的形态学描述和分类,BI-RADS系统提出了对应的临床建议。
对于1-2级的异常,一般建议进行定期的乳腺MRI检查;对于3-5级的异常,可能建议进行活检或其他更进一步的检查。
现在,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一下BI-RADS系统中各个类别的含义和对应的临床建议:1. BI-RADS 0级当乳腺MRI影像中出现异常,但医生无法判断该异常的性质时,通常会给出0级的评分。
这可能是由于影像质量不佳,也可能是由于异常特征不充分而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明确异常的性质。
2. BI-RADS 1级1级表示乳腺MRI影像中出现的异常与良性病变相关的可能性非常大,通常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医生一般会建议定期的乳腺MRI检查,以监测异常的变化。
3. BI-RADS 2级2级表示乳腺MRI影像中出现的异常与良性病变相关的可能性较大,但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