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等级描述
- 格式:doc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11
中英语等级量表能力要求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 age Ability,简称CSE)是官方英语能力标准,旨在统一描述和衡量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语言能力。
该量表共分为九个等级,并按照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进行划分:
•基础阶段:1级至3级
o1级:对应基本的日常生活交际需求,能够理解和使用简单的日常用语。
o2级:能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交流任务,具备初步的语言交际能力。
o3级:能够在熟悉的场景中进行较为连贯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满足一定工作和学习需要。
•提高阶段:4级至6级
o4级:能够在大部分社交、教育和职业场合有效沟通,具备一般性工作或学术研究所需的基本语言技能。
o5级:可以流畅地在较广泛的领域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o6级: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专业学术活动中进行流利、准确的表达,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运用能力。
•熟练阶段:7级至9级
o7级:接近母语者的水平,在各种场合下都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高效沟通,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o8级:拥有较高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无论是在专业还是社会交往中,都能够展现出卓越的英语驾驭能力。
o9级:达到英语为母语国家同等教育背景人士的语言水平,具备在国际环境中自由切换、游刃有余地运用英语的能力。
每个级别都有详细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用能力、语言知识、翻译能力和语言使用策略等方面的具体描述,涵盖了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构能力、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等各个方面。
少儿英语体系c1
在少儿英语教育体系中,通常所说的C1级别是参照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EFR,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的一个水平等级。
CEFR将语言能力分为六个等级:A1、A2、B1、B2、C1和C2。
C1级别的描述如下:
1)C1级别代表了高级水平,也被称为有效流利级或独立运用级。
2)达到这个级别的孩子能够轻松理解各种复杂文章和抽象概念,并能流畅自如
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3)他们可以参与专业性较强的讨论,并能在较为正式的社交场合中自然、准确
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对文化背景有较深的理解。
对于少儿来说,达到C1级别的英语水平是非常高的要求,意味着他们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能灵活应对各类学术和社会情境。
在国内的英语培训机构或者国际学校中,一般会根据CEFR的标准设计课程内容,逐步帮助孩子们提升至相应的能力水平。
中国英语语言能力标准中国英语语言能力标准是指中国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评价标准,主要用于衡量个人在听、说、读、写四个维度上的英语水平。
根据中国国家教育部发布的《英语语言能力等级量表》,英语语言能力被分为六个等级:1. 初级:- 听:能够听懂简单、日常对话中的基本信息。
- 说:能够用简单句表达日常基本需求,进行简单交流。
- 读:能够阅读简单的英语材料,理解基本信息。
- 写:能够写简单的英语句子,表达一些简单的想法和观点。
2. 初中级:- 听:能够听懂一些熟悉的话题和情境下的对话,理解主要内容。
- 说:能够用较长的句子进行表达,能够进行日常交流和简单的社交对话。
- 读:能够阅读一些短文和材料,理解大意和主要信息。
- 写:能够用较长的句子写作,表达个人观点和简单的事实描述。
3. 中级:- 听:能够听懂较长的对话和演讲,理解对话内容和主题。
- 说:能够用流利的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复杂的交流。
- 读:能够阅读较长的文章和材料,理解详细信息和推理出一些信息。
- 写:能够写较长的文章,表达个人观点和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
4. 中高级:- 听:能够听懂复杂的讲座和演讲,理解抽象概念和复杂信息。
- 说:能够用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进行辩论和演讲。
- 读:能够阅读复杂的文章和专业材料,理解深层次的信息和推理。
- 写:能够写较长、较复杂的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
5. 高级:- 听:能够听懂各种类型的演讲和讲座,理解隐含意义和复杂的话题。
- 说:能够用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进行复杂的辩论和演讲。
- 读:能够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和专业材料,理解深层次的论证和观点。
- 写:能够写各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入探讨。
6. 专家级:- 听:能够听懂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演讲和讲座,理解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 说:能够用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进行专业领域的辩论和演讲。
- 读:能够阅读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文章和材料,理解专业领域的深度信息。
简历中的语言能力要怎么写关键信息项1、语言种类通用语言(如英语、汉语等)小语种(如日语、法语等)编程语言(如 Python、Java 等)2、语言水平熟练程度(精通、熟练、良好、一般)相关证书(如语言等级考试证书)实际应用能力(如商务交流、学术研究、编程开发等)3、语言学习经历学习时间学习途径(学校课程、自学、培训机构等)4、语言相关成就比赛获奖翻译作品语言相关项目经验11 语言种类的详细说明在简历中,清晰明确地列出您所掌握的语言种类是至关重要的。
通用语言如英语和汉语,几乎是所有简历中常见的语言项目。
对于英语,您可以进一步注明您的英语水平是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还是更高的雅思、托福成绩。
对于汉语,如果您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证书,也应当予以列出。
除了通用语言,小语种的掌握往往能为您的简历增添独特的优势。
例如,如果您精通日语,并具备日语能力测试 N1 级别的证书,或者熟练掌握法语,能够进行日常交流和商务沟通,这些都应当在简历中突出展示。
编程语言也逐渐成为许多职位所看重的语言能力之一。
例如,Python 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应用,Java 在企业级应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等。
如果您熟练掌握这些编程语言,并能够用其完成实际的项目开发,务必在简历中详细说明。
111 语言水平的准确描述准确描述您对每种语言的熟练程度是关键。
“精通”意味着您能够流利地进行听说读写,在各种复杂的语境中毫无障碍地运用该语言。
“熟练”表示您能够在大多数日常和工作场景中自如地使用语言,但可能在某些专业或高难度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良好”则意味着您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交流和理解,但可能存在一些语法错误或词汇量的限制。
“一般”表示您对该语言有初步的了解,但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
相关证书是证明您语言水平的有力依据。
除了上述提到的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日语能力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等证书外,还有其他各种语言的专业认证考试,如韩语的TOPIK 考试、德语的德福考试等。
言语功能评定分级言语功能评定分级是一种评估个体口语能力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病患。
该方法主要基于个体的语言能力,通过对其口语表现的评估,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本文将介绍言语功能评定分级的基本概念、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言语功能评定分级是一种基于个体口语表现的评估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评估个体的口语能力及其对生活和社交的影响。
该方法主要分为五个等级: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其中,正常等级表示个体的口语表现正常,没有任何障碍;轻度等级表示个体有轻微的口语障碍,但不会对生活和社交产生明显的影响;中度等级表示个体有明显的口语障碍,对生活和社交产生一定的影响;重度等级表示个体的口语障碍非常明显,对生活和社交产生较大的影响;极重度等级表示个体的口语障碍非常严重,对生活和社交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评估方法言语功能评定分级的评估方法主要基于口语表现,包括发音、语音、语调、语速、语法、词汇、理解等方面。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发音:评估个体的发音是否正确、清晰,是否存在发音错误。
2.语音:评估个体的语音是否连贯、流利,是否存在语音错误。
3.语调:评估个体的语调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语调错误。
4.语速:评估个体的语速是否适当,是否存在语速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5.语法:评估个体的语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语法错误。
6.词汇:评估个体的词汇量及其使用是否正确。
7.理解:评估个体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包括对语言的理解、表达和回应能力。
以上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对个体的口语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来进行评估。
三、应用言语功能评定分级主要应用于评估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病患。
通过评估个体的口语表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其口语能力及其对生活和社交的影响。
在临床上,言语功能评定分级可以作为评估个体的语言能力和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计划。
此外,言语功能评定分级也可以用于评估个体在工作、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能力,为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英语能力等级量表1. 简介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一个用于评估和测量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水平的工具。
它主要用于衡量学习者在不同语言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
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使他们能够了解自己当前的英语水平并设定学习目标。
2. 结构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通常包括多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着不同的语言能力水平。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结构:初级水平•初级水平(A1):学习者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基本的交流。
•高级初级水平(A2):学习者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多的日常用语,进行基本的社交交流。
中级水平•初级中级水平(B1):学习者能够理解和使用较复杂的语言表达,进行基本的工作和学习交流。
•高级中级水平(B2):学习者能够理解和使用更高级的语言表达,进行较为流利的口语交流和阅读理解。
高级水平•初级高级水平(C1):学习者能够理解和使用复杂的语言表达,进行高级的口语和书面交流。
•高级高级水平(C2):学习者能够流利地理解和使用高级的语言表达,进行高水平的口语和书面交流。
3. 应用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学习定位学习者可以通过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了解自己当前的英语水平,并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此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等级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和课程,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职业要求许多职位要求员工具备一定水平的英语能力。
通过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雇主可以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英语水平,并准确匹配合适的岗位。
教育评估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使用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学生的水平和进入合适的教学班级。
4. 总结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一个帮助学习者评估和定位自己英语水平的工具。
它不仅提供了学习者设置学习目标的参考框架,还帮助雇主评估员工的英语水平,并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确定学生的水平和教学需求。
通过合理使用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
口语水平等级划分
通常采用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CEFR)来进行评估。
CEFR将口语能力分为以下六个等级:
1. A1级:初级水平
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自我介绍、购物、问路等。
词汇量约600个。
2. A2级:基础水平
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谈论熟悉的话题,如家庭、工作、娱乐等。
词汇量约1500个。
3. B1级:较低的中级水平
能用英语进行较为复杂的对话,表达观点和需求,词汇量约3000个。
4. B2级:中级水平
能用英语流畅地进行对话,表达各种观点,理解各类文章。
词汇量约5000个。
5. C1级:较高的高级水平
能用英语自如地进行交流,表达复杂的思想,理解深度的文章。
词汇量约8000个。
6. C2级:精通水平
具备极高的英语口语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表达各种场合,词汇量丰富。
不同的机构和课程可能会有不同的口语等级划分。
在参加英语培
训课程时,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体验和老师测评来确定自己的口语水平,以便选择合适的课程和学习计划。
此外,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将口语能力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成绩低于C等的不发给证书。
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是一种评估英语使用者语言能力的标准,它将语言能力分为不同的等级。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英语能力等级量表:1.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欧洲的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它将语言能力分为A1、A2、B1、B2、C1、C2六个等级,其中A1和A2为初级水平,B1和B2为中级水平,C1和C2为高级水平。
2.剑桥英语等级量表(Cambridge English Scale):这是一种由剑桥大学开发的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它将语言能力分为A1、A2、B1、B2、C1、C2六个等级。
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估剑桥考试的成绩。
3.雅思考试(IELTS)和托福考试(TOEFL)的分数体系:这两种考试都有自己的分数体系,可以将考试成绩转换为相应的英语能力等级。
例如,雅思6.5分相当于B2水平,托福90分相当于B2水平。
回答完毕。
应征表格里的语言能力
应征简历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语种,语言听说读写方面的理解能力,所得证书等方面来写。
一、语言有很多种,语言的能力也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因此需要根据个人所掌握的语种,语言等级来阐明,比如:
①普通话,母语,熟练听说读写,获得二甲证书;
②英语,英语专业毕业,能够流畅沟通,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获得TEM-8,CET-6证书;
③日语,大学小语种第二外语,初步掌握,能够简单沟通。
二、语言能力,是指掌握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人能够说出或理解前所未有的、合乎语法的语句,能够辨析有歧义的语句、能够判别表面形式相同而实际语义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实际语义相
似的语句的掌握以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
语言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语言成绩虽然很重要,但是仍然不够直观,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语言能力的描述来展示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水平。
因为语言是一种应用的能力,所以在专业领域能够使用这些能力的话会非常加分。
例如,对于大学生同学们来说,如果觉得四六级成绩不是特别好,可以不写成绩,而具体描述自己可以使用特定语言做到哪些事情,突出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是可以在语言能力上给自己加分的。
二语言能力等级描述1 语言能力等级语言测试要区分考生的语言能力水平。
考生的考试成绩通常被确定为某个等级。
不同的考试等级设定不尽相同。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部,1996商务汉语考试(BCT)用五个等级描述应试者的商务汉语水平,这五个等级是:1级尚未具备在商务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级在商务活动中可以运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交流。
3级在商务活动中可以比较有效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4级在商务活动中可以比较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5级在商务活动中可以自如、得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2 等级描述 / 标准制定的原则2.1 面向不同人群的语言能力等级描述描述语言能力并进而制定语言能力等级量表是为语言教学、学习和测试服务的,不同的人群对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要求有所不同。
Alderson(1991)认为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可以分为面向用户的(user-oriented)、面向评价者的(assessor-oriented)和面向教学与测试设计者的(constructor-oriented)等三种,这三种量表对语言能力的描述有所不同。
面向用户的量表主要描述各水平等级上的语言学习者的典型语言行为,描述他们能做什么,即能用语言完成怎样的交际任务,描述语一般是肯定的形式。
面向用户的量表通常是对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holistic)的描述,也有一些是分技能描述的,但这种分别描述比较简略。
如:HSK(基础)和HSK(高等)的能力描述稍详细,HSK(初、中等)的描述过于简单。
面向评价者的量表是对语言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的指南。
这种量表往往描述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注重评价语言能力表现是怎样的,而且经常采用否定性的描述语。
面向测评者的量表,有些是对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描述的,有些是进行分析性(analytic)描述的(比如,分别从语言使用范围、准确性、流利性等方面对语言行为表现进行描述)。
如,CET-SET评分标准:标准描述面向教学与测试设计者的量表是针对具体人群安排教学内容、针对某个语言能力水平等级设计适当测试的指南。
二语言能力等级描述1 语言能力等级语言测试要区分考生的语言能力水平。
考生的考试成绩通常被确定为某个等级。
不同的考试等级设定不尽相同。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部,1996HSK等级商务汉语考试(BCT)用五个等级描述应试者的商务汉语水平,这五个等级是:1级尚未具备在商务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级在商务活动中可以运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交流。
3级在商务活动中可以比较有效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4级在商务活动中可以比较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5级在商务活动中可以自如、得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2 等级描述/ 标准制定的原则2.1 面向不同人群的语言能力等级描述描述语言能力并进而制定语言能力等级量表是为语言教学、学习和测试服务的,不同的人群对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要求有所不同。
Alderson(1991)认为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可以分为面向用户的(user-oriented)、面向评价者的(assessor-oriented)和面向教学与测试设计者的(constructor-oriented)等三种,这三种量表对语言能力的描述有所不同。
面向用户的量表主要描述各水平等级上的语言学习者的典型语言行为,描述他们能做什么,即能用语言完成怎样的交际任务,描述语一般是肯定的形式。
面向用户的量表通常是对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holistic)的描述,也有一些是分技能描述的,但这种分别描述比较简略。
如:CET-SET等级描述面向评价者的量表是对语言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的指南。
这种量表往往描述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注重评价语言能力表现是怎样的,而且经常采用否定性的描述语。
面向测评者的量表,有些是对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描述的,有些是进行分析性(analytic)描述的(比如,分别从语言使用范围、准确性、流利性等方面对语言行为表现进行描述)。
如,CET-SET评分标准:标准描述面向教学与测试设计者的量表是针对具体人群安排教学内容、针对某个语言能力水平等级设计适当测试的指南。
这种量表具体描述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用语言做什么,描述考生在语言测试中要完成的各项交际任务,注重描述考生能用语言参与或完成怎样的交际任务。
这种量表对语言能力的描述往往比较详尽。
2.2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原则总原则:运用定性、定量与定位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多学科定量统计与群体性定性、定位分析相结合,语言学科学原则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分级需要相结合。
(1)综合性原则①综合对外汉语教学40多年的群体实践经验和多种科研成果。
②综合现代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计量学、第二语言教学法、认知心理学与教育测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③综合语言教学“三要素”:话题内容、语言范围、言语能力④综合五种语言表现形式:读、听、说、写、译(2)针对性原则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难点,又要切实可行①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作为总依据和总参照系。
②词汇、汉字、语法及读、听、写等各种数据的界定,必须遵循“针对教学、高于教学、利于教学”的基本原则,使多数院校经过师生的最大努力,可逐步达到统一的要求。
③具体的定性、定量、定位要与一定的灵活性相结合,允许在各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不同的浮动幅度。
(3)限定性原则①定性描述:使用简洁的、概括性的“模糊语言”,对教学要求、等级水平进行定性描写。
这种描写主要体现在“话题内容”和“言语能力”两个方面。
②定量分析:使用明确的、阶梯性的“量化语言”,对教学要求、等级水平进行定量限定。
这种定量限定,要揭示不同教学阶段和等级划分中的一系列数量关系,它主要体现在对“读、听、写”等诸多方面的数量、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上。
③定位分级:在定性描述、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类相关的具体教学内容界定出不同的范围、等级、水平,并允许出现一定的调节比例(即浮动幅度)。
这种定位分级和调节,主要体现在“语言范围”方面,它不仅限定教学内容的分级定位,而且限定教学要求的分级定位。
(4)系列性原则要求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相一致、相协调,构成一个完整的级差、涵盖系列。
①纵向系列在等级、内容、语言技能与言语能力上:初等→中等→高等;一→二→三→四→五。
循环渐进,后一级涵盖前一级。
②横向系列同一级的话题内容,在读、听、说、写、译几个方面,是相互协调的,一致的。
同一级的语言范围,在读、听、说、写、译几个方面,基本上是相互协调的,一致的。
同一级的言语能力,在读、听、说、写、译几个方面,基本上也应该是协调的,渐进的。
(5)导向性原则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水平、教学法等方面,引导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向统一的目标体系前进。
①教学内容与水平:在词汇、汉字、语法等诸多方面,引导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向科学、统一、规范化的目标靠拢。
②言语技能:在语言技能、言语能力方面,引导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要在读、听、说、写、译诸多方面全面发展。
③教学法体系:引导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基础阶段的教学法向“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主导教学法体系前进。
同时,也提倡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多元教学法。
3 语言能力描述语言能力描述涉及语言测试的构念效度。
不同的语言能力观对语言能力等级的描述也不尽相同。
汉语水平等级描述(《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部,1996,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前各种汉语测试用来划分汉语水平等级或分数等级的标准或描述往往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基于经验的描述。
(2)相对的描述。
(3)主观的规定。
4 语言能力等级比较4.1欧洲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CEFR)的制定欧洲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国家的地区,为了促进欧洲一体化,促进人员之间相互理解与沟通,欧洲委员会的语言政策部门(The Language Policy Division)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出了语言教学应当分级的要求,希望把漫长的语言教学过程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能独立授予学分的单元,试图建立一个能得到欧洲各国相互承认和采用的共同的参照标准,使语言教学和语言测量具有透明度。
这一努力的结果就是最后形成的“欧洲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简称CEFR)。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一批学者一直在从事语言能力描写规范的研究。
1975年,van Ek 出版了“入门级教学要求(Threshold Level Specification)”,具体规定了学完这一级以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以语言为交际工具“能做什么”,也包括需要掌握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同一时期还出版了较低一级的“初阶级教学要求(Waystage Level Specification)”。
以上两个文件在1991年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因为不少欧洲语言测试机构还在考核比更高一级的语言能力,于是在1995年又开发了“良好级教学要求(Vantage Level Specification)”。
这样就有了三个等级。
后来又向两端延伸,最后形成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欧洲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共分六个等级。
这一量表从交际所需要的语言能力、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交际语境和范畴等三个方面对语言能力等级进行全面描写。
对语言能力等级的描写方法是基于对语言使用情况的分析,分析在一定的情境下为完成语言交际任务所使用的交际策略。
从语言测试角度来看,不同的测试如果都以语言能力等级共同量表为参考标准,那么不同的测试所报告的分数与等级就基本具有了可比性。
语言能力共同量表在不同的测试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不同的测试所报告的分数或成绩之间进行比较提供了适当的平台。
这也为考试用户理解和使用不同的测试所报告的结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样做有利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相互承认各种语言能力证书,有利于人才流动。
4.2汉语测试研发及分数等级问题随着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在世界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需要评量学习者的汉语能力。
我国大陆正在使用或研发的用来评量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的测试主要有汉语水平考试(HSK)、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商务汉语水平考试、旅游汉语水平考试、文秘汉语水平考试、少儿汉语水平考试等。
台湾地区也有华语文能力测验(CPT)。
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也有各自的汉语能力测试。
这些不同的测试都有各自不同的划分等级的标准和各自不同的分数等级及分数等级的解释方式。
如,汉语水平考试(HSK)分成基础、初中等和高等共11个水平等级;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分成4个等级;台湾的华语文能力测验(CPT)分成初、中、高三等共7个水平等级。
随着大规模汉语测试品种的增多,从用户的立场来看,人们需要对不同的测试以及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从而作出适当的决策(包括测试品种的选用、测试结果的使用等)。
由于缺乏共同参照的标准,人们就很难对不同的测试以及测试结果进行有效的比较。
如,我国少数民族母语非汉语者可以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也可以参加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
由于这两种考试的等级标准、等级划分都不尽相同,用户就很难将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考生获得的分数等级与参加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的考生获得的分数等级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合适的选择。
这对考生、教学单位或用人单位来说,都是极为不便的。
有些测试机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试图将自己开发的测试的分数等级与某种既有的考试进行比较。
如,台湾华语文能力测验(CPT)研发机构就将华语文能力测验(CPT)的水平等级分别与大陆开发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和日本的中国语检定的水平等级进行了对比。
并给出了对照表。
下表是CPT与HSK等级分数对照表:下表是CPT与日本中国语检定等级对照表:(.tw)上表显示了CPT与HSK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日本中国语检定各等级并不完全对应、等同。
更重要的是,CPT的1至7级与HSK的4至10级如果说是对应的或是可以对照的,就必须提供可靠的定性和定量的验证。
否则,这种对照的透明度就值得怀疑。
如果HSK和CPT 都与某个汉语能力量表相关联,那么,将二者进行比较就容易得多。
比较一下台湾CPT2级与日本中国语检定3级:4.3制定共同的汉语能力等级量表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外语能力认证的可比性也显得日益重要。
外语能力认证的可比性是用户对不同的考试机构报告的等级分数互认的前提。
倘要使不同的语言能力认证具有可比性,就必须制定共同的语言能力等级量表,不同的考试机构都在这个共同的等级量表框架内进行考试研发,并以这个共同量表为依据来报告考试成绩。
如果我们能在国内乃至亚洲地区建立共同的汉语能力等级量表,就为各地的汉语测试研发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也为各种测试之间建立了可以进行比较的平台,避免了将两种测试进行直接比较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