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临床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ECL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进行定量检测的作用。
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已得到确诊。
对全部患者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进行定量检测,获取对患者的检测结果,然后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对比,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进行定量检测的效果十分理想,不仅可以将其用于对患者的诊断工作,还可以为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定量检测;检测效果;对比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in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 Methods in this clinical study, 200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ll patients were quantitatively detected b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technology for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 and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atients were obtain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diagnosis result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incidence ratebetween the results of ecli and the diagnosis (P > 0.05)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effect of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 b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is very ideal, which can not only be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but also provide important data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Key words]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quantitative detection;detection effect; comparative analysis乙型肝炎作为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十分巨大的威胁。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anti-HBe)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下面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HBV感染。
HBsAg阳性长时间持续存在,可能代表慢性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患者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源头,因此,HBsAg阳性的个体应采取控制传播的措施,并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HBV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
在经过乙肝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体内会产生anti-HBs抗体,能够中和HBV,使其无法感染正常细胞。
因此,anti-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溶性抗原。
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阳性通常与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HBe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能表示病情活动。
当HBeAg转为阴性,anti-HBe抗体转阳性时,通常指示乙肝病毒复制逐渐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4. 乙肝e抗体(anti-HBe):乙肝e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
其阳性结果通常表示HBV 复制逐渐减少,慢性乙肝病情趋于缓解或病毒清除。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anti-HBe抗体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eAg和HBV DNA水平的下降,代表感染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临床价值分析目的分析和探讨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乙肝患者68例的一般资料,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
结果乙肝患者中乙肝五项中有不同标志呈现阳性,其中HBsAg的阳性发生率最高。
按照年龄段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乙肝五项是乙肝患者检验的重要标志,对于乙肝患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临床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乙肝五项;乙肝患者;检验结果;分析探讨乙肝是非常常见的临床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乙肝的主要原因。
乙肝可以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而且症状具有多样性,会由急性向慢性发展和恶化,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而且,近年来乙肝患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为引起人们对于乙肝的关注和重视。
当前,对于乙肝患者主要的检测途径是通过乙肝五项进行诊断。
鉴于此,我院选择来我院进行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乙肝五项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乙肝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医学诊断,均确诊为乙肝患者。
其中男37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38.7±5.8)岁;女3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5.7±6.5)岁。
上述乙肝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上述68例乙肝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静脉抽血,抽血量为4~5 mL,采取的血样及时分离血清。
而后通过ELISA方法对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测,并严格按照检验试剂的操作说明进行。
1.3 检验标准如果HBV-DNA的定量标准小于1x103 cps/mL则判定为阴性,如果定量标准大于1x103 cps/mL则判定为阳性。
2021年3月第5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核酸检测法对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的检测价值分析崔永利淄博市中心血站,山东 淄博 255033【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应用核酸检测法的检测价值。
方法:选择16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检测对象,应用核酸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方面的结果。
结果: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而言,核酸检测法在乙肝病毒检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更高,核酸检测法的漏诊率低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窗口期长于核酸检测法窗口期,两组检测方法各方面差异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不同感染类型的HBV-DNA含量与阳性率可知,大三阳患者HBV-DNA含量与阳性率更高,与其他两种类型相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小三阳与急性或慢性感染期患者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血液标本应用核酸检测法对乙肝病毒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减少漏诊率,缩短窗口期,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而言更具优势,也可通过对HBV-DNA含量与阳性率进行定量检测,可作为有效的筛查方式。
【关键词】血液标本;核酸检测法;乙肝病毒[中图分类号]R440; 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127-02乙肝病毒是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原因,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危害性较大,因此,加强对献血人群血液内乙肝病毒筛查,对于乙肝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
以往临床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乙肝病毒进行筛查,此种检测方式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势,但是由于乙肝病毒存在窗口期,隐匿性相对较高,采用此法检测时存在一定的漏诊情况。
近年来,临床开始应用核酸检测法对乙肝病毒进行检测,此种检测方式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直接对乙肝病毒DNA含量进行测定,进而对是否存在乙肝感染情况进行反应,诊断灵敏度较高[2]。
电化学发光定量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分析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3-04-16T10:04:54.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孙学青韩景银刘兆军[导读] HBV感染人体后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感染标志物,通过对这些感染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孙学青韩景银刘兆军(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东营 257091)【摘要】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定量检测乙肝五项指标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92份血标本分别采用ELISA 法定性检测和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乙肝五项指标。
结果 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出9种和12种乙肝五项指标模式,电化学发光法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P均<0.05)。
结论电化学发光定量检测乙肝五项指标敏感性高于定性法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适合用于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以及临床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预测和评估。
【关键词】定量检测乙肝五项指标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89-03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five indicators Sun Xue-qing, Han Jing-yin, Liu Zhao-jun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Laboratory shandong Dongying 257091)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five indicators an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he test results of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292 blood samples using ELISA the legal detection an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five indicators. Results The ELISA and ECLIA were detected 9 and 12 hepatitis B five indicators mode, the ECLIA HBsAg ,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positive were higher than the ELISA method (P<0.05). Conclusi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five indicator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qualitative method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HBV infection and the clinical antiviral therapy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Key words】Quantitative detection Hepatitis B five indicators Clinical significance 乙肝病毒(HBV)在我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有很高的感染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世界1/3的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约2%-5%为慢性感染[1]。
乙肝定量的意义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众所周知,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
2008年4月,卫生部公布了最新的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携带者仍然达9300万人。
调查结果再次表明,乙肝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应充分认识乙肝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根据中华医学会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乙肝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生化学检查、HBV 血清学检测、HBV DNA及基因型和变异检测测、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
其中,HBV 血清学检测主要指乙肝“两对半”检测,目前常采用酶免疫法 (EIA)、放射免疫法 (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 (MEIA) 或化学发光法等。
长期以来,受检测技术水平、检测成本、传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乙肝“两对半”一直处于手工定性检测,这使得该项目成为实验室众多项目中最难实现自动化定量检测的项目之一。
近几年,国内、国外不少厂家纷纷提出“乙肝定量检测”的概念,应该说这是实验室需求及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
受厂家推广的影响,医务工作者不免存在以下疑问:什么是乙肝定量检测、乙肝定量检测有必要性吗?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个别厂家在宣传定性/定量检测时,往往会“打擦边球”,试剂说明书里给出的单位明明是“COI”或“S/CO”,却被说成是“完全定量”。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国际上公认的乙肝“两对半”定量的单位应该是ng/ml、IU/ml、IU/L 或PEIU/ml。
如何确定某一方法学是定性还是定量,笔者有一简单方法:打开试剂说明书,找到第一段话便一目了然(完整的试剂说明书在第一段话中,就会描述该试剂盒是作定性/qualitative还是定量/quantitative检测)。
对于“乙肝定量检测有必要性吗”这一问题,在医务工作者中存在两种声音:第一种是乙肝定性已能满足临床需要,乙肝定量没必要了;第二种声音是乙肝定量检测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定量检测极为重要。
儿童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及临床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对儿童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以2021年1~12月之间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26名为研究对象,疫苗接种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实施乙肝两对半检查,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病毒免疫情况进行评估,对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结果:随着年龄增长,HBs Ag逐年升高,抗HBs逐年降低。
疫苗接种以后1年以内,患儿免疫应答情况为无应答2例(7.7%),临界18例(69.2%),有反应性6例(23.1%)。
结论:接种乙肝疫苗以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以及年限的延长,保护性抗体呈现出降低趋势,在乙肝早期筛查、诊疗中,乙肝两对半检查具有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儿童;乙肝两对半;疫苗接种;检查结果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血液、体液为主要传播途径,呈现为慢性携带状态。
临床上对乙肝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通常以乙肝两对半作为主要指标,通过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c的检测,以确定机体是否已感染乙肝[1]。
在乙肝早期临床筛查中,以乙肝两对半检验为主要血清学指标,本研究以接种过疫苗儿童26名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儿童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1年1~12月之间,以接种过疫苗儿童26名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乙肝表面抗原患儿。
将正行免疫治疗者排除,将今1w内有免疫功能受损史者排除,将有感染疾病史者排除,将过敏体质者和存在过敏史者排除。
26名儿童中,男童为16例,女童为10例,年龄在1~12岁之间,均值为(6.58±2.14)岁,其中1~3岁5例(19.2%),4~6岁8例(30.8%),7~12岁13例(50.0%)。
1.2方法1.2.1调查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法对2021年1~12月所有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情况、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与临床价值摘要】使用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进行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采用检测86份血清标本HBV-M方法,可以得出两种检测方法,同时具有较高一致性意义,但是利用TRFIA检测会明显高于ELISA。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检测;临床价值乙型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也是流行最广泛和危害最严重的病毒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查仍然是目前临床诊断和治疗病毒感染者传染非常重要的标志。
血清标志物检测是目前对于乙型肝炎检测最常用指标,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检测方法主要就是放射性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研究分析更加突出其优越性,本文通过对于酶联免疫吸附和时间分辨测定检测差异性进行一定临床价值分析。
一、乙型肝炎检测方法1、一般资料显示,于2007年我中心对于患有乙肝患者进行检测,其中男士42例,女44例,年龄是5~58岁之间,采用静脉血分离血清置-70℃进行保存。
2、试剂使用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HBSag和抗-HNE定量检测试剂盒,另外还有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质控品,然后按照操作,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测试。
3、仪器是Anytest2000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判定结果方法是参照实际说明书判定,经过本室严格进行检测工作,不同浓度标准对应不同法定性检测结果,抗-HBc大于或者等于0.6NCU/ml判定为阳性,反之是阴性。
使用TRFIA法和ELOSA法检测HBVM结果相互比较,86例血清标本中,除了对于抗-HBE检测结果也是两种方法,可以很好分别出差异性,其他的单个项目检测无统计意义。
二、乙肝病毒传播方法1、乙肝病毒是全球传染非常广泛的传染病,以HBV感染数和HBSAG携带率估算,全世界病毒携带者就有3.5亿人,其中亚非拉地区有2.8亿,中国就有1.2亿人,占全世界总携带者的三分之一。
所以要加强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防止工作,保障我国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工作,都需要一定合理医疗和防止措施。
迈克乙肝五项定量说明书一、引言乙肝是我国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早期发现和诊断感染者至关重要。
迈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试剂盒为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迈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检测技术。
二、迈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意义1.乙肝病毒感染概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
感染后,病毒会在肝脏内复制,导致肝脏炎症、纤维化乃至肝硬化等并发症。
2.乙肝五项指标含义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 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些指标反映了病毒感染状态、病毒复制活性及机体免疫反应等方面的情况。
3.定量检测的优势与定性检测相比,定量检测可以更精确地反映病毒载量和免疫状态,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迈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采用先进的免疫层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准确可靠等特点,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一种信赖的选择。
(以下部分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补充)三、迈克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操作步骤1.样本采集(1)空腹采集静脉血5ml。
(2)使用专用血清分离器将血液分离成血清。
(3)将血清样本储存于2-8℃冰箱,待测。
2.实验流程(1)将样本加入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
(2)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计算病毒含量。
(3)根据试剂盒提供的参考范围,判断检测结果。
3.结果判读(1)HBsAg:阴性表示未感染乙肝病毒;阳性表示感染乙肝病毒。
(2)HBsAb:阴性表示无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已接种乙肝疫苗或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康复。
(3)HBeAg:阴性表示病毒复制低或不复制;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
(4)HBeAb:阴性表示无乙肝病毒抗体;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受到抑制。
(5)HBcAb:阴性表示曾感染乙肝病毒;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感染。
HB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及临床意义血清HBV-DNA浓度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有关,可用于判断病情和预后,以及观察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
通常血清 HBV-DNA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会转为慢性肝炎。
抗-HBc阳性患者血清HBV-DNA持续阳性常提示肝受损严重,50%以上抗-HBc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经平均4.5年发展为肝硬化,常与HBV-DNA持续阳性有关。
因此,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乙肝早期诊断、准确判断乙肝患者的带毒状态及药物治疗观察就显得及其重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就诊患者检查200例HBVm全阴者血清样本。
1.2 血清标本的采集采用灭菌的一次性带盖塑料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20℃冻存备用,集中检测。
1.3 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检测仪器为Roche LightˉCycle荧光PCR检测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程序对上述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HBV-DNA提取: 血清100μl加DNA提取液1100μl,13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再加提取液Ⅱ 25 μl,振摇10 s→100 ℃10min→13000 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备用。
扩增取上清液2 μl,加入盛有扩增反应液38μl(含引物,dNTPs,Taq酶及PCR缓冲液)的PCR反应管中,扩增40个循环,循环参数为37 ℃5min;95 ℃ 1min;60 ℃ 30s。
定量结果采用计算对数平均值的方法来计算HBV-DNA平均拷贝数,遇有阴性结果,不参加平均值的统计。
2 结果200例乙肝标本中有91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标本中,FQ-PCR检测HBV-DNA全部阳性,阳性率100%,平均HBV-DNA拷贝数为2.8×106/ml。
3 讨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主要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状态,不同血清标志模式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
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展望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展望--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XX-8-12 作者:缪晓辉孔宪涛近年来HBV基因定量分析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过去由于过分强调了HBV感染后过强的细胞免疫应答介导肝细胞损伤,忽视了对病毒复制水平与致病性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
目前普遍认为,尽管HBV不直接破坏寄生细胞,但病毒的活跃复制是启动或激发肝脏组织炎症反应的因素。
这表明确定感染者体内HBV复制状态,即从HBV基因定量的角度作病情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事实上,真正引起人们关注HBV基因定量分析价值的重要原因是最近发现了干扰素治疗与HBV基因水平两者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HBV基因定量分析还在转基因动物、基因治疗、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抗HBV药物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及耐药研究、流行病学研究、HBV血液制品污染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HBV基因定量分析在干扰素治疗中的应用尚无药物可以清除所有HBV感染者体内HBV颗粒。
干扰素是目前唯一有一定疗效的一类生物制剂,它在病毒等诱导下由几种相关细胞产生,并发挥抗病毒作用。
但是无论使用何种干扰素,也无论治疗剂量或疗程如何,干扰素治疗后HBV转阴率迄今仍保持在40%左右,无法进一步提高,究竟有哪些制约因素起作用尚无定论。
近年来发现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即干扰素治疗后的反应性(response)很大程度上取决于HBV在体内的复制水平[2,3]。
以下几点事实值得注意:⑴治疗前HBV低水平复制者的反应性明显优于高水平复制者。
HBV转阴的几乎都是那些治疗前血清HBV DNA含量较低者,而治疗前HBV DNA含量特别高者大多没有疗效;⑵治疗中病毒复制水平迅速降低者,有望治愈。
相反,治疗期间HBV基因水平下降较慢,或下降幅度较小,或变化不明显者,大多是无效者;⑶治疗结束后,采用PCR定量法检测,HBV DNA完全转阴者可能不再复发,而终止治疗后HBV DNA仍保持较低水平者,反跳的可能性较大。
乙肝核心抗体定量参考范围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一种抗体,产生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对HBV的核心抗原(HBcAg)产生反应,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
HBcAb检测可用于乙型肝炎的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详细介绍HBcAb的定量检测及其参考范围。
一、HBcAb的定量检测方法HBcAb定量检测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HBcAb的含量来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
目前常用的HBcAb定量检测方法有化学发光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 化学发光法(CMIA)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HBcAb定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具有高亲和力的抗HBcAb抗体标记荧光物质,与待检测血清中的HBcAb结合后,荧光物质会发出光信号,通过光信号的强度来定量检测HBcAb的含量。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HBcAb定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将抗HBcAb抗体固定在特定的微孔板上,待检测血清中的HBcAb与抗体结合后,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再加入底物,通过底物的反应产生颜色反应,根据反应的光密度来定量检测HBcAb的含量。
二、HBcAb的定量参考范围HBcAb定量检测的结果通常以国际单位(IU/mL)或COI(Cut-off Index)值来表示。
COI值是指待检测血清的光密度值与阴性对照的光密度值之比,一般当COI值大于1.0时,判定为阳性。
HBcAb的定量参考范围因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化学发光法为例,HBcAb的定量参考范围一般为0.1-10.0 IU/mL。
如果HBcAb 的定量值低于0.1 IU/mL,则判定为阴性;如果定量值高于10.0 IU/mL,则判定为阳性。
在HBcAb定量检测中,定量值越高,表示血液中的HBcAb含量越多,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程度也有关系。
三、HBcAb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HBcAb定量检测可用于乙型肝炎的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引起肝脏疾病的病毒。
HBV感染会导致乙型肝炎,这是一种常见的肝炎类型,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是一种检测方法,用于确定体内HBV病毒颗粒的数量。
这种方法对于诊断和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进展至关重要。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原理是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HBV DNA的特定区域,并使用荧光标记的探针进行检测。
通过比较扩增物和预先构建的标准曲线,可以确定样品中HBV DNA的数量。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结果以国际单位(IU)或拷贝数(copies)表示。
这两种单位的转化关系是已知的,且常用于临床实验室中。
根据病人的HBV感染状态,定量结果可以提示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和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对于乙型肝炎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诊断 HBV感染,尤其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患者。
其次,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抗病毒治疗的策略和预测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的治疗响应,并及早发现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情况。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结果还可以帮助识别感染者的传染性。
高水平的HBV DNA可能表示患者的病毒载量很高,从而增加了HBV在病人之间传播的风险。
因此,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卫生保健工作者或妇产科手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可以用作评估感染者的传染风险的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结果还可以帮助评估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肝病的发展和预后。
长期高水平的HBV DNA可与肝癌风险增加和肝硬化的进展有关。
因此,通过定期监测HBV DNA水平,可以提前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肝病的风险。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检测方法非常灵敏和可靠。
然而,对于一些已知的治疗失败、复发或高负荷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测试并结合临床信息进行解读。
此外,与其他HBV特异性检测一起,如HBsAg和HBeAg等,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可以为整体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评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
贾中华1谢爱国2陈素花3
1,2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江西省高安市灰埠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26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中的HBV-DNA,同时检测血清免疫标志物和ALT.结果:326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标本中HBV-DNA定量高于103拷贝/ml血清有213例,阳性率为65.34%(213/326),ALT异常率为37.42%(122/326). 1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V-DNA定量低于103拷贝/ml标本中小三阳67例,占59.29%(67/113), HBsAg、抗-HBc阳性31例,占24.73%(31/113),其它15例,占13.27%(15/113).ALT异常率6.19%.结论: HBV-DNA检测低于检测线下限并不代表体内HBV-DNA已被完全清除,结合其它血清学免疫指标和生化学指标更能客观反映体内HBV病毒状态,正确判断预后和治疗.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核酸(HBV-DNA);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2006年8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326例,年龄3-80
岁,平均25.80岁.男性231例,女性95例.
1.2方法
1.2.1 HBV-DNA检测采用杭州博日公司的line-gene检测分析系统进行实时荧光
定量PCR检测.试剂盒采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步骤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分别设阴性质控品,阳性质控品,空白对照以及阳性定量质控标准品梯度.检测结果>103拷贝/ml判断为阳性,否则为低于检测线下限.
1.2.2 HBV血清学免疫标志物检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g,抗
-HBs,HBeAg,抗-HBe,抗-HBc共5个项目.采用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的乙型肝炎诊断试剂盒,测定步骤参照说明书. 分别设阴性,阳性,空白对照,用酶标仪读数,样品OD值≥阴性对照平均OD值×2.1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2.3 ALT检测采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正常值<40U/L.
1.2.4 资料统计采用excel 2000 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326例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标本中HBV-DNA定量高于103拷贝/ml血清有213例,
阳性率为65.34%(213/326),ALT异常率为37.42%(122/326). 1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HBV-DNA定量低于103拷贝/ml标本中小三阳67例,占59.29%(67/113), HBsAg、抗-HBc阳性31例,占24.73%(31/113),其它15例,占
13.27%(15/113).ALT异常率6.19%.
2.2 HBV-DNA定量与血清学免疫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2.3 HBV-DNA定量与ALT异常率比较见表2
3讨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前临床检测血清HBV-DNA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系统充分利用了Taqman酶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和荧光激活、淬灭性质,合成了分别携有荧光集团和淬灭集团近距引物、探针,在循环进行中即可检测荧光强度并用软件与内参比进行定量分析.由于无需开盖检测PCR产物,避免了以往传统PCR易产生假阳性污染物的缺点.检测重复性好,而且实时荧光定量PCR还解决了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的一大难题.
326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标本中HBV-DNA定量高于103拷贝/ml血清有213例,阳性率为65.34%(213/326),ALT异常率为37.42%(122/326).其中,大三阳86例,阳性率100%(86/86),小三阳76例,阳性率53.15%(76/143), HBsAg、抗-HBc阳性率为60.27%(47/78),其它情况阳性率25.00%(5/20).本文中1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HBV-DNA定量低于103拷贝/ml标本中小三阳67例, 占59.29%(67/113), HBsAg、抗-HBc阳性31例, 占24.73%(31/113),其它15例, 占13.27%(15/113).ALT异常率6.19%.可能是由于这些病例经过抗病毒治疗,使病毒复制减弱或停止,从而检测结果低于检测线下限.
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测定可以直接反映病毒复制状态,具有很多临床价值, 但检测费用较高[1]、[2],而且不能完全反映病毒复制静息期肝细胞内HBV病毒状态,HBV-DNA
检测低于检测线下限并不代表体内HBV-DNA已被完全清除,结合其它血清学免疫指标和生化学指标更能客观反映体内HBV病毒状态,正确判断预后和治疗.
参考文献
1曹红卫,卫国,冯文曦,等.乙肝病毒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及其意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866-867.
2张立国,张琚.实时定量PCR持术的介绍.生物技术,2003,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