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39
- 格式:docx
- 大小:152.54 KB
- 文档页数:2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501.甲乙签订买卖合同,后甲起诉乙支付货款,乙委托律师丙代理其参加诉讼,授权委托书写明为一般授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以在庭审中提出反诉B.若乙在审理过程中提出反诉,法庭应当休庭C.若甲曾向乙借款期满至今未归还,乙可以就此向法院提起反诉D.若法院作出乙支付货款的判决后,乙发现甲乙间的买卖合同为无效合同,可以在判决生效前向法院提起反诉【考点】反诉【答案】BC。
解析:反诉是指在诉讼程序进行中,本诉被告针对本诉原告向法院提出的独立的诉。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
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丙的授权是一般授权,一般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提起反诉。
A项错误,不当选。
被告乙在开庭过程中提出反诉,除非原告甲放弃法定的答辩期利益,法院应当休庭让原告甲准备答辩。
B项正确,当选。
《民诉解释》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反诉的当事人应当限于本诉的当事人的范围。
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基于相同法律关系、诉讼请求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或者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基于相同事实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反诉应由其他人民法院专属管辖,或者与本诉的诉讼标的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理由无关联的,裁定不予受理,告知另行起诉”。
被告提起的反诉,除了必须符合诉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反诉的被告必须是本诉的原告。
(2)反诉应当在本诉起诉以后,法庭辩论终结之前提起。
(3)反诉只能向审理本诉的人民法院提起。
本诉撤回,并不影响反诉的效力。
(4)反诉与本诉的诉讼标的或者诉讼理由相互有牵连,即:①以同一法律关系或事实为根据;②权利义务由同一法律关系发生;③本诉与反诉属于同一目的;④本诉与反诉互相排斥,或以其中之一为先决条件。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341.关于诉讼时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的,又反悔的,可以以诉讼时效届满进行抗辩B.王某请求张某返还自己的房屋,不适用诉讼时效C.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可以引起债权人对债务人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但不能引起债务人对次债务人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D.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但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的,保证人不得对债权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考点】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断【答案】B。
解析:《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A 项错误,不当选。
《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B项正确,当选。
《诉讼时效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C项错误,不当选。
《诉讼时效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
保证债务具有从属性,只要主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保证人即可对债权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
D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B。
【思路点拨】本题需要注意《诉讼时效规定》的相关内容,是对《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的整合与扩展。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司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31.2019年2月1日,甲以一盒巧克力为诱,与10岁女童发生性关系,并在此过程中致其重伤。
2019年5月1日,A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对甲被指控强奸一案的审理,宣布判处甲死刑缓期执行,并当日送达了判决书。
2019年5月5日,甲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
对此,检察院并未提出抗诉。
关于本案的第二审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若二审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本案,因为本案属于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故应当不公开审理B.第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对甲应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时限制减刑。
对此,第二审法院应当维持原判C.二审法院应当由审判员三人、五人或者七人组成的合议庭对本案进行开庭审理D.若甲在5月7日撤回上诉,则本案的判决书于5月12日发生法律效力【考点】二审程序;公开审理;死缓复核;合议庭组成;上诉不加刑【难度】★★【答案】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据此,未成年人不公开审理是指未成年人作为被告人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其立法目的是对未成年人隐私(曾经涉嫌犯罪的过往)的保护。
本题中,10岁女童为被害人,不是被告人,但这不意味着本案应当公开审理。
本案仍应当不公开审理,原因在于涉及当事人隐私。
A项错误,不当选。
《高法解释》三百二十五条规定,“审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并应当执行下列规定……(六)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不得限制减刑……”据此,依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一审没有限制减刑,二审法院即便认为限制减刑是合适的,也不应当适用限制减刑。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
1013-41
1、下列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有:
A.李律师在法庭上即兴发表的代理词
B.马法官就某案撰写的判决
C.陈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民法通则》
D.刊登在专利公报上的某一发明专利的说明书
【考点】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
【答案】BD。
解析:《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B、D两项属于政府文件,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B、D两项正确,
当选。
A、C两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BD。
【思路点拨】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有三种:
(1)官方文件,即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官方文件具有独创性,属于作品范畴,不通过著作权法保护的根本原因在于方便人们自由复制和传播。
(2)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时事新闻虽从总体上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
(3)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这类成果表现形式单一,应成为人类共同财富,不宜被垄断使用。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421.管子在《管子·法法》中说:“法立令行,则民之用者众矣。
法不立令不行,则民之用者寡矣。
”对这句话反映的法律特征,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A.法律的强制性B.法律的共同性C.法律的安定性D.法律的社会性【考点】法律的特征【答案】C。
解析: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发挥法律的作用,法律应具有安定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法律不得轻易变更,法律必须明确实行,保持相对不变。
管子的这句话正是揭示了法律的安定性。
C项正确,当选。
A、B、D三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C。
2.某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划拨方式取得100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在该片土地上建了几栋房屋作为病房使用。
由于医院需求有限,遂将其中的一栋出租,将另一栋转让,某律师对此作出如下建议,其中正确的是:A.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转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B.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报批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但受让方仍应依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C.已经取得的租金归国家所有,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将房屋出租租金中所含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即可D.医院应先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然后再出租房屋,已取得的租金予以没收【考点】划拨土地建设后的房屋转让及其出租【答案】C。
解析:《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报批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33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制史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A.郑国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是当时封建立法的全面总结,其盗、贼、网、捕、杂、具的体例内容为后世奠基B.晋国大夫叔向曾写道:“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
”打破这一局面的是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C.秦律在处罚侵犯财产罪上共犯较个犯罪处罚从重,集团犯罪(10人以上)较一般犯罪处罚从重D.《北齐律》充实了刑法总则,精炼了刑法分则,规定“重罪十条”和“准五服制罪”制度【考点】中国古代法制史【答案】D。
解析:郑国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典的活动。
《法经》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是当时封建立法的全面总结,其盗、贼、网、捕、杂、具的体例内容为后世奠基。
A项错误,不当选。
晋国大夫叔向曾写道:“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
”其中的“不为刑辟”是指不公布成文法,打破这一局面的是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晋国赵鞅“铸刑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B项错误,不当选。
秦律在处罚侵犯财产罪上共犯较个犯罪处罚从重,集团犯罪(5人以上)较一般犯罪处罚从重。
人数是5人而非10人。
C 项错误,不当选。
《北齐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精炼了刑法分则,使其成为11篇。
《北齐律》首次规定“重罪十条”,把“重罪十条”置于律首,作为严厉打击的对象,增加了法律的威慑力量。
《晋律》与《北齐律》中相继确立“准五服制罪”制度。
D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D。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104-391.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使用集体土地从事建设不需要经过国家征收?A.兴办乡镇企业B.村民建设住宅C.乡村公共设施建设D.乡村公益事业建设【答案】ABCD【考点】集体土地使用权【解析】《土地管理法》第43条第1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据上述规定,ABCD均正确。
2.甲公司以出让方式取得某地块50年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写字楼。
土地使用权满3年时,甲公司将该地块的使用权转让给乙公司,但将该地块上已建成的一幢楼房留作自用。
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如该楼房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则甲公司可只转让整幅地块的使用权而不转让该楼房B.甲公司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载明的权利、义务应由乙公司整体承受C.乙公司若要改变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取得原出让方的同意即可D.乙公司受让后,可以在其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满46年之前申请续期【答案】BD【解析】A、B项考查土地及房屋的转让问题。
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2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我国实行房地一体,地上建筑物不能脱离土地使用权而单独存在,A项错误,B项正确。
C项考查受让方改变土地用途是否只需转让方同意。
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后,受让人改变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原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1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18-39
1.甲公司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付款人为丙银行的承兑汇票。丁向乙公司出具了一份担保函,承诺甲公司不履行债务时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乙公司持票向丙银行请求付款,银行以出票人甲公司严重丧失商业信誉为由拒绝付款。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乙公司只能要求丁承担保证责任 B.丙银行拒绝付款不符法律规定 C.乙公司应先向甲公司行使追索权,不能得到清偿时方能向丁追偿
D.丁属于票据法律关系的非基本当事人 【答案】B 1
【解析】本题考查汇票的承兑和追索权的行使。 A项:《票据法》第61条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汇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
(一)汇票被拒绝承兑的; (二)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三)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由条文可知,乙公司被拒绝付款后可向出票人甲公司、担保人丁公司行使追索权,A、C项错误
B项:乙公司的承兑汇票在请求付款之前应当提示承兑,题干中乙公司已经可以向丙银行要求付款,可推知丙银行已经同意承兑,票据具有无因性特征,丙银行在同意承兑后甲公司的信誉问题而拒绝向乙公司付款。可知B项表述正确。
D项:票据法律关系中的非基本当事人指在票据发出后通过其他票据行为而成为票据当事人的人,如背书人、保证人、 1
参加付款人、预备付款人等。《票据法》第46条规定:“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下列事项:
(一)表明“保证”的字样; (二)保证人名称和住所; (三)被保证人的名称; (四)保证日期; (五)保证人签章。”由此可知本案中丁的行为不构成票据保证,而是民法上的保证,不是票据法律关系的当事人,D项错误。
2.某上市公司因披露虚假年度财务报告,导致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蒙受重大损失。关于对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321.下列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涉嫌贪污后逃逸,通缉一年后被抓获归案,法院应当按照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继续审理B.乙涉嫌贪污罪,在车祸中丧生,可以适用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C.丙涉嫌受贿罪逃匿,通缉半年后自动投案,可以适用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D.丁涉嫌挪用公款罪,通缉一个月之后因病死亡,人民检察院应当向法院申请没收丁的违法所得【考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答案】B。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一条规定,“在审理过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
A、C两项错误,不当选。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八条规定,“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B项正确,当选。
D项错误,不当选。
故本题选B。
【思路点拨】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公安机关认为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
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提供与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申请没收的财产。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381.张三是甲银行的信用卡持卡人,其持信用卡到接受信用卡消费的乙商场刷卡消费10万元。
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张三和甲银行之间形成买卖合同关系B.张三和甲银行之间形成借款合同关系C.甲银行和乙商场之间形成买卖合同关系D.乙商场有权要求张三付款10万元【考点】民事法律关系【答案】ACD。
解析:张三持信用卡在乙商场消费,由甲银行向乙商场付款,这是一种无名合同关系,参照委托合同的规定处理。
张三应依消费金额向甲银行还款,张三和甲银行之间形成借款合同法律关系。
A项错误,当选。
B项正确,不当选。
张三和乙商场之间构成买卖合同关系。
C项错误,当选。
乙商场负有向信用卡持卡人给付商品的义务。
甲银行在乙商场完成对第三人的给付之后,乙商场有权要求甲银行付款。
D项错误,当选。
故本题选ACD。
【思路点拨】根据题干判断属于哪种民事法律关系,需要对各种民事法律关系能够了解。
2.甲工厂因建造办公楼,与乙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乙承建该办公楼建设工程。
楼房建好后,甲因向丙银行借款(本息合计)1000万元,将该办公楼抵押给丙,双方办理了办公楼的抵押登记,但未办理办公楼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登记。
竣工验收合格后,甲尚欠乙工程价款600万元,乙催告后经过合理期限,甲仍未支付。
丙见状行使抵押权,将办公楼和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拍卖,共获价款1200万元(经法定机构评估,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变卖的价款为500万元,办公楼变卖的价款为700万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一个?A.物权优先于债权,对于变卖办公楼的700万元,丙银行优先于乙受偿600万元B.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对于变卖办公楼的700万元,乙优先于丙受偿600万元C.登记为不动产抵押设立的生效要件,丙对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变卖所得500万元价款不享有优先受偿权D.若乙将对甲享有的600万元工程价款债权让与丁,对办公楼拍卖所得700万元,丁优先于丙银行优先受偿600万元【考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答案】B。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
析1101-99
1.甲与素不相识的崔某发生口角,推了他肩部一下,踢了他屁股一脚。
崔某忽觉胸部不适继而倒地,在医院就医时死亡。
经鉴定,崔某因患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B.甲的行为既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也不能认定为意外事件
C.甲的行为与崔某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客观事实
D.甲主观上对崔某死亡具有预见可能性,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C
【考点】因果关系
【解析】A选项错误。
作为故意伤害罪实行行为的伤害行为,并非泛指一切有形力,而是有一定的程度要求。
甲的行为暴力程度低,没有达到故意伤害罪中足以损害他人生理机能的程度,因而不是故意伤害罪中的实行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B选项错误。
甲、乙之间素不相识,甲对于被害人体质特殊这一事实完全无认识,不具有预见可能性,主观上不存在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本案应定性为意外事件。
C选项正确。
这属于内外结合的因果关系,甲的行为与结果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
但需要注意,因果关系只是客观面的,虽然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直接具有因果关系,但甲主观上既无故意也无过失,仍然不成立犯罪,而只是意外事件。
D选项错误。
甲、乙素不相识,行为人对于被害人体质特殊这一事实无认识,对死亡结果无预见可能性,不具有过失责任。
2.在罗某放火案中,钱某、孙某和吴某3家房屋均被烧毁。
一审时,钱某和孙某提起要求罗某赔偿损失的附带民事诉讼,吴某未主张。
一审判决宣告后,吴某欲让罗某赔偿财产损失。
1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
析1022-39
1.下列哪些机构属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A.房地产咨询机构
B.房地产经纪机构
C.房地产职业培训机构
D.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
【答案】ABD
【解析】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
构包括房地产咨询机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
机构等。A、B、D项正确,C项错误。
1
2.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
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侨居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B.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
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D.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约束力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宪法的效力。
A选项考查宪法对人的效力范围,侨居国外的华侨仍具有我
国国籍,身份上是我国公民,受到我国宪法的保护。A项正
确不应选。
B项考查宪法的空间效力。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宪法的空间
效力都及于国土的所有领域,这是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
1
性决定的,也是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决定的。因此,我国宪法
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B项正确不应选。
C选项考查宪法的最高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
宪法的正当性,即宪法是社会共同体基本规则,是社会多数
人共同意志的最高体现。C项正确不应选。
D选项,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院的审判活动也
必须遵守宪法与法律。D项错误应选。
1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及详细解析1016-43
1.在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村民刘某发现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民名单中遗漏了同村村民张某的名字,遂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认为,刘某不是本案的利害关系人无权提起申诉,故驳回了刘某的申诉,刘某不服诉至法院。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张某、刘某和选举委员会的代表都必须参加诉讼 B.法院应该驳回刘某的起诉,因刘某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C.选民资格案件关系到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D.法院对选民资格案件做出的判决是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对此提起上诉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与判决。 A项:《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规定:“审理时,起诉人、选举委员会的代表和有关公民必须参加。”据此规定,此项正确。
B项:《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公民不服选举委员会对选民资格的申诉所作的处理决定,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选区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据此规定,只要公民不服选举委员会对选民资格的申诉所作的处理决定就可以起诉,因此刘某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故此项错误。
CD项:《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据此可知,选民资格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且实行一审终审。”据此,CD项正确。
2.在民事执行中,被执行人朱某申请暂缓执行,提出由吴某以自有房屋为其提供担保,申请执行人刘某同意。法院作出 1
暂缓执行裁定,期限为六个月。对于暂缓执行期限届满后朱某仍不履行义务的情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刘某应起诉吴某,取得执行依据可申请执行吴某的担保房产
B.朱某财产不能清偿全部债务时刘某方能起诉吴某,取得执行依据可申请执行吴某的担保房产
C.朱某财产不能清偿刘某债权时法院方能执行吴某的担保房产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1013-551.下列哪一案件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A.甲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刑满释放后的第三年,又涉嫌敲诈勒索张一,数额较大。
B.乙为出租车司机,在车上捡到乘客王二的新款iPhone手机后拒不交还。
C.丙为某监狱狱警,在押送犯人李三回监狱的过程中,由于饮酒昏睡,致使犯人脱逃。
D.丁虐待自己的父亲赵四,致其身体残疾,经鉴定为重伤二级。
【考点】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范围【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A.盗窃罪刑满释放第三年再次涉嫌敲诈勒索的故意犯罪,此时对敲诈勒索罪来说,这属于在五年之内曾经故意犯罪的情形,不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A错误,不当选。
B,乙涉嫌侵占罪。
侵占罪是纯自诉的罪名,不可能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B错误,不当选。
C,丙涉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即使考生不知道此罪名,仍能判断,其一,丙为过失;其二丙为渎职犯罪。
而按照前述法条第二款的规定,渎职犯罪不可以适用和解程序。
因此对丙不能适用和解程序。
C错误,不当选。
D,《刑法》(2017修正)规定“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据此,首先,丁涉嫌虐待罪,是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犯罪。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选择精选及详细解析
1013-39
1.以下说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的是:
A.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B.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
C.关闭矿山,必须提出矿山闭坑报告
D.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采取复垦利用措施
【考点】开采矿产资源的保护性规定
【答案】ABCD。
解析:《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
耕地、草原、林地因
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
开采矿产资源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A、B、D三项正确,当选。
《矿产资源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关闭矿山,必须提出矿山闭坑报告及有关采掘工程、不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并按照国家规定报请审查批准”。
C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选ABCD。
【思路点拨】坑口、井区或露天采场关闭的报告既是一个终止生产的请示报告,又是矿山生产建设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报告。
编写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资源远景的结论和资源回收利用程度的论述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使闭坑工作不遗留问题。
闭坑报告一般分地质、测量与采矿、选矿生产两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