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8 微生物分离、纯化与保藏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43
在微生物学中,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称为培养物(culture),而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称为纯培养物(pure culture)。
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纯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因此把特定的微生物从自然界混杂存在的状态中分离、纯化出来的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一、无菌技术微生物通常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而且无处不在。
因此,在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被称为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它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关键。
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试管、玻璃烧瓶、平皿(culture dish,petri dish)等是最为常用的培养微生物的器具,在使用前必须先行灭菌,使容器中不合任何生物。
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称为培养基(culture medium)]可以加到器皿中后一起灭菌,也可在单独灭菌后加到无菌的器具中。
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生物,包括最耐热的某些微生物的休眠体,同时可以基本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有些玻璃器皿也可采用高温干热灭菌。
为了防止杂菌,特别是空气中的杂菌污染,试管及玻璃烧瓶都需采用适宜的塞子塞口,通常采用棉花塞,也可采用各种金属、塑料及硅胶帽,它们只可让空气通过,而空气中的其他微生物不能通过。
而平皿是由正反两平面板互扣而成,这种器具是专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而设计的。
2、接种操作用接种环或接种针分离微生物,或在无菌条件下把微生物由一个培养器皿转接到另一个培养容器进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
由于打开器皿就可能引起器皿内部被环境中的其他微生物污染,因此微生物实验的所有操作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其要点是在火焰附近进行熟练的无菌操作,或在无菌箱或操作室内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习题库项目一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检验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2、食品微生物检验:3、食品变质:4、腐败:5、酸败:6、菌落总数:7、大肠菌群:8、MPN:二、填空题1、食品中的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是、和。
2、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主要有、、和等方面,其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因素是。
3、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4、分解糖类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5、分解脂肪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6、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
7、微生物指标一般分为、和三项。
8、食品微生物检验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选择题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个体微小B.分布广泛C.种类繁多D.可无致病性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土壤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微生物是()A、细菌B、霉菌C、酵母菌D、放线菌3、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A、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B、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C、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D、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E、每5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4、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E )A、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0个B、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C、每1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D、每5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E、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个四、判断题1、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2、MPN是指可能产气的数量。
()3、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可以检验出少量的病原微生物()五、问答题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有哪些?2、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任务是什么?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每一个方面的检验项目是什么?4、食品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并具体解释之。
5、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是什么?6、食品中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是什么?7、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的意义是什么?项目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条件与设备一、名词解释1、分辨力:2、相位:3、振幅:二、填空题1、无菌室通常包括和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比例一般为,高度一般 m左右。
微生物分离纯化与接种技术微生物分离纯化与接种技术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在医学、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微生物的研究需要用到微生物分离纯化与接种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让我们有效地获取纯净的微生物,并在实验室中控制其生长条件,从而更好地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和应用价值。
按照微生物的性质,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
不同的微生物类型需要不同的分离纯化与接种技术。
细菌分离纯化技术是微生物学中最基础的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传统的培养基分离法。
这种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置于固体培养基中,允许其在特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生长,然后通过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的观察,将细菌区分出来。
而对于那些难以直接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出来的细菌,我们还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分离法、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等先进的分离技术。
真菌分离纯化技术一般采用无菌活体动物或者人工培养基的方法。
在真菌分离和鉴定时,需要根据真菌的外部形态、菌丝的生长特性和菌落的颜色等特征来进行区分和鉴定。
为了保证真菌的纯度,我们也需要通过重复传代、提取DNA序列、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多角度的鉴定,以确保纯化出来的真菌种类正确。
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一般无法在常规的细胞培养中生长。
因此,分离纯化技术对于病毒的研究尤其重要。
常见的病毒分离技术有鸡胚培养、细胞培养等。
鸡胚培养可以在和病毒感染相同的生理和代谢环境下使病毒生长,而细胞培养则是让病毒通过培养基中细胞对它的反应来分离纯化。
此外,病毒也可以通过电镜、PCR等现代分析技术来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接种技术是指将纯化出来的微生物直接加入到培养基或其他基质中,让它们在有利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和加工。
接种技术对于微生物学的研究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特性,有效地应用于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工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
总之,微生物分离纯化与接种技术是微生物学中的重要技术,在微生物学和相关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