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和换血疗法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31
新生儿溶血病(附换血疗法)新生儿溶血病(附换血疗法)[概要]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ABO血型不合占85%,Rh血型不合占15%,其它血型不合不到1%。
[诊断要点]1.病史胎儿由父亲方面遗传来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在妊娠后期,胎儿血因某种原因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抗体,如母亲再次怀孕,该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使胎儿新生儿发生溶血。
ABO溶血病: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
Rh溶血病:母亲为Rh阴性(D抗原阴性),新生儿为Rh阳性。
如母亲虽为Rh阳性,但C或E抗原阴性,胎儿C或E 抗原阳性,也可发生溶血。
2.临床表现(1)除非母曾有接受输血史,R 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临床表现以Rh溶血病较为严重,进展快,而ABO溶血病相对较轻。
(2)胎儿水肿严重者表现为胎儿水肿,主要发生在Rh 溶血病,患儿全身浮肿、苍白、皮肤瘀斑、胸腔积液、腹水、心音低、心率快、呼吸困难、肝脾肿大。
胎盘也明显水肿,胎盘重量与新生儿体重之比可达1:3-4。
(3)黄疸出现早、进展快,一般在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并很快发展,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部分ABO溶血病黄疸较轻,与生理性黄疸相似。
(4)贫血溶血病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Rh溶血病较为明显。
在生后3-4周发生的贫血称为晚期贫血,主要发生在Rh溶血病。
(5)肝脾肿大严重病例因髓外造血,出现肝脾肿大。
(6)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溶血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足月儿胆红素超过(17-18 mg/dl),早产儿胆红素超过(12-15mg/dl)就要警惕发生胆红素脑病。
开始表现为神萎、吸吮反射和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低下,历时半d到1d,如病情进展,出现发热、两眼凝视、肌张力增高、抽搐、角弓反张等,此时常称核黄黄疸,可因呼吸衰竭或肺出血死亡,存活者在数月后出现后遗症。
3.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增高,常大于12/100只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