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识和情绪管理: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己的情
绪和情感,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应对各种压力和情绪困扰。
2.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比如压力管理、焦虑和抑郁的预防和治疗、自杀预防等知识,以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3.人际交往: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
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解决冲突等,从而增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4.心理调适: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各种生活事件和挑战,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态度,以保持心理健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
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上册目录
第一章:心理健康及其重要性
- 1.1 什么是心理健康
- 1.2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章:心理健康问题与压力管理
- 2.1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 2.2 压力的来源与影响
- 2.3 压力管理技巧
第三章:情绪与情感管理
- 3.1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
- 3.2 情绪调节与情感管理技巧
第四章:自我认知与自尊自信
- 4.1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 4.2 自尊自信的培养与提升
第五章: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
- 5.1 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5.2 人际交往技巧与沟通技巧
第六章:适应与应对能力培养
- 6.1 适应能力的意义与培养方法
- 6.2 应对困难与挫折的技巧
第七章: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
- 7.1 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7.2 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八章: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
- 8.1 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8.2 家庭冲突解决与沟通技巧
第九章:心理健康与社交媒体
- 9.1 社交媒体的影响与挑战
- 9.2 健康使用社交媒体的建议
第十章: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预防 - 10.1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
- 10.2 预防心理疾病的方法与策略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
- 11.1 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11.2 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与途径。
第九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本章导读]本章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治疗进行了阐释,介绍了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和一般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概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同其它国家一样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一方面是社会全方位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拥挤、环境污染、噪音影响,特别是生活节奏加快带来的紧张,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观念裂变带来的困惑以及都市化引起的复杂人际关系等等,使人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心理应激,因此造成多方面的社会不适应及心理障碍。
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也同样面临种种的社会心理压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尤其是父母“望子成龙”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的现状,不可避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失衡和障碍,有研究资料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这一关系到素质教育和民族未来的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目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许多地区都在学校配备了青少年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的专职教师。
然而,由于我国从事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奇缺(美国每百万人口中有550个心理学家,而我国每百万人口中有2.4个心理学工作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配备心理辅导的专职教师,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妥善加以解决。
一方面要求各科教师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应在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和培养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指导、依法管理”的原则,倡导珻源,关心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学生成长发展,营造和谐、包容、尊重、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列入学校整体教育工作规划中,制定专门实施方案。
第二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第四条学校设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实施。
第五条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心理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每学年召开不少于2次会议。
第六条学校心理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应配备心理教育室,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七条学校应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第八条学校应建立心理教育工作档案,记录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保证学生信息的保密。
第三章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第九条学校应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
第十条学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了解疾病的早期表现,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构建健康人格。
第四章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第十一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心理健康评估,通过调查问卷、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
第十二条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跟踪机制,对评估结果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辅导。
第五章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学生心理干预制度,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
第十四条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辅导、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第十五条学校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救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陈家麟著知识点真题备注第一章心理健康及其标准1、为什么健康理念由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19论述】2、现代健康理念的基本特征为什么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20简答】3、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19名解】4、心理健康的基本属性【14简答】【21简】5、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方法论【15简答】6、心理健康的标准【12简答】【17论述】第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12名解】【18名解】【21名解】2、学校心理健康的性质【13论述】【15论述】3、心理辅导的涵义【17名解】4、心理治疗的涵义【19名解】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关系【21简】6、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13简答】【19简答】7、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16简答】8、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12简答】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21名解】第三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作用和依据2、构建学校心理教育目标的原则【17简答】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1)初一的教学目标【12论述】(2)初中二年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6简答】【20设计】(3)初三的目标【13简答】【18设计】(4)高一、高二高三的心理特点、心态分析和目标(5)高三心理健康教育目标【14设计】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5、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目标【必要性:13简答】【15简答】6、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目标【19简答】7、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21名解】第四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3论述】【20论述】1、学校心理健康的四大原则【13简答】2、生活性原则【17论述】针对性【19简答】3、主体性原则【12简答】【16论述】4、全体性原则【15简答】5、积极性原则【14简答】【18论述】【21名解】第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学习心理指导【14名解】【17名解】【19名解】【21简答】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动机指导、学习兴趣指导学习习惯指导【12论述】应试心理指导【15简答】2、智力训练【14简答】【15名解】【18名解】3、情感教育【13简答】【18简答】【20简答】4、性格教育【15名解】【16简答】【21论述】5、.耐挫能力【12简答】【13名解】【17设计】【21名解】6、人际关系指导的内容【14简答】【20名解】7、性心理健康教育【14名解】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21简】8、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3简答】9、初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7简答】10、高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1、大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2、自我意识【13名解】【19设计】自我教育【20名解】13、职业指导【12名解】【16名解】【20简答】【21名解】14、休闲指导【18名解】第六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一)专门教育【12、21论述:与学科渗透的优缺点】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的涵义【16名解】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设置的理论/实践必要性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环节【15设计】4、专门课程的教学组织【18论述】组织教学【14论述】5、专门课程模式特点的优点和不足6、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3设计】【15设计】第七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二):学科渗透1、学科渗透的涵义【14名解】2、进行学科渗透的原因【18简答】3、学科渗透模式如何实施【13简答】【16论述】【20论述】4、学科渗透模式特点【17简答】第八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三):寓于活动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活动的理论/实践的必要性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活动设计:18名解】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内容4、教育活动实施的注意点【14论述】【15论述】5、活动模式优缺点分析【15简答】【19论述】第九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四):优化环境1、优化环境的原则【19简答】2、如何优化物理环境【18简答】时空环境【15名解】3、学校心理环境【16名解】心理环境优化情感环境【17简答】【20名解】4、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怎样才能优化情感环境呢?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运用网络1、网络心理健康教育【14名解】【20名解】2、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3、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4、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12简答】【17简答】【20简答】5、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点【13简答】【16简答】【18简答】6、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15论述】第十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心理咨询1、心理咨询【13名解】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分类门诊咨询【18名解】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专栏咨询/网络咨询现场咨询【12名解】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心理咨询的必要性4、心理咨询的原则价值中立原则【17名解】自愿来访原则/方案合理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感情限定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守秘密原则/认真倾听原则/疏导教育原则/非指示性原则5、心理咨询人员应具备的素质【18简答】6、心理咨询的准备7、心理咨询过程的三阶段六步骤在心理咨询初期,咨询者应注意特别回避【15简答】8、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14简答】【20简答】9、心理咨询的一般技巧【16简答】【20简答】面质【19名解】第十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诊断工作1、心理诊断【12名解】【17名解】【19名解】2、观察法【16名解】观察法的实施要求【20简答】3、会谈法【13名解】【21名解】.4、问卷法5、心理测验【15名解】预测性测验【19名解】6、《中国比内测验》【21名解】7、《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13名解】【20名解】8、《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9、《瑞文标准推理测验》【17名解】10、《16种人格因素测验》【12名解】【18名解】第十三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工作1、广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14名解】2、狭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17名解】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意义4、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原则5、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程序【12简答】【19简答】学校心理健康档案内容【15名解】第十四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第十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1、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涵义【13名解】【15名解】【16名解】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五个方面的内容【14简答】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方法文档资料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情境式评价法【12名解】协商对话式评价法【20名解】发展性评价法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过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这项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支持和资源。
以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格式文本:第一部分:引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态度,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学业成绩,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第二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1. 情绪管理:学校应该提供情绪管理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以及应对情绪困扰的方法。
2. 压力管理:学校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提供一系列的压力管理技巧和策略,例如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和有效沟通等。
3. 自尊和自信: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提供成功经验和赞扬,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肯定。
4. 人际关系:学校应该教导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包括积极沟通、合作与分享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活动,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5. 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应该提供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常见心理疾病的认识、预防和治疗等。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健康机构的专家来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
第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1. 课堂教学: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各科目中。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活动和讲座: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讲座,邀请专家和心理健康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讲解和指导。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心理健康周、主题讲座、座谈会和心理健康咨询等。
3. 辅导和咨询: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或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