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在地震多发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 ( × )
②遇到泥石流应快速顺着山坡向下跑。 ( × ) ③地震过后立即回家看房内财务损失情况。 ( ×)
能力1 理解自然灾害防御的措施 1.工程性防御措施:
2.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 到减灾、防灾目的的防御,就是非工程性防御。工程性 防御措施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故二者的区别就是 “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2)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 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地理实践力)结合上图,说明地震后被压埋时如何进行 自版必 修12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1)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正确的自救方法是 ( ) A.不停地大声呼救 B.睡觉减少体力消耗 C.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 D.不停地移动身体
(2)地震来临后,下列逃生措施不恰当的是 ( )
【思路点拨】解此类题应从以下两点着手: (1)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2)尽量用筛选法,把错误选项一一排除。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根据图中信息,概括我国自 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提示:灾害类型多,分布地区广,具有关联性。
(2)(综合思维)为了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你认
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还林、还草,修筑堤坝, 疏浚河道等;②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 防灾减灾的意识;③充分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加大 对洪涝灾害的预报、监测等。
第三节 防灾减灾
一、防灾减灾手段 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以_预__防__为主,防抗救相
结合。
2.防灾减灾工作的内容: (1)灾害监测。 ①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组成:人造卫星、_气__象__站、 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 ②目的: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 进行_动__态__监__测__。
【典例示范】 读某区域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例甲、乙分别表示的地形类型, 并说明甲、乙两类地区分别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据图判断自然灾害类型与地形类型的关系。 (2)从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说出防灾减灾
措施。
【解析】图中甲区域多洪涝和湖泊,说明地势较低平, 应为平原;乙区域有冰川必然地势高,同时多滑坡和泥 石流,地势落差大,为山地。防灾减灾措施可依据洪涝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2)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 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解析】(1)选D,(2)选B。第(1)题,人钻进床柜后,便立 刻失去了机动性,视野被挡、四肢被束缚,很容易遭受连 带性伤害,不仅会错过逃生的机会,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 很多不便。第(2)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 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回答。
答案:甲为平原,乙为山地。甲地区:修建排水、蓄水、 堤坝等水利工程,疏浚湖泊,加强灾害预警预报等。乙 地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修建护坡工程,加强灾害
预警预报等。
【素养探究】 2018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正常,气温偏高,降水偏
多。台风和低温冷冻害损失偏重,暴雨洪涝、干旱、强 对流、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偏轻。下图为我国主要气象 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1)注意保持支撑物;(2)听到有人,尽量呼喊、敲 击求救;(3)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4)保存体力,要 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2)灾害防御。
(3)灾害救援与救助。 ①行动:根据应急预案,调动救援_物__资__和人员。 ②目的:稳定社会秩序、救治_伤__员__、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 尽快恢复灾区的_生__产__生__活__、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 复和发展、帮助重建区增强_防__灾__能力。
[连一连] 将防灾救灾的内容与其手段连线。
【解析】(1)选C,(2)选C。第(1)题,不停地大声呼救、 移动身体,消耗体力;睡觉容易错过获救时机。最好想 办法自救或求救,如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第 (2)题,地震时不能跳楼。
【补偿训练】 2018年3月31日3时18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北纬42.15度,东经81.03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7 千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二、自救与互救 1.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_自__救__与__ _互__救__。
2.灾前准备: (1)洪涝、台风多发区:及时关注_天__气__预__报__及灾害预警
信息。
(2)震前准备:防灾_应__急__包__、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 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_演__习__、树立防震意
能力2 掌握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2)洪水应急。
(3)洪水中的救助。
【典例示范】 (2019·北京高一检测)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 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 援和救助方法。据此完成(1)、(2)题。
(1)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居民不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
A.若在平房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 墙根下和坚固家具旁 B.正在用火时,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用电开关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C.在楼房可选择厨房、浴室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 间避震 D.迅速钻到床柜里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素养探究】 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
形式,地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 存活的。据统计,唐山大地震中,被埋压人数约有57万, 通过自救和互救,脱险人数达45万。一般来说,大地震 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 救、互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识等。
3.灾中救助: (1)洪水来袭,尽量向地势_高__的地方逃生。 (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地撤到_安__全__地带。
(3)遭遇泥石流:向_垂__直__于__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4)不能逃脱或被掩埋,要尽可能进行自我_保__护__,并寻找 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5)对别人进行救助,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和_被__救__者__。
[辨一辨] 判断正误:遇到洪水时,下列防避措施哪些 正确,哪些错误?
4.灾后自我保护: (1)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喝_煮__沸__的热水、 对房屋进行消毒后入住、电器_干__燥__后使用。
(2)地震后:不能立刻返回家中,要远离_危__墙__、广告牌、 电线杆等危险区域,余震过后再作打算。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 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挑战生命极限
最 新 高 中 地 理第六 章自然 灾害课 件新人 教版必 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