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市隆回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湘教版5.
- 格式:doc
- 大小:435.50 KB
- 文档页数:19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情景导入先思考 ———————“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春雨贵如油”“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思考探究:上述谚语主要反映了我国哪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分别对应我国的哪些地区? 提示:干旱。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干旱的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2.干旱的成因 (1)降水方面:①影响⎩⎪⎨⎪⎧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 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不同季节降水量的变化对干旱形成有直接影响②分布⎩⎪⎨⎪⎧长江以南:7月和8月雨量偏少,易产生伏旱华北、东北: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冬春连旱比较严重(2)水资源方面: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水土资源不平衡。
(3)社会经济方面: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我国人口增加,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我国旱灾的特点与原因二、我国干旱灾害的地区差异———————应用体验不可少———————1.(上海高考)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严重性。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概括2011年8月我国各类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状况。
(2)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说明2011年8月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
(3)近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旱灾。
为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对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进行描述。
暴雨主要分布于华北、陕南和陕甘交界地区且局部形成洪涝灾害;南方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区持续高温伏旱天气;旱灾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福建、台湾受到台风侵袭。
第(2)题,根据图示:2011年8月我国华北地区受暴雨洪涝影响;南方地区受干旱影响。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1.识记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
2.理解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
3.理解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危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1.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降水的季节变化(季节性易旱地区)⎩⎪⎨⎪⎧①长江以南:7、8月份伏旱②华北、东北:春旱和春夏连旱③西南地区:冬春连旱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2)水资源因素(3)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大;工业发展→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1.我国的四个旱灾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示:华北平原。
原因:①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春季华北地区雨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业用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核心归纳】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旱灾类型旱灾成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东北、华北地区春旱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江以南伏旱为主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为主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续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1.利用谚语理解记忆旱灾的区域特点“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伏旱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跟踪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学业达标]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解析】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降水区域也由南向北推进,若夏季风推进速度异常,则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涝的现象。
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而旱涝灾害严重。
【答案】 1.A 2.C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公里。
据此回答3~4题。
3.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④干旱区面积广大A.①②B.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4.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 )A.西北内陆 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 D.长江流域【解析】第3题,山洪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二是降水较多。
第4题,我国长江流域大多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山区面积广大,因此暴雨型山洪灾害频发。
【答案】 3.C 4.D5.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河南省干旱灾害频数在________以上。
(2)干旱灾害频数大于30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3)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4)为减轻旱灾,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解析】结合图例可读出河南省的干旱灾害频数在20以上,干旱灾害频数大于30的地区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或华南地区)。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情景设计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旱灾1.旱灾的三大特征(1)出现的次数多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2155年间,我国发生较严重的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
(2)持续时间长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旱灾,并经常出现季节连旱,时间长达数月。
(3)影响范围广1950年-199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平均每年农田干旱面积达2000万公顷,因旱灾每100亿千克。
做教材第3页活动题【点拨】: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探究活动: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社会条件,理解其成因。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旱灾频次居首位。
(3)江淮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2.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1)降水方面的因素----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长江以南华北、东北西南(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水土资源不平衡(3)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思考: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的原因?耕地复种指数的增加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人口的增加二、我国洪涝灾害1. 洪水的成因锋面雨带、热带气旋→降雨(尤其暴雨)→洪水2. 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南方地区【点拨】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南方雨季时间长思考:南方的雨季为什么比北方长?【补充】冬夏季风间形成的锋面雨带就会在我国东部地区产生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正常年份,锋面雨带的移动是北进慢、南撤快,所以造成:1、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而且比较均匀;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少而且集中。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风暴潮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风暴潮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风暴潮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风暴潮灾害【考点精讲】1. 分布: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2。
分类类型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危害一般影响范围严重影响范围台风风暴潮7~10月东南沿海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我国北部沿海风暴潮不仅影响沿海地区,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可以深入我国陆地内部。
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地区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
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
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浸泡高级精密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说其影响更为深远。
【典型精析】例题(山东文综)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