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建设招投标中最低价中标的不良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述建设工程低价中标的利和弊摘要:从理论讲,建设工程最低价中标评标法是一个最完美的评标方法。
它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使招标人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但在我国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最低价中标的应用往往走样变形,背离初衷,问题颇多。
因此,推广最低价中标法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很大一部分人对这种评标方法持怀疑的态度,认为最低中标法在目前根本行不通。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投标低价中标利弊一、最低价中标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这条法律规定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符合经济学科学原理,是实施最低价中标的法律保险。
从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简称计价规范)使工程造价改革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为实现最低价中标创造了条件。
在工程招标中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做法。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不仅适应市场定价机制,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措施之一,也是遵循市场规律和发挥价格作用的治本之策。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灵魂就是“量价分离”,它有利于规范招标行为;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建筑市场的有序发展。
2006年元月1日至今,我区共有招标项目350多个,其中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项目约30%。
2010年6月底,我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在市招标办的配合下,对2006年元月1日以来我区的部分低价中标项目进行了调研,并对部分低价中标工程的投标报价进行了重点分析,结合市区部分低价中标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现对我区低价中标工程的现状分析如下:低价中标是国际上通行的招标评标方法,推行低价中标有许多显著的优点,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促使投标人加强管理,用最优的方案、最低的价格来参与竞标,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各项指标。
企业低价中标在工程招标管理中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探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在工程招标管理中为了获得项目订单往往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但是低价中标在工程招标管理中存在着诸多危害。
本文将就企业低价中标在工程招标管理中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索。
企业低价中标在工程招标管理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工程质量。
为了以低价中标的方式获得项目订单,企业可能会采取采用低质材料或者降低施工工艺等手段来降低成本,从而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严重安全隐患。
2. 影响企业信誉。
低价中标往往会让企业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沼中,企业为了赢得项目订单而不顾成本,最终造成企业声誉受损,难以在行业中立足。
3. 造成市场价格混乱。
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进行竞争,会导致市场价格不稳定,从而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1. 提高企业诚信意识。
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不以低价中标的方式来获得项目订单,而是应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来谋求长期发展。
2. 强化质量管理。
企业在工程招标管理中应当注重质量管理,并与甲方进行沟通,确定合理的报价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 加强行业自律。
相关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对低价中标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障市场价格秩序,维护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 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工程招标管理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低价中标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
5. 提升企业技术能力。
企业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赢得甲方信任和支持。
6. 加强项目风险控制。
企业在参与工程招标时需充分评估项目风险,合理定价,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确保项目实施顺利。
企业低价中标在工程招标管理中存在着诸多危害,但是通过加强诚信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完善法律法规、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加强项目风险控制等措施的应对,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危害,推动工程招标管理的健康发展。
最低投标价中标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在市场经济中,招标采购是一种常见的采购方式,而投标的价格往往是决定中标与否的关键。
而其中最低投标价往往能获得客户的青睐,但是最低价格是否真的意味着最优的选择呢?这篇文章将对最低投标价中标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最低投标价中标的风险首先,最低价的实施要求往往过高,过分追求减少成本而忽略质量,或者强行压低价格,导致竞标者需要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将价格压缩到最低点。
这将进一步诱发一系列问题,如工程质量低下,带来的无穷后果以及恽状索赔等。
其次,最低价的实施方式常常导致承包商使用低质量的材料,或者寻求替代品,以达到价格限制。
这个办法在短期内可能会让承包商实现一定的利润,但是长期来看,由于使用的材料质量降低,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修理甚至重建,这将进一步增加成本,并且承包商的信用也会大大降低。
此外,最低价的实施也极有可能导致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一些不道德的方法来获得预算,如向劳工支付不足的工资,或者使用未经授权的工人。
如果承包商的行为被曝光,将会给企业带来信誉危机,甚至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2. 如何防范最低投标价中标的风险尽管最低价的实施可能会带来以上的风险,但是在现实中,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采购方式。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来避免最低价的实施带来的潜在影响。
首先,对投标者进行细致的审查和调查。
在确定投标策略之前,必须对投标企业进行全面的初步评估,了解他们的财务状况,能力,经验,以及所拥有的资源和技术水平。
评估结果必须与反派的业务要求相匹配,以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
其次,客户需要在招标过程中制定透明,公正的招标规定,并对所有投标者进行严格评估。
对于那些在工程期间怠慢施工,破坏施工痕迹的施工单位,那些违反法规给他人规定带来不良影响的企业,不应予以中标;相反,那些具有良好施工质量记录的企业应该受到支持。
最后,客户在招标过程中需要确立质量,速度,成本三个要素的综合考虑,尽可能避免仅仅考虑低成本。
略谈建筑工程中低价中标的利弊及其对策摘要建筑工程招投标的低价中标是目前建筑工程招标常用方法,本文通过对低价中标在近年实施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利与弊,简要分析了对建筑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及对此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市场低价中标规范行为一、工程低价中标的方式1“. 标底式”评标。
标底是招标前招标人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有关工程定额与取费标准等计算的投资总额,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单位自行编制并经当地招标主管部门审核后所确定的发包工程造价。
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是招标人对招投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测算和控制,也是判断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
其作用主要有:(1)招标人预先明确自己在拟建工程上应承担的财务义务。
(2)给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核实建设规模的依据。
(3 )衡量投标报价的准绳,评标的重要尺度。
“标底式”评标方式以价格考察为主,跟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法规配套,能照顾施工单位的利益,使工程施工建立在合理利润基础上,可充分保证工程质量,也是我国建设工程的一种主要评标方式。
但是,这类评标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一方面,编制出来的标底容易泄露。
二是从招标人处泄露。
三是从当地主管部门泄露。
这就使工程招标造成不公平竞争。
另一方面,这种评标方式与国际惯例不接轨。
标底是以工程定额或信息价及取费标准算出的,标底把各投标商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及资源条件放在同一水平考虑,体现不出优秀企业的优势。
2“. 打分式”评标。
“打分式”评标是在商务合格、技术合格的条件下,将一些主要内容如工程报价、工程质量、施工工期、业绩信誉、优惠条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作为打分项目,按照评委的打分得出中标单位的推荐顺序。
其中,工程报价的分值较多。
这种评标方式兼顾了价格、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能客观反映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能全面评估投标单位的整体实力,同时,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调节评分项目及分值,有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1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工程项目的招标方式采用了低价中标。
虽然低价中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项目的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
本文将分析工程施工低价中标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工程施工低价中标风险1. 质量风险低价中标的企业往往为了降低成本,会采用低质量的材料和工艺,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 安全风险为了降低成本,低价中标企业可能会忽视安全生产,减少安全投入,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重重。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给业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 进度风险低价中标企业为了保持利润,可能会采取赶工期、加班加点等手段,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这不仅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还可能引发合同纠纷。
4. 资金风险低价中标企业为了保持利润,可能会采取低价采购原材料、拖欠工程款等手段,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完成工程。
5. 信誉风险低价中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如围标、串标等,损害招标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信誉,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二、防范措施1. 完善招标制度加强对招标制度的监管,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提高招标门槛,杜绝围标、串标等不正当行为。
2. 强化质量监管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
对低价中标企业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力。
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规范工程进度管理加强对工程进度的监管,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对低价中标企业进行严格考核,对未按时完成的工程进行处罚。
5. 加强资金监管对低价中标企业的资金状况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按时完成工程的能力。
加强对工程款的监管,防止拖欠工程款现象的发生。
6. 提高企业自律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律意识。
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摒弃低价中标的不良行为。
企业低价中标在工程招标管理中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探索一、引言工程招标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在招标过程中,中标方往往是以提出最低价格的企业。
一些企业为了获得中标,采取了低价竞标的策略,对工程招标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企业低价中标在工程招标管理中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低价中标的危害1. 降低工程质量低价中标的企业往往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低质量的材料和工艺,以求得利润。
这样一来,工程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工程安全隐患。
2. 形成恶性竞争企业为了低价中标,会不惜一切手段来压低成本。
这种做法将会形成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的恶性竞争加剧,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3. 损害招标制度的公正性工程招标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公平、公正地推动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但低价中标的做法将会损害招标制度的公正性,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应对措施探索1. 完善招标规则,加强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招标规则的完善,防范低价中标的风险。
加强对招标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保障招标的公正性和公平竞争。
2. 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加强企业自律企业应该自觉提高诚信意识,不以低价中标为手段来获得利益。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3. 加强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相关执法部门应该加大对低价中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惩处,形成震慑力,使违法成本变得更大,从而降低企业低价中标的风险。
四、结语企业低价中标在工程招标管理中带来了很多危害,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损害了招标制度的公正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完善招标规则,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加强企业自律,加强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工程招标管理的公平竞争环境,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招投标中如何应对低价中标风险在工程招投标领域,低价中标是一种常见的评标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项目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项目质量下降、工期延误、成本超支等问题,给业主和施工方都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如何应对低价中标风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低价中标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方为了追求低价中标,可能会在投标过程中故意压低报价,甚至低于成本价。
这样一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方为了保证利润,可能会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正当手段,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其次,低价中标可能导致施工方资金紧张,无法按时支付工人工资和材料供应商的货款,进而引发劳务纠纷和供应链问题,影响工程进度。
再者,由于报价过低,施工方可能在项目管理、技术投入等方面压缩成本,导致项目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不足,增加了项目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隐患。
那么,在工程招投标中,应该如何应对低价中标风险呢?第一,完善招投标制度和流程是关键。
业主方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标准,不能仅仅以价格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要综合考虑施工方的资质、业绩、技术方案、信誉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要加强对投标文件的审核,防止施工方恶意低价投标。
第二,加强对投标方的资格审查。
业主方要对投标方的资质、财务状况、施工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投标方有足够的实力承担项目。
对于那些资质不符、财务状况不佳的投标方,要坚决予以排除。
第三,设置合理的限价。
业主方可以根据项目的预算和市场行情,设置合理的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最高限价可以防止投标方恶意抬高价格,最低限价则可以避免投标方过低报价,从而降低低价中标风险。
第四,要求投标方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
在投标过程中,业主方可以要求投标方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报告,包括人工、材料、设备、管理等各项成本。
通过对成本分析报告的审查,可以判断投标方的报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低于成本价投标的情况。
第五,签订严谨的合同。
工程施工低价中标风险一、低价中标的好处1. 赢得更多项目:以低价中标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多的项目,有助于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
2. 建立口碑:通过以低价中标展示公司的实力和能力,可能会获得客户的认可,建立良好的口碑。
3. 拓展市场份额:低价中标有可能击败竞争对手,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拓展市场份额。
二、低价中标的风险1. 项目成本控制困难:低价中标可能会导致项目成本控制困难,影响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2. 质量问题:低价中标施工公司可能降低成本来保持利润,从而导致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3. 人员流失和技术落后:低价中标会导致公司内部资源的紧张,可能会出现人员流失和技术落后的情况。
4. 风险管理不足:低价中标公司可能会忽视风险管理,导致项目出现问题难以解决,增加公司的风险。
5. 影响公司信誉:低价中标有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客户可能认为公司质量不可靠,影响公司未来的业务。
三、降低低价中标风险的措施1. 合理定价:在竞标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价,避免以低价中标导致项目成本控制困难。
2. 注重质量:施工公司应该重视质量管理,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避免因低价中标导致质量问题。
3. 提升管理水平:施工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4. 加强风险管理:施工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应对项目中的风险,避免因低价中标导致风险堆积。
5. 维护信誉:施工公司应注重维护公司的信誉,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树立公司良好的口碑。
四、结语低价中标虽然能够吸引更多客户和赢得更多项目,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施工公司在竞标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价,注重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和维护公司的信誉,以降低低价中标的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只有这样,施工公司才能够持续发展,赢得客户的认可,实现良性发展。
工程项目招投标中最低价中标法利弊分析现在,工程施工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招投标制度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工程承包制度。
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已逐渐成为我国建设市场改革的趋势之一。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引入招投标制度的历史较短,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起步较晚。
美国近百年来一直采用最低价中标法。
中标之后,招标方对中标的最低报价进行复核。
发现错误时,报价不得修改。
美国法律同时规定,工程保函是参加政府工程投标的必要条件之一,其它条件还包括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等。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采用原港英政府遗留下来的最低价中标法。
虽然没有立法规定政府工程必须采取最低价中标法,但实际运作中一般都是最低价中标。
如不采用最低价中标,负责提交评审投标书报告的工程师要向投标委员会做出详细解释。
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自推广至今己经30余年,这个过程是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它不但为业主选择好的供货商和承包人,而且能够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随着市场新形势的出现和改革进一步深入,与国际接轨,积极推行并实施好“低价中标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怎样实施好“低价中标法”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研究的。
所谓最低价中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明确规定,投标文件应该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所谓“经评审”是指以满足招标人的资格、技术要求为前提。
采用最低价中标有如下特点:(1)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资金实行最低价中标法,可通过激烈的市场竟争寻求到技术及管理水平高的承包商,从而节约工程造价。
(2)有利于整顿规范市场实行最低价中标法淡化了标底,保证了招投标的公平、公开、公正,对整顿规范市场有治本的意义。
(3)有利于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提高企业素质由于最低价中标的核心是投标价格最低,体现的是市场的替代规律。
只不过它的前提是满足招标人的要求,排除的是低于成本价的投标。
浅谈低价中标的危害及对策摘要:自“最低价中标法”实施以来,对于工程项目建设以及促进建筑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营造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一些企业为了中标,不惜低于成本报价,恶性竞争。
造成工程返工现象,资源浪费严重。
有些工程,关系到人身安全,过度的降低成本如房屋、桥梁会出现不安全因素,将会酿成不良后果。
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是不可取的。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考虑安全因素,适当降低成本是可以的。
规范竞争,有序发展是我们所希望的。
关键词:低价中标,危害,界定,防范措施Abstract: from the lowest bid “method”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ve a positive role to create a fair, just and open, transparent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Bu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lso appeared to some unusual phenomenon: som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win the bid at below cost price, m alignant competition. Cause engineering rework phenomenon, the waste of resources is serious. Some engineering, related to personal safety, excessive reduce costs such as buildings, Bridges can appear not safety factors, will be a bad consequences. Jerry, reduc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not advisable. In the use function to meet conditions, the safety factor, appropriate cost is possible. Standard competition, orderly development is what we would like.Keywords: low quoted price, the harm, define, preventive measures一、最低价中标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论工程建设招投标中最低价中标的不良影响作者:刘铭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04期
摘要:随着招投标制度在我国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都需要招标。
最低价中标,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可认为是一种帮助招标企业最大解决成本的方式。
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工程建设领域,却逐渐腐蚀了中国建筑业追求品质、勇于创新的土壤。
其中,低价低质是最低价中标法所带来的最大隐患之一。
投标人为了在中标后,为了追求利润,一味的偷工减料,降低工程成本,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也无法激发承建企业或制造商的创新潜能。
本文将就实施“最低价中标法”现状问题展开分析,探讨该评标办法对建设工期、工程质量、费用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招投标;低价中标法;解决;企业
1前言
目前工程建设领域招标中,在苛严问责的背景下,不论简单还是复杂的项目,均把关注重点放在投标报价上,大量以最低价中标的方式进行,优秀的企业被该评标方式拒之门外,往往是最低投标报价者中标。
不注重综合实力的评比,单一比选投标报价。
最低投标报价已经突显至海外工程的承建当中,很多企业恶性竞争,不注重企业的合理利润及后期的执行困难,在得到承建工程后,因后期的执行不力及服务缺失,必然会影响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使企业陷入泥潭。
2“最低价中标法”的概述
“最低价中标法”是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引入最充分的投标竞争,能够实现招标价值最大化,达到最大节约和合理使用资金的招投标方式。
《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最低价中标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中标价格是经评审后的价格、中标价格不得低于成本价、在满足实质性要求的情况下,中标价格最低。
以上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最低价中标法有利于节省投资,保证投资效益,有利于建筑行业的结构调整,有利于公平、公正竞争秩序的形成,有利于防止国有资金投资项目中的腐败行为。
3实施“最低价中标法”的发展
美国是国际上采用“最低价中标法”历史最长、最有实践经验的国家之一。
米勒法规定参加政府工程的投标者必须购买投标函、履约保函和付款保函,以及其他一些业主根据工程特点提出的条件。
三是合乎资格的投标者采取密封报价、公开唱标、价格竞争,当场确定最低价者中标。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的“最低价中标法”,与美国的“最低价中标法”存在明显不同。
相关政府并未立法规定企业强制性采取最低价中标,反而在招标公告中都要声明“政府不一定采纳索价最低的投标书或任何一份投标书”,但实际运作中一般都是最低价中标。
采用最低投标报价中标,其本意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克制腐败的发生及利益往来,但随着国家法制的逐步健全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的大量涌现,形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Ⅲ。
在这种背景下,出资方或者建设管理单位往往更希望投标方是国有企业,不想与外资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合作,以免说不清道不明。
4最低价中标造成的影响
4.1工程无法正常完工
在最低价中标法实施过程中,部分投标人以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最低价中标。
他们的做法是,先拉开投标的档次,共同低价串通投标。
在低价得标后,再以种种理由,依次放弃最低价中标、次低价中标,直至接近投标人自己所期望的中标价为止。
有的建设单位明知道时下的市场行情根本买不到这个价位的产品,却仍然坚持以最低价选材,最终造成合同难以真正全面履行,造成“烂尾工程”。
4.2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最低价中标法,其最大的隐患就是低价低质。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包商为了求生存、图发展,不得己压低中标价,甚至采取低于成本价的方式竞标以赢得工程项目。
在中标后,投标人为了追求利润w,不惜偷工减料以降低工程成本。
从而影响工程质量,造出了类似“豆腐渣”的低质工程。
4.3利用合同进行欺诈
一些投标人抱着先中标拿到工程再说的心理,不计成本、恶性竞争;而评标专家评审通常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很难对投标人的经营状况和成本进行界定。
中标后,中标单位和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时,想方设法利用合同中某些不明确的条款为其中标的工程项目额外谋取利益。
4.4对工程安全方面的影响
在最低价中标应用中,施工企业往往在安全投入上不够重视。
作为工程建设软形投入,其弹性较大,最低价中标带给现场脏、乱、差及安全通道缺失,安全防护不足等,在目前严厉的安全法规条件下,为建设方及施工方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
5如何合理实施“最低价中标”
5.1对工程勘查设计和招标文件编写进行把关
在不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变更设计、追加投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施工图的质量不高和设计深度不够,造成边施工边更改,工程造价不断上升,结果往往是决算价高于中标价,使得最低价中标失去了当初的意义。
因此,在勘查设计阶段,应持续提高勘察的深度和精度。
招标文件的编写也须细致周到。
同时,业主在和勘查设计单位签订勘查设计合同时,需明确责任和赔偿条款,要求勘查设计单位对勘查设计成果的质量负责,对由于勘查设计重大失误造成工程造价变更,应承担相关责任并作出必要赔偿。
5.2对招标进行严格审核
招标方在“最低价中标法”中标后,应对中标的最低报价进行复核。
复核工作通常在中标之后第二天开始,由预算员开展复核工作。
检查有无漏项或计算错误,确保最低价已包括所有工程内容。
当发现错误时,报价不得修改。
中标者要么明知亏损也坚持完成。
要么弃正式签约,用投标保函赔偿招标方损失,最多可达投标报价的5%。
其次,次低报价者成为新的中标者,继续对其标书进行复核。
如次低报价者仍不能签约,重新招标。
5.3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
作为业主方,应事先对监理单位的资质、信誉、管理力量等进行严格审查。
在签订监理合同时,应对监理单位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通过甲方代表及时检查,监督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质量,要求监理方尽职尽责,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进而完成对整个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进行实时、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5.4对工程风险进行调控
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诚信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建设单位要有较强的防风险意识。
作为工程招标者,应事先安排一套预防风险的工程担保措施,一旦产生质量事故、工期延误等问题,就能有效地转移化解风险,最大限度地挽回经济损失。
一般来说,在招标时必须要求投标人提供投标保证金,签合同时必须要求中标人提供履约保函。
6结语
工程建设招投标的评标、定标,不能仅仅以一份标书作为定标的最终依据,以最低价作为唯一的考量指标。
评标、定标从长远来看,可以考虑培育各类咨询公司,让这些公司充分了解市场、细分市场,对建筑行业进行各方位对比,考虑企业的合理利润,优先考虑企业的综合实力,采用合理低价中标方式确定中标方,这样方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及创造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最低价中标法”最终将在我国建筑工程招标中得以成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