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4次小测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8
2016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 “经济地位决定了城市等级体系”不正确,文中说“在一些新兴的经济区域,逐渐形成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并重的城市等级体系”,政治因素仍起着重要作用。
2.B “削弱了长安、洛阳这两个城市的政治地位”错,原文说“唐代全国性城市仍以长安、洛阳为首”,可见长安、洛阳这两个全国性城市的政治地位并未削弱。
3.C. 原文“较大城市中出现同类商品的集中贸易,中小市镇中形成以某类商品交易为主的专业化贸易”,选项“使得唐代较大城市商品的集中贸易和专业化贸易”错。
4.B5.C(“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错;)6.D(“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是金城公主的建议。
)7.(1)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
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殓”“但”“积年”各1分,大意2分)(2)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
多次受封后作为武都县的地方长官,不久拜为太子少傅。
(“所历”“伯”“俄”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李暠,淮安王神通的玄孙,清河王孝节的孙子。
李暠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侍奉母亲非常谨慎。
唐睿宗的时候,多次升迁转任卫尉少卿。
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因为悲伤过度骨瘦如柴,家人及关系密切的亲属从不曾看见他说笑。
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朴,州县一派肃然。
和他的哥哥李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
李昇等人每个月从东都洛阳来探访李暠,悄悄地往来,州中人都不知道,李暠像这样清廉谨慎。
不久任太长少卿,三次升职后任黄门侍郎,兼任太原府尹,同时任太原以北各军节度使。
太原过去有个习惯,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
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
黄坑旁边有上千条饥饿的狗,它们吃死人的肉,因为伤害小孩及体弱者,远近的人们为此很忧虑,前后官员都不能禁止。
台山市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10月综合测试语文科试卷 2016.1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考试号、试室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2.作答时,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史记》的出现,使史学从经学的笼罩下摆脱了出来,为我国历史学竖起了一座魏然的丰碑。
《史记》开创了我国史学以纪传体编史的先例。
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
尽管有的体裁前人已经用过,但是,把这五种体裁有意识地综合起来,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体系,则是司马迁的创举。
在唐初,《史记》开创的纪传体史书被称做“正史”,此后1000多年中,官修前朝史书,统统采用纪传体例:这一盛举,巩固了“正史”的独尊地位,并从此确立了历代皇朝为前朝作史的惯例有的前史己成,后人不满意又重修,用的都是《史记》体例。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如《平淮书)、《货殖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的历史作传;《儒林列传》、《论六家要旨》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学术史作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等篇,是司马迁第一个为卑微者作传。
总之,司马迁在《史记》中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所以,有的学者把《史记》视为“全史”也是很有道理的。
《史记》包含着司马迁博大精深的思想。
如在“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形而上学的哲学笼罩下,司马迁却认为历史是连续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并在《史记》中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连续的、变化的、发展的历史画面。
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以“原始察终”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国家的兴衰,人物的功过,制度的沿革作了精彩的分析。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4次小测一、默写 (答案写在题目上)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楼愉快得连荣耀和屈辱都忘了,于是快乐得端着酒杯对着风。
3.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两句话,范希文即范仲淹。
“两字”指忧乐二字。
《岳阳楼记》中“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韩愈的《马说》中写道,即使有名马,但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险恶生存环境中,不能展示千里的才华,无法成为千里马。
7.《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刚刚阳光明媚,突然下起了冰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驴友们 _ 。
②如果我开口说话,她会说我傲慢,要是我保持沉默,她又指责我木讷,真叫人。
③关于公司的改革方向,大家议论了好久,,最终也没有结果。
A.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莫衷一是 B.无所适从莫衷一是不知所措C.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莫衷一是 D.不知所措莫衷一是无所适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学期以来,贵阳市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于初中学生在校3年间被评为五星级志愿者升学考试可以加5分的政策上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6次小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记鸽[清]管同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
狸者知其不能飞也,攫而食其雌。
雄者怒,奋其喙啄狸,狸嗥而去。
不数日,复获一雌焉,狸至而又食之,然以前被啄故,若惮雄不敢近。
雄因自恃其强,不为备,居无何,竟为狸所食。
管子曰:吾观狸鸽之事有深感焉。
当夫狸之始至也,盖欲攫鸽雌雄而并食之矣。
然而力疲于雌,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则权嗥而去,以避其锋,兵法所谓穷寇勿追,强而避之之说也。
及其再至,非不欲先食雄,然而知雄必备而雌无备,故先易而后其难,且示雄以若独食雌者,而使之不忌,兵法所谓诱之骄之者也。
至是而雄固已怠矣,乘其怠而突取之,则计无不得,兵法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也。
吁!狸所为悉合于兵法,鸽乃游其术中而不悟也。
吾思鸽之与狸诚为非敌,然雄啄狸,狸始未尝不畏。
使彼雌雄者并力相扶,以与狸为难,狸虽强,何至并为所食哉!恃一己之强,而不知援其侪类,侪类亡而己亦随之,可慨也夫!抑吾又思之:夫鸽虽小鸟,然健而善飞,当其悬哨①薄云,虽鸷若鹰莫能害,而何惧一狸乎?以见获于人而遂不能飞,以不能飞而遂为狸所食。
然则世之见获于人者,其亦可为深虑也已!注:①悬哨,高飞呼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奋.其喙啄狸奋:张开B.又度.雄者知必死而致力度:估计C.至是而雄固.已怠矣固:必定D.当其悬哨薄.云薄:与“厚”相对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侯家先后得到三只鸽子,其中两只是雌鸽,一只是雄鸽,被狸分三次吃掉;在狸第一次进攻时,雄鸽曾奋力抗争过。
B.狸为了吃掉鸽子采取了种种手段,这些手段依次符合“诱敌骄敌”“穷寇勿追、强而避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策略。
C.悲剧之所以产生,一是鸽持一己之强而不与同辈并力相扶,以致被狸各个击破;二是见获于人,被捆住了翅膀,因而被狸所乘。
D.本文是一篇寓言小品,以叙为辅,以议为主,议论部分始终紧扣故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揭示了“狸鸽相斗”背后蕴藏的意义。
2016届台山侨中高三第一次模考试卷(2015.08.28)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
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语文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炮烙.(luò)天梯石栈.(zhàn)湮.没(yān)B. 提.防(dī)恬.然自安(tián)广袤.(mào)C. 罗绮.(qǐ)无语凝噎.(yē)国粹.(cuì)D. 负疚.(jiù)喟.然而叹(wèi)杜撰.(zuǎn)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孤立无援放诞无礼厮打B. 结外生枝纨绔膏梁烽火C. 休戚相关春寒料峭遵循D. 舞榭歌台捐除宿怨诡秘3.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_________耐劳的人。
②我乘她不再紧接地问,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_________。
③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_________,不想_________。
A. 安逸安分给与取得B. 安逸安分取得给与C. 安分安逸取得给与D. 安分安逸给与取得4. 文学常识填空(8分)(1)《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_________时期思想家孟轲向梁惠王阐释自己对“_________”的看法和主张。
(2)汉代文学家_________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明人将唐代文学家韩愈列为“_________”之首,韩愈的《师说》选自《________________》。
(4)清代沈德潜赞美李白的诗:“太白七古想落天外。
”“七古”即七言古诗,如李白的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
(5)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都是__________________词风的典范之作。
5. 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12分)①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上高一语文限时测试四一、基础选择题1、下列三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敢于________,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虽然不乏批评之声,但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②“表叔”才倒下,“房叔”就出来,这不禁让人发问:到底还有多少个“表叔”“房叔"?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所有官员应当________,公布财产,接受公众监督。
③许多中介为促成交易,________,作出迎合买卖双方交易意向的虚假承诺,使得消费者往往缺乏有效的书面证据,不能依法维权。
A.标新立异等量齐观口若悬河B.独树一帜一视同仁口若悬河C.标新立异一视同仁信口开河D.独树一帜等量齐观信口开河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B.明园古柏,恬静幽雅,却弄得遍地垃圾,污水横流,大煞风景,实在是焚琴煮鹤。
C.有些消费者盲目崇洋,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宁愿出高价也要买进口货.D.为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50多岁的老王也在刻苦学习和钻研计算机技术,大家都夸他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B.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连续五年排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预测名单榜首,却年年与该奖无缘,可以堪称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悲壮的入围者”。
C.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1次小测班级:姓名:成绩号:2015.9注意:本次小测只需完成1-6题。
1.(2010课标卷)16.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是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
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③,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④。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牵涉到很多方面,它需要⑤。
①②③④⑤2.(2012课标卷)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6分)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
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
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①。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②。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
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
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③。
①②③3.(2013课标1)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
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2次小测出题人:李旦审核人:邬婷婷 2015.9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画像对世俗生活的痴迷程度是令人吃惊的。
它所记述的那些生活资料丰富、详细、准确、全面,以至于它对当时人们生活娱乐、工业制作、出仕做官、拜谒觐见和狩猎战斗等内容的记述可以作为严肃而严谨的学术研究资料而进入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史研究,并起到文字资料所不可替代的形象作用。
显然,汉代人在创作这些图像资料时并未将之作为幻想材料加以处理,而是采取了“彻底的写实主义”态度。
正是这些逼真、准确、精细的世俗生活内容的渗透建构了汉画像的精神世界,后者又反过来加强了人们对世俗生活乐趣的认同和建构。
“人间生活的乐趣”是汉画像审美意识内容的核心主题,而且这一主题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一直在影响着华夏民族对自我生活和生命存在的认识,并反映在他们的墓葬中。
如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像石生动、翔实而全面地记录了一对墓主人夫妇进食时的热闹繁忙景象。
作为整个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幅画像所记录的正是当时士人阶层的自我世俗生活场景,它几乎构成了汉画像表现内容的基本主题之一。
由此,这块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亦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墓葬的设计者似乎要将自己现世的生活完全带入死后世界;换言之,在他的思想观念中,死后的世界实际上是现世世俗生活的延续。
于是,汉代人墓葬里的图像世界就具有了延续世俗生活的意义和作用,日常生活由此被无限延展而获得永恒性。
通过对各种文献和资料的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有汉一代,人们一直在倾其所有、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将自我的世俗生活延续下去,并使之永恒化。
这构成了汉代艺术尤其是汉画像艺术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主题。
山东沂南出土的这块汉画像石仅展现了汉代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更多的同类图像资料证明,他们不仅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以图像的方式保存下来,而且还将生活中所能使用到的几乎所有物品均以模型或实物的方式一同埋入墓葬。
高二语文小测四1、姜夔《扬州慢》:“予过维扬……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对这句话中“淳熙丙申至日”理解正确的是()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
B.“淳熙”、“丙申”、“至日”都是干支纪年法。
C.“淳熙”是干支纪年“丙申”是皇帝年号,“至日”是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来纪日。
D.“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这是帝王年号和干支兼用的纪年法,“至日”是冬至这一天。
2、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莫逆之交”、“竹马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交”、“忘形交”、“车笠交”、“君子交”、“神交”等。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关系应属于()A.金兰之交B.贫贱之交C.刎颈之交D.莫逆之交3、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谥号命名;以书斋命名;以作者字、号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号命名等。
下列古人的诗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A.《杜工部集》(杜甫)。
B.《范文正公集》(范仲淹)C.《饮冰室合集》(梁启超)D.《梦溪笔谈》(沈括)4、下面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B.古代男子到二十岁行冠礼,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C.“四书”指的是《诗经》《尚书》《春秋》《周易》。
D.月望在农历每月初十前后,因此,常称农历初十为“望日”。
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江,古代专指黄河和长江。
河北、河南,古时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B.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中,以东向为最尊,次向为南,再次向为西向,北向是侍坐。
C.《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
D.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4次小测(台山侨中第二次模考拓展练习) 2015.9一、默写 (答案写在题目上)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楼愉快得连荣耀和屈辱都忘了,于是快乐得端着酒杯对着风。
3.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两句话,范希文即范仲淹。
“两字”指忧乐二字。
《岳阳楼记》中“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韩愈的《马说》中写道,即使有名马,但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险恶生存环境中,不能展示千里的才华,无法成为千里马。
7.《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刚刚阳光明媚,突然下起了冰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驴友们 _ 。
②如果我开口说话,她会说我傲慢,要是我保持沉默,她又指责我木讷,真叫人。
③关于公司的改革方向,大家议论了好久,,最终也没有结果。
A.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莫衷一是 B.无所适从莫衷一是不知所措C.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莫衷一是 D.不知所措莫衷一是无所适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新学期以来,贵阳市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于初中学生在校3年间被评为五星级志愿者升学考试可以加5分的政策上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B.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继承百年办学传统,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如今成为一所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C.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短短7年,使热播节目繁荣了中国电视屏幕的内容表现,将观众带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新世界。
D.经半个世纪的开拓发展,首医大不仅成为全国唯一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教学两个领域同时获得国家最高奖的地方院校,而且成为研究教学型医学多科性大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这些经典的抗战歌曲曾响彻中华大地。
激昂的歌声、慷慨的歌词,不仅在唱响着当今的时代主旋律,同样也在述说着昨天的故事。
B.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对于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C.年轻妈妈向柳娟在湖北荆州7.26电梯事故中不幸离世,引起公众对电梯安全的高度关注。
发生在各地的多起电梯“吃人事件”,拷问着公共安全。
D.“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留学生跨境旅游渐成时尚,却暗藏安全隐患,虽然办理签证的同时也会购买保险,但是这并不能避免不会出现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中央复查部已经对苹果诉三星侵权案中的一项关键iPhone设计专利进行了复查,最终该专利无效。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观众为悼念遇难同胞敬献了鲜花;幸存者还讲述了亲人在大屠杀中当年被残害的情形。
C.广告中吹嘘:这种治疗糖尿病的新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只要糖尿病患者坚持服用三至六个疗程,就能彻底根治糖尿病。
D.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民政部制定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使我国县级行政区域初步形成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杨绛先生今年迎来105岁生日,这位优雅、博学的百岁老人现在身体很好,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仍然爱清净。
B.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开展广泛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C.取得优异成绩的徐永琛今年高考中不仅享受到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有关脑瘫考生考试时间可延长30%的照顾,还享受到吉林考试院为他设立专门考场的待遇。
D.武警部队借鉴李宁、多威等多个运动、户外品牌设计理念,广泛采用国际领先制作工艺,经过数十次科学实验,新型作训鞋在多个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6.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
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大学对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
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____A.大学不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而且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B.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
C.大学应在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这两方面并重。
D.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
我喜欢它两边各式各样的古屋和老墙。
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
A.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B.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C.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D.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起伏的坡度,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有一次,有人曾向希尔伯特请教: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这位20世纪科学工作者界的领袖幽默地说:“到月球上去抓苍蝇。
”。
希尔伯特在回答为什么时说:“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许多连带性的技术难题,而这意味着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乎一切的物质困难。
”今天,人类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去月球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抓苍蝇”一样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A.这有点儿像天方夜谭。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B.这不是一句玩笑话。
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C.这简直不可思议。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D.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这是无法想像的9.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
①吸收现代文明②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③继承传统价值④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⑤以母语教育为本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①⑤③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 5个字。
( 6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①。
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②。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
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③。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完善社会保障配套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举措。
面对在天津大爆炸救援中牺牲的消防官兵和企业消防员,李克强总理沉痛地说,他们都是英雄,要一视同仁给予荣誉,一视同仁做好家属抚恤。
,是对他们在危急时刻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精神的最充分肯定。
因为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并无程度深浅之别;因为他们的生命都是一样的宝贵,。
在当前的科技与管理水平下,我们也许无法完全杜绝一切灾祸与牺牲。
但是,针对灾难事故,____ ,这也是增强公众凝聚力的关键。
12.右下图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形象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4次小测参考答案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宠辱偕忘把酒临风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C。
“莫衷一是”指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适用突发和意外情况。
“无所适从”。
2.B(解析:A“对于……上”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去掉“使”;D语序不当,“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
3.C(A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在述说着昨天的故事,同样也在唱响着当今的时代主旋律”;B项搭配不当,应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D项尾句多重否定用错,应将“避免”改为“确保”;且“虽然……但是……”主语不一致,应在虽然后加“他们”。
)4.D(A成分残缺,后半句应在“该专利”前加“认定”;B语序不当,“当年”应调至“亲人”后;C“彻底”与“根”语义重复)5.C【解析】A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B语序不当,“广泛”应放在“开展”前面。
D主语不一致,“新型作训鞋”调至“取得了”后面,并加“的研发”三字,也可以在“新型作训鞋”前加“使”字。
(3分)6.B【解析】首先根据语境,侧重点应该落在“新”字上,不应该“新、旧(基本职能)”并行,所以C项应该排除;然后再看“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这两句话的逻辑顺序,“发挥……作用”是手段,“实现……传承”是结果,而A、D 都把这种逻辑关系颠倒了,排除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