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护理-银屑病发烧脓疱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体会作者:张英伟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GPP)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体会。
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共30例,以回顾性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还有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脓疱型银屑病的发病、感染,其中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不规则的进行使用有可能会诱发甚至加重GPP。
GPP患者的主要系统性临床表现是发热以及血常规升高。
对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第二代维A酸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对于GPP的治疗,不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科学合理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第二代维A酸对于GPP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为首选方案。
【关键词】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特点;治疗体会临床上对于银屑病的四种分类当中,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占据银屑病发病的总比率为1%。
该类型的疾病在发作的时候经常会伴有高热之类等全身症状,且在临床上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1]。
为了能够更加系统的了解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本文对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30例该病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大的为74岁,年龄最小的为4岁,平均年龄为35岁,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为30.9岁。
病程时间最短的为1周,最长时间为20年,平均时间为3.1年。
在30例患者当中首次发病患者有4例,发作次数超过3次以上患者有5例。
从寻常型银屑病演变而成该疾病的患者有12例。
在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曾经在院外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私自进行治疗。
1.1.1 临床诊断标准及诱因所有患者都有以下表现:在红斑的基础上面,出现脓疱、糜烂、脓液以及结痂,患者皮损的面积超过了体表面积的60%。
四川医学2021年3月第42卷(第3期)Sichuan Medical Journal #2021,V〇102,No. 0• 321•"短篇报道与个案"doi:10.16252/j. cnki. issn1004-0501-2021.03.025司库奇尤单抗快速、持续改善难治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郝丹,李晓红,闫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610041)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20年前出现全身红斑、丘疹伴鳞 屑,就诊我院诊断为斑块状银屑病。
先后外用糖皮质 激素乳膏、光疗、口服甲氨蝶呤、阿维A等治疗,病情可 控制但反复。
随着病程延长既往治疗疗效减弱,病情 反复更频繁。
2年前病情加重,皮损泛发、出现全身红 斑、脓疱伴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诊断为脓疱型银屑 病。
先后予口服环孢素、阿维A治疗,可控制病情,但 脓疱反复频繁,病情缓解期缩短。
此次就诊前半月,患 者再次出现面部、躯干、四肢皮肤潮红、肿胀,躯干、小 腿红斑表面出现脓疱于2019年6月26日我科住院治 疗。
患者糖尿病病史1+年,高血压病史1+年。
患者 否认银屑病家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肿瘤病史。
入院内科情况,生命体征平稳。
皮肤科情况:面部、躯 干、四肢皮肤潮红、肿胀,躯干红斑表面可见大量鳞屑、红 可 疱,小 红 大 疱、,皮温高、皮损处触痛(见图1:a~d)。
B SA48%,GPP严 重程度评分m 8分,PGA4,DLQI27。
辅助检查:白细 胞计数11.85 x109/L(正常参考值3.5 ~9.5/L),中性 分叶核粒细胞绝对值8. 18 x109/L(正常参考值1.8 ~ 6.3/L),血红蛋白113 g/L(正常参考值115 ~150 5 L),小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大便常规及大便隐血阴 性,C反应蛋白49.0 m/L(正常参考值<5.0 m/L),白蛋白31.0 /L(正常参考值40 ~ 55 /L),肌酐32 !mO l/L(正常参考值37~110!m。
银屑病护理常规概念银屑病旧称“牛皮癣",是一种以银白色的鳞屑性炎性斑块为特征的慢性常见性皮肤病。
护理要点1、饮食:禁烟、酒,忌浓茶、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高脂肪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
2、休息:适当休息和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皮肤护理:鼓励病人勤洗澡,用中性肥皂,冬季至少每周2次。
衣服、被单污染后及时更换,保持皮肤清洁,床铺清洁平整、无渣屑。
皮损在头部,每周理发1次,以利药物吸收。
剪短指甲,避免搔抓及热水烫洗,内衣应全棉.4、清除感染病灶,如切除或治疗扁桃体炎。
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有些药物可能会加剧原有银屑病病情,如抗疟药、β受体阻滞剂、碘化物等应慎用。
5、避免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免导致红皮病型银屑病。
6、皮损护理(1)根据皮损情况选用外用药。
(2)每次涂药前宜洗热水浴,尽量去除鳞屑。
(3)协助或指导患者擦药,注意将药物均匀涂搽于皮损上,切勿累及正常皮肤(4)选用一种新的外用药时,应先小面积涂擦,观察24小时无反应方可大面积使用,严防接触性皮炎的发生。
(5)皮损广泛的应分区涂药,防止面积过大吸收中毒。
(6)物理疗法:①皮损恢复期采用矿泉浴或中药浴,每天1次,30~60min/次,6次为1疗程。
②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每天1次,60min/次,7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行第二疗程。
7、病情观察(1)观察皮损反应:皮肤针刺(注射、穿刺)、破损后在受损部位出现皮疹为同形反应,是进行期银屑病的特点之一。
(2)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①用黑豆馏油软膏时,注意观察小便,以防吸收中毒。
②口服迪银片,定期检查肝功能.③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定期查血象、肝、肾功能,注意口腔及胃肠道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用量,以免导致红皮病型银屑病。
8、心理护理:与病人多交谈,主动介绍疾病的有关预防、保健知识,解释精神因素对治疗效果的直接影响,鼓励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9、健康教育(1)积极治疗体内感染病灶.(2)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外伤、不当饮食、药物等。
银屑病疾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
青壮年发病最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春冬季易发或加重,夏秋季多缓解。
病因和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讨论发觉,本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链球菌、免疫功能特别,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变化等有关。
临床上有四种类型:寻常型、脓胞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
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病情较轻,本病呈慢性经过,治愈后简单复发。
病因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的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内分泌障碍,精神创伤,外伤或手术等有关。
诱发因素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银屑病。
45%的银屑病患者中可以找到诱发感染。
链球菌感染,尤其是咽炎是最常见的诱因。
牙周脓肿、肛周蜂窝织炎和脓疱疮等均可分别到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可以引起点滴状银屑病发病,特殊是在儿童及青少年中。
也可引起脓疱型银屑病或加重斑块型银屑病。
有时,鼻窦、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也可以引起银屑病加重。
HIV感染也可以加重银屑病。
内分泌:低血钙是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的一个诱因。
尽管维生素D3衍生物可以改善银屑病,但维生素D3缺乏并不引起银屑病。
50%的怀孕患者银屑病会改善。
但部分怀孕的患者会发生发疹性脓疱病(有认为这也是一种脓疱型银屑病)。
神经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和银屑病的关系已经特别明确,它既可以诱使银屑病发病,也可以加重已有的银屑病。
加重往往在精神刺激后几周到几个月内发生。
药物:锂制剂、干扰素、β-受体阻滞剂和抗疟药可以使银屑病加重。
激素快速减量可以造成银屑病泛发或导致脓疱型银屑病。
饮酒、抽烟和肥胖:肥胖、饮酒过度和吸烟均被报道和银屑病相关。
但一些讨论显示肥胖及饮酒过度也可能是银屑病引起的一个结果。
还有学者发觉受潮也是银屑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而食鱼虾是否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发病机制银屑病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角质形成细胞的生化或细胞缺陷造成的表皮疾病。
银屑病病人护理个案范文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病人常常伴有皮肤瘙痒、红斑、鳞屑、疼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不小的负担。
因此,对于银屑病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某位银屑病病人的个案为例,探讨其护理过程及护理措施。
个案患者为一位50岁女性,患有银屑病已有10年之久。
病人的皮肤病变主要集中在头皮、四肢和躯干部位,症状严重且反复发作。
病人瘙痒感强烈,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经过与病人交流,了解到她对于疾病的认知和治疗存在一定的误区,对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
在护理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综合评估。
护士应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病情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检查和皮肤病变观察。
在与病人交流时要耐心倾听,了解她的痛苦和需求,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针对病人的症状,我们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对于皮肤瘙痒,可以采取多种措施缓解症状,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避免过度洗澡和摩擦,使用保湿剂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冷敷、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瘙痒感。
对于病人的红斑和鳞屑,我们可以推荐使用外用药物,如激素类药膏、角质溶解剂等。
在使用药物时,应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并注意副作用的可能性。
同时,还可以建议病人避免紫外线照射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休息。
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还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
例如,可以引导病人进行合理的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避免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的摄入。
此外,还可以推荐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
病人常常因为银屑病的外观影响而感到自卑和焦虑。
我们应通过与病人的交流和心理疏导,帮助她树立正确的认知,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同时,还可以推荐病人参加相关的银屑病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
本文通过介绍银屑病病人的个案,探讨了其护理过程及护理措施。
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脓疱型银屑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并使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对脓疱型银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生活指导、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从而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脓疱型银屑病护理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292
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约占银屑病的0.69%,临床上通常分为泛性脓疱型银屑病和掌蹠型银屑病。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以四肢屈侧及邹襞处较多,也可累及全身,皮损初发为在急性炎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多数密集针头至粟粒大小无菌性表浅脓疱,覆有少量菲薄鳞屑。
脓疱迅速增多,相互融合成大片脓糊状或成为环形红斑状,但其下又可再发新的脓疱,常因解除摩擦等外因,使脓疱破裂形成糜烂结痂。
一般护理
保持清洁:脓疱型银屑病发热、出汗多,对皮肤刺激大,特别是腋下、腹股沟是人体全身皮肤较为隐蔽的地方,易潮湿、难清洁,为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用温水洗浴后,涂以温和的护肤品,保护皮肤。
穿着宽松: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应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除去裤腰处的松紧带,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患者面部及头发内可见大量鳞
屑覆盖,需剪去头发,暴漏头皮,每天用温水洗脸、洗头,干软毛巾吸取痂皮水分,保持痂皮干燥清洁,忌用手揭痂皮,让其自然脱落。
避免损伤: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修剪指甲并锉平,晚上戴上棉布手套,以免瘙痒抓破皮肤、造成皮肤剥脱引起皮肤感染。
每天用温水擦身,软化鳞屑,用无菌剪刀祛除翘起的皮损。
生活指导
饮食: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番茄、胡萝卜、豆类、谷类和各种水果,禁忌辛辣刺激,不能饮酒。
保持乐观心态:生活有规律,有良好的睡眠习惯。
沐浴时禁用热水搓擦及肥皂水刺激皮肤以防继发感染。
树立治疗信心,定期复查,不要私自乱投医或使用资费外用药。
用药指导
使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水钠潴留、肝损害、消化性溃疡、食欲增加、满月脸等不良反应,若突然停药或服用不当会出现病情“反跳”现象,后果严重。
因此在治疗期间应给予患者做好用药指导,严格执行服药剂量、时间,做到给患者床边发药并协助患者服药到日,使患者意识到正确服药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
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变,烦躁抑郁、自卑、恐惧、孤独、被遗弃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
要多关心体贴患者,正确疏导
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尊重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勇气,树立治疗信心。
脓疱性银屑病无传染性,要告知患者家人不必恐惧及时治疗,正确采取治疗措施。
在护理工作中及时解决患者的思想问题,消除顾虑,避免直接的警告性语言,以免和患者及家属发生思想和语言冲突。
要一视同仁,保护患者隐私[1,2]。
出院指导
牛皮癣的发病与许多因素相关,如感染、外伤、饮食、精神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该病,因此患者出院时应给予全面的出院指导,嘱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全身功能锻炼、正规服药、避免诱发因素的刺激等,定期复诊。
参考文献
1 马秀霞.对住院皮肤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4):308-309.
2 施丽华,谷娜,于秀丽,等.浅谈健康教育在皮肤科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