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伺服电机2012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92
直流伺服电机工作原理
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常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电机类型。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直流电的作用力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直流伺服电机由电机本体、编码器和控制器组成。
电机本体通常由定子和转子构成。
定子是由线圈绕制而成,它产生磁场。
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带有永磁体或通过电流激励而成为电磁体。
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机角度位置和速度的装置。
控制器接收编码器的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来控制电机的运动。
在工作过程中,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器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调节电机的角度和速度。
电机本体的定子电流产生一个磁场,而转子的磁场与定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
根据电流和角度的变化,控制器不断地调整电机的控制信号,使电机达到所需的位置和速度。
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能力和精确控制性能。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输入信号,并在瞬间改变转速和转矩。
这使得直流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需要快速精确运动的领域,如机器人、自动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等。
总之,直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器调节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的方式来实现精确控制和调节电机的位置和速度。
它的优势在于高动态响应和精确性能,使其在许多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气伺服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伺服电动机控制方便、灵活,容易获取驱动能源,没有公害污染,维护也比较容易。
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为电气伺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电气伺服系统中,按驱动装置的执行元件电动机类型来分,大致说来,通常分为直流(Dc)伺服系统和交流(Ac)伺服系统两大类。
下面就以Dc伺服电动机和Ac伺服电动机为比较对象,来粗略地说明这两类伺服系统的优缺点。
从技术上看,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c伺服电动机就已经实用化了,在各类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大量使用着各种结构的Dc伺服电动机。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电动机控制技术、大功率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电动机永磁材料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Ac伺服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所组成的Ac伺服系统开始应用。
由于Ac伺服系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工厂自动化(FA)的基础技术之一,并将逐步取代Dc伺服系统。
在Ac伺服系统中,按电动机种类又分为同步型和异步型(感应)Ac伺服系统两种。
两种类型的Ac伺服电动机与Dc伺服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比较见表l-1。
Dc伺服电动机在轴端安装高性能的速度和位置检测器,并用脉冲宽度调制(PwM)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IGBT)的放大器驱动,可以使Dc伺服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曾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由于Dc伺服电动机.存在机械换向器,需要较多的维护,运行火花使应用环境受到了某些限制,转子容易发热,影响与其相连接的丝杠精度,高速运行和大容量设计都受到机械换向器的限制。
这些缺点和限制都是由变流机构一机械换向器所造成的。
所以,革除机械换向器而保留Dc伺服电动机的优良控制性能,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Ac伺服电动机本身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体积小,质量轻,没有机械换向,无需多少维护。
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逆变器及微电子器件对逆变器的控制灵活性.为取代机械换向器提供了条件,才有可能使得包括Ac伺服电动机、逆变器及其控制回路等组成的整体装置——Ac伺服系统,达到Dc伺服电动机及Dc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克服了Dc伺服电动机的缺点,发挥了Ac伺服电动机的长处。
直流伺服电机结构-回复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电机。
它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机械工业、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从直流伺服电机的结构开始,逐步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直流伺服电机的结构直流伺服电机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外壳、转子、定子和传感器。
外壳是电机的保护壳,用于保护内部结构。
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由线圈和磁场组成。
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由绕组和磁铁组成。
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子的位置和速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
二、直流伺服电机的原理直流伺服电机的原理基于洛伦兹力和福尔摩斯定律。
当给予电机通电时,电流通过转子的线圈,形成电磁场。
这个电磁场与定子上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使转子旋转。
根据福尔摩斯定律,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时,会感受到一个作用力,这个力称为洛伦兹力。
通过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三、直流伺服电机的工作方式直流伺服电机的工作方式分为两种: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1.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指电流直接通过控制信号传递到电机,没有回路来检测电机的运行状态。
在开环控制中,控制系统只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这种方式简单但不够精确,容易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
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通过传感器检测电机的运行状态,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闭环控制可以提高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并且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更强。
四、直流伺服电机的应用直流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它们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驱动自动化设备的运动、控制工业生产线的速度等。
直流伺服电机因为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等特性,成为现代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五、直流伺服电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直流伺服电机也在不断进步和改进。
现代直流伺服电机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控制能力。
直流伺服电机工作原理
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常用于精密控制系统中的电动机,它通过调整电流和电压来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其工作原理基于霍尔效应和电磁原理。
直流伺服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枢、磁极、旋转传动装置和编码器。
电枢是电机的旋转部分,由多个绕组组成。
磁极则是电枢周围的固定磁体,产生恒定的磁场。
旋转传动装置通常由齿轮或带轮组成,将电机的旋转转换为机械轴的运动。
编码器用于测量电机转动的角度或位置。
当电机通电时,电流通过电枢绕组,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电磁原理,根据右手定则,电流流过电枢绕组产生的磁场与磁极之间产生力的交互作用,使得电枢开始旋转。
控制电源提供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调节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为了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PID控制器以及位置和速度反馈回路。
PID控制器通过比较设定值与反馈值来调整输出电流和电压,以实现稳定的运动。
位置和速度反馈回路使用编码器测量电机的实际转动角度或位置,并提供反馈信号给PID控制器,以便控制系统对误差进行修正。
总之,直流伺服电机通过调节电流和电压来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其工作原理基于霍尔效应和电磁原理。
该电机常用于需要高精度定位和速度控制的应用领域,如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数控机床等。
直流伺服电机的应用及原理1. 引言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转速和位置的电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直流伺服电机是伺服电机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它具有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直流伺服电机的应用领域以及其工作原理。
2. 应用领域直流伺服电机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其中几个主要领域:•工业自动化:直流伺服电机常用于工厂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中,如机械臂、输送带、自动装配等。
其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能力使其能够完成复杂的加工和装配任务。
•机器人技术:直流伺服电机是机器人技术中关键的驱动设备之一。
它可以驱动机器人的关节和末端执行器,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从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任务。
•雕刻机和CNC机床:直流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雕刻机和数控机床等设备中,通过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实现复杂的切削和加工。
•包装机械:直流伺服电机可以与包装机械设备配合使用,实现对包装过程中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力度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包装质量。
3. 工作原理直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
下面将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几个关键部分:•电机部分:直流伺服电机由电机本身和编码器构成。
电机通过转子内置的永磁体和定子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来产生转矩。
编码器用于测量转子位置和速度,将反馈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部分:控制器是直流伺服电机的主要控制装置,它接收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计算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
控制器一般包括位置环和速度环控制器,用于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回路闭合:作为反馈控制系统,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回路需要保持闭合。
控制器通过不断比较设定值和实际值,然后对电机施加合适的控制信号来调整电机的转速和位置,从而实现目标控制效果。
4. 优点与局限性直流伺服电机具有以下优点:•控制精度高:直流伺服电机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控制精度高,能够满足复杂的运动控制需求。
伺服电机综述luqingsong@摘要:文章对伺服电机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介绍了伺服控制系统同时分析了国内外伺服电机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伺服电机伺服系统研究现状1伺服电机简介伺服电机(servo motor)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1]2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相应的动作,其相应的命令就是输入的电压信号,一般由单片机提供,有几伏电压到几千伏电压驱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接受到的电压信号,识别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实现伺服电机的转速的输出控制,伺服电机把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伺服电机的转矩,其占空比比较大,时间常数相应比较小,能够快速的响应,其归根结底则是根据输入的信号电平转化为伺服电机电机轴的角位移或者角速度输出,达到信号旋转驱动后面负载的元器件的功能,其作为一个动力驱动源,应用很广泛。
伺服电机一般度较小,现今使用的多为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有着优良的特性,体积小,执行相应时间小,其功率值的调动范围很大,相对于交流伺服电机而言直流伺服电机体积比较大,其执行的精度虽高,但在成本和实用下,性能比远远低于交流伺服电机。
现如今,工业企业等大小的实验,均采用的是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分为同步交流伺服电机和异步交流伺服电机。
交流伺服电机采用的是单片机输入的PWM脉宽数,执行相应的反应动作,交流伺服电机通过接收到的PWM脉宽数,执行电机的主轴输出轴的转速的控制。
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原理
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来实现驱动电机转动的方法。
驱动电机的关键是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角度,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
它由电机本体和驱动器两部分组成。
驱动器负责控制电机的转动,根据输入的信号,通过改变电机的电流和电压来实现电机的转向、转速和位置控制。
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原理中,首先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电机的位置信息。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它们能够实时监测电机转动的位置和速度。
驱动器根据传感器提供的反馈信号,采用闭环控制的方式,不断调整电机的输出电流,使其与期望的位置保持一致。
闭环控制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根据电机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
和加速度误差来调整输出电流,使电机快速而准确地达到期望位置。
为了控制电机的转向,驱动器会改变电流的方向。
当电流通过电机时,会在电机的电枢产生一定的磁场,根据洛伦兹力定律,磁场与电枢的位置关系决定了电机产生的力矩方向。
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电机的转向。
此外,驱动器还会根据需要改变电流的大小,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可以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和输出转矩大小。
总之,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原理通过控制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结合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和闭环控制算法,实现对电机转动的精确控制。
这种驱动方式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
直流伺服电机原理
直流伺服电机原理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由电源、电机和控制器组成。
电源负责提供直流电,常见的有直流电源和电池。
电机是核心部件,通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伺服电机有两个关键部分:转子和定子。
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定子是静止的部分。
转子在定子的磁场作用下转动。
控制器是控制伺服电机运行的关键。
它接收输入信号,通过与电机相连的编码器检测转子的位置和速度,然后计算并输出控制信号使转子按照预定的速度和位置运动。
伺服电机的原理是基于电机的磁场和力矩之间的关系。
当电流通过电机的线圈时,产生的磁场和永磁体产生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矩使转子旋转。
控制器通过调整电流大小和方向来控制转子的运动。
伺服电机的控制是通过反馈系统完成的。
编码器用于检测转子的位置和速度,并将信息发送回控制器。
控制器比较目标位置和实际位置,根据差异调整电流和方向,使转子驱动到目标位置。
伺服电机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响应性的优点,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运动的应用,如机械臂、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等。
总之,直流伺服电机原理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由电源、电机和控制器组成。
电机通过磁场和力矩之间的关系实现转子的运动,控制器通过调整电流和方向控制转子的位置和速度。
伺服电机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响应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控制的领域。
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讲讲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先来说说直流伺服电机啊。
想像一下,直流伺服电机就像是一个特别精准的小力士!比如说你家里的电动窗帘,它能那么稳稳地开合,背后就可能有直流伺服电机在发力呢!它工作起来呀,电流就像小力士的力量源泉,通过电刷和换向器,让磁场和电枢有完美的配合,从而实现精确的转动。
再看看交流伺服电机,它就像是一位灵活多变的舞者!比如在工厂的生产线上,那些精准快速运作的机械臂,很多就是靠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的呢!它利用交流电的特性,通过巧妙的设计,让电机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响应各种指令。
直流伺服电机虽然精准,但是电刷和换向器会有磨损呀,这就有点麻烦了。
而交流伺服电机呢,没有电刷和换向器的烦恼,可它的控制相对来说就更复杂一些。
这就好比一个擅长短跑但不太会跨栏,一个是全能选手但需要更精心的训练。
哎呀,那到底是直流伺服电机好呢,还是交流伺服电机好呢?这可真没法简单说呀!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需求呀。
要是咱就需要那种超级精准、不怎么需要频繁变动的,那直流伺服电机可能就是首选。
可要是场合比较复杂,需要各种灵活应变,那交流伺服电机说不定才是最合适的呢!总之,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绽放光彩呢,你们说是不是呀!。
直流伺服电机原理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它通过控制电流方向和大小来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它基于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同时结合了反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直流伺服电机的原理基于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
它由电枢和永磁体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枢时,会产生一个磁场,而当永磁体的磁场与电枢的磁场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力矩。
通过改变电枢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力矩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为了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直流伺服电机通常配备了反馈系统。
反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机的位置和速度,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反馈信息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以实现期望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常见的反馈系统包括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
编码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电机转动角度和速度的装置。
它通常安装在电机轴上,并与电机同步旋转。
编码器可以将电机的转动角度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发送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编码器的信号来判断电机的实际位置和速度,并根据期望的位置和速度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霍尔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电机磁场的装置。
它通常安装在电机附近,并能够感应电机的磁场变化。
霍尔传感器可以将磁场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将其发送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霍尔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电机的实际位置和速度,并根据期望的位置和速度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根据当前位置和速度与期望位置和速度之间的差异来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PID控制算法具有快速响应、稳定性好的特点,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实现精确位置和速度控制的电动机。
它基于直流电动机的原理,结合了反馈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流方向和大小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配备了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的反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机的位置和速度,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通过采用PID控制算法,直流伺服电机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和稳定的控制效果。
直流伺服电机国家标准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精确控制角度、速度和位置的电机。
它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机床、印刷设备、纺织设备、包装机械、激光设备等。
为了规范直流伺服电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首先,直流伺服电机的国家标准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标准规定了直流伺服电机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电气连接、转子惯量、额定转矩、额定转速等重要参数,以及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的要求。
这些规定为直流伺服电机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国家标准对直流伺服电机的性能进行了严格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标准规定了直流伺服电机在额定工况下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静态特性测试、动态特性测试、负载能力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的制定,可以确保直流伺服电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直流伺服电机的安全性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标准规定了直流伺服电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符合的安全标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的安全要求。
这些规定可以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最后,国家标准还对直流伺服电机的检验和验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标准规定了直流伺服电机出厂前的检验项目和方法,以及用户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验收标准和方法。
这些规定可以确保直流伺服电机在交付使用前经过严格的检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直流伺服电机国家标准的制定,为直流伺服电机的设计、制造、使用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保证了产品的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同时,国家标准的实施也为行业的规范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推动了直流伺服电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未来国家标准能够不断完善,为直流伺服电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直流伺服电机工作原理
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在工业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它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调速范围大,在许多场合取代了普通交流伺服电机。
但它仍有一些缺点,如启动电流大、启动转矩小、不能过载运行等。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调速回路的方法来克服这些缺点,即采用调速回路的直流伺服电机来完成对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控制。
伺服电机是一种新型的交流电机,它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交流调速装置。
伺服电机具有效率高、转矩大、速度精度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
它与传统交流电机相比,在相同转速下,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大的功率;与直流电动机相比,又具有启动电流小、低速运行时有较好的力矩特性和转矩特性、调速范围广等优点。
伺服电机与普通交流异步电动机相比,除了具有普通交流异步电动机运行稳定、不易过载、效率高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不同之处:
1.伺服电机无换相过程:与交流异步电动机不同的是,直流伺服电机没有换相过程。
—— 1 —1 —。
直流伺服电机在智能玩具小车中的编程应用作者:何忠悦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05期【摘要】直流伺服电机以其控制方便、旋转力矩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数字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作为动力驱动,本文以智能玩具小车中的动力驱动控制器的设计为背景,具体介绍了直流伺服电机在智能玩具设计中的应用,给出了硬件电路原理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伺服电机;智能玩具;控制程序;动力驱动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基于单片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用,而直流伺服电机在智能控制装置的动力驱动系统中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根据一款智能玩具小车控制器的动力驱动部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具体介绍了PARALLAX公司生产的一种连续旋转伺服电机在智能玩具中的编程应用方法。
2.硬件设计智能玩具控制器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采用“MCU+感知系统+执行机构”的框架[1],因本文主要介绍其执行机构中的动力驱动设计,故不涉及到感知系统中的外部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其硬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3.软件设计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程序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控制程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具体电机的控制时序,对单片机编程,使之输出符合电机运转规律的控制波形,本系统所使用的直流伺服电机采用的是PARALLAX公司生产的连续旋转伺服电机,它有三条控制线,分别为:电源、地线及控制线,电源线与地线用于提供内部的电机及控制线路所需的能源,控制信号要求是一个周期性的正向脉冲信号,这个周期性脉冲信号的高电平时间通常在1ms—2ms之间,而低电平时间应在5ms到20ms之间。
的控制信号时序是:低电平时间固定为20ms,高电平为1.3ms-1.7ms之间[2],该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要求用具体的信号波形描述如下。
上面给出了伺服电机在停止,全速正转和全速反转三种旋转状态的控制信号波形,在1.3ms-1.5ms-1.7ms时间范围内改脉冲宽度,还可以获得控制伺服电机不同旋转方向和转速的各种波形,根据上述时序要求,确定电机的基本控制函数的编程流程图如图5。
直流伺服电机简介直流伺服电机,它包括定子、转子铁芯、电机转轴、伺服电机绕组换向器、伺服电机绕组、测速电机绕组、测速电机换向器,转子铁芯由硅钢冲片叠压固定在电机转轴上构成。
直流伺服电机的驱动原理1.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可以达到0.001mm。
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
有刷直流伺服电机——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方便(换碳刷),会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
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无刷直流伺服电机——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
容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方波换相或正弦波换相。
电机免维护不存在碳刷损耗的情况,效率很高,运行温度低噪音小,电磁辐射很小,长寿命,可用于各种环境。
直流伺服电机的种类按电机惯量大小可分为:1、小惯量直流电机——印刷电路板的自动钻孔机2、中惯量直流电机(宽调速直流电机)——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3、大惯量直流电机——数控机床的主轴电机4、特种形式的低惯量直流电机直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特性1、机械特性在输入的电枢电压Ua保持不变时,电机的转速n随电磁转矩M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称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
2、调节特性直流电机在一定的电磁转矩M(或负载转矩)下电机的稳态转速n 随电枢的控制电压Ua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被称为直流电机的调节特性。
3、动态特性从原来的稳定状态到新的稳定状态,存在一个过渡过程,这就是直流电机的动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