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3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分,共分)。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ch3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ch3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3.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ch3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ch3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5.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C )ch3

A.生产对象;

B.生产工具;

C.生产者;

D.生产资料

6.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C)ch3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7.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D)ch3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D)ch3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分,共分)

1.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ABCD)ch3

A.阶级斗争

B.人民群众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CD )ch3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三、辨析题(请辨别下列各小题给出的观点的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本大题共

小题,每题分,共分)

1、生产工具是生产资料中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因素。Ch3

答:正确。因为,生产工具是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同样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其所具有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就不同。所以说生产工具是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因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各分,共分)

1.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ch3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归根到底受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所具有的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不完全受社会存在决定的一面。其主要表现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又称不同步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社会意识自身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要且能动的反作用。其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谈谈你对正确对待领袖人物的看法。Ch3

答:所谓人民群众,即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却未在史书上留下其个人印记的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人们。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决定性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决定性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同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受一定主客观条件制约的。

所谓领袖人物,即占社会人口的极少数、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特别重大的个人

贡献、因而在史书上留下了个人印记的人们。对于领袖人物,一方面必须承认他们个人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具有重大作用,他们往往比一般群众站得高、看得远,具有非凡的知识、思想能力和才干,在重大社会历史活动中发挥着领导和组织作用;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领袖人物也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其个人的重大历史作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基础的。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领袖人物就将一事无成。所以,我们应当注意把充分发挥领袖人物的重大历史作用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是的决定性作用有机统一起来。

例如,。。。。。。。

2.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这一原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Ch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厂发展状况的规律,又叫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上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向适应的时候,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因此,为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的原理,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坚持和实践这一原理,按照这一原理办事,才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否则,就可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乃至归于失败。因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的高度丰富和发展,而这些生活资料的高度丰富和发展,归根到底都有赖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的原理。所以说,坚持这一原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例如,。。。。。。(举正反两方面实例来说)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处理机的调度与死锁 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 答:高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某种算法,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低级调度是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按某种算法先取进程,再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内存资源,将它们调至外存等待,把进程状态改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 2.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 答: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3.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 答: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 1) 作业标识 2)用户名称 3)用户账户 4)作业类型(CPU繁忙型、I/O 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 5)作业状态 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 7)资源要求 8)进入系统时间

9) 开始处理时间 10) 作业完成时间 11) 作业退出时间 12) 资源使用情况等 4.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 答: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应将哪些作业从外存调入内存,取决于采用的调度算法。最简单的是先来服务调度算法,较常用的是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基于作业优先级的调度算法。 5.试说明低级调度的主要功能。 答:(1)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 (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 (3)把处理机分配给进程。 6.在抢占调度方式中,抢占的原则是什么? 答:抢占的原则有:时间片原则、优先权原则、短作业优先权原则等。 7.在选择调度方式和调度算法时,应遵循的准则是什么? 答:1)面向用户的准则:周转时间短、响应时间快、截止时间的保证、优先权准则。2)面向系统的准则:系统吞吐量高、处理机利用率好、各类资源的平衡利用。 8.在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中,各采用哪几种进程(作业)调度算法? 答:批处理系统的调度算法:短作业优先、优先权、高响应比优先、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分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法。实时系统的调度算法:最早截止时间优先即EDF、最低松弛度优先即LLF算法。 9.何谓静态和动态优先级?确定静态优先级的依据是什么? 答:静态优先级是指在创建进程时确定且在进程的整个运行期间保持不变的优先级。动

材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作业与习题的解答 一、作业: 2、纯铁的空位形成能为 105 kJ/mol 。将纯铁加热到 850℃后激冷至 室 温( 20℃),假设高温下的空位能全部保留,试求过饱和空位浓度与室 温平衡空位浓度的比值。 (e 31.8=6.8X1013) 6、如图 2-56,某晶体的滑移面上有一柏氏矢量为 b 的位错环, 并 受到一均匀切应力τ。 (1)分析该位错环各段位错的结构类型。 (2)求各段位错线所受的力的大小及方向。 (3)在τ的作用下,该位错环将如何运动? (4)在τ的作用下,若使此位错环在晶体中稳 定不动,其最小半径应为多大? 直。 (3)右手法则( P95):(注意:大拇指向下, P90 图 3.8 中位错环 ABCD 的箭头应是向内,即是 位错环压缩)向外扩展(环扩大) 。 解: (2)位错线受力方向如图,位于位错线所在平面,且于位错垂

如果上下分切应力方向转动180 度,则位错环压缩。

d s Rd ; sin d 2 d / 2 注:k 取 0.5 时,为 P104中式 3.19 得出的结果。 7、在面心立方晶体中,把两个平行且同号的单位螺型位错从相距 100nm 推进到 3nm 时需要用多少功(已知晶体点阵常数 a=0.3nm,G=7 ﹡ 10 1010Pa )? 8、在简单立方晶体的( 100)面上有一个 b=a[001] 的螺位错。如 果 它(a ) 被(001)面上 b=a[010] 的刃位错交割。 (b ) 被(001)面上 b=a[100] 的螺位错交割, 试问在这两种情形下每个位错上会形成割阶还是弯折? ((a ):见 P98图 3.21 , NN ′在(100)面内,为扭折,刃型位错; (b ) 图 3.22 ,NN ′垂直( 100)面,为割阶,刃型位错) b [110 ] 9、一个 2 的螺位错在( 111)面上运动。若在运动过程中 遇 到障碍物而发生交滑移,请指出交滑移系统。 对 FCC 结构:( 1 1 -1 )或写为( -1 -1 1 ) a b [110 ] 10、面心立方晶体中,在( 111)面上的单位位错 2 ,在 ( 111) (4) P103-104 : b d s 2T sin d 2 kGb 2 b kGb 100 (w Gb ln 1300 ; 3 1.8X10-9J )

第三章题库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单项选择: 1、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D )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 A.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D.国家发展史 3、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天才人物的出现D.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 4、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C ) 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5、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统治阶级( B ) A.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B.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C.掌握了宣传机器D.控制了大多数知识分子 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 B ) A.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B.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 C.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D.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7、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D ) A.阶级斗争 B.社会革命 C. 科学技术 D.社会基本矛盾 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 A. 国家政权 B. 军队 C.政治与法律制度 D.思想意识形态 9、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主张( B ) A. 历史是英雄创造的 B.历史是群众创造的 C.历史是英雄与群众共同创造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 历史人物的出现( D ) A.具有历史必然 B.具有历史偶然 C.与历史条件无关 D.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历史偶然性 10、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 ) A. 社会生产方式 B.领导人的水平 C.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D. 国际环境多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有:(A) A.社会意识归根到底要从社会存在得到说明 B.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C.社会意识纯粹是人脑的创造物和想象物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E.有些社会意识不能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据 2、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基本结构有( CDE ) A.自然环境结构B.人口结构C.物质经济结构 D.社会政治结构E.社会观念结构 3、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主要是(ABE )

哈工大2007材料分析方法秋考题--A

哈工大 2007年 秋 季学期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试题 一、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50分) 1. 阐述特征X 射线产生的物理机制 答 当外来电子动能足够大时,可将原子内层(K 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去,于 是在原来的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系统的能量因此而升高,处于激发态,为使系统能量趋于稳定,由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由于外层电子能量高于内层电子能量,在跃迁过程中,其剩余能量就要释放出来,形成特征X 射线。 2. 衍射矢量与倒易矢量 在正点阵中,选定原点O ,由原点指向任意阵点的矢量g 为衍射矢量。 在倒易点阵中,由原点O*指向任意坐标为(h,k,l )的阵点的矢量g hkl 称为倒 易矢量。表示为g hkl =ha*+kb*+lc*。它有以下几个特点:a )垂直于正点阵中相应的(h,k,l )平面,或平行于它的法向N hkl —;b )其矢量长度等于正点阵中相应晶面间距的倒数,即g hkl=1/d hkl ;c )倒易矢量g hkl 与相应指数的晶向[hkl]平行。 3. 结构因子的定义 结构因子是指一个单胞对X 射线的散射强度,其表达式为: )(21j j j lz ky hx i n j j hkl e f F ++=∑=π 由于衍射强度正比于结构因子模的平方,消光即相当于衍射线没有强度,因 此可通过结构因子是否为0来研究消光规律。 4. 衍射峰半高峰宽的含义及与晶粒尺寸的关系 在理想条件下,衍射峰强度只有一条线,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衍射峰总 是有一定宽度的。定义在衍射峰强度I=Imax/2处的强度峰宽度为半高峰宽。主要影响因素为晶粒尺寸,晶粒大小对衍射强度的影响可用θλ2sin 3 c V I =来表示。 5. 给出物相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定性相分析原理: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参数,包括点阵类型、 晶胞大小、单胞中原子的数目及其位置等等,这些参数在X 射线衍射花样上均有所反映,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两种衍射花样完全相同的物质;对于多种物相的X 射线谱,其衍射花样互不干扰,只是机械地叠加;物相定性分析是一种间接的方法,需利用现有的数据库进行物相检索。 定量相分析原理:各相的衍射线强度随该相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6. 内应力的分类及对X 射线衍射线条的影响规律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恒定电流的电场和磁场 练习题及答案 1、一铜棒的横截面积为,mm 80202 ?长为2m ,两端的电位差为50V 。已知铜的电导率为 S/m 107.57?=σ。求(1)电阻(2)电流(3)电流密度(4)棒内的电场强度(5)所消 耗的功率 解:(1)铜棒电阻Ω?=???=?= -571019.210 7.508.002.02 1R S l σ (2)铜棒内电流A R U I 35 3 1028.21019.21050?=??==-- (3)铜棒内电流密度263 /1043.108.002.01028.2m A S I J ?=??== (4)棒内的电场强度m V J E /1050.210 7.51043.127 6 -?=??==σ (5)所消耗的功率W R I P 2 2 1014.1?== 2、电缆的芯线是半径为cm a 5.0=的铜线,外面包一层同轴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半径为 cm b 2=,电阻率m ?Ω?=12101ρ。绝缘层外又用铅层保护起来。 (1)求长度m L 1000=的这种电缆沿径向的电阻 (2)求当芯线与铅层的电位差为V 100时的径向电流 解:(1)距离电缆轴线处的电阻为rL dr S dr dR πρ ρ 2== 则长度的电缆沿径向的电阻可积分求得 Ω?===?81021.2ln 22a b L rL dr R b a πρπρ (2)据欧姆定律可求得径向电流 A R U I 71052.4-?== 3、已知半径为R 的环形导线,载有电流为I ,如图所示。求其中心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解: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可得回路在中心点的磁场大小为 R I d R IR R R l Id B L 244020 2 03 0μθπμπμπ ==?= ? ? 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

第三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3-1 输水管路的直径为150㎜输水量为981kN/hr 求断面平均流 速。 (答:1.57m/s ) 3-2 矩形风道的断面为300×400㎜2,风量为2700m 3/hr ,求断面 平均流速,若出风口断面缩小为150×700㎜2,该处的平均流速多大? (答:6.25m/s,25.0m/s ) 3-3 一圆形风道,风量为10000 m 3/hr ,最大允许流速为20 m/s , 试设计其直径(应为50㎜的整倍数)并核算其流速. (答:450㎜,17.5 m/s) , 各为多大才能保证两支管的质量流量相等? (答:s m v s m v /2.22,/1832==) 3-6 在4×4㎝2的空气压缩机进口管路中,空气的密度委1.2kg/m 3, 平均流速为4m/s ,经过压缩后,在直径为2.5cm 的圆管中,以 3m/s 的平均流速排出,求出口的空气密度和质量流量。 (答:5.22kg/m 3,7.68×10-3kg/s )

3-7 试比较1和3点流速的大小:1)在等直径立管中,2)在渐 () () () 10107 1 0203; 2; 11? ?? ?????=????????=???? ?????????????=r y u u r y u u r y u u m m m 3-9 已知圆管中的流速分布曲线为7 1 0????????=r y u u m ,求流速等于平均 流速的点离壁面的距离。 c y (答:0242) 0r 3-10 求题(3-8)中各种情况的动能修正系数α值 (答:2,1.057,1.03) 3-11 圆喷嘴在圆管中喷射流体,流速分布如图,已知, mm d 501=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吃喝穿住 ( ) 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 ) C.物质生产活动(√) D.社会关系的形成 ( ) 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 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 )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说明:() 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 ( ) 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 ) 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 ( ) D.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 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生产方式(√) B.传统意识 ( ) C.政治制度 ( ) D.阶级关系 ( ) 5.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 )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 ) 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 ) 6.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阶级斗争的反映 ( )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 ) D.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 )

电路分析试题库(有答案)77471

试题库(1)直流电路 一、填空题 1、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做 电路 ,通常由 电源 、 负载 和 传输环节 三部分组成。 2、无源二端理想电路元件包括 电阻 元件、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 3、通常我们把负载上的电压、电流方向(一致)称作 关联 方向;而把电源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不一致)称为 非关联 方向。 4、 欧姆 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 基尔霍夫 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 KC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 支路电流 的约束关系, KVL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 元件上电压 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5、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值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6、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7、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内阻=i R 1 Ω。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电源内阻 等于 负载电阻 ,获得的最大功率=min P U S 2/4R 0 。 9、在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中,特别要注意:不能随意把 控制量 的支路消除掉。 三、单项选择题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 、一定为正值 B 、一定为负值 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B ) A 、6V B 、-6V C 、14V 3、当电阻R 上的u 、i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 、Ri u = B 、Ri u -= C 、 i R u = 4、一电阻R 上u 、i 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 =-10V ,消耗功率为,

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 1.已知分析天平能称准至± mg ,滴定管能读准至± mL ,若要求分析结果达到%的 准确度,问至少应用分析天平称取多少克试样滴定时所用溶液体积至少要多少毫升 解:称取试样时通常需称取两次,因此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为使分析结果的相 对误差达到%,则至少应称取的试样质量m 为: % =m g 102.03 -?± m = g 同样地,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 mL ,为使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达到%,则滴定时所需的体积V 至少为: % = V mL 02.0± V =20 mL 2.在NaOH 的标定时,要求消耗 mol 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30 mL ,问: (1)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KHC 8H 4O 4)多少克 - (2)如果改用草酸(H 2C 2O 4·2H 2O)作基准物质,又该称多少克 (3)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试计算以上两种试剂称量的相对误差。 (4)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1) NaOH + KHC 8H 4O 4 = KNaC 8H 4O 4 + H 2O 滴定时消耗 mol 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 mL 所需称取的KHC 8H 4O 4量为: m 1= mol L 120mL 103204 g mol 1= 滴定时消耗 mol L 1NaOH 溶液体积为30 mL 所需称取的KHC 8H 4O 4量为:m 2= mol L 130mL 103204 g mol 1= 因此,应称取KHC 8H 4O 4基准物质~。 (2) 2NaOH + H 2C 2O 4 = Na 2C 2O 4 + 2H 2O 滴定时消耗 mol 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和30 mL ,则所需称的草酸基准物质的质量分别为: ; m 1=?21 mol L 1 20mL 10-3126 g mol 1= m 2= ?2 1 mol L 1 30mL 10-3126g mol 1= (3)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则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

第三章机考题库

一、多选题 1、学完《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后,某同学共完成了以下几个作品: A、电子报刊《爱鸟报》 B、二次函数画图程序 C、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D、100米决赛成绩排序程序 E、2005 年十运会奖牌分布情况统计表 F、网页“logo图标”的设计 G、在线翻译一篇文章 H、片头动画的制作 判别该同学完成的作品中:属于程序设计自动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参考答案:B、C、D 知识点:3 2、学完《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后,某同学共完成了以下几个作品: A、电子报刊《爱鸟报》 B、二次函数画图程序 C、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D、100米决赛成绩排序程序 E、2005 年十运会奖牌分布情况统计表 F、网页“logo图标”的设计 G、在线翻译一篇文章 H、片头动画的制作 判别该同学完成的作品中:属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人性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参考答案:A、E、F、H 知识点:3 3、1、学完《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后,某同学共完成了以下几个作品: A、电子报刊《爱鸟报》 B、二次函数画图程序 C、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D、100米决赛成绩排序程序 E、2005 年十运会奖牌分布情况统计表 F、网页“logo图标”的设计 G、在线翻译一篇文章 H、片头动画的制作 判别该同学完成的作品中:属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信息加工类型的是()。 参考答案:G 知识点:3 4、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有()。 A、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B、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C、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加工

参考答案:A、B、C 知识点:3 5、以下关于信息的编程加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编程加工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可以加工批量的信息 B、编程加工可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 C、编程加工可以针对具体问题编写专门的程序来实现信息加工的自动化参考答案:A、B、C 知识点:3 二、选择题 1、一位爱好程序设计的同学,想通过程序设计解决“ 鸡兔同笼” 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更恰当的是()。 A、分析信息、设计方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B、提出问题、编写代码、设计方法、调试运行 C、设计方法、编写代码、分析信息、调试运行 D、提出问题、设计代码、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参考答案:A 知识点:3 2、扫描仪是一种()仪器。 A、语音识别 B、光学字符识别 C、手写识别 参考答案:B 知识点:3 3、属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是()。 A、自动控制和网络化 B、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 C、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 D、分类识别和语义分析 参考答案:C 知识点:3 4、现在机器人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机器人利用的技术是()。 A、网络技术 B、人工智能技术 C、编程技术 D、自动化信息加工技术 参考答案:B 知识点:3

思修题库第三章1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选题 1.( )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A. 法制观 B.道德观 C.价值观 D. 人生观 2.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 )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A. 自然属性 B.文化属性 C.阶级属性 D.精神属性 3.正确的( )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A.价值观 B. 世界观 C.社会观 D.道德观 4.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 ( ) 是人生观的核心。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人生目标 5.( )既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又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 A. 人生目的 B. 人生价值 C. 人生态度 D. 人生目标6.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地用( )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实用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 )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人生追求 8. 人与自然之间(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价值追求。 A. 友好共生 B.相互依赖 C.相互矛盾 D.相互适应 9.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 ( )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A.个人价值 B.自我价值 C.个体价值 D. 他人价值10.人生的( )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 C.自我价值 D.精神价值 11.人生的( )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A.个人价值 B.内在价值 C.知识才能 D.社会价值 12.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 )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个人价值 D.物质价值 13.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A.劳动和聪明才智 B.知识和学历 C.名利和地位 D.思想和观念 14.( )以及人们通过它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A.知识 B.金钱 C.权力 D.劳动

用矩阵方法使网孔分析法通解-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用矩阵方法使网孔分析法通解 黄明康 5030309754 F0303025 在网络电路的学习中,我们一般使用结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我们知道他们有各自的用途,但其实如果使用得当,只用其中的一个方法就可以解所有目前已经可解得网络电路。而在我看来这得当的使用就是巧妙运用数学。之所以如此,我认为是因为结点分析法的基础KCL与网孔分析法的基础KVL是相容的,即可以用结点分析法的地方就可以用网孔分析法解题。 先来看个例子,从网孔分析法说起,如图(1)所示,是一个非常适合用结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解题的网络。 正如上课时所做的,我们用网孔分析法解之,以im1、im2、im3为支路电流列出回路的矩阵方程,方程如式(2)。

最左边的矩阵是各回路的电阻矩阵,解出此方程,再根据VCR就能得出整个网路电路的各个参数。由于篇幅所限,也由于这已是大家皆知的常规方法,对于为何使用这种方法及其可用性、使用方法等在此不再冗述。 而我关心的是,这种方法是在这么一个可以说是完美的电路网络中运用的,所以一旦电路中的某个器件变了,可能使这种方法不可用。而其实上课时已经提出了这种问题,也给出了改进了的解题方法——运用网路电路的一些性质化解电路成可用网孔分析法的电路。 但这种方法在解题中会使不熟练的我不经意中掉入“陷阱”。我更愿意用以下的方法用数学解题,这样可以使我们不必太过计较概念。 对于我的方法,也请先看一个例子,如图(3): 这样,这个电路就不能单纯的运用网孔分析法了。那么按之前所述,运用网路电路的一些性质化解电路成可用网孔分析法的电路,然后解之,正如图(4)

a 和图(4) b 中所示过程。 然后得出电阻网络矩阵方程,解出所要的量。 对于以上的例题,也有所谓的虚网孔电流法如式(5): 其实,虚网孔电流法仅仅只是根据我们在网孔分析法的引出中得出的规律重新又列出了简单的方程组,这跟我们最初想要使用结点分析法和网孔分析法的初衷不符,初衷是按给出的网络电路图直接写出矩阵方程。这样就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网络。 当然,也正是虚网孔电流法使我想起了网孔分析法的一般矩阵解法。仍就看图(3):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六.补充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目属于会计科目的有() A.欠供应单位料款B.所有者投资 C.银行存款D.未分配利润 2.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是() A.会计科目B.账户 C.会计科目和账户D.会计科目或账户 3.会计科目是() A.会计报表的名称B.会计账户的名称 C.会计账簿的名称D.会计要素的名称 4.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影响()账户发生增减变化。 A.一个B.两个 C.两个或更多D.全部 5.对每个账户来说,在某一时刻其期末余额() A.只能在借方B.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C.只能在贷方D.可能在借方和贷方 6.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记账,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A.总是相等的B.总是不等的 C.借方发生额一定大于贷方发生额 D.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7.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 A.增减记账法B.收付记账法 C.单式记账法D.借贷记账法 8.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主要为了() A.便于登记账簿B.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C.提高会计工作效率D.便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 9.在借贷记账法下,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表明() A.企业债权的增加B.企业债务的减少 C.企业债务的增加D.企业债权的减少 10.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的借方表明() A.企业债权的增加B.企业债务的减少 C.企业债务的增加D.企业债权的减少 11.下列账户中本期发生额减少登记在借方的是()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 C.短期借款D.制造费用 12.本月共购入材料5 000元,各车间部门领用3 500元,退回200元,月末结存为2 000元,则材料上月结存应为() A.300元B.700元 C.500元D.900元 13.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存在的依据是()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B.经济业务的内容 C.静态会计方程式D.动态会计方程式 14.采用借贷记账法,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是根据()

第三章 习题5-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901年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内容是( B ) A.派遣留学生 B.裁撤军机处 C.编练新军 D.奖励实业 2.1903年邹容写的( C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C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4.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5.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C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6.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C ) A.黄花岗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保路运动 D.广州起义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B )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8.中华民国元年是( C )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其难以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 B ) A.中华革命党 B.国民党 C.统一共和党 D.国民共进会 11.1915年,( C )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2.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A ) A.辛亥革命 B.戊戌维新运动 C.太平天国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3.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C )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C.“二十一条” D.出让川汉、粤汉铁路 14.袁世凯死后,英美帝国主义扶植的军阀主要有( C ) ①直系②皖系③奉系④滇系⑤桂系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 ②③ 15.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 C )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运动的失败 C.护法运动的失败 D.保路风潮的失败 二、多项选择题 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ABCD)。 A.清政府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B.清政府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

材料分析方法部分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一章X 射线物理学基础 2、若X 射线管的额定功率为1.5KW,在管电压为35KV 时,容许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答:1.5KW/35KV=0.043A。 4、为使Cu 靶的Kβ线透射系数是Kα线透射系数的1/6,求滤波片的厚度。 答:因X 光管是Cu 靶,故选择Ni 为滤片材料。查表得:μ m α=49.03cm2/g,μ mβ=290cm2/g,有公式,,,故:,解得:t=8.35um t 6、欲用Mo 靶X 射线管激发Cu 的荧光X 射线辐射,所需施加的最低管电压是多少?激发出的荧光辐射的波长是多少? 答:eVk=hc/λ Vk=6.626×10-34×2.998×108/(1.602×10-19×0.71×10-10)=17.46(kv) λ 0=1.24/v(nm)=1.24/17.46(nm)=0.071(nm) 其中h为普郎克常数,其值等于6.626×10-34 e为电子电荷,等于1.602×10-19c 故需加的最低管电压应≥17.46(kv),所发射的荧光辐射波长是0.071纳米。 7、名词解释:相干散射、不相干散射、荧光辐射、吸收限、俄歇效应 答:⑴当χ射线通过物质时,物质原子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受迫振动,受迫振动产生交变电磁场,其频率与入射线的频率相同,这种由于散射线与入射线的波长和频率一致,位相固定,在相同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故称为相干散射。 ⑵当χ射线经束缚力不大的电子或自由电子散射后,可以得到波长比入射χ射线长的χ射线,且波长随散射方向不同而改变,这种散射现象称为非相干散射。 ⑶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χ射线光子从原子部打出一个K 电子,当外层电子来填充K 空位时,将向外辐射K 系χ射线,这种由χ射线光子激发原子所发生的辐射过程,称荧光辐射。或二次荧光。 ⑷指χ射线通过物质时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使物质原子激发的能量,如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将K 电子从无穷远移至K 层时所作的功W,称此时的光子波长λ称为K 系的吸收限。 ⑸原子钟一个K层电子被光量子击出后,L层中一个电子跃入K层填补空位,此时多余的能量使L层中另一个电子获得能量越出吸收体,这样一个K层空位被两个L层空位代替的过程称为俄歇效应。 第二章X 射线衍射方向 2、下面是某立方晶第物质的几个晶面,试将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到小按次序重新排列:(123),(100),(200),(311),(121),(111),(210),(220),(130),(030),(221),(110)。 答:立方晶系中三个边长度相等设为a,则晶面间距为d=a/ 则它们的面间距从大小到按次序是:(100)、(110)、(111)、(200)、(210)、(121)、(220)、(221)、(030)、(130)、

第三章 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 第三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1.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X -3 0 1 5 p 试求EX。 答案与提示:2EX=。 2.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k P p 求:(1)常数p ;(2)数学期望EX;(3)方差。DX 答案与提示:(1)由归一性,=p; (2); = (3) = 3.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p 求:(1)数学期望;(2)方差。2)1(?XE2)1(?XD 答案与提示:由归一性,=p; (1); (1)?= 8 (2) (1)?= 4.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其它,080,8/1)(xxf 求X的数学期望。 答案与提示:4EX= 5.设随机变量X服从拉普拉斯分布,其分布密度为αβα21)(=exf,0>α(+∞<<∞?x)。 求X的数学期望。

答案与提示:该题要求熟练掌握计算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公式。EXβ=。—1—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 6.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 ?????≤

第三章 习题答案

第三章效用论 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 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MRS 12=-△X 2/△X 1 其中,X 1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X 2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12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 MRS 12=P 1/P 2 即有: MRS 12=2080 =0.25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 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 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 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 (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I =2元×30=60元。 (2)图中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I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I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I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

第三章选择题及标准答案

第三章选择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前进论和倒退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 () 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唯物 史观对() A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B哲学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D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5、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 中主要的方面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 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 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8、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 9、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10、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 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 1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 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 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指导社会心理 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

第三章习题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章晶体空间格子的晶向及晶面的标定 练习题1. 以下两个平面点阵图案,画出其空间格子: 练习题2.六方点阵中布拉菲格子的先取: 练习题3. 请判断NaCl和CsCl晶体的格子类型: 氯化钠是面心立方格子、氯化铯属于简单立方格子。 练习题4. 晶向标定 (1)请在上图中标出晶向[001], [101], [110], [1-10], [1-11], [112]及[12-3]。 (2) 指出晶向族<111>包括哪几个晶向。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说明“-1”的负号应放于1的正上方,以下类同。 练习题5. 二维晶面标定 练习题6.三维晶面标定 练习题7. 请在图中画出面(001), (101), (1-11), (112)及(12-3) 练习题8. 四轴坐标系晶面标定 (1) 请把图中三个彩色晶面用三指数和四指数表示,如上图。 (2)请在右图画出(-112), (-1100), (11-20), (123), (12-33)等面。

(-112) (-1100) (11-20) (123) (12-33) 练习题9. 四轴坐标系晶向标定 (1) 请用三指数和四指数标定右图彩色晶向; 红色 绿色 蓝色 紫色 [041] [232] [210] [1-2-2] [-48-43] [14-56] [10-10] [4-51-6] (2) 请在上图中画出晶向[101], [11-1], [121], [1-11],[-2111], [-12-11]。并指出哪些属于同一晶向簇。 [101] [11-1] [121] [1-11] [-2111] [-12-11] [11-1]、[1-11]属于<111>晶向族;[-2111]、[-12-11]属于<2111>晶向族。

概率论答案第三章测试题

第三章测试题 1箱子里装有12件产品,其中两件是次品.每次从箱子里任取1件产品,共取两次(取后不放回).定义随机变量X Y ,如下: 0X=1???,若第一次取出正品,若第一次取出次品 0Y=1??? ,若第二次取出正品,若第二次取出次品 (1)求出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联合分布律及边缘分布律; (2)求在Y=1的条件下,X 的条件分布律。 解 (2) 2 设二维随机变量 X Y (,)的概率密度Cy(2-x),0x 1,0y x, f(x,y)=0,.≤≤≤≤??? 其他 (1)试确定常数C ;(2)求边缘概率密度。 解 (1)1)(=??+∞∞-+∞∞-dy dx x f 即1)2(100=??-x dxdy x Cy x ,5 12 = ∴C 3设X Y (,)的联合分布律为: 求(1)Z X Y =+的分布律;(2)V min(X ,Y )=的分布律 (2)

4设X 和Y 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 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Y 的概率密度为: y 212Y e ,y 0 f (y )0,y 0 -??>=? ≤?? (1)求X 和Y 的联合概率密度; (2)设含有a 的二次方程为2 a 2Xa Y 0++=,试求a 有实根的概率。 解 (1)X 1,0x 1 f (x )0,other <<<==∴-other y x e y f x f y x f y Y X , 00,10,21)()(),(2 (2)2 a 2Xa Y 0++=有实根,则0442≥-=?Y X ,即求02 ≥-Y X 的概率 ?-=??=??=≥---≥-1 01 00 20 2 2 22 121),(}0{dx e dy e dx dxdy y x f Y X P x x y y x 3413.0)0()1(211 2 2=Φ-Φ=?- dx e x π ,π23413.010 22=?∴-dx e 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