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干酪根镜下观察和类型鉴定
- 格式:ppt
- 大小:55.83 MB
- 文档页数:26
干酪根类型和生烃能力评价干酪根(Kerogen)一词最初被用来描述苏格兰油页岩中的有机质,它经蒸馏后能产出似蜡质的粘稠石油。
现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概念是:干酪根是沉积岩中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与其相对应,岩石中可溶于有机溶剂的部分,称为沥青。
一、干酪根基本情况:(1)干酪根定义:为腊状有机物质。
是动植物遗骸(通常是藻类或木质植物)在地下深部被细菌分解,除去糖类、脂肪酸及氨基酸后残留下的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
除了含有碳、氢、氧之外,也含有氮和硫的化合物。
(2)干酪根来源石油及天然气来源于沉积有机质。
对生成石油及天然气的原始物质而言,以沉积物(岩)中的分散有机质为主。
沉积物(岩)中的沉积有机质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及化学变化,通过腐泥化及腐殖化过程形成干酪根,成为生成大量石油及天然气的先躯。
干酪根是沉积有机质的主体,约占总有机质的80%-90%,研究认为80%以上的石油烃是由干酪根转化而成。
干酪根的成分和结构复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没有固定的结构表达式。
(3)干酪根成分:有固定的化学成分,主要由C、H、O和少量S、N组成,没有固定的分子式和结构模型。
Durand等对世界各地440个干酪根样品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平均C占76.4%,H占6.3%,O占11.1%,三者共占93.8%,是干酪根的主要元素成分。
又称油母质、油母。
来源于希腊字keros,是蜡的意思。
1912年,布朗(A G Brown)首次用该术语表示苏格兰油页岩中的有机物质,它们经过蒸馏生成蜡状稠油。
以后的学者通常将干酪根与生油母质联系起来。
1980年,杜朗(B Durand)在《干酪根》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沉积物中不溶于常用有机溶剂的所有有机质,包括各种牌号的腐殖煤(泥炭、泥煤、烟煤、无烟煤)、藻煤、烛煤、地沥青类物质(天然沥青、沥青、焦油矿中的焦油)、近代沉积物和泥土中的有机质。
这个定义的内涵太广泛,于是将其简化为:干酪根是沉积物中的溶于非氧化的无机酸、碱和有机溶剂的一切有机质。
干酪根分类方法及优缺点以下是 7 条相关内容:1. 咱先说镜质体反射率分类法,这就好比是给干酪根分班级一样。
比如说在低成熟阶段的干酪根,那镜质体反射率就比较低呀。
你看,就像小孩子在幼儿园,还嫩着呢!优点呀,就是比较直观简单。
但缺点嘛,它对一些特殊类型的干酪根可不太适用哦。
2. 还有元素分析分类法呢,就像是给干酪根做个全面体检。
通过分析碳、氢等元素的比例来划分。
嘿,就像医生通过各种指标判断你的健康状况一样。
好处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干酪根特点,可麻烦的是,这分析过程可不简单呢!3. 热解分析分类法也很有意思呀,就好像给干酪根来个“加热测试”。
比如能看它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
哇,这多有趣!优势呢就是能获得很多详细信息,可它的设备和操作要求也不低呀。
4. 岩石热解分类法知道不?就像是研究干酪根在岩石环境里的状态。
咦,这就如同了解一个人在他生活的地方是啥样。
它的优点是结合了岩石情况,可要是没掌握好,也容易有误差呢。
5.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类法,哇,这简直是找到干酪根的“基因密码”。
就好比你通过一些特征能认出特定的人。
好处当然是很精准啦,但要搞懂这些复杂的化合物可不轻松哦!6. 稳定碳同位素分类法呢,像是给干酪根一个独特的“标签”。
就像每个人独特的性格一样。
这种分类法的优点是稳定性强,可它也有局限性呀,不是啥情况都适合呢。
7. 最后说的有机相分类法,就如同给干酪根划分不同的“部落”。
哎呀,这多形象!有利于从整体上认识干酪根,可难点在于怎么准确界定这些有机相呢。
总之,这些分类方法都各有特点,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呀!。
干酪根实验流程Cheese root experiment is a fascinating process that allows us to observe how plants grow and develop. This experiment involves growing plants in a unique way by germinating them on a piece of cheese. The cheese provides nutrients for the plant to grow, and over time, we can see the roots of the plant develop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cheese.干酪根实验是一个迷人的过程,让我们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这个实验涉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种植植物,即在一块干酪上发芽。
干酪为植物提供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的根在干酪表面生长。
One aspect that makes the cheese root experiment so intriguing is the visual aspect of it. As the roots of the plant grow on the surface of the cheese, it creates a unique and visually appealing appearance. It is interesting to observe the intricat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the roots form as they spread across the cheese, creating a beautiful display of nature's ingenuity.让干酪根实验如此迷人的一个方面是它的视觉效果。
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划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涂建琪;王淑芝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1998(020)002
【摘要】本文运用透射光-荧光分析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样品的镜下分析,并结合有机地化和有机质的成因来源分析,对目前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划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总页数】6页(P187-191,186)
【作者】涂建琪;王淑芝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生油岩可溶物的显微荧光在划分有机质类型中的应用 [J], 李佩珍;张学军
2.可溶物的荧光光谱在划分有机质类型中的应用 [J], 李佩珍;李辉祥
3.荧光在干酪根类型划分中的应用 [J], 黄擎宇;王淑芝
4.干酪根类型划分及评价的TEM新技术 [J], 于冰
5.大巴山前缘五峰组-龙马溪组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与有机质类型 [J], 门玉澎;余谦;戚明辉;孙媛媛;闫剑飞;康建威;林家善;赵安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录:干酪根的介绍一、干酪根的定义及制备干酪根(Kerogen,曾译为油母)一词来源于希腊语Keros,指能生成油或蜡状物的有机质。
1912年Brown第一次提出该术语,表示苏格兰油页岩中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干馏时可产生类似石油的物质。
以后这一术语多用于代表油页岩和藻煤中有机物质,直到1960年以后才开始明确规定为代表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但不同学者的定义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
Tissot 和Welte (1978)将干酪根定义为沉积岩中既不溶于含水的碱性溶剂,也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的沉积岩中的有机组分,它泛指一切成油型、成煤型的有机物质,但不包括现代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腐殖质)。
Hunt(1979)将干酪根定义为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溶剂和有机溶剂的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
Durand(1980)认为,干酪根系指一切不溶于常用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它既包括沉积物、也包括沉积岩中的有机质,既包括分散有机质,也包括富集有机质。
王启军(1984)的定义中去掉了Hunt定义中的“分散有机质”,但认为实际应用时,重点还是在古代沉积物和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
比较可以看出,关于干酪根定义的差别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是否包括富集状态的有机质(如煤)?(2)是否包括沉积物中的不溶有机质?(3)是否限定为“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溶剂”的有机质?关于第一点,由于富集状态的有机质也是生油气母质,而从后面的讨论中将可以看到,干酪根被视为是主要的产油气母质。
因此,本书认为,干酪根的定义中应该包括像煤这样的富集状态的有机质。
关于第二点,尽管沉积物中的腐殖质和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线,沉积岩中也存在溶于酸碱的腐殖酸,表明腐殖质在演化过程中事实上延伸入沉积岩中,但由于油气基本上是由沉积岩中的有机质转化而成的,因而油气地球化学更为关注的对象是沉积岩而不是沉积物中的有机质。
因此,作为生油气母质的干酪根的定义应该反映这一点,即不包括沉积物中的有机质。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干酪样坏死病理学实习时间:2023实习单位:XX医院病理科一、实习背景干酪样坏死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改变,常见于结核病等疾病。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学习干酪样坏死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参加了病理科的日常工作和学习,观察了干酪样坏死病理切片的制作、染色和镜检过程。
同时,我还向病理科医生请教了干酪样坏死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三、实习收获1. 干酪样坏死的病理特征干酪样坏死是由于组织细胞坏死后,局部脂肪含量增加,使得坏死组织呈现出黄色、质软、状似干酪的特点。
镜下观察,干酪样坏死表现为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不见坏死部位原有组织结构的残影,甚至不见核碎屑,是坏死更为彻底的特殊类型凝固性坏死。
2. 干酪样坏死的诊断方法干酪样坏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切片镜检。
在切片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取材、切片、染色等环节,确保切片质量。
镜检时,重点观察组织形态、细胞结构、坏死程度等特征,结合临床病史,作出准确诊断。
3. 干酪样坏死的临床意义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等疾病的典型病理改变,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干酪样坏死的出现,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及时治疗。
此外,干酪样坏死的程度和范围还可反映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四、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干酪样坏死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才是学习的关键。
同时,病理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实习总结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病理学实践操作能力,还加深了我对干酪样坏死等病理改变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病理学水平,为临床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