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IP专享]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VIP专享]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VIP专享]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VIP专享]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直流电机的特性测试

一、实验要求

在实验台上测试直流电机机械特性、工作特性、调速特性(空载)和动态特性,其中测试机械特性时分别测试电压、电流、转速和扭矩四个参数,根据测试结果拟合转速—转矩特性(机械特性),并以X 轴为电流,拟合电流—电压特性、电流—转速特性、电流—转矩特性,绘制电机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效率曲线,即绘制电机综合特性曲线。然后在空载情况下测试电机的调速特性,即最低稳定转速和额定电压下的最高转速,即调速特性;最后测试不同负载和不同转速阶跃下电机的动态特性。

二、实验原理

1、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直流电机在稳态运行下,有下列方程式:

电枢电动势 (1-1)e E C n =Φ电磁转矩

(1-2)e m T C I =Φ电压平衡方程

(1-3)

U E IR =+联立求解上述方程式,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1-4)

2e e e m U R

n T C C C =

-ΦΦ

式中 ——电枢回路总电阻R ——励磁磁通Φ ——电动势常数e C ——转矩常数

m C ——电枢电压

U ——电磁转矩

e T

——电机转速

n

在式(1-4)中,当输入电枢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机的转速随电磁转矩

U n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称为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e T 2、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

因为直流电机的励磁恒定,由式(1-2)知,电枢电流正比于电磁转矩。另外,将式(1-2)代入式(1-4)后得到以下方程:

(1-5)

e e U R

n I C C =

-ΦΦ

由上式知,当输入电枢电压一定时,转速是随电枢电流的变化而线性变化

的。

3、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

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调节电枢电压、调节励磁磁通和改变电枢附加电阻。

本实验采取调节电枢电压的方法来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当电磁转矩一定时,电机的稳态转速会随电枢电压的变化而线性变化,如式(1-4)中所示。

4、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

直流电机的启动存在一个过渡过程,在此过程中,电机的转速、电流及转矩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叫做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本实验主要测量的是转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式所示:

(1-6)

s m

dn

n n T dt

=-其中,——稳态转速s n

——机械时间常数

m T 本实验中,要求测试在不同负载和不同输入电枢电压(阶跃信号)下电机的动态特性。

5、传感器类型

本实验中,测量电机转速使用的是角位移传感器中的光电编码器;测量电

磁转矩使用的是扭矩传感器。

三、实验操作步骤

1、测量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动态特性

①首先将负载旋钮逆时针拧至最小,然后将实验设备面板上的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压和电枢电流信号引出,分别接至计算机的采集数据端口上,打开计算

机中的测试软件,进入测试界面,设定每个通道的测量范围。

②系统上电。

③用计算机给定电机的电枢电压信号,逐渐增加负载(顺时针转动负载旋钮),选择记录下此过程中的20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测量电枢电压、测量电

枢电流、电机转速和电磁转矩值。

④计算机停止给定电机的电枢电压信号,系统电源关闭。

2、测量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

本实验要求测量的是空载下的调速特性,测量额定电压下的最高转速和最

低稳定转速。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负载旋钮逆时针拧至最小,然后将实验设备面板上的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压信号引出,接至计算机的采集数据端口上,打开计算机中的测试软件,进入测试界面,设定通道的测量范围。

②利用式(1-7)计算电机额定电压(24V)对应的测量电压值,为

9.52V。

电机实际电压=(前面板测量电压-0.76)*2.75-0.1 (1-7)

③系统上电。

④不断改变计算机输出的电机电压信号,直至测量电压信号的值为

9.52V。记录下此时的转速值,即为额定电压下的最高稳定转速。

⑤不断减小计算机输出地电机电压信号,观察转速逐渐减小和稳定的情况,记录下最低稳定转速值。

⑥计算机停止给定电机的电枢电压信号,系统电源关闭。

3、测量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

按照测量在不同负载和不同输入电枢电压(阶跃信号)下电机的动态特性

的要求,本实验测量了在计算机给定电压信号(阶跃信号)分别为7V和4V时,4个不同负载大小下电机的动态特性。

①首先将负载旋钮逆时针拧至最小,然后将实验设备面板上的电机转速信号引出,接至计算机的采集数据端口上,打开计算机中的测试软件,进入测试

界面,设定通道的测量范围。

②系统上电。

③将计算机给定电压信号(阶跃信号)设为7V,顺时针转动负载旋钮,记录在4个不同负载下,电机转速的动态响应曲线。将负载旋钮旋至最小后,将

计算机给定电压信号(阶跃信号)设为4V,记录在4个不同负载下,电机转速的动态响应曲线。

④计算机停止给定电机的电枢电压信号,系统电源关闭。

四、实验测试结果及数据处理

1、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动态特性

根据上述操作步骤,测量得到的20组数据如表1所示:

测量电流电磁转矩

T(N·m)

转速n(r/min)测量电压(V)

0.560.52148.80 0.610.62098.78

0.84 1.11988.70

1.11 1.51848.68 1.35 1.91728.62 1.54

2.11638.59 1.70 2.41588.51 1.75 2.61468.46 1.83 2.91408.42

1.98 3.11328.38

2.10

3.31268.35

2.24

3.51168.32

2.31

3.71108.30

2.47 4.0968.27

2.61 4.2918.25

2.86 4.6818.17

3.02

4.9668.14

3.17 5.2578.11

3.43 5.5428.03

3.52 6.0297.92

表1 测量数据

根据前面板测量值与电机实际值的换算公式:

电机实际电压=(前面板测量电压-0.76)*2.75-0.1

电机实际电流=(前面板测量电压-0.032)*2

计算电机的实际电枢电压和电枢电流值,如表2所示:

实际电流

I(A)电磁转矩

T(N·m)

转速

n(r/min)

实际电压

U(V)

1.0560.52142

2.01 1.1560.620921.955

1.616 1.119821.735

2.156 1.518421.68

2.636 1.917221.515

3.016 2.116321.432 3.336 2.415821.212 3.436 2.614621.075 3.596 2.914020.965

3.896 3.113220.855

4.136 3.312620.772 4.416 3.511620.69 4.556 3.711020.635

4.876 4.09620.552

5.156 4.29120.497 5.656 4.68120.278

5.976 4.96620.195

6.276 5.25720.112 6.796 5.54219.892

6.976 6.02919.59

表2 实际数据

根据实验原理和上述数据,利用matlab工具,选用最小二乘法中的多项式

拟合方法拟合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电流-转速特性曲线、电流-转矩特性曲线、电机输入功率曲线、电机输出功率曲线和电机的效率曲线。

(1)拟合机械特性曲线

根据原理,机械特性曲线应是一条直线,所以选用最小二乘一次拟合多项

式来拟合机械特性曲线,拟合得到的图形如下图1所示:

图1:机械特性

(2)拟合电流-电压特性曲线

图2:电流-电压特性

从图2可以看出,尽管原理上电枢电压应该大小恒定,但是实际上,电枢电压会随着负载的逐渐增大而缓慢下降。

(3)拟合电流-转速特性曲线

图3:电流-转速特性

(4)拟合电流-转矩特性曲线

图4:电流-转矩特性

(5)拟合输入功率曲线首先,根据公式计算输入功率:

(1-8)

i P U I =?因为实验过程的变化量是负载,而电机稳定运行时,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大小相等,所以选用电磁转矩作为x 轴绘制功率曲线。并用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拟合功率曲线,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5:输入功率曲线

(6)拟合输出功率曲线首先,根据公式计算输出功率:

(1-9)

9.55o P n T =?÷同理,以电磁转矩作为x 轴,并用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拟合功率曲线,结果如

下图所示:

图6:输出功率曲线

(7)拟合输出功率曲线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功率比:

(1-10)

100%o

i

P P η=

?同理,以电磁转矩作为x 轴,并用最小二乘三次多项式拟合功率比曲线,结果

如下图所示:

图7:功率比变化曲线

2、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测量结果

按照上述测量步骤,得到空载情况下,直流电机在24V额定电压下的稳定转速为221r/min。最低稳定转速为18 r/min

3、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测量结果

在给定电压型号为7V时,直流电机转速在4个不同负载下的动态响应曲线如图8-图11所示:

图8 图9

图10 图11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 一、实验设备及仪器 被测电机铭牌参数: P N =185W ,U N =220V ,I N =1.1A , 使用设备规格(编号): 1.MEL 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MEL-I 、MEL-IIA 、B );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MEL-13); 3.直流并励电动机M03(作直流伺服电机); 4.220V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位于实验台主控制屏的下部); 5.三相可调电阻900Ω(MEL-03); 6.三相可调电阻90Ω(MEL-04); 7.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MEL-06);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测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参数r a 、e κ、T κ。 2.掌握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项目 1.用伏安法测出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枢绕组电阻r a 。

2.保持U f=U fN=220V,分别测取U a =220V及U a=110V的机械特性n=f(T)。3.保持U f=U fN=220V,分别测取T2=0.8N.m及T2=0的调节特性n=f(Ua)。4.测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 四、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Ra

表中Ra=(R a1+R a2+R a3)/3; R aref=Ra*a ref θ θ + + 235 235 (3)计算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电阻 由实验测得电枢绕组电阻值,此值为实际冷态电阻值,冷态温度为室温。按下式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绕组电阻值: R aref=Ra a ref θ θ + + 235 235

直流电机VS交流电机VS步进电机VS伺服电机-如何正确选择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

什么是直流电机,什么是交流电机,什么是步进电机,什么是伺服电机? (1) 一般直流电机与直流伺服电机的区别 (2) 直流伺服电动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2) 伺服马达的工作原理 (4) 伺服马达和步进马达的区别 (5) 如何正确选择伺服电机和步 (5) 1,如何正确选择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 (5) 2,选择步进电机还是伺服电机系统? (5) 3,如何配用步进电机驱动器? (6) 4,2相和5相步进电机有何区别,如何选择? (6) 5,何时选用直流伺服系统,它和交流伺服有何区别? (6) 6,使用电机时要注意的问题? (7) 7,步进电机启动运行时,有时动一下就不动了或原地来回动,运行时有时还会失步,是什么问题? (7) 8,我想通过通讯方式直接控制伺服电机,可以吗? (8) 9,用开关电源给步进和直流电机系统供电好不好? (8) 10,我想用±10V或4~20mA的直流电压来控制步进电机,可以吗? (8) 11,我有一个的伺服电机带编码器反馈,可否用只带测速机口的伺服驱动器控制? (8) 12,伺服电机的码盘部分可以拆开吗? (8) 13,步进和伺服电机可以拆开检修或改装吗? (8) 14,几台伺服电机可以作同步运行吗? (8) 15,伺服控制器能够感知外部负载的变化吗? (8) 16,可以将国产的驱动器或电机和国外优质的电机或驱动器配用吗? (8) 17,使用大于额定电压值的直流电源电压驱动电机安全吗? (8) 18,我如何为我的应用选择适当的供电电源? (9) 19,对于伺服驱动器我可以选择那种工作方式? (9) 20,驱动器和系统如何接地? (10) 21,减速器为什么不能和电机正好相配在标准转矩点? (10) 22,我如何选择使用行星减速器还是正齿轮减速器? (10) 23,何为负载率(duty cycle)? (11) 24,标准旋转电机的驱动电路可以用于直线电机吗? (12) 25,直线电机是否可以垂直安装,做上下运动? (12) 26,在同一个平台上可以安装多个动子吗? (12) 27,是否可以将多个无刷电机的动子线圈安装于同一个磁轨道上? (12) 28,AMS的直线电机是否可以用于特殊环境,如水溅、真空、洁净室、辐射等环境? (12) 29,使用直线电机比滚珠丝杆的线性电机有何优点? (12) 30,你们的滑台可以做多个组合一起使用吗? (12) 什么是直流电机,什么是交流电机,什么是步进电机,什么是伺服电机? 1、什么是直流电机? 答:输出或输入为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称为直流电机 2、什么是交流电机

约瑟夫环实验报告

一.需求分析 1.约瑟夫环(Joseph)问题的一种描述是:编号为1,2……,n的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一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 2.演示程序以用户和计算机的对话方式执行,即在计算机终端上显示“提示信息”之后,有用户在键盘上输入演示程序中规定的运算命令,相应的输入数据和运算结果显示在其后。 3.程序执行的命令包括: 1)输入初始密码和人数2)输入所有人的密码3)显示输入的所有人的编号及相应的密码4)输出出列密码及编号5)结束 4.测试数据 (1)m=20, n=7, 7个人的密码依次为3,1,7,2,4,8,4 (2)m=20,n=1 (3)m=20,n=0 前面一组为常规数据,后面两组为边缘数据 二、概要设计 为实现上述功能,应以有序单向循环链表表示约瑟夫环。为此,需要有一个抽象数据类型。该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为: ADT LinkList { 数据对象:D={ ai | ai ∈termset,i=1,2,……n,n>=0}, termset中每个元素包含编号,密码,和一个指向下一节点的指针数据关系:R1={ | ai-1, ai ∈D , i=2,……n} 基本操作: LinkList EvaluList(int n);//对单向循环链表进行尾插入赋值 int size(LinkList L);//求链表的节点个数 Status ScanList(LinkList L);//遍历单向循环链表 Status Joseph(LinkList &L,int m);//约瑟夫环的实现 } 此抽象数据类型中的一些常量如下:#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约瑟夫环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题目:2016.4.6 学生姓名:黄玲 学生学号:201408070105 专业班级:智能1401 指导老师:骆嘉伟 完成日期:2016.4.6

一.需求分析 1.本实验基本要求是用数组来实现线性表,再基于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修改等)来实现约瑟夫问题 2.由键盘输入总人数n和出列报数m 3.在DOS界面上显示依次出圈的人的编号和最后一个留下的人,在当前文件夹里生成一个文本文件,里面是相同的输出。 4.测试数据: 输入: 10,3 输出: 3 6 9 2 7 1 8 5 10 4//DOS 3 6 9 2 7 1 8 5 10 4//TXT 二.概要设计 §抽象数据类型 为实现上述程序的逻辑功能,应以整数存储用户的输入 用线性表实现,线性表定义如下: ADT LISt 数据对象:整数 基本操作: AList(100);//构建一个最大人数为100的顺序表(数组)来存储人 Next();//指向下一个人 moveStart();//回到第一个人继续数数 Length();//查看圈里还剩多少人 currPos();//查看当前数到人的编号 getValue();//查看当前编号的人是否还在圈内 §程序的流程 以书上的代码案例为参考,编写线性表的ADT在继承线性表的基础上编写顺序表(数组)的类文件编写主函数,创建类的对象,完成程序 三.详细设计 §物理数据类型 将大小为n的数组赋好值,其值为他本身的编号,即数组下标。 §程序思路的具体步骤实现 设一个标志点,在数组中移动,同时报数,当报到m时,当前人的值变为0,出圈,然后继续移动,重新数。当数到值为0的人时自动跳过(已出圈),当数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及和步进电机的区别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及和步进电机の区别 2010-03-30 17:14 伺服电机内部の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の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の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の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の角度。伺服电机の精度决定于编码器の精度(线数)。 什么是伺服电机?有几种类型?工作特点是什么? 答:伺服电动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の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の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の增加而匀速下降.。 请问交流伺服电机和无刷直流伺服电机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 答:交流伺服要好一些,因为是正弦波控制滚珠丝杆,转矩脉动小。直流伺服是梯形波。但直流伺服比较简单,便宜。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和交流可变速驱动技术の发展,永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有了突出の发展,各国著名电气厂商相继推出各自の交流伺服电动机和伺服驱动器系列产品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交流伺服系统已成为当代高性能伺服系统の主要发展方向,使原来の直流伺服面临被淘汰の危机。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已经商品化了の交流伺服系统是采用全数字控制の正弦波电动机伺服驱动。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在传动领域の发展日新月异。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同直流伺服电动机比较,主要优点有:⑴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⑵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⑶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の快速性波纹管联轴器。⑷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⑸同功率下有较小の体积和重量。 伺服和步进电机 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の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の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の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の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の控制电机の转动,从而实现精确の定位,可以达到0.001mm。 步进电机是一种离散运动の装置,它和现代数字控制技术有着本质の联系。在目前国内の数字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の应用十分广泛。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の出现,交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为了适应数字控制の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大多采用步进电机或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虽然两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脉冲串和方向信号)弹性联轴器,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较大の差异。现就二者の使用性能作一比较。 一、控制精度不同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 3.6°、 1.8°,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直流电机的特性测试 一、实验要求 在实验台上测试直流电机机械特性、工作特性、调速特性(空载)和动态特性,其中测试机械特性时分别测试电压、电流、转速和扭矩四个参数,根据测试结果拟合转速—转矩特性(机械特性),并以X 轴为电流,拟合电流—电压特性、电流—转速特性、电流—转矩特性,绘制电机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效率曲线,即绘制电机综合特性曲线。然后在空载情况下测试电机的调速特性,即最低稳定转速和额定电压下的最高转速,即调速特性;最后测试不同负载和不同转速阶跃下电机的动态特性。 二、实验原理 1、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直流电机在稳态运行下,有下列方程式: 电枢电动势 e E C n =Φ (1-1) 电磁转矩 e m T C I =Φ (1-2) 电压平衡方程 U E I R =+ (1-3) 联立求解上述方程式,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2e e e m U R n T C C C = -ΦΦ (1-4) 式中 R ——电枢回路总电阻 Φ——励磁磁通 e C ——电动势常数 m C ——转矩常数 U ——电枢电压 e T ——电磁转矩 n ——电机转速

在式(1-4)中,当输入电枢电压U 保持不变时,电机的转速n 随电磁转矩e T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称为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2、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 因为直流电机的励磁恒定,由式(1-2)知,电枢电流正比于电磁转矩。另外,将式(1-2)代入式(1-4)后得到以下方程: e e U R n I C C = -ΦΦ (1-5) 由上式知,当输入电枢电压一定时,转速是随电枢电流的变化而线性变化的。 3、直流电机的调速特性 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调节电枢电压、调节励磁磁通和改变电枢附加 电阻。 本实验采取调节电枢电压的方法来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当电磁转矩一定 时,电机的稳态转速会随电枢电压的变化而线性变化,如式(1-4)中所示。 4、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 直流电机的启动存在一个过渡过程,在此过程中,电机的转速、电流及转矩 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叫做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本实验主要测量的是转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式所示: s m dn n n T dt =- (1-6) 其中,s n ——稳态转速 m T ——机械时间常数 本实验中,要求测试在不同负载和不同输入电枢电压(阶跃信号)下电机的 动态特性。 5、传感器类型 本实验中,测量电机转速使用的是角位移传感器中的光电编码器;测量电磁 转矩使用的是扭矩传感器。

约瑟夫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joseph环 姓名: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1年12月18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 需求分析 (2) 3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1、概要设计 (3) 2、详细设计 (3) 3、调试分析 (x) 4、用户手册 (x) 5、测试结果 (6) 6、程序清单 (7) 4 小结 (10)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熟练使用C++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3)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需求分析 1、问题描述: 编号是1,2,……,n的n个人按照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个人只有一个密码(正整数)。一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仍开始顺时针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到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设计一个程序来求出出列顺序。 2、要求: 利用不带表头结点的单向循环链表存储结构模拟此过程,按照出列的顺序输出各个人的编号。 3、测试数据: m的初值为20,n=7 ,7个人的密码依次为3,1,7,2,4,7,4,首先m=6,则正确的输出是什么? 输出形式:建立一个输出函数,将正确的输出序列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概要设计: 在理解了题目后,我先想到的是我们所学的单链表,利用单链表先建立循环链表进行存贮,建立完循环链表后,我将所要编写的函数分为了两块,一块是经过学过的单链表改编的循环链表的基本操作函数,还有一块是运行约瑟夫环的函数。 详细设计: 我先建立一个结构体,与单链表一样,只是多了一个存密码的code域 struct LinkNode { int data; /删除的是尾结点时(不知道为什么我写程序里总是编译出现错误){ q->next=head; //重新链接 delete a; len--; return out; } else { q->next=a->next; delete a; len--; return out; } } } } 5、测试结果:

如何正确选择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

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区别与正确选择 在行走定位系统中,常用的电机就是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两种,其中步进电机主要有2相、 5相和微步进几种,伺服电机主要有交流伺服电机和直流伺服电机,以及有刷和无刷电机的分类。 2相、5相和微步步进电机主要是驱动器所表现出来解析度不同, 2相步进系统电机每转最细可分为400 格, 五相则为1000 格, 微步进则可从200 ~ 5000(或以上)格, 表现出来的特性以微步进最好, 加减速时间较短, 动态惯性较低. AC 和DC 伺服电机主要的分别为DC伺服比AC伺服电机多了一个碳刷, 会有维护上的问题, 而AC 伺服电机因没有碳刷, 所以后续并不会有太大维护上的问题. 所以基本上来说AC伺服系统是较DC 伺服系统为优, 但DC 伺服系统主要的优势则是价位上比AC 伺服系统较便宜. 而此两种系统的控制精度皆为相同. 以下为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的特征介绍 步进电机: ◎特征 ●具保持力 由于步进电机在激磁状态停止时,具有很大的保持力,因此即使不使用机械式刹车亦可以保持停止位置(具有激磁状态停止时,与电机电流成比例的保持力)。 在停电时步进电机不具有保持力,因此停电时若需有保持力,请使用附电磁刹车机种。 藉由电机的高精度加工,可实现步进电机高精度定位功能。解析度是取决于电机的构造,一般的HYPRID型5相步进电机为1步级0.72°精度是取决于电机的加工精度而定,无负载时的停止精度误差为±3分(±0.05°)。 ● 角度控制、速度控制简单 步进电机为与输入的脉波成正比,一次以一步级角运转(0.72度)。 ●高转矩,高响应性 步进电机虽然体积小但在低速运转时皆可获得高转矩输出。因此在加速性、响应性、频繁的起动及停止皆可发挥很大的威力。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约瑟夫环)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实验报告 题目:Joseph问题求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一、试验内容 约瑟夫(Joseph)问题的一种描述是:编号为1,2,…,n的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试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出列顺序。 二、试验目的 掌握链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等运算,能够灵活应用链表这种数据结构。 三、流程图 输入总人数n 创建并初始化 n个结点 输入第一个报 的数key n==0 报数过程 输出出列者 的编号及密 码 结束 n--

四、源程序代码 //Joseph问题求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include #include struct list { int num,code; struct list *next; }; void main() { printf("Joseph问题求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n \n"); int i,j,m=1; int key; // 密码. int n; //人数 . list *p,*s,*head; head=(list *)malloc(sizeof(list)); //为头结点分配空间. p=head; printf("输入人的总个数:"); scanf("%d",&n); for(i=1;i<=n;i++) { key=rand() % 100; printf("第%d个人的密码:%d\n",i,key); s=p; p=(list *)malloc(sizeof(list)); //创建新的结点. s->next=p; p->num=i; p->code=key; } p->next=head->next; p=head; head=head->next; free(p); //释放头结点. p=head; do{ printf("\n第%d号成员的密码为:%d",p->num,p->code); //输出链表. p=p->next; }while(p!=head); printf("\n\n输入第一个报的数:\n"); scanf("%d",&key); printf("\n出列顺序为:\n"); do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约瑟夫环)

基础成绩:82分《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实验报告 题目:Joseph问题求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102 姓名:张晨曦 学号: 102534 完成日期:2012/6/20 一、试验内容

- 约瑟夫(Joseph)问题的一种描述是:编号为1,2,…,n的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一圈,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开始任选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值m,从第一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自1开始顺序报数,报到m时停止报数。报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1报数,如此下去,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为止。试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出列顺序。 二、试验目的 掌握链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等运算,能够灵活应用链表这种数据结构。 三、流程图 struct list {

- int num,code; struct list *next; }; void main() { printf("Joseph问题求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n \n"); int i,j,m=1; int key; // 密码. int n; //人数. list *p,*s,*head; head=(list *)malloc(sizeof(list)); //为头结点分配空间. p=head; //使指针指向头节点 printf("输入人的总个数:"); scanf("%d",&n); for(i=1;i<=n;i++) { printf("第%d个人的密码:\n",i); scanf("%d",&key); s=p; p=(list *)malloc(sizeof(list)); //创建新的结点. s->next=p; p->num=i; p->code=key; } p->next=head->next; p=head; head=head->next; free(p); //释放头结点. p=head; printf("\n\n输入初始值:\n"); scanf("%d",&key); printf("\n出列顺序为:\n"); do { j=1; p=head; while(jnext;//使P指向下一结点 j++; } //报数过程. i=p->num; key=p->code; printf("%d\n",i); s->next=p->next;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约瑟夫环问题

信息学院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班级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名称:约瑟夫环 实验性质:①综合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验证性实验实验时间:2017.10 试验地点: 本实验所用设备:PC及VS2010 【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_RingNode { int pos; // 位置 struct _RingNode *next; }RingNode, *RingNodePtr; 【算法思想】: 以单链表实现约瑟夫环 用户输入M,N值,从1至N开始顺序循环数数,每数到M输出该数值,直至全部输出。(约瑟夫环问题Josephus)。以环状链表实现 【算法描述】: void CreateRing(RingNodePtr pHead, int count) { RingNodePtr pCurr = NULL, pPrev = NULL; int i = 1; pPrev = pHead; while(--count > 0) { pCurr = (RingNodePtr)malloc(sizeof(RingNode)); i++; pCurr->pos = i; pPrev->next = pCurr; pPrev = pCurr; } pCurr->next = pHead; // 构成环状链表 }

void PrintRing(RingNodePtr pHead) { RingNodePtr pCurr; printf("%d", pHead->pos); pCurr = pHead->next; while(pCurr != NULL) { if(pCurr->pos == 1) break; printf("\n%d", pCurr->pos); pCurr = pCurr->next; } } void KickFromRing(RingNodePtr pHead, int m) { RingNodePtr pCurr, pPrev; int i = 1; // 计数 pCurr = pPrev = pHead; while(pCurr != NULL) { if (i == m) { // 踢出环 printf("\n%d", pCurr->pos); // 显示出圈循序 pPrev->next = pCurr->next; free(pCurr); pCurr = pPrev->next; i = 1; } pPrev = pCurr; pCurr = pCurr->next; if (pPrev == pCurr) { // 最后一个 printf("\n%d", pCurr->pos); // 显示出圈循序 free(pCurr); break; } i++; } } int main()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及和步进电机的区别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及和步进电机的区别 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什么是伺服电机?有几种类型?工作特点是什么? 答:伺服电动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请问交流伺服电机和无刷直流伺服电机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 答:交流伺服要好一些,因为是正弦波控制滚珠丝杆,转矩脉动小。直流伺服是梯形波。但直流伺服比较简单,便宜。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和交流可变速驱动技术的发展,永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有了突出的发展,各国著名电气厂商相继推出各自的交流伺服电动机和伺服驱动器系列产品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交流伺服系统已成为当代高性能伺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使原来的直流伺服面临被淘汰的危机。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已经商品化了的交流伺服系统是采用全数字控制的正弦波电动机伺服驱动。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在传动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同直流伺服电动机比较,主要优点有:⑴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⑵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⑶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的快速性波纹管联轴器。⑷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 ⑸同功率下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 伺服和步进电机 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可以达到0.001mm。 步进电机是一种离散运动的装置,它和现代数字控制技术有着本质的联系。在目前国内的数字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出现,交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大多采用步进电机或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虽然两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脉冲串和方向信号)弹性联轴器,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就二者的使用性能作一比较。 一、控制精度不同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3.6°、1.8°,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0.72 °、0.36°。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步距角更小。如四通公司生产的一种用于慢走丝机床的步进电机,其步距角为0.09°;德国百格拉公司(BERGER LAHR)生产的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其步距角可通过拨码开关设置为1.8°、0.9°、0.72°、0.36°、0.18°、0.09°、0.072°、0.036°,兼容了两相和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由电机轴后端的旋转编码器保证。以松下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为例,对于带标准2500线编码器的电机而言,由于驱动器内部采用了四倍频技术,其脉冲当量为360°/10000=0.036°。对于带17位编码器的电机而言,驱动器每接收217=131072个脉冲电机转一圈,即其脉冲当量为360°/131072=9.89秒。是步距角为1.8°的步进电机的脉冲当量的1/655。 二、低频特性不同 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当步进电机工作在低速时,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或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等。 交流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膜片联轴器,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 三、矩频特性不同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约瑟夫问题求解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I —数据结构 实验一、约瑟夫斯问题求解 一、问题描述 1.实验题目:编号 1,2,....,n的n个人顺时针围坐一圈,每人持有一个密码(正整数)。 开始选择一个正整数作为报数上限m,从第一个人开始顺时针自 1 报数,报到m的人出列,将他的密码作为新的m值,从他在顺时针方向下一个人开始重新从 1 报数,直至所有人全部出列。 2. 基本要求:利用单向循环链表存储结构模拟此过程,按照出列的顺序印出个人的编号。 3. 测试数据: n=7,7 个人的密码依次为:3,1,7,2,4,8, 4.m初值为6(正确的出列顺序 应为 6,1,4,77,2,3)。 二、需求分析 1. 本程序所能达到的基本可能: 该程序基于循环链表来解决约瑟夫问题。用循环链表来模拟n 个人围坐一圈,用链表 中的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人和他所代表的密码。在输入初始密码后m,对该链表进行遍历,直到第 m个结点,令该结点的密码值作为新的密码值,后删除该结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的结点被释放空间出列。 2. 输入输出形式及输入值范围: 程序运行后提示用户输入总人数。输入人数 n 后,程序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输入第 i个人的密码,在输入达到预定次数后自动跳出该循环。程序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输入 初始密码,密码须为正整数且不大于总人数。 3.输出形式 提示用户输入初始密码,程序执行结束后会输出相应的出列结点的顺序,亦即其编号。 用户输入完毕后,程序自动运行输出运行结果。 4.测试数据要求: 测试数据 n=7,7 个人的密码依次为:3, 1, 7, 2, 4, 8, 4。 m初值为 6(正确的出列 顺序应为6, 1, 4,7, 2, 3, 5)。 三、概要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应用循环链表来模拟该过程,用结构体来存放其相应的编号和密码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有什么区别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有什么区别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有什么区别在于开环闭环之分,不进不带位置反馈伺服有位置反馈。电机上有编码器。 步进电机是驱动器发出的电脉冲转化为动能。步进电机接到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就会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步距角)它的位移和定位是一步一步来完成的。控制脉冲个数来完成唯一,定位。 伺服,有一个永磁的转子,UVW来控制磁场。在磁场作用

下完成位移,并且电机的编码器把实际位移量反馈给驱动器。驱动器再进行比较在做进一步调整。 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性能比较 步进电机是一种离散运动的装置,它和现代数字控制技术有着本质的联系。在目前国内的数字控制系统中,步进电机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出现,交流伺服电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大多采用步进

电机或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执行电动机。虽然两者在控制方式上相似(脉冲串和方向信号),但在使用性能和应用场合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现就二者的使用性能作一比较。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控制精度不同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3.6°、1.8°,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步距角一般为0.72 °、0.36°。也有一些高性能的步进电机步距角更小。 3 / 56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低频特性不同 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振动频率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一般认为振动频率为电机空载起跳频率的一半。 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过载能力不同 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以松下交流伺服系统为例,它具有速度过载和转矩过载能力。其最大转矩为额定转矩的三倍,可用于克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实验二 约瑟夫环)

韶关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册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二线性表及其应用 约瑟夫环 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陈正铭 韶关学院教务处编制

一、实验预习报告内容

二、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时间:2007 年 4 月 4 日(星期三第7,8 节)实验同组人:

三、实验报告内容 2007年4 月5 日 注:1、如有个别实验的实验报告内容多,实验报告册页面不够写,或有识图,画图要求的,学生应根据实验指导老师要求另附相同规格的纸张并粘贴在相应的“实验报告册”中。 2、实验报告册属教学运行材料,院系(中心)应按有关规定归档保管。

【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include "stdlib.h" /* 设立无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 typedef struct LNode{ int id; /* 编号*/ int pw; /* 密码*/ struct LNode *next; }LNode,*LinkList; void main() { int m,n,pw,i=1,j=0; /* m为初始报数值,n 为参与人数,pw为密码临时保存变量,i、j 为循环变量*/ LinkList L,p,q; /* L为链表头指针,p、q为临时指针*/ printf("输入人数n(n>0):"); scanf("%d",&n); printf("输入第1 人密码:"); scanf("%d",&pw); L=(LinkList)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L->id=i; L->pw=pw; L->next=L; /* 创建首结点*/ q=L; /* q指向尾结点*/ p=L; /* p指向待删除结点前驱*/ for(i=2;i<=n;i++) /* 依次输入第2……第n个参与者密码*/ { printf("输入第%d 人密码:",i); scanf("%d",&pw); p=(LinkList)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p->id=i; p->pw=pw; /* 创建第i个参与者结点p */ q->next=p; /* 在尾结点q后插入新结点p */ q=p; /* 更新q指向新的尾结点p */ p->next=L; /* 新结点p的后继指针指向首结点*/ } printf("输入约瑟夫环的初始报数值m:"); scanf("%d",&m); printf("出列顺序为:"); for(i=1;i<=n;i++) /* n个参与者依次按规则出列*/ { for(j=1;jnext; /* p 指向待删除结点前驱*/ q=p->next; /* q指向待删除结点*/ p->next=q->next; /* 删除结点q */ printf("%d\t",q->id); /* 输出被删结点编号*/ m=q->pw; /* m更新为被删结点的密码值*/ free(q); /* 释放被删结点q */ } getch(); }

步进电机与伺服电机的区别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个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高速的目的。 伺服电机又称执行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也就是说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它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编码器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所以它是闭环控制,步进电机是开环控制。 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区别在于:1、控制精度不同。步进电机的相数和拍数越多,它的精确度就越高,伺服电机取块于自带的编码器,编码器的刻度越多,精度就越高。2、控制方式不同;一个是开环控制,一个是闭环控制。3、低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在低速时易出现低频振动现象,当它工作在低速时一般采用阻尼技术或细分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伺服电机运转非常平稳,即使在低速时也不会出现振动现象。交流伺服系统具有共振抑制功能,可涵盖机械的刚性不足,并且系统内部具有频率解析机能(FFT),可检测出机械的共振点便于系统调整。4、矩频特性不同;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会随转速升高而下降,交流伺服电机为恒力矩输出,5、过载能力不同;步进电机一般不具有过载能力,而交流电机具有较强的过载能力。6、运行性能不同;步进电机的控制为开环控制,启动频率过高或负载过大易丢步或堵转的现象,停止时转速过高易出现过冲现象,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为闭环控制,驱动器可直接对电机编码器反馈信号进行采样,内部构成位置环和速度环,一般不会出现步进电机的丢步或过冲的现象,控制性能更为可靠。7、速度响应性能不同;步进电机从静止加速到工作转速需要上百毫秒,而交流伺服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一般只需几毫秒,可用于要求快速启停的控制场合。 综上所述,交流伺服系统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但是价格比就不一样了。

实验 交流伺服电动机实验1——实验报告样板

交流伺服电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交流伺服电机 2.掌握交流伺服电机控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交流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 2.测定交流伺服电机的调速特性 3.观察交流伺服电机的“自转”现象 三、实验原理 伺服电机又称执行电机。其功能是将输入的电压控制信号转换为轴上输出的角位移和角速度,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可控性好,反应迅速。是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外围设备中常用的执行元件。 交流伺服电机就是一台两相交流异步电机。它的定子上装有空间互差90 的两个绕组:励磁绕组和控制绕组。工作时两个绕组中产生的电流相位差近90o,因此便产生两相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子便转动起来。加在控制绕组上的控制电压反相时(保持励磁电压不变),由于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发生变化,使电动机转子反转。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特点:在电动机运行时如果控制电压变为零,电动机立即停转。 四、实验步骤 1.测定交流伺服电机机械特性,并绘制n=f(T)曲线α=1 1)启动主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使Uc=U N=220V;

2)调节涡流测功机的给定调节,记录力矩和转速。 n=f(T)曲线 2. 测定交流伺服电机机械特性,并绘制n=f(T)曲线 α=0.75 1)启动主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使Uc=0.75U N =165V ; 2)调节涡流测功机的给定调节,记录力矩和转速。 U1 V1W1N

n=f(T)曲线 3.测定交流伺服电机的调速特性,并绘制n=f(Uc)曲线1)启动主电源,调节三相调压器,使Uc=U N=220V; 2)调节三相调压器,记录控制电压和转速。

n=f(Uc)曲线 4.观察交流伺服电机的“自转”现象 1)启动主电源,调节使Uc=220V, U f=117V,观察电机有没有“自转”现象; 2)调节使Uc=0V, U f=117V,观察电机有没有“自转”现象。 五、思考题 1. 分析步骤4中有无“自转”现象?若有“自转”现象,一般如何消除?若无“自转”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两种状态下,该交流伺服电机均未见“自转”现象。因为建立的正、反转旋转磁场分别切割笼型绕组(或杯形壁)并感应出大小相同,相位相反的电动势和电流(或涡流),这些电流分别与各自的磁场作用产生的力矩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成力矩为零,伺服电机转子转不起来。当控制信号消失时,只有励磁绕组通入电流,伺服电机产生的磁场将是脉动磁场,转子很快地停下来。

步进电机与伺服电机总结

步进电机 工作原理:通常电机的转子为永磁体,当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磁场。该磁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场方向与定子的磁场方向一致。当定子的矢量磁场旋转一个角度。转子也随着该磁场转一个角度。每输入一个电脉冲,电动机转动一个角度前进一步。它输出的角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改变绕组通电的顺序,电机就会反转。所以可用控制脉冲数量、频率及电动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直流电机 工作原理:直流电机里边固定有环状永磁体,直流电流通过转子上的线圈产生安培力,当转子上的线圈与磁场平行时,再继续转受到的磁场方向将改变,因此此时转子末端的电刷跟转换片交替接触,从而线圈上的电流方向也改变,产生的洛伦兹力方向不变,所以电机能保持一个方向转动。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把电枢线圈中感应的交变电动势,靠换向器配合电刷的换向作用,使之从电刷端引出时变为直流电动势的原理。 直流伺服电机 工作原理:.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可以达到0.001mm。 交流电机 工作原理:用单相电容式电机说明:单相电机有两个绕组,即起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两个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在起动绕组上串联了一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当运行绕组和起动绕组通过单相交流电时,由于电容器作用使起动绕组中的电流在时间上比运行绕组的电流超前90度角,先到达最大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两个相同的脉冲磁场,使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中产生了一个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电机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与旋转磁场互相作用产生电磁场转矩,使电机旋转起来。 交流伺服电机 工作原理: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主要可分为两部分,即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其中定子的结构与旋转变压器的定子基本相同,在定子铁心中也安放着空间互成90度电角度的两相绕组。其中一组为激磁绕组,另一组为控制绕组,交流伺服电动机是一种两相的交流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使用时,激磁绕组两端施加恒定的激磁电压Uf,控制绕组两端施加控制电压Uk。当定子绕组加上电压后,伺服电动机很快就会转动起来。通入励磁绕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