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道设计说明

绿道设计说明

绿道设计说明
绿道设计说明

“商於古道”棣花至万湾段绿道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0公顷(450亩左右),西起齐村隧道,东至万湾村,南依商山,北傍丹水,东西近三公里。

绿道(green way)是指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沿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将新农村、生态公园、历史文化古迹及古村落等联系起来,集市民休闲、游客观光于一体,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吃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二、设计主题

自然-生态-野趣

保护-传承-发展

三、设计原则:

1.体现生态环保理念,凸显野趣和自然风貌。

2.因势利导,保护和恢复乡土景观的自然形态。

3.体现地方历史和文化内涵。

4.创造吸引人的自然乡土景观绿道并提供与之适应的各项功能服务。

四、绿道种植设计:

基地内的道路分为车行和步行两种。

1. 三米宽的干道成为各景点的主要联系通道,主要通行自行车及电瓶车,便于游客参观通行。

2. 0.8-1.5米宽的步行小道和木栈道以步行游览为主,位于江边和山体之上。

水系驳岸处理分为两大类:

与常水位落差较大护岸,水边做2.5米护坡,结合景观形成台阶防汛墙和亲水平台。

落差较小的驳岸可处理为生态驳岸、景石驳岸、卵石驳岸、块石驳岸、木桩驳岸以及条石驳岸。沿岸种植水生植物。

由于基地的绿化面积较大,在绿化种植手法上以大块面布置的植物群落为基调,同时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结合,密林环山、林荫水上浮现。

五、设计目标:

1.打造丹江“乡村、自然、文化”的舞台,使之成为继丹江漂流、棣花古镇之后的滨江标志性景观。

2.完善原有环境结构和生态系统,建立具有地域特征、乡土特色的高品质景观环境。

3.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尊重自然、关心自然的场所,同时给人提供一个理解自然、认识和交流的空间氛围。

4.改善地带坏境,提升区域性景观品质,结合乡村建设和管理,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通过自身功能的优化和品质的提高,形成可以为游客提供自然风光、湿地景观、休闲娱乐、科普教育、自然开敞的乡村绿道景观。

浅谈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

浅谈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 发表时间:2019-08-14T16:02:08.9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龚春华[导读] 本文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以及其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还论述了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建筑室内设计方法,对该理念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上海承达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各行各业中倡导节能减排的呼声不断扩大,建筑领域也出现了绿色环保的新风潮。建筑室内设计理念中,逐渐衍生出了绿色设计理念。基于此,本文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以及其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还论述了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建筑室内设计方法,对该理念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环保材料;室内设计 前言 绿色设计理念是基于当前提倡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现状而产生和发展的。建筑的室内设计工作意义重大,可以为使用者打造更为舒适的环境,让建筑的实用性能得到提升。而在建筑室内设计之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则可以在满足建筑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后,提升室内环境的环保特性和节能特性,使建筑室内设计工程的开展更具可持续发展特征。 1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 绿色设计也可以被称为生态设计,这种设计理念最早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基于绿色设计理念而开展的设计工作,可以实现最低水平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在生产活动中运用了绿色设计理念,就必须对生产和后续处理工作的环保性严加要求。运用这种理念,既需要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成效,使它们都处于低耗高效的状态;又需要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环保要求,且生产废弃物可以得到妥善地处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对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进行总结。该理念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力图达到节能环保和生态平衡的设计理念;是一种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环保设计理念[1]。当绿色设计理念被应用于室内设计领域,则会使室内环境的节能环保特性变得更为突出。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室内设计工作,可以将室内环境打造的更为舒适、低碳和健康。设计师将从空间设计、灯光设计、通风设计和色彩搭配等多方面着手,在满足人们的审美和使用需求的同时,提升室内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提升室内设计方案的节能环保特性。因此,在其应用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节能降耗原则。绿色设计理念应用的节能降耗原则主要体现在室内设计材料的选用方面。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和原生态材料装饰室内环境。同时,应该根据设计目标,设定材料数量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采购,尽量避免浪费。在材料应用环节,也应该提升其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消耗。第二,循环利用原则。为了达到节能环保效果,绿色理念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循环利用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实现材料的合理选择和重复利用。应实现对建筑材料或旧有家具器物的多次利用,提高设计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则应该实现建筑物资的回收利用。在设计环节中,应尽量选择选用可再生资源;并积极拓展回收利用渠道,实现建筑垃圾的二次应用,提高设计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生态美学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表现在建筑室内设计方案的“自然美”上。在设计环节中,工作人员应该尊重和利用自然条件。突出室内设计方案的质朴性和简洁性,用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思路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应让生态美学在室内设计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 3绿色设计理念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3.1空间规划和物理环境设计 将绿色理念应用在室内环境中,可以实现对环保、节能、可持续以及人性化的最高追求。基于此理念,室内设计方案可以突出环境内的采光和通风优越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还能保证室内的功能空间划分合理,界面处理质量达标。如今,城市用地紧张,人均居住空间狭窄,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多。但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希望可以欣赏自然风光,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环境优势。所以,室内设计的自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室内采光、通风以及空间划分方面。基于绿色设计理念,可以选择使用绿植或玻璃隔断,实现空间划分;以人造手段为室内空间增添自然景致,并保证室内采光充足。在设计时,还应减少墙体设计,以居住者的流动路线作为空间划分的标准。如图1所示,在同一空间中同时具备客厅、餐厅以及厨房的功能,其功能分区并不明显,但是环境却十分适宜,并不会有杂乱无章之感。而且,这种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并减少施工材料的应用;还可以达到扩大空间容量的效果,为使用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2]。设计人员还应该突出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界面中的应用。应选用环保涂料对墙体、地面和顶棚进行粉刷,并选择环保型建材完成装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设计的经济性;更可以避免因材料应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降低出现甲醛超标等问题的可能,为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图1 模糊功能区的住宅室内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绿道景观设计说明

绿道景观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概况 2.1 地理位臵 2.2 自然条件 2.3 人文条件 三、现状分析 四、设计主导思想 五、项目设计原则 六、主题——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回归自然 6.1 静思 6.2 文化 6.3 脉络 七、景观要点阐述 八、生态陆地景观系统 九、绿化种植设计 9.1绿化种植设计原则 9.2草坪为基调的配臵 9.3绿道的植物配臵 9.4绿道广场相邻绿地的植物配臵 9.5半封闭景区植物配臵 9.6四季花卉 十.景观水系设计 10.1 水系整体景观 10.2水循环处理 十一、公共设施设计 11.1导向系统 11.2夜间照明系统 11.3公共设施 十二、结语

犀湖绿道景观设计说明书 一:项目名称:犀湖绿道景观开发 二:项目概况 2.1地理位臵 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该绿道地处蜀绣之乡郫县安靖镇。东临府河,外道则是蜀源大道;回水沱以北,由方庆村至绕城高速外300米。 2.2自然条件 本项目所处地理位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多雾,是中国阴雨天气最多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臵和各类大中型灌水,乔木,地被种植。造园设景因而显得顺理成章。 2.3人文条件 文化背景:郫县的历史是悠久的,有着很古老的居住文化。郫县是古蜀人最早的定居点,是战国以来,成都平原上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其名字的由来就与其优良的人居环境密不可分。事实上,郫县恰好处于都江堰-郫县-浣花溪-锦江这条从古至今最优良的人居线上。与此同时,郫县还位于古蜀文化的中轴线上,这都为郫县打造亲切宜居的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现状分析 沿蜀源大道和周围有大小不同的村落。公路扬尘很大,沿路分布着各种废弃厂房,树木杂乱无章,电线杆,垃圾随处可见。 四、设计主导思想 4.1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便民美化环境为原则,使绿化和道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4.2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4.3要充分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特色; 4.4要有符合都市田园城市发展生态文化、绿化、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 其设计特点有: A.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游人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B.植物配臵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C.绿化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臵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五、项目设计原则 生态性原则;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无论对物质和精神都有了更高层的追求,人们不满足传统的居住环境,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人们对与居住环境相关的建筑物结构、材料等都有了新的认识,随之近些年来出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 一、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二、信息化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应包括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虽然在我国已经运用多年,但是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应用与开发问题。国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功能强大,但是由于这些软件是以国外的企业组织类型、项目管理模式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使得国外优秀软件在国内项目中的应用得到限制;另外,这些软件大多价格昂贵,企业投入过大。随着国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国产的项目管理信息化软件也不断开发,但由于开发人员素质、开发投入、开发周期等因素的限制,国产软件的开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要想很好的用于项目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浅谈绿色设计理念

浅谈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理念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加剧。传统的机械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此,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机械产品应运而生,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机械制造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说明了机械产品绿色设计概念,阐述了机械产品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最后举例说明绿色设计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机械产品,绿色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tensifying. Traditional mechanical products have been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design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which we must in today's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our country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n the main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n illustrates the mechanical product green design concep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products.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application of green design in automobile industry. Key Words: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cal products the mechanical product green design.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过100多年的快速发展, 目前已经面临社会发展与环境和资源之间的深刻矛盾。在人类对自己长期以来采用较为粗放的、大规模工业发展模式及由此而引起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反思之后, 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该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使子孙后代拥有与当代人相同, 甚至比当代人还多的人均财富和生存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当代人要有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 切实地改变现在传统的发展思维模式以及由这种思维模式而产生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方式, 特别是在这么一个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2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应该看到, 由于中国经济基础薄弱, 技术相对落后,发展大部分是通过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为主要的投入手段所推动的, 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发展的结果, 是现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产品生产数量以及迅速的换代速度导致越来越多的废弃产品,资源的浪费与过度开发对当今生活环境和生态带来严重的破坏。实施机械产品的绿色设计和制造,能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降低废弃物的生成,提高产业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避免制造业的恶性循环,形成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因此以绿色设计 和绿色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本文主要介绍绿色设计理念在机械产品制造上的体现。 2.我国机械制造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大多采用的还是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资源和

绿道设计说明

“商於古道”棣花至万湾段绿道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0公顷(450亩左右),西起齐村隧道,东至万湾村,南依商山,北傍丹水,东西近三公里。 绿道(green way)是指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沿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将新农村、生态公园、历史文化古迹及古村落等联系起来,集市民休闲、游客观光于一体,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吃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二、设计主题 自然-生态-野趣 保护-传承-发展 三、设计原则: 1.体现生态环保理念,凸显野趣和自然风貌。 2.因势利导,保护和恢复乡土景观的自然形态。 3.体现地方历史和文化内涵。 4.创造吸引人的自然乡土景观绿道并提供与之适应的各项功能服务。 四、绿道种植设计: 基地内的道路分为车行和步行两种。 1. 三米宽的干道成为各景点的主要联系通道,主要通行自行车及电瓶车,便于游客参观通行。 2. 0.8-1.5米宽的步行小道和木栈道以步行游览为主,位于江边和山体之上。 水系驳岸处理分为两大类: 与常水位落差较大护岸,水边做2.5米护坡,结合景观形成台阶防汛墙和亲水平台。 落差较小的驳岸可处理为生态驳岸、景石驳岸、卵石驳岸、块石驳岸、木桩驳岸以及条石驳岸。沿岸种植水生植物。 由于基地的绿化面积较大,在绿化种植手法上以大块面布置的植物群落为基调,同时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结合,密林环山、林荫水上浮现。 五、设计目标: 1.打造丹江“乡村、自然、文化”的舞台,使之成为继丹江漂流、棣花古镇之后的滨江标志性景观。 2.完善原有环境结构和生态系统,建立具有地域特征、乡土特色的高品质景观环境。 3.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营造尊重自然、关心自然的场所,同时给人提供一个理解自然、认识和交流的空间氛围。 4.改善地带坏境,提升区域性景观品质,结合乡村建设和管理,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通过自身功能的优化和品质的提高,形成可以为游客提供自然风光、湿地景观、休闲娱乐、科普教育、自然开敞的乡村绿道景观。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探析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探析 摘要: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建设,城市绿道景观建设有利于城市绿色 网络空间的形成,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在缓解人们精神压力的同时,改善了生活环境。文章针对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探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 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探析 1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1.1城市绿道的概念。所谓的城市绿道主要是指城市内或者城市周边地区具有休闲、娱乐以及交通作用的开敞空间。 1.2城市绿道的类型。主要包括自然生态型绿道历史人文型绿道自然滨水型绿道游憩娱乐型绿道城市交通型绿道。 1.2城市绿道的主要功能。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病”的高发阶段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向城 市引发了城市内部的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例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空气污染加剧以及就业 困难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很容易引起城市发展的停滞不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 安定团结。城市绿道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对汽车等高污染交通工具的依赖性并 使其更加愿意选择环保类型的交通工具或者步行。在环保、节能的同时增加了交通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这类绿道来放松心情舒缓紧张情绪从而达到排压的目的。依托历史文 化古迹构建的历史人文绿道则借助文化载体打造城市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其在为群众提 供休闲场所的同时也将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告诉了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随着相应配套设施的 逐渐增设,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当地的就业率也因此有所增加。这些改变都充分证 明了城市绿道的经济效益功能。 2.城市绿道新型景观设计模式的应用 2.1通过对城市绿道生态化原则的遵守,可以实现城市生态的有效性保护,在城市绿道的修建过程中,需要利用原先的自然生态环境,比如绿地、河岸等,通过对基础自然环境的利用,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绿道建设的亲切性,使其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在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地理环境及文化传统的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有助于陶冶居民的精神情操。在城市绿道建设过程中,进行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的体现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多 样性原则的遵守,要做好城市绿道的线路选择工作,使其靠近河流水系,让人们感受到不同 的城市绿道美丽,为了确保人们需求的满足,进行城市绿道多样性的维持是必要的。人民群 众是城市绿道的主要适用对象,无论是休闲型的绿道还是交通舒缓性的绿道,其最终消费者 是人民群众,因此,在城市绿道的建造过程中,进行人性化原则的遵守是必要的。为了提升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的综合效益,必须遵循科学化的原则,从而实现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规范化、环保化、可持续化。这就需要做好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工作,提升绿廊景观的设计效益, 进行绿廊整体连续性的彰显,实现景观整体审美效果的提升。 2.2在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模块,进行游客指示牌的设计是必要的,这需要做好标识系统的设计工作,确保内容设计的简洁性、明了性,进行生动形象的警示标识的使用,从而保证每 个人都能了解到标志牌的内在含义。城市绿道中的标识牌主要起到警示、解说、指示等的作用,从而更加方便的引导游客,使其享有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在出入口、交叉口等地段, 可以进行解说式标识牌的建立,通过对各种图片及文字的借助,进行不同地标事物的解释说明,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使用需求。 2.3在绿廊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上中下三层的划分,为了提升绿道景观的观赏性,可以在中下层进行游玩观赏层的设计,以灌木、乔木为主要材料,实现中下层与上层的层次 性划分,提升空间色彩的丰富性、观赏性。在节点景观设计过程中,要进行绿道中广场、休 闲节点等设计环节的优化,做好绿道出入口的标识性工作,确保将机动车阻挡在城市绿道之外。通过对绿道中广场设计环节的优化,可以让居民体验到丰富的娱乐性功能,可以进行小 植物景观等的设置。城市绿道广场的规模整体比较小,在设计环节中,需要根据游客的数量,进行出入口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出入口与绿道整体风格的一致性。通过对树荫广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绿色就代表着和谐。现如今我国正在推行节能环保的政策。建筑方面的能源消耗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建筑生产的能源消耗也带来诸多的问题,在建筑设计当中注重能源的节省就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将环保节能的理念加以应用,利用这一理念维持建筑行业的发展,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以节能环保为中心[1]。 2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利用新能源 现今社会倡导的就是节能减排,能源是维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为了环节能源的使用压力,必须开发新能源并且加以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以及天然气等新能源可以维持环境的清洁,对环境和资源都可以进行保护。应用现代新能源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行业中能源的消耗问题。在建筑的各个方面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屋顶的设计当中就可以应用太阳能,墙壁和玻璃的设计也可以通过应用太阳能,太阳能可以将热能转化为太阳能,太阳能转化能源效应的原理是光电转换原理,合理的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建筑建设的成本[2]。

2.2保护环境 绿色建筑的理念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保护环境,有效的减少因为建筑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垃圾废料造成的污染。在我国的多数建筑行业中会产生很多垃圾废料,废气、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建筑所需的成本。引用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选择低能耗和较为环保的设计材料。 2.3以人为本 建筑场所主要是提供给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对建筑的各个部分的设计要坚持结合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室内要保持空气的流通,采光设计要考虑室内的整体光照环境,全面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合理的光照还可以节省能源。 3绿色建筑的应用 3.1建筑现场应用 在建筑施工之前的设计阶段首先要为建筑选址,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对建筑的安全和美观程度有着重大的影响,依据建筑的合理性设计,建筑的设计人员需要到实地进行考察,结合天气气候和地理环境展开绿色建筑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过程中,尽量选

景观生态设计理念的运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资源浪费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建立自然和人类永生共存。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是未来环境建设的主题。 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生态理念贯穿设计全部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设计本身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设计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的优化利用[1]。 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学科。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景观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可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从而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2]。 今天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日益加剧,人类的足迹无处不在,自然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关系日渐受到破坏,直接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将生态理念引入景观设计,为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生态理念的培养 贯穿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是设计师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的设计表现,从生态学出发,结合传统的审美观念,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不断美化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为自身造福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生态理念的培养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重视高校景观教育,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景观教育不仅要加强美术学科的基础性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综合能力,从地球生态的角度来看待所学专业,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应当作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科必修的基础课程,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公园,公园内垃圾桶的放置,如果不从人的行为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角度考虑而随意放置,游人很可能会随处乱扔垃圾,那么这个设计就谈不上环保,更谈不上生态,也就是说设计本身没有考虑生态因素,那它的合理性也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各类高等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制定符合当前实际的教学大纲,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景观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带动景观设计学科走可持续的。生态的设计道路,已迫在眉睫。 同时,培养优秀学生离不开优秀师资队伍,目前高校景观专业师资水平普遍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在扩大,尤其一些归国留学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知识结构体系,一部分人员在倡导生态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生态理念不是一句话或一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它有待于我们乃至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其中景观设计师应当起主导作用,将生态理念真正付诸于实践,真正体现在我们的设计当中。 1.2提高全民素质,共同促进景观设计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16:06:55.6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李萍 [导读]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的一些经验,领略的一些感悟,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中个人理解。 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海口 570125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的一些经验,领略的一些感悟,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中个人理解。主要讲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自身节能措施的运用和海绵城市的应用和发展对建筑和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 据统计,我国建筑用能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并将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逐步增加到30%以上。其中公共建筑用能数量巨大,浪费严重,对建筑实施节能设计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用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的能耗水平,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被钢筋混凝土所包围。生态环境一再遭到破坏,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使用绿色设计创建我们的家园,使之更加和谐! 建筑设计应遵循被动节能措施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怎么才能控制和降低建筑能耗,绿色建筑是否具备应对降低能耗的办法?那么如何才能合理的把自然、绿色的节能方式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中呢? 首先,绿色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政策等特点进行设计及施工。 其次,改善现代人对绿色建筑的了解,从思想上提升节能意识,设计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尽量把可再生资源与建筑有机结合,在改善建筑室内环境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从而降低建筑能耗,把绿色节能理念从每个人,每个地方贯彻,实现绿色家园、绿色人生。 绿色建筑并不是单单建筑本身,也包括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筑本身的绿色设计和施工、海绵城市系统等等,绿色建筑还需要设计、施工、建设单位、政府监管单位公共协作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一、太阳能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海南,太阳能如此丰富的地区,如若不能合理的利用太阳能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可以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制热水等;在海南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宿舍和酒店使用较多,太阳能发电并未发现多少建筑在使用。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政策导向,二是项目的后期运维。特别是住宅项目,前期根据政策要求,设计单位按标准设计,施工单位按标注施工;但后期太阳能的运行和维护,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使用。购房业主花钱买了个摆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个人建议,政府机构能够对住宅项目加大监管力度,定期抽查或检查,为现有资源使命的体现,尽应有的职责。 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应用 海南位于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筑的保温隔热、通风采光,设计人员通过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室内环境更加合理,提高人们的居住满意度。 1.建筑保温隔热设计 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材,经常用到的外墙围护主要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或者无机保温砂浆 +灰砂砖。屋面常采用耐火等级为B1级的挤塑聚苯板保温或采用耐火等级为A级的膨胀珍珠岩板保温;外窗的选材主要有中空玻璃、镀膜玻璃、镀膜中空玻璃和LOW-E玻璃等。例如我司设计的复兴城项目,主体的外围护结构主要是玻璃,节能设计方案选用的是LOW-E玻璃,开发商为节约成本,未经设计院同意直接将LOW-E玻璃改为普通玻璃施工,可想而知,在日照如此强烈,气温如此高的海南,室内环境有多糟糕。之后开发商为了弥补这个错误的决定玻璃不光需要镀膜,而且做了大量的遮阳设施,成本反而会更高。这就是对节能设计的不重视导致的后果。 2.合理利用自然风和光 据了解,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40%~50%,照明能耗约占30%~40%[1],照明系统仅次于供暖空调系统,这样看来,在空调和照明能耗这块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为了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各项自然资源。在该项目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合理利用自然风,能够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次数,保证建筑室内温度得到更好的调节,提高空气的流动率,从而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设计人员根据自然风流向,结合计算机软件的模拟,合理设计建筑室内门窗的朝向,保证自然风得到更好的利用。在该项目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的建模分析,进行了建筑视野分析、天然采光分析、眩光分析。在有效利用天然采光的同时,避免强光反射造成的眩光。 3.提高建筑环保材料的利用率 由于建筑材料种类的不断增多,建筑环保材料的应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先进的环保型施工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减小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材料相比,环保型施工材料具有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等特点,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3]。很多时候外墙保温我们习惯采用灰砂砖+保温砂浆的做法而不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就是因为灰砂砖的防水性能会好一些,随着科技的进步,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加气混凝土砌块用作外墙自保温也越来越多,加气混凝土轻质条板内墙也越来越多,装配式技术日趋成熟。墙体采用自节能砌块,能够有效地减少材料损耗、减化施工环节,避免使用过程中对保温层的破坏,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三、海绵城市在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

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灰汤紫龙湖南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 1、本广场用地狭长,位于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紫龙湖核心景区的南入口。也是灰汤健翔综合商业开发项目的南入口。需要同时满足核心景区入口广场的要求和商业地产开发项目南入口的要求。 2、东边蒋琬路将来是步行街,场地内部需要增加一条机动车道,并结合布置40个停车位供游客使用。 3、广场南端正对着长花灰韶高速路的连接线路口,是未来灰汤度假区的门户位置。 4、广场东临紫龙湖,湖岸线较长。对岸是紫龙湾温泉大酒店。 二、设计思想 1、设计目标:打造大气、优美、温馨、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休闲广场 2、设计理念:“三带迎宾” 设计绿青黄三条景观带连接南端主入口的沸玉广场和北端商业区的紫龙广场。 “绿带”指蒋琬路东边的机动车绿道,夹在两侧的绿化当中,引导游客驾车进入生态停车区。“青带”指中间由青石板和青砖地面为主的步行景观道,是游客从入口广场进入商业区的主要道路,种植带和微地形隔离机动车道,可横向进入滨水带。 “黄带”指滨湖的木质栈道,是游客休闲观光和亲水活动的场所。 三、总体设计 1、空间结构 三条纵轴一条横轴、两个广场 三纵轴就是三带 一横轴联系停车场到滨水区的木平台 南北两个广场:沸玉广场和紫龙广场 2、交通分析 人车分流 “绿带”是车行道,包括停车场、南端车行出入口、北端度假别墅区专用出入口; “青带”是主要人行流线,主要流向北端的商业区,有三个人行出入口; “黄带”是休闲观光的人行流线。 3、种植设计 绿道两侧种植香樟、栾树等较为高大荫浓的乔木。 车道与人行区的隔离带选用斑竹、凤尾竹、红枫绣线菊、金桂等色彩丰富和四季变化的树种,并配以景天、甘野菊、八角金盘等地被植物。 滨水区种植水杉、垂柳、荷花、鸳尾等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 四、具体景观设计 南广场八景 1、灰汤沸玉 沸玉广场中石阵喷雾景观,寓意温泉形成的“灰汤沸玉”景观。

绿道绿廊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的编制背景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临城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构建 全县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全县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平台,特编制本 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规模 本次规划编制范围:以临城县行政范围为界限,总面积797 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依据与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绿化条例》(1992 年)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临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临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 年) 》 规划年限: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结合临城实际,确定规划年限。 近期:2013~2015 年; 远期:2015~2020 年。 第四条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2、通达便捷原则 3、生态先行原则 4、彰显特色原则 5、以人为本原则 第五条规划目标

从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的目标出发,突出绿道绿廊网的生态和旅游休 闲功能,达到绿量和布局的优化。规划将临城县内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 源等通过绿带连接起来,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充分发 挥临城县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使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 交融,打造生态、休闲、宜游、宜行的绿色廊道,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近期目标:完成首期规划绿道线以及示范段的建设,构建绿道的主体框架,使人们认识绿道、了解绿道、使用绿道。为居民提供休闲锻炼、绿色出行旅游 的场所。 中期目标:完成次要绿道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使绿道形成初步网状,更 加便捷通达。加强宣传力度,使绿道观念深入人心;绿道沿线的商贸服务业更 加成熟,对乡村经济起到带动促进作用;创建属于临城独特的旅游品牌,将临 城打造成为邢台市旅游的新亮点。 远期目标:完成绿道连接线和部分偏远绿道建设工作,使绿道网更加完善 合理。最终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绿道,创造安居、康居、 乐居的人居环境,提升临城在邢台市的竞争力,成为邢台市旅游的中心点。 第二章绿道绿廊总体规划 第6 条绿道绿廊规划原则 (1))必须与周边城市绿道绿廊空间对接。 (2))必须与河流水系整治相结合:绿道与水系相结合是临城地域特色的 体现,绿道建设可以利用和依托河流水系进行,同时绿道绿廊也就具备极为明显的 水质改善功能。 (3))必须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绿道绿廊通过串联各种旅游资源点,增加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趣味性。 (4))必须体现生态化和本土化:绿道绿廊本身就是生态学中的生态廊道,是将区域生态斑块串连成“网”进而成“面”的重要手段。建设中尽可能以本土 植物为主,保障本地生态安全。 第7 条规划布局理念 临城绿道绿廊规划布局,区域角度重点考虑融入石家庄市、邢台市发展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