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作文之我的偶像李清照的作文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格式:docx
- 大小:23.07 KB
- 文档页数:13
写李清照的作文
【篇一:一代才女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尽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轻快、朗朗上口的如梦令广泛流传。
作者李清照的名字也自然而然的传进了千家万户。
可谁又能想到,这位“宋代第一才女”在痛失夫君的晚年,过的是何等凄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仿佛看到了李清照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窗子独坐。
望着窗外,独自伤心……
李清照不仅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还被誉为“词家第一大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情意绵绵的相思小曲;“香冷金猊,被翻红浪”遥遥的思念浓的化不开;“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失去家人的创伤久久无法平息。
明丽轻快,活泼清丽到相思微愁,再到苦闷伤痛,所有词,哪一首不是她呕心沥血写下的?
她的人格与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娴,更兼须眉之刚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她有美满家庭,又经历了世间沧桑。
她是一个传奇,她的词则是一个传奇中的奇迹!
细细品味李清照的词,在慢慢琢磨李清照词中的佳句。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精选【5篇】范文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李清照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关于李清照的作文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犹怜少女,独处闺室。
花一样的年纪,给了你花一样的身姿与才华:李清照,今生得你回眸一笑,值了。
你坐在窗头,双手捧起一株海棠花,微闭双眼,只嗅得淡淡清香,却也沁人心脾,难以忘却。
只见得嘴角扬起一抹微笑,脸上浮现只有少女才有的那份纯真与甜美。
堂屋里来了客人,你急忙三两步跑回闺室,身姿在空中起舞。
由于好奇,你忍不住回头。
今生得你回眸一笑,是青涩。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风华正茂,你结识了赵明诚。
同为诗人的你们,不免有文学诗书上的共识。
日子虽然很艰辛,每天过着“菜蔬布辣”的俭朴生活,但也幸福知足。
你甚爱在“归来堂”里研究文学,创造诗词,也喜欢在这与赵明诚烹茶对诗。
倏尔,桌前飞来一只洁白的蝴蝶,却又匆忙飞走。
你想要去抓,却从指尖滑走。
你回首望着小小的它,向憧憬的阳光飞去,不禁扬起微笑,感叹唏嘘这蝴蝶也有梦。
脸上的笑早已褪去了青涩,沉淀为岁月的痕迹。
今生得你回眸一笑,是沉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国破与丧夫之痛,无人能解。
你变得不爱笑了,词风突变,愈发凄入肝脾,哀感顽艳了。
南迁后你居无定所,身心憔悴,形影相吊。
你愁的逝去了如花容颜,逝去了如水年华。
你深邃的双眼在寻觅什么?今生得你回眸一笑,是坚强。
寒雨,烈风,笔握,呢喃……关于李清照的作文2寻寻觅觅,辗转他乡,是否寻得到曾经的他?冷冷清清,乍暖还寒,是否品得到儿时的温馨?凄凄惨惨戚戚,几盏独愁,是否能够暂时忘却那柔肠百结的痛?醉了吧?灯下,眼前已经是亦幻亦真。
你又想起了当年……荡完秋千的你,百无聊赖地看着自己纤弱的手。
突然感到背后一股冰凉,转身,艳丽却不妖冶的花映入眼帘。
你微笑,用手接住从娇柔的花瓣上滚落的露珠,丝毫不在乎自己已是香汗淋漓。
那时的你,亭亭玉立,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
那时的你,生活优裕,无忧无虑。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精彩10篇】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篇一从弦上缓缓流出,一个才华绝顶的女子,默默徘徊于窗前,低诉着愁思。
少女时期,你天真无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春季,你穿着轻衣荡秋千,以致“薄汗”淋漓,“蹴罢秋千”,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的貌美如花,内秀如竹,你博古通今,你告诉我,女子应好读,应自强,女子绝不比男儿差!正当你在享受着娇宠和才气时,上天发现了你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你写些闺怨闲愁,历史会从你身边白白走过。
于是,上天斩断了你的爱河。
你的愁绪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儿女情愁了,国不是国,家不是家,人也不是人……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
在国破山河之际,你“欲将血泪寄山河”,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沼,直入黄龙城”,却换来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迫害忠良的事;你想追求一份安慰与寄托,却换来“不终晚节”的千古骂名;你想将平生所学相授于人,却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
你乘一扁轻舟,在乱世中流离,家不能回,心无处归,花已然尽。
面对物是人非,面对断香残酒,你没有像祥林嫂那般麻木,也没有像杜十娘那样以死抗争,而是以平民之身,想统治者的过错,想国家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你教会我,女子应该坚强,人生在世多磨难,踏平坎坷是春秋。
当你看到元夕时的少女,你回想以前,女扮男装,与丈夫看花灯,想到了曾经的那般快乐,你默默地从书架上取下丈夫的书,在微弱的灯光下,轻轻抚摸,你闭上双眼,两行泪光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凄惨的光……。
你继续乘一叶扁舟四处游走,在黄昏,你独自倚在窗前,一排大雁飞过,又不知几何,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你在窗前不禁喃喃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你是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的绝世之花,你是闪耀着传奇色彩的乱世美神,你没有留下你的风华绝代,却以你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总有起伏,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通用27篇)我已心的维度仰视李清照清丽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跫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沉淀的瑰宝,已此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远逝的曼妙红颜。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篇1她多愁善感,她看透人生,她苦笑面对,她,就是我心中的名人——李清照。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很多人敬佩她的才华,说她是才女。
没有人可以复制她的经典,她留下了名垂不朽的诗与词,作为她的崇拜者,我似乎读出了她的苦与乐。
她的悲哀与欣喜,她的幸福与不幸遭遇。
我敬佩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有欢喜的心情,真实的被表现了出来,语言朴实但又不乏高贵,没有一点点的做作,只是想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畅游湖上,不去考虑任何的事情,那时心中是一种怎样的释放与自由啊!望着平静的湖面,只想欣喜不想忧愁,简直是一种享受。
而夜中寻湖更多了一份安静与神秘,不小心惊起了鸥鹭,多么惬意啊!也难怪诗人会发出那样的感叹啊!我喜欢她的羁放与无拘无束,我惊叹她对于苦难是那种坚定与毅然决然。
她是永久的美神,是无法取代的。
虽然没有留下你的一张照片,但你的美却胜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高过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
你的美独一无二,你的美无人可替。
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你犹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篇2李清照,一个我魂牵梦萦的名字。
她的美丽高雅,她的细腻脱俗,她的一切印在我心里,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子。
说她美丽,完全是我的主观意思,没有明确的史实证明易安的美,不过,若说她不美,如何做的宰相的儿媳,如何赢得赵明诚至死不渝的爱如何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虽说用相貌衡量一个人确有不妥,可我宁愿相信易安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说她高雅,却是事实,在那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舞文弄墨的有几人?而她确仅用一首《醉花阴》比的赵明诚不再作词,这等让男人汗颜的女人又有几人?她的词作,她对金石文字的研究,叫我如何不说她高雅?说她细腻,则有词为证。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精选3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李清照的作文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篇1传承至今,她的诗词是千古美谈,构思精妙,小小年纪便是广为人称赞的才女,嫁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作词数首,句句笔锋凝练,才华横溢。
一首如梦令,藏着多少胸中感怀,似有万千情恨,借词一首,畅快淋漓地诉说。
一首醉花阴,讲着多少至情思念,若非刻骨铭心,又怎会有如此真挚的情思?一首点绛唇,隐着多少深闺孤寂,倘无精思妙想,未必能有这般风骨。
一首武陵春,叙着多少晚年忧愁。
一首菩萨蛮,记着多少悠悠往事。
一首怨王孙,含着多少触景之情。
一首鹧鸪天,唱着多少凄凉秋意。
一首声声慢,说着多少国仇家恨、凄惨处境……芳华年龄,她是人人赞赏的才女,文思如泉涌,下笔如神。
轻柔温婉,她是安静端庄的淑女,却思绪万千,妙笔生花。
她不是绝美倾城的脱俗女子,却有着享誉南北的名气。
她不是腰缠万贯的富家之女,却有着无数人顶级膜拜。
她集生活愁苦于笔下,一词一句,如诗如画,生动体现。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把酒言欢,隔着空座对饮,言出的尽是思夫之情。
皎皎月下,谁的双眸在清冷月光之中苦寄思念?千古佳话,五十一首愁词,唯此三句最精妙绝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个身段纤纤的女子,有着当世才子都难以比拟的文思。
一世清名,词风婉约,她的故事千古绝唱。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字字珠玑,将相思愁情刻画地惟妙惟肖。
易安,易安,容易安定,若非关心国家大事,又怎会在战乱年代打出如此名号?她在宋朝赫赫有名,谁不知晓她?恬淡一生,不慕繁华名利……描写李清照的美文篇2一方残阳斜铺成诗笺,暮色柔风中摇曳着风铃,想象你写诗的模样。
沐浴秋色,落叶喃喃向树告别,如你脚步声零零碎碎,踩不迭你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我的偶像李清照作文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偶像李清照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偶像李清照作文1是她,吟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知足常乐;是她,道出“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深切思念;是她,诉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爱国情怀。
这,便是我心中的李清照。
她是一位平凡的女子,更是一位知足常乐的女子。
那是一个多么愉快的日子,暮色笼罩着大地,在盛放的荷花中,有一叶小舟,静静地,随波荡漾着,不觉间,便融进了这青山绿水。
小舟上,坐着的,是一个游意味尽,沉醉在这世外桃源的女子,却不小心,把舟划入了藕花深处。
怎么出去呢?一时间,人语声,划船声,浆声,惊起了岸边悠闲的一群鸥鹭……这是李清照早期所写,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她的快乐。
像她这样一个出身于名门世家的贵族女子,能有一颗如溪水般清澈透明的心,能置身于平凡之中,能把权贵抛到九霄云外,能如此知足常乐,实属不易。
她是一位知足常乐的女子,更是一位深爱丈夫的女子。
当李清照满载闺中少女所有的幸福,与自己所爱的人步入爱河时,她的人生便又上了一个台阶。
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像东方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非要经历千辛万苦后才可得到,而是一来就跌入了蜜罐。
两人门当户对,情投意合,成了多少人羡慕的对象。
一年重阳节,丈夫在外做官,李清照因思念过度,写出了“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思念。
这是何等思念?又是何等爱恋。
又有如《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点绛唇》中的“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无不都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爱。
她是一位深爱丈夫的女子,更是一位有爱国情怀的女子。
一天,金人攻入汴京,她美好的生活就此破灭。
写李清照的作文(优秀6篇)写李清照的作文篇一岁月,是因为她词作里存在的欢乐,是因为她任情豪放,是因她的无拘无束。
几个年少的女子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不深居闺房,竟是畅饮美酒,荡舟溪亭。
澄澈的流水倒映着她澄澈的眼眸。
纤手轻轻碰触,便是划过指尖的温柔。
日暮时分,也许是嬉戏太过陶醉了,竟忘记了归途。
风过荷举,莲障千重——在花海中寻路,却无意惊起栖息于绿汀中的水鸟。
同样是身处倚门回首嗅青梅的年华,而她却与众不同,零星几笔便挥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烂漫,让人对她悠闲自在的生活很是向往和憧憬。
的确,词如其人,清新秀丽;人如其词。
宛若芙蕖。
不论是蹴罢秋千,还是舟入莲丛,在我眼中这时的李清照是美丽的,是快乐的,有明媚的微笑,一如盛夏里盎然绽放的荷花。
我眼中的李清照是一池一池的残败。
秋风里,枯黄也灿烂着。
初冬时,衰败也傲岸着。
这是褪去夏日芳华的荷,空空地不载着水分,像是被烟熏黑的花瓣、像蜘蛛网般的莲叶矗立在冷风中,倒映于清冷池水上。
即使昔日光鲜全无,也是一身的桀骜不驯之气,一如忧愁的李清照。
“知否?知否?绿肥红瘦”,她担忧红颜易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感叹相思之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她饱尝隔世思念。
从与相爱之人相隔两地的忧愁到“才藻非女子事也”的打击,“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便是暮年李清照漂泊处境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赞颂菊,所以曾想以李词里的“黄花”来赞美她。
可是思来想去,还是这满池衰败中的美更像是李清照——纵使孤寂如影随形,她的根仍然深扎于她所生活的淤泥之下。
丧夫之痛让她悲苦不堪,脆弱的王朝面对金兵入侵、民族存亡的忧患却依旧歌舞升平,更使她有难以排解的忧愁和难以掩饰的悲伤。
依然记得她当初面对浩浩江水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浩然正气,作为一个女子在儿女情长之上的爱国热忱和坚韧不屈的人格实在令人钦佩。
李商隐曾留残荷听雨,我想借清照读宋。
透过她的诗词,品读她的一缕忧愁,一腔豪情,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便更深刻认识到那个表面繁华实则危机四伏的王朝,便更深刻体会到那个金戈铁马年代里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
李清照的作文关于李清照的作文(通用39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李清照的作文(精选3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的作文篇1她,仅有七八十部留世作品,却与作品上千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平起平坐;她,生在封建时代的男权社会里,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受三从四德的束缚……她就是李清照。
活泼灵动,富有生机,开朗明媚,是李清照的与众不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我经常回忆起那个傍晚,伙伴们一起划船,误入藕花深处,一群纯白色的飞鸟从田田的荷叶上惊飞……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闺中,专攻女红的生活,不是李清照的生活!超越一般人的政治见识,技惊四座,是李清照的不同寻常。
苏轼的学生张耒写过一篇《浯溪中兴颂》,应和唐朝元结的《大唐中兴颂》,当时许多男性的大作家纷纷应和,李清照也提笔写下”何为出战辄披靡,荔枝多马死“的句子。
她引经据典,借用历史讥讽现实,朝廷腐败,兵戈声气,国家颓败。
朱熹便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李清照当时年轻气盛,这样的气质远不是古代一般女子所能达到的。
她,令多少骚人墨客,后世才子惊叹折服!”炙手可热心可寒“,热烈地恨,热烈地爱,是李清照的独具一格。
公公赵挺之与父亲政见不同,赵挺之这些新党领袖开始打击报复旧党人物。
父亲李格非被列入黑名单,不得做官,还要判罪。
李清照请求赵挺之对父亲施以援手,哪知他压根不理会。
你手握那么多权利,不会发烫吗?你的手越烫,我的心越寒。
给一家之主,给当朝宰相这样的诗句,如此敢爱敢恨,爱憎分明!那日皇帝下至诏书,赵挺之毫不留情,将李清照推出赵姓家族,她以她铿锵的决绝远离赵家。
试问历史长河中又有那个女子同李清照一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如此情怀,是李清照超越时代的爱。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优秀范文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李清照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关于李清照的作文1李清照,历史上芳名远播的女词人。
你是那雨中的夜空,清爽圣洁而又有一丝淡淡的凄凉。
物是人非让你日晚倦梳头,至亲的失去,让你的愁只恐那双溪舴艋舟也载不动。
雨是神仙手中宝贵的圣水,用圣水洗过的夜空在人们眼中是无比圣洁的。
没有了一丝污染的夜空就像你――李清照一般。
在封建时代,你突破重重关卡,用手中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向封建统治者大声宣告挑战。
用你柔弱的身体挑起了沉重的担子。
你用委婉的文字诠释着你的才华,表现了你对亲人的怀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你,李清照就像那雨中的夜空,清爽圣洁而又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愁,才华横溢是你钻石般闪亮的魅力。
夜空之所以美丽少不了那满天繁星的点缀。
那一颗颗闪亮的明星发出动人的光芒,吸引着人们。
而名人,也以其高贵的品质、心灵及美貌,成为人们心灵中最耀眼的星辰。
追忆名人事例,欣赏名人的魅力,似那点点繁星般动人。
李清照,你就是那地面上最闪亮的星星。
以你们的过人才气让自己发光,发亮,成为那夺人心魄的至美闪光点关于李清照的作文2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
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i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
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
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李清照的作文(通用45篇)李清照的作文篇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题记不曾,与你相遇,也许,你比我想象中的更为淡雅清馨;不曾,与你相遇,也许,你比我想象中的更为多愁善感,愁伤满地。
但,初遇你的诗词,我就确定——你无法不使我铭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儿时的我读到你的第一首诗,天真的以为你是一名男子。
一名女子麾下的文字如此雄浑、震撼人心是我始料未及的。
轻轻合上古书,思绪的弦音余音绕梁,闭上眼睛,让自己回到那个写满项羽壮志豪情的.乌江。
你提笔江畔,回首望国。
为项羽赞,赞其自刎乌江,不寄人篱下;因丈夫愤,愤其不能有担当,挺身救国;为自己悲,悲己不是男儿身,兵戎马革上战场……你的豪情壮志无法不使我铭记。
渐渐的,才发现,你也是一个闲情逸致十足,活泼可爱的女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早期的你,是如此的活泼可爱,与身边的婢女笑谈昨夜雨疏风骤,未消残酒就沉沉入睡时错过的雨打花落景观;你醉酒舟上,随流而泛,惊起白鹭一阵的随性活泼都无法不使我铭记。
比起早期你的活泼,过渡期的豪情,我更爱你那后期的多愁善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倚在窗边,缄默不语。
托手沉思,让自己回到青瓦、飞花的情愫。
此时的你,经过了生离死别、岁月的磨砺,不再一如既往那般活泼开朗,对世事多一丝怜悯,会由星点小雨、雁过而飞产生千丝万缕愁伤,这便是我最爱你的地方。
你,是怎样一个女子啊,竟能将那无形的愁绪幻化的如此真切,如此沁入人的骨髓,让每一颗遇到你的心,片片碎落。
“词苑千载,盛开一朵女儿花。
”流沙从你指尖缓缓逝去,掩盖着凋零的怨花。
曾几何时,花有亘古不变的璀璨?然而今日却是低落的殉葬,只有你清香依旧,仍是阆花仙葩。
一朵花,一粒沙,一首曲,一阕词,一个女子……你值得我铭记——李清照。
李清照的作文篇2一支支悠扬的曲调,一首首熟悉的战歌,一篇篇感人的乐章……历史书中的幅幅画面在脑海中浮现。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在疆场上豪迈的关羽、曹操;不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不是有着真挚友谊的伯牙子期;而是婉约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我的偶像李清照的作文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篇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
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
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
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
朴实无华,给人以强列的美的享受。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惊”字用的若说妙的话,我觉得就是跟前文中的“误”字配合的好。
因“误”而惊。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向前划啊,向前划,桨声惊起沙滩上的一片鸥鹭鸟。
[出典]李清照《如梦令》注:1、《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2、注释: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③兴尽:游兴得到了满足。
④藕花:莲花。
⑤争渡: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争:怎。
3、译文1: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译文2:那是一个多么快乐的日子!醉意未消,暮色苍茫,泛舟误入莲花深处,惊动了水鸟,扑哧哧全飞起来了。
置身于这样优美的情景中,词人怎不满心欢快呢?4、李清照生平可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这首词在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
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
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
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
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
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
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吕洞宾词。
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名下。
但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
(侯孝琼)6、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7、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对在山东原籍一次野游所作的小令。
关于它的写作背景,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六岁之前女词人是居住在原籍(六岁那年女词人随父亲居住卞京),所以有可能是孩提时代的一次野游的记录;也有人认为,从“沉醉”二字看,是因为喝酒而忘记回家的路,而六岁那么小的年龄不可能有“沉醉”的机会,所以推断这里记录的因该十五岁束发之后的某一次野游,而且是女词人在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这段时间,或者是在朋友的唱和中,或者是与丈夫呢喃时追忆往日的趣事,乘兴而做的。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尝记”是“曾经记得”或者是“记得曾经”,这说明是一首追忆往事的小令。
“溪亭”是泉名,在山东济南,也就是易安的原籍。
“日暮”指天色已经很晚。
“沉醉”二字,许多读本认为是指女词人喝醉了,所以误了回家的时间,甚至有的朋友认为这里的“沉醉”二字与后面的“惊起”句,是一种男性的豪放,是女词人与“须眉”匹敌的作词风格的体现,更有的朋友认为这就是曾经有人误将词词归在苏轼笔下和误传是吕洞宾所作的原因所在。
可是,我更愿意以自己的设想来理解这曲小令,我觉得,女词人的“沉醉”根本不是什么喝酒而醉,其实就是“因景而醉”的意思而已。
试想想:不管是她五、六岁时的经历,还是十五、六时的经历,这两个年龄段都还是属于“孩子”的范畴,因为贪玩而忘记回家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
何况女词人生性就对美的东西有一份特别的敏感,看见景色的迷人忘了回家的时间,“沉醉不知归路”是意料之中的。
作者仅仅是以这样一种语气,把读者,或者是当时脱口吟出这些词句时,用这样的起笔引起“听众”对自己追忆的故乡美景的兴趣,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那景色的迷人,也是女词人对家乡景色的爱恋与怀想。
也为了加重语气对“年轻时期”或者说是“孩提时期”那一次难得的出游的描述,为下文的误入荷丛做伏笔。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个古代的女子,要出游一次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到有舟可摇,有荷可赏的美丽的湖中游玩,那更是难得的机会。
看到蔚蓝的天,碧绿的湖水,还有一湖的摇曳多姿、婀娜娉婷的荷……如此美丽的景色,是在闺门中无法体味的,于是女词人“沉醉”,被景色沉醉,也没自己快乐的心情沉醉了。
这里我们做一下想象:女词人在荷丛中摇着小舟,东看看西瞧瞧,眼睛里有好奇更有惊喜,或者还带者几分淘气……当她不经意地发觉太阳快要下山了,才感觉自己似乎是在荷丛中迷路了,这时又多了几分焦急,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争渡”一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回家晚了自然是不好,也许因为这次的晚归而被断绝以后出游的任何机会呢。
心里一着急,手便加快了动作,浆划得快了,“争渡”一词自然而形象,恰倒好处地写出了女词人当时的焦急心情与她动作的紧张模样。
岂知,紧张中又来了惊喜,作者用“沉醉”“误入”已经告诉读者,溪亭这个地方的迷人了。
接着,“争渡”惊起的一群水鸟,把整首词的意境和气氛都推到了顶点。
那一群在荷花丛中突然惊飞四散的水鸟,给急着回家的“迷路游人”带来突然的“惊悸”,惊悸之余又是欣喜与欢畅。
读到这里,我仿佛听到女词人“啊”的一声惊叫,接着,又大声欢叫:“哇!好多水鸟啊!”少女的淘气、贪玩、好奇以及词人在追忆中流露出来爱自然,爱家乡的情感在小令的寥寥几笔中层层递进,到最后的顶峰嘎然收笔,表现得如此的酣畅淋漓,叫读者不得不拍案叫绝!8、一次郊游之后的黄昏,太阳已经落山了,河面上,一女子划着船,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直到荷塘深处才发觉。
尽管周围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在荷花从中找到正确的路径。
她快速地划动小船,惊动了已经栖息的水鸟。
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惊起的鸥鹭飞上了碧蓝碧蓝的天空打破了夜的宁静。
这些如诗如画的镜头浓重地抹上了易安的记忆之幕。
李清照的少女时光是一条欢悦的溪,充满着粉嫩光阴里的不可思议。
少女游荡在水泊之上,看着惊起的满滩水鸟。
那时候的她,心里是极为干净的:清澈透明,未经世事的一尘不染。
易安的人生还只是一面尚未盛放的旌帜。
只是摇曳出多丽的微微生姿,带着最朴素的生活理想。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李清照《临江仙》在这首《临江仙》的词里边,她表达了一种不平的鸣声,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很独特。
这个声音,和以前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那个李清照有多么大的差别,而这个差别正是由于国家和社会的变故而造成的。
9、第11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演出上,李清照的经典之作《如梦令》被一位声音极具魅力的女声演唱,她的浅唱低吟,还原了李清照词的千回百转的情愫,打动全场更让电视观众陶醉其间。
这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歌者是台湾最具魅力之一的歌手蔡琴。
蔡琴的这首歌为何美得醉人,还是古典诗词和意境和当代流行歌曲元素的结合非常成功。
蔡琴演唱《如梦令》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说明,流行歌曲唱响“中国风”,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时尚元素是可以实现古今对接,打通古今情愫密码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夜色中,绚丽的灯光特效把奥体中心场地变成一池湖水,水波旖旎,鲤鱼穿行其间。
荷花灯亮起,九曲桥相连,白鸟飞过,舞者衣袂飘飘。
《漱玉古韵》节目中,济南女词人李清照经典词作《如梦令》被重新编曲,再现古典意境。
唯美古典诗词元素的恰当运用可以极大提升流行音乐的文化品位和美感意境。
10、在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本能合围下,青年人首先摆脱传统束缚,在玫瑰花、巧克力的浪漫中竞相追逐,一时之间,“情人节”等洋节坐着商业的列车,煊赫一时。
其实,用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似乎更能体现诸多社会成员的狂热、浮躁和浮华———一掷千金、比富斗阔、天价玫瑰,令人目不暇接。
而“情人节”的真谛———有情人一起踏实地呵护滋润情愫,或爱情,或亲情,或友情———却在浮华中若隐若现,影影绰绰。
11、九百年后,午夜梦回,魂牵梦绕,想你是如何千万次捧书相思,剪烛而诵。
清照,我已忘了是在何年何月,对你的清词丽句只是不经意的一瞥,便陷入了你细腻如丝的心房,也种下了我对你深如潭水的思念。
从此云鬓斜钗,与花争妒;品酒赏画,绿窗红烛。
曾携手,凤凰台上共吹箫,也登舟,煮酒作词相游大明湖。
你曾是那么快乐,那么无忧,明月高楼,在素笺上写下了多少醉人迷想的日子。
直到,直到那恼人的圣旨卷走了你的浪漫与邂逅,卷他出了温暖相依的日子入了纷繁复杂的官场,从此,纵使心仍在咫尺,但人已相隔天涯。
你站在长亭,唱尽阳关曲,也留不住离人的脚步。
泪水烟雾般模糊了你的眼眸,望着他离去的方向,一腔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清风拂园囿,明月照幽闺,从此,不再为赋新词强说愁,那轻解的罗裳,那独上的兰舟,那急盼的锦书,难道不是你心中的悲愤与哀怨?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你用你细腻的心化为相思豆,种下你悠远绵长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