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质控指标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2.49 MB
- 文档页数:51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 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的月份数量在当年 所占的比例。
合格标准为:空气平均菌落数≤4.0(5分钟)CFU/皿和物品表面平均菌落数≤10.0 CFU/cm 2。
计算公式:×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治疗室消毒合格率=100%12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季度在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处理水菌落数≤100CFU/mL;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0.25EU/mL;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的标准。
计算公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100% 检验合格率12(或4)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三、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 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的中心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四、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五、 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患者数量新入透析患者梅毒=100%螺旋体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计算公式: 治疗疗室消毒合格二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100%12肾病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一部分血液透析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空气细菌培养数量v500cfu/m 3和物品表面细菌培养数量v 10cfu/m 2)的月份数量在当年 所占的比例。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季度在 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反渗水细菌培养,细菌数v 200cfu/mL ;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v 2EU/mL ;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 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 )的标准。
计算公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 合格率 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100%12(或 4)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医疗质量情况。
附件9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 检测完成率三、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检验 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1志物检测完成率 7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四、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 率。
计算公式:7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新入透析患者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志物检测完成率 _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五、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 检测患者数量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六、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率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测完成率、.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j 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H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一、引言院感质控评价是对血透室内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监测的过程。
本文旨在制定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以确保血透室内的院感控制工作得到科学、规范和有效的实施。
二、评价指标1. 血透室内院感发生率:血透室内院感发生率是评价院感控制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可以通过统计血透室内院感发生的次数与血透室总人次的比例来计算得出。
院感发生率的目标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2. 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血透室内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消毒灭菌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手卫生的遵守程度、隔离措施的有效性等。
3. 医护人员的院感知识和培训情况:医护人员的院感知识和培训情况对院感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医护人员的院感知识掌握情况、院感培训的覆盖率和培训效果等。
4. 感染监测和报告的及时性:感染监测和报告是院感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感染监测的覆盖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感染报告的及时性等。
5. 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血透室内的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直接关系到院感控制的效果。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消毒灭菌剂的使用情况、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等。
三、评价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血透室内院感发生率、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医护人员的院感知识和培训情况、感染监测和报告的及时性、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等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血透室内院感发生率,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医护人员的院感知识和培训情况,评估感染监测和报告的及时性,评估设备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等。
3. 结果评价: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价血透室院感质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改进措施1.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针对血透室医护人员,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院感控制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执行感染控制措施的意识和能力。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 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的月份数量在当年 所占的比例。
合格标准为:空气平均菌落数≤4.0(5分钟)CFU/皿和物品表面平均菌落数≤10.0 CFU/cm 2。
计算公式:×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治疗室消毒合格率=100%12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季度在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处理水菌落数≤100CFU/mL;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0.25EU/mL;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的标准。
计算公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100% 检验合格率12(或4)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三、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 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的中心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四、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五、 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患者数量新入透析患者梅毒=100%螺旋体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一、引言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但在血透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往往容易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为了确保血透室的安全和质量,制定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评价血透室院感质控工作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2. 范围:适合于所有血透室,包括设备、操作、环境、消毒等方面的质控评价。
三、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的内容1. 设备质控评价a. 设备完好性:检查血透机、透析器、输液管路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b. 设备操作规范性:评估医务人员对设备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确保操作规范。
c. 设备消毒情况:检查设备的消毒情况,确保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2. 操作质控评价a. 操作规范性:评估医务人员对血透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包括穿刺、透析过程中的监测和处理等。
b. 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医务人员对透析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
c. 透析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评估医务人员对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确保手术创面的无菌。
3. 环境质控评价a. 空气质量:检测血透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b. 消毒情况:评估血透室的消毒措施和频率,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4. 医务人员培训和质控评价a. 培训记录:评估医务人员的培训记录,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b. 培训内容:评估医务人员接受的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与血透室院感质控相关。
c. 质控评价:评估医务人员对质控工作的执行情况,包括操作规范、消毒措施等方面。
四、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的要求1. 标准化操作:医务人员必须按照像关规程和操作指南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 定期培训: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定期的院感培训,了解院感质控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求。
3. 设备维护:血透室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XX市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一、血液透析医患比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例次数(1000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医患比=从事血液透析固定岗位(本院)医师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例次数(1000人次)×100%意义:反映同期血液透析医患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血液透析医护比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固定在岗(本院)的护士(师)的总数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医护比=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岗位(本院)医师总数同期固定在岗(本院)的护士(师)的总数×100%意义:反映同期血液透析治疗医护资源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血液透析技师与透析机比例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技师总数占同期固定血透机(本院)总数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技师与透析机比例=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岗位(本院)技师总数同期固定血透机(本院)总数×100%意义:反映从事血液透析技师与血透机的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隧道型导管比例定义:确定时段的血液透析患者中,以隧道型导管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总数与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隧道型导管比例=确定时段的以隧道型导管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血管通路的类型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五、传染性疾病比例定义:确定时段的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标记物(HBV,HCV,HIV,TP)为阳性的患者总数与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传染性疾病比例=确定时段的血清标记物(HBV,HCV,HIV,TP)为阳性的患者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中传染性疾病患者比例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血液透析室(中心)应定期评价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估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标尺,指标包括医疗过程质量控制指标和医疗结果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见“附录十三、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的计算公式”。
一、医疗机构相关感染管理的质控指标(一)医疗机构相关感染控制管理过程指标1.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完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标志物检验的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定时检验完成率每6个月完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标志物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二)医疗机构相关感染控制管理结果指标1.血液透析治疗室消毒合格率血液透析室(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的月份数量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合格标准为:空气平均细菌菌落数≤4CFU/(5min•9cm直径平皿),物体表面平均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血液透析室(中心)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季度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合格标准为:透析用水每月检验菌落数≤100CFU/ml,每3个月检验内毒素≤0.25EU/ml,并符合《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的标准。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发病率每年新发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二、血液透析质量的质控指标(一)血液透析质量管理过程指标1.尿素清除指数(即Kt/V)和尿素下降率(ureareductionrate,URR)定时记录完成率每6个月完成Kt/V和URR记录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2.β2微球蛋白定时检验完成率每6个月完成β2微球蛋白检验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二)血液透析质量管理结果指标1.Kt/V和URR控制率单位时间内,单室Kt/V(spKt/V)大于1.2且URR大于65%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例。
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一、引言院感质控评价是对血透室在院内感染控制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制定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标准,以确保患者在血透室接受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评价指标1. 感染发生率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的首要指标是感染发生率。
通过统计血透室内各类感染的发生情况,包括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以评估院感质控的效果。
2. 感染控制措施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还需要考察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操作、消毒操作、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记录操作的规范性和频率,评估感染控制的有效性。
3. 设施与设备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还需要对设施与设备进行评估。
包括血透室的通风情况、床位布局、设备的维护和清洁情况等。
通过检查设施与设备的合理性和卫生状况,评估院感质控的基础条件。
4. 人员培训与管理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还需要考察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情况。
包括对血透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的评估,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情况的评估。
三、评价方法1. 数据采集为了进行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需要采集相关数据。
可以通过定期的统计报表、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设施与设备状况以及人员培训与管理情况等数据。
2.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以评估血透室院感质控的效果。
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比如计算感染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感染控制措施的合格率、设施与设备的整体得分等,来得出评价结果。
3. 评价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制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报告。
报告应包括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分析结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同时,报告还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易于理解的语言,以便于相关人员的阅读和理解。
四、改进措施根据血透室院感质控评价报告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应针对评价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具体可行,并设定合理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应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确保改进效果的实现。
XX市血液透析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一、血液透析医患比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例次数(1000人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医患比=从事血液透析固定岗位(本院)医师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例次数(1000人次)×100%意义:反映同期血液透析医患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血液透析医护比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固定在岗(本院)的护士(师)的总数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医护比=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岗位(本院)医师总数同期固定在岗(本院)的护士(师)的总数×100%意义:反映同期血液透析治疗医护资源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血液透析技师与透析机比例定义: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在岗(本院)技师总数占同期固定血透机(本院)总数比例。
计算公式:血液透析技师与透析机比例=从事血液透析工作固定岗位(本院)技师总数同期固定血透机(本院)总数×100%意义:反映从事血液透析技师与血透机的配比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隧道型导管比例定义:确定时段的血液透析患者中,以隧道型导管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总数与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隧道型导管比例=确定时段的以隧道型导管为血管通路的患者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血管通路的类型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五、传染性疾病比例定义:确定时段的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标记物(HBV,HCV,HIV,TP)为阳性的患者总数与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传染性疾病比例=确定时段的血清标记物(HBV,HCV,HIV,TP)为阳性的患者总数同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反映血液透析患者中传染性疾病患者比例情况,属于血液透析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附件9肾病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一部分血液透析技术质量控制指标一、治疗室消毒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 (空气细菌培养数量v5003和物品表面细菌培养数量v 102)的月份数量在当年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治疗疗室消毒合格=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100%12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二、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季度在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反渗水细菌培养,细菌数V200;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V 2;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0572-2005 )的标准。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 合格率二一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100%12(或 4)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医疗质量情况。
三、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 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 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a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四、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验 的比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7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五、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验完成率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 志物检测完成率100%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 志物检测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测患者数量检测完成率=—Z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
六、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病毒检验完成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标志物检验的比率。
计算公式:新入透析患者完成艾滋病病毒新入透析患者艾滋病= _________ 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病毒检测完成率——、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