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书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448
备考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完整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讲义(0-35章) (1)前言 (2)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6)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18)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24)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31)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36)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42)第七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49)第八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54)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57)第十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62)第十一章财政支出 (68)第十二章财政收入 (73)第十三章政府预算 (84)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 (91)第十五章财政政策 (98)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05)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12)第十八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118)第十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23)第二十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129)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136)第二十二章统计调查 (138)第二十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42)第二十四章数据特征的测度 (147)第二十五章时间序列 (152)第二十六章统计指数 (161)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 (165)第二十八章会计循环 (175)第二十九章财务报表分析 (186)第三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191)第三十一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196)第三十二章物权法律制度 (198)第三十三章合同法律制度 (205)第三十四章公司法律制度 (213)第三十五章其他法律制度 (217)前言一、经济师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1.考试科目初级和中级均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注: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5个专业。
2.考试时间:2011年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5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学习讲义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答案解析』投资乘数的公式:
四、学习方法
(一)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
1.相对而言,经济师考试难度并不大;但难易是相对的。
2.要根据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工作时间等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二)多进行总结。
(三)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全面复习,抓住重点。
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考试大纲对各个知识点的具体要求。
(四)要勤学多练。
不光要看知识点,而且要做一部分的模拟题,尤其是历年试题和讲授过程中的题目,熟悉考试的特点,增强答题技巧和速度。
经济师的考试虽然考点分布广,但是考试重点突出。
虽然每年考试的题目不尽相同,但是万变不离宗。
(五)树立信心。
认真复习+多做练习+网络辅导+信心=顺利通过考试。
欢迎下载交流谢谢!。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书【精讲班内容安排】精讲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班次,适合各类学员,尤其适合于基础比较薄弱、初次报考经济师的学员。
其内容包括:1、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并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可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2、每章均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巩固各章所学知识点。
【教材内容讲解】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基础考情分析:年度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2014 15 15 7 14 29经济学基础知识脉络: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9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10年2题2分2题4分6分2011年2题2分2题4分6分2012年3题3分2题4分7分2013年3题3分1题2分5分2014年5题5分2题2分9分【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市场需求【本节考点】1.需求的含义2.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3.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内容【本节内容精讲】一、需求的含义含义备注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需求构成要素: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1、购买欲望(愿意)2、支付能力(能够)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例题1:2013单选】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C.产品的市场价格D.产品的生产成本【答案】B1、消费者的偏好: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增强,将引起需求增加。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3: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4、替代品的价格(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中级经济基础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本部分近年考情:本部分教材结构: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十八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十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二十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本部分内容: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货币需求【本节考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2、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3、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其关于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观点【本节内容】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含义: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注1】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注2】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2、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1--2005年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答案】BCDE经济师最全历年真题、精准押题:模考吧/jingjishi/ 二、货币需求理论【例题 2 :单选】以费雪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对实物经济不起作用,他们的基本观点是()A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正比B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C货币数量说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D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他们的流动性偏好【答案】B【例题3:09年单选题】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A.预防动机B.投机动机C.交易动机D.平衡动机【答案】C【例题4:2011年单选题】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利率决定并与利率为减函数关系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需求: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 ▲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需求的影响因素:①消费者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正相关 ③产品价格 负相关 ④替代品的价格 正相关 ⑤互补品的价格 负相关 ⑥预期 预期价格↑,需求↓ ⑦其他因素▲ 需求函数:假定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不变,Qd=Qd (P ) ▲ 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之间这种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需求曲线(需求量的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其他因素变动(如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等,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 以上规律为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一般关系,也有例外: 特例一:钻石与价格之间有时呈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特例二:对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来说,某些普通食品的价格上涨,购买量也增加。
二、▲供给: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函数:假定除价格外的其他因素不变,Qs=Qs (P ) ▲供给的影响因素:①产品价格②生产成本 ③生产技术 ④预期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 供给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变化的关系。
▲ 供给曲线(供给量的变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
▲ 供给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价格外的其他因素变动(如成本等),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Qd=Qs 时→Po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模型(运用:最高限价分析,保护价格分析)▲ 最高限价(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者降低某些生产者的成本)P由政府为某种商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只能在短期或者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市场需求>供给▲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电子书【精讲班内容安排】精讲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班次,适合各类学员,尤其适合于基础比较薄弱、初次报考经济师的学员。
其内容包括:1、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并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可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2、每章均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巩固各章所学知识点。
【教材内容讲解】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基础考情分析:经济学基础知识脉络: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市场需求【本节考点】1.需求的含义2. 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3.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内容【本节内容精讲】一、需求的含义含义备注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构成要素:1、购买欲望(愿意)2、支付能力(能够)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例题1:2013单选】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
A.消费者的潜在收入B.消费者的支付能力C.产品的市场价格D.产品的生产成本【答案】B1、消费者的偏好: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增强,将引起需求增加。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3、产品价格: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4、替代品的价格(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5、互补品的价格(1)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6、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现期需求会增加)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现期需求会下降)。
7、其他因素【例题2:09年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答案】B【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80个单位,二者共同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减少30个单位。
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例题3:2012年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偏好B.互补品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生产成本E.预期【答案】ABCE(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例题4:单选】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
A 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B 需求曲线的位移C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 供给曲线的位移【答案】B【例题5:2014单选】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是().A.该商品自身的价格B.该商品的成本C.该商品的税率D.消费者偏好第二节市场供给【本节考点】1、市场供给的含义2、供给的影响因素3、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本节内容】一、供给的含义二、供给的影响因素(1)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3)生产技术。
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4)预期。
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5)相关产品的价格。
【补例】农户的一块地既可种大蒜,也可以种小白菜,当大蒜的价格上升时,该农户会在土地上种植更多的大蒜,从而会增加大蒜的供给而减少小白菜的供给。
本例中大蒜与小白菜属于相关产品,大蒜价格的上涨会导致小白菜供给量的减少。
(6)其他因素。
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二)、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例题6:多选】以下属于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A.消费者偏好B.生产成本C.产品价格D.消费者的个人收入E.生产者的预期【答案】 BCE第三节均衡价格【本节考点】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含义2.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本节内容】(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例题7:2013年单选】市场供给力量与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称为( )。
A.平均价格B.理论价格C.平准价格D.均衡价格【答案】D【例题8:单选】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Q d=50-5p,供给函数Q s=-10+5p,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是()。
A.6;20B.10;20C.6 ; 80D.8;10【答案】A【解析】当Q d= Q s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所以:50-5p=-10+5p解之得: p=6,将其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Q d= Q s=50-5×6=20(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例题9:07年、08年单选】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B.引导措施C.紧急措施D.干预措施【答案】D【例题10:2014年单选】当某种生活必需品价格(例如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时,政府一般可以采取的干预方式是()。
A.限制进口B.实施最高限价C.实施保护价格D.增加政府库存【答案】 B【例题11:09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
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黑市交易D.生产者变相降价E.过度生产【答案】ABC【例题12:2012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有( )。
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市场过剩D.生产增长E.生产者收入下降【答案】CD【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例题13:2014年多选】关于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有()。
A.保护价格总是低于均衡价格B.保护价格总是高于均衡价格C.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市场过剩D.保护价格有可能导致市场短缺E.保护价格会导致变相涨价现象【答案】 BC第四节弹性【本节考点】1、各种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和类型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3、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本节介绍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补:弹性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
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变动比例】(一)、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PP QQ //∆∆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因此E d 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略去,取其绝对值。
【例题14:单选】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是( )。
A.需求量上升1.3%B.需求量下降2%C.需求量上升2.6%D.需求量下降2.6% 【答案】C【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3=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2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相对变动=1.3×2%=2.6%,即需求量上升2.6%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例题15:2013单选】某商品的价格为2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件。
按照弧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
A .0.40 【答案】C【解析】 考核弧弹性计算公式: ΔQ=100-300=-200 ΔP=4-2=2(Q1+Q2)/2=(300+100)/2=200 (P1+P2)/2=(2+4)/2=3需求价格弹性=[-200/200]/(2/3)=-1.5由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始终是负数,所以可以直接用绝对值表示。
【延伸】本题若按点弹性计算公式可得 需求价格弹性=2/)24(300/)300100(--=-2/3,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3【例题16:2014单选】某城市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把辖区内一着名风景区门票价格从32元提高到40元,已知该风景区2013年8月的游客为88000人次,与2012年8月相比减少了12% ,则以弧弹性公式计算的该风景区旅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 )。
C.1.1 【答案】A【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弧弹性下,变动率的分母用平均数。
本题中,需求量相比于2012年8月下降了12% 。
2012年需求量*(1-12%)=88000.所以2012年需求量=88000/(1-12%)=100000. 平均需求量=(88000+100000)/2= 94000弧弹性下需求量变动率=(100000-88000)/94000=12.766% 平均价格=(40+32)/2=36价格变动率=(40-32)/36=8/36=22.22%弧弹性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2.766%/22.22%=0.57【注】本题若考核点弹性,价格变动率=8/32=25%;需求量变动率为12%。
点弹性=12%/25%=0.48则应选择B 选项。
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1)如果E 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补例】假设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当商品的价格为1时,销售量为1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1×10=10;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量下降20%,此时商品的价格为1.1,商品的销售量为10*(1-20%)=8,商品的销售收入为8.8.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